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高深,清風徐徐。


    脾氣暴躁的中年和尚,肩抗牆壁,走在前麵。


    洛青舟與那名叫自稱“慧明”的老僧,並肩而行,跟在後麵。


    秦文政等秦家眾人,則默默地跟在最後麵。


    慧明讚道:“洛公子大才,那三首詩看著簡單樸素,無華麗辭藻,卻富含著精妙的佛理。洛公子年紀輕輕,便能有這般悟性,可喜可賀。”


    洛青舟並未拐彎抹角,直接道:“慧明大師,今日我等前來貴寺,實則是有一事相求。”


    慧明雙手合十,道:“若是為身後那位女施主治病而來,洛公子,實在抱歉,貧僧也無能為力。”


    洛青舟看向他道:“慧明大師,貴寺可有一名叫悟空的高僧?”


    “悟空?”


    慧明聞言微怔,隨即搖了搖頭道:“洛公子,鄙寺並無此人。”


    洛青舟轉過頭,看向了身後。


    南宮美驕冷著臉開口道:“我爹爹說有,就是有。或許他資格不夠,待會兒你直接找那些長老,或者方丈就是了。”


    “阿彌陀佛,鄙寺長老從不見客。至於方丈,連貧僧也已經很久未見了。”


    慧明禮貌地答道。


    一行人來到台階處,拾級而上。


    那在台階上守著的魁梧和尚和年輕和尚,看到他們去而複還,而且還帶著牆壁來了,皆是滿臉吃驚之色,連忙恭敬道:“靜心師兄,慧明師叔。”


    扛著牆壁的靜心,並未理睬他們。


    慧明溫聲道:“我帶這幾位貴客上去,今日名額已滿,就不要再讓人上去了。”


    兩名和尚連忙答道:“是,師叔。”


    一行人從兩人身邊過去。


    宋如月從旁邊經過時,趾高氣昂地瞥了他們一眼,下巴一仰:“哼!”


    洛青舟思考了一會兒,道:“慧明大師,方丈如何肯見客?”


    慧明歎了一口氣,道:“洛公子,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又何必強求。”


    洛青舟很想說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又覺得太中二,而且很可能會被這位信天信佛祖的老僧給一拳打飛出去,況且他今日是為了給二小姐治病而來的。


    沉默了一下,他道:“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又道:“大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還請讓我們見一見方丈大師。”


    慧明聞言目光波動,嘴裏喃喃:“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隨即又道:“洛公子這話,是從何而來?”


    洛青舟道:“隨心而言。”


    慧明沉默了一下,正要說話,旁邊樹林裏突然走出來一名肩扛木棍的和尚,問道:“施主路上所說的【人有東西,佛無南北;法無高下,隻有平等】,貧僧一路想來,收獲良多。師父常說我做事易衝動和急躁,無平常心,施主可否再為貧僧解惑,何為平常心?若是跟之前一樣,用故事講來,自然最好。”


    慧明看了他一眼,介紹道:“阿彌陀佛,洛公子,這是貧僧師弟慧仁。”


    慧仁雙掌合十:“師兄,沒想到你親自出來迎接貴客了。”


    慧明笑道:“洛公子才華衝天,佛光閃耀,我哪裏敢怠慢。你剛剛說的那句話,記得迴去寫下來。”


    慧仁低頭答應一聲,又道:“洛公子可否幫貧僧解惑?”


    洛青舟道:“那慧仁大師,可否告訴我方丈在哪裏?”


    慧仁並未猶豫,道:“當然可以。”


    洛青舟沉吟了一下,道:“平常心,大概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隨時,隨心,隨遇,隨緣,隨喜。”


    慧仁立刻問道:“何為隨時,隨心,隨遇,隨緣,隨喜?貧僧愚笨,洛公子可否用之前在路上那般的故事講出來?”


    慧明和秦家眾人,皆停下腳步,屏氣凝神看著他。


    秦微墨雙眸亮晶晶的看著他,本來蒼白的臉頰上,染上了兩抹紅暈。


    這一刻,在她的眼中,在她的心中,他就是她的佛,他無所不能!


    洛青舟沉思片刻,講道:“【三伏天,寺院裏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去撒點種子吧。


    師父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係,吹走的淨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隻小鳥在土裏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後向師傅報告說:糟了,種子都被鳥兒吃了。


    師傅說,急什麽,咱們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衝走了。


    師傅答:衝就衝吧,衝到哪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


    小和尚高興地說,師父快來看那裏,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故事講完,台階上頓時安靜無聲。


    過了片刻,慧明方道:“好故事。慧仁,你聽懂了嗎?”


    慧仁雙手合十,躬身道:“多謝洛公子,貧僧已經悟到一些了。”


    隨即抬頭道:“方丈在後山蓮洞坐禪,不過方丈已經十餘年沒有見過外人了。”


    說罷,又低頭“阿彌陀佛”了一聲,轉身而去。


    洛青舟沉默著,繼續跟著慧明上山。


    來到寺院門口時,慧明突然轉頭道:“洛公子是極有慧根之人,與我佛天生有緣。公子眼中佛光閃耀,心中佛像端坐,不知可否願意……”


    “嗯?”


    他還未說完,突然感到一股寒意襲來。


    隨即,一道道殺氣,從身後陰惻惻地劈斬而來!


    他扭頭看去,身後好多貌美如仙的女施主,雙眸殺氣騰騰地盯著他,包括那個病弱的少女。


    “洛公子,各位施主,請。”


    他停住了剛剛的話,帶著一行人進了寺門。


    來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他剛要帶著眾人進去拜佛上香,洛青舟突然停在了門口,看向了旁邊走廊上窗欞所掛的佛祖渡生圖畫。


    每副圖畫上都不相同,上麵都寫著佛家詩,又稱佛偈。


    第一幅圖上寫著:“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第二幅圖上寫著:“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岩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


    慧明見他看的認真,沒有打擾。


    待他看完後,方笑道:“洛公子那三首,不比這幾首差,也可書寫裱起,掛於此處。”


    洛青舟突然拱手道:“慧明大師,如果我可以再寫幾首比這些佛偈好的作品,可否讓我們見方丈大師一麵?”


    慧明正要說話,旁邊走廊上突然傳來一聲冷笑道:“好大的口氣!”


    眾人轉頭看去,一名身穿白色錦袍的中年人,氣度不凡地走了過來。


    在他身後,跟著一男一女,腰掛寶劍,像是護衛。


    那中年男子走了過來,打量了秦家眾人一眼,待看到病弱的秦二小姐時,微微蹙了蹙眉頭,待看到戴著麵紗的秦大小姐時,微微怔了一下,隨即收迴目光,看向麵前與慧明大師站在一起的少年,冷笑道:“你剛剛說,你可以再寫幾首比上麵這幾首佛詩要好的作品?敢問公子何名?即便是江南七大才子排名第一,性格張狂不羈的柳三思,也不敢這般口出狂言吧?你可知道,這上麵的幾首詩是何人說作?”


    洛青舟看了他一眼,沒有理他,繼續對慧明道:“慧明大師,如果在下可以作出來,大師可以同意在下的請求嗎?”


    慧明苦笑一聲,道:“洛公子,很抱歉,方丈實在是……”


    “慧明大師。”


    中年男子打斷了他的話,道:“讓他做吧。他若是真能做出來比這上麵幾首要好的佛偈,我相信方丈大師會願意見他的。他若隻是說大話,直接趕出去!”


    慧明看了他一眼,歎了一口氣,道:“洛公子,你可以試一試,不過,貧僧並不能保證方丈會出來見你。”


    “拿紙,研墨!”


    中年男子突然道。


    身後那名身穿勁裝的女子,立刻走上來,手中光芒一閃,拿出了筆墨紙硯。


    隨即,竟然又拿出來了一方石桌,放在走廊上。


    女子攤開宣紙,開始研墨。


    中年男子看著麵前的少年書生道:“寫吧,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幾分本事,敢在這佛門聖地口出狂言!”


    洛青舟看了他一眼,並未答話,稍一沉吟,拿起筆,低頭寫了起來。


    秦二小姐來到他的身後,低頭凝眸看著。


    對麵的中年男子,也凝目看著。


    慧明是知道這少年的厲害的,所以心頭帶著更多的期待看著。


    佛殿外的走廊上,此時鴉雀無聲。


    秦二小姐低聲念了出來。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


    看到這第一首,中年男子的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


    看到這第二首時,慧明的臉上湧上了一抹血色。


    “有相有求俱是妄。無形無見墮偏枯。堂堂密密何曾問,一道寒光爍太虛。”


    念到第三首時,佛殿裏的僧人,皆走了出來,豎耳傾聽。


    “耳聞無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無相香,舌嚐無相食。身著無相衣,意隨無相得……”


    待念到第四首時,其他佛殿裏的僧人和賓客,都圍了過來。


    長廊左右,上下,皆站滿了人,卻依舊寂靜無聲,就連各個寶殿裏的木魚聲都停止了,隻有那柔弱少女微微顫抖的聲音,在長廊上微弱響起。


    那名身穿錦袍氣度不凡的中年人,此時與旁邊的慧明一樣,臉上突然染上了兩抹血色,目光一動不動地盯著那勾勒字體的筆尖,唿吸幾乎都停了下來。


    秦大小姐一襲雪白衣裙,臉上戴著麵紗,安安靜靜地站在人群中,目光看著他那沐浴著陽光的清秀側臉,眸中露出了一抹恍惚。


    洛青舟稍一停頓,又提筆蘸墨,寫下了第五首。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他留下了最厲害的一首沒寫。


    ------題外話------


    今晚沒了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洛青舟秦蒹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蟬知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蟬知夏並收藏洛青舟秦蒹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