黎明總是在黑暗之後才來到,朝霞也是探出雲頭才見陽光。鳥兒在雲邊嬉笑,而風卻靠著外界物質來表現自己,草兒搖曳,花朵起舞,樹枝擺動,烏雲遊離……


    李羽新和往常一樣輪換了早餐,“一份豆漿,兩根油條,謝謝”。


    “幹嘛跑這麽快,我在後麵追了老半天。”徐倩在他身後說道。


    “追了半天,我怎麽沒發現?”


    “誰知道你想什麽呢?”


    “沒想啥,就想今天吃什麽早餐。”


    “當真這樣?”


    “難道還有別的?”


    “既然來了,是不是要請我吃早餐呀?”


    “那是必須的。”


    “老板,我也要一杯豆漿,兩根油條。”


    “走吧。”李羽新付過錢,兩人並肩一起向設計室走去。


    尾隨其後的是於曉彨,李恩平等人。


    待人員來齊後,李羽新向大家宣布了中國風這個創作主題正式立項,他要求大家從設計上務必精細化,工藝上盡量考慮到生產的因素,做好課題前的摸底工作。同時,他告訴官曉曉在配製花釉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想到網版的張力,承受刮板的摩擦力,還有釉坯的保濕性,磚坯的溫度等等。


    作業布置完畢,李羽新開始找唐龍匯報工作。


    “李經理,早。”


    “唐總,早。”


    “找我有事?”


    “我需要一筆研發經費,這次的主題是中國風。”


    “行,你先去預算一下,看看需要多少經費,我好上報。”


    “謝謝唐總。”


    “都是工作,何必客氣。”


    “那好,就這樣吧。我把預算做好就報給你。”


    “ok,你先去忙吧。”


    李羽新點點頭,他要的就是唐龍的態度,隻要上麵點了頭,他就甩開膀子幹活。這是他的一貫原則,也是不做無用功的表現之一。


    氣溫下降,天氣漸冷,阿裕突然發現釉麵有些發濛,他趕緊跑到窯爐控製室查看了燒成溫度,正巧遇上董勳峰,於是兩人交談了一會。


    “阿裕,這麵釉的配方變了嗎?”


    “沒有呀。我還以為你的溫度變化了呢。”


    “奇怪,天氣也就降了個四五度,為啥出現這個問題呢?”


    “感覺溫度燒低了,釉麵沒有化開。”


    “我調整一下窯爐,你試著將配方結構修正一下。”


    “行!”


    說幹就幹,董勳峰開始指揮窯爐班長進行區域調整。巡窯工、護窯工各自按照窯爐班長的指令對窯爐的氣閥開度、壓力大小進行細微調動,另外董勳峰強調將原來放酚水的時間由2小時縮短為1小時。各部位按序調整,時刻觀察著釉麵的變化。


    阿裕也馬不停蹄的開始配方結構調整,將高嶺土的成分減少,甲基的成分增加,以趨降低配方的火度,另外他又給申經理打了個電話垂詢釉麵不良的情況,申經理告訴他有一種增亮劑可以添加。


    “效果怎麽樣?”阿裕問。


    “可以,比沒用之前會亮不少。”


    “要不,你帶點樣品過來試試。”阿裕覺得先試試看再說。


    “行啊。喂,喂。”


    “還有事?”阿裕本想掛掉電話,可聽他急促的聲音,似乎還有事情交待。


    “我過來的時候,看看李羽新在不在。”


    “行!”阿裕皺著眉頭說道。


    “好的,電話聯係。”


    阿裕掛上電話,心想,這申經理怎麽還問起李羽新來了?難不成上次的事翻船啦?阿裕想到這,有些後怕,他怕申經理一步小心把自己給賣掉。他可不想步老廖和夏部長的後塵,若說老廖的事讓他見識了李羽新的武力,那麽夏部長的事就讓他懂得了李羽新的睿智。要對付一個有勇有謀的人,阿裕深知這不是他能辦到的。


    一小時之後,董勳峰給阿裕打來電話,告訴他釉麵有所好轉。阿裕讓他在多觀察一段時間,自己這邊的釉水要晚上才能出磨,最快中試也得到明天早上。董勳峰得知情況後,給窯爐班長重新布置了作業。


    張楊從包裝上路過發現自己的輥筒產品有不亮的地方,還以為是自己的花釉溫度高了,趕緊跑到輥筒房去查看花釉的配比,檢查流速和比重。經過檢測他沒發現異常,從而也開始懷疑釉水的結構出了問題,他打電話諮詢李羽新又什麽辦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李羽新告訴他將花釉的印刷粉減少一點,印油多加一點,試著調整一個實驗配方,再進行合理的改善。


    張楊按照李羽新所提供的方案,進行配方調整。經過三番五次的實驗,張楊找到了一個中性的配方,然後通知花釉房做新花釉。


    阿光叫上兩個印花工將新做的花釉換上使用,待磚一出窯,阿光和張楊兩人去到窯尾看出磚的釉麵效果。


    “好像比以前好一點是吧?”張楊心裏沒底,隻能用好像這個詞來詢問。


    “好像是好了那麽一點點。”阿光隨便撿了一片拿起來看了看,也覺得不怎麽踏實。


    “應該是好不少,至少沒那麽濛啦。”張楊接連看了10幾片才說。


    “好就行,我這班的質量能保持這樣就阿彌陀佛啦。”阿光這話說的很直接,畢竟是靠產質量吃飯的,一旦降級那今天就算白幹啦,不但工資沒有,還得挨罰。


    阿裕得知張楊也在從花釉配方上調整狀態,心裏也好奇,當他看見現在的釉麵時,不禁為之一動,這花釉居然也能改善釉麵的效果。看樣子這小子也練的不錯啦,懂的東西比自己還多,得小心一點,土料這結構千萬不能再丟了,要不然這部長之位還真說不好落於誰家。


    阿裕打定主意,便暗中找花釉房要了張剛改的花釉配方,經過一番研究終於搞明白了這結構的原理。於是通知花釉房按照新的配方結構做平板花釉,這種相互補拙的方式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的改善釉麵發濛的現象。


    董勳峰從窯爐班長那知曉了釉麵的改善,但他就是不明白到底是那個環節調整之後出的效果,到底是我窯爐調整之後的效果呢,還是阿裕釉麵調整的效果?又或許是張楊花釉調整的效果?三方匯聚,雖在短時間裏得以改善,可他卻比釉麵發濛還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瓷界無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羽草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羽草衣並收藏瓷界無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