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口,近鄉情怯,歸心似箭的李雲遠遠看見一個婦人在遙望著什麽。他運目一瞧,正是母親王氏。他急忙飛奔過去,一把扶住母親說:“媽,兒子迴來了!”說完不禁淚水長流。王氏呆呆地望著高大健壯的李雲,似有些不相信地說:“真的是你嗎?你是我的雲兒,你終於迴家了!”說完,抱住李雲嚎啕大哭。
邋遢道人上前勸解了一番,母子倆好容易止住眼淚。王氏和道人見禮之後,李雲將母親扶到馬上,一起往家中走去。路上碰到村民,知曉是李雲迴來了,一起向王氏賀喜,早有人飛奔去報告李祥一家。正好都在家,一家人就老遠迎出來。雙方見麵又是一陣親熱,然後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迴到小院。
王氏忙著張羅邋遢道人和其他人一起坐下,眾人團座喝茶聊天。兩年多沒見,李祥夫婦隻是稍見蒼老,反倒是李雲三兄妹的變化很大。李雲今年已經十五歲了,長期的鍛煉使得他的身體發育的要快一些,身高一米八,肌肉發達而不顯臃腫,膚色因為長期的戶外活動呈古銅色,長發隨意地束在腦後,雖然功夫高深氣息內斂,但整個人充滿著陽剛之氣,英武不凡。李石也十三歲了,他沒有繼承李氏家族尚武的傳統,反而是愛好讀書,現在是蒙學先生的得意弟子,舉手投足依禮而行,一副儒生的模樣。李蓉今年十二歲,倒是有些像男孩子,也喜歡武術,跟著村裏的師父倒也學得有模有樣。見到哥哥帶來的駿馬,是喜愛異常,就想騎上去試試。“閃電”不屑一顧,倒是其他的馬沒有拒絕,任由李蓉騎上去驅動在院子裏轉圈。一家人笑談著幾年來的經曆,其樂融融。
好好熱鬧了一陣,眾人散去,邋遢道人讓李雲自己留在家中居住幾天,不顧挽留還是迴到山上的小廟去住。李雲陪著師父一起上山,打掃幹淨庭院和大殿,又收拾了廚房,取水燒飯,等師父安頓好之後才下山迴家。
一家人再次圍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飯菜,聊著李雲遊曆的話題。李雲給家人講述了一路上的見聞,沙漠戈壁,高山天池,高原險峰,原始密林,處處驚險刺激,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心馳神往。李石說道:“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古人誠不我欺!”李雲對弟弟和妹妹說,“將來你們長大了,也要走出去看看,增長見識!”李祥對孩子們說:“雲兒,石頭和蓉兒,你們逐漸都長大了,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你們一定要走出去!雄鷹不可能窩在屋簷下,就是要在廣闊的天空翱翔!爸媽雖然出不去了,但年紀還不老,身體健康,你們不用擔心,盡管出去闖!不管在外麵怎樣,是成功還是失敗,記住一點,這裏是你們的家,爸媽永遠支持你們!不管有多大風雨,爸媽永遠在這裏等你們迴來!”兄妹三人也都情緒激昂,心情澎湃。
李雲在家裏待了幾天,在征得師父同意以後,也順便指導妹妹練習武藝。每日除了日常的走馬遛狗以外,就是繼續刻苦修煉,毫不懈怠。
一天村長李根找了過來,他也是李雲的本家三伯父,想讓李雲指導村裏的民團訓練。
原來自去年外戚霍堅強力推行新政以來,變革製度,排斥舊臣,任人唯親,政治更加混亂,貴族對霍堅更加不滿。再加上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很多農民離鄉淪為流民,不少地方都發生了流民暴動。南陽郡因為北有雲嶺關天險,南有龍江阻隔,再加上內部災害較少,老百姓生活還算安穩,算是比較安寧的一塊地方,也導致四方有大批移民湧入,尤其南陽郡城已經人滿為患。隨著移民的湧入,盜匪也開始出現,搶劫時有發生,治安問題日益突出。郡守為保境安民,命令各地縣鄉和村莊,均成立規模不一的民團,閑時集中訓練,自衛防匪。
李家村向來民風強悍,也按照命令組建了民團,有三十多個年輕人,平時在一起訓練。本來是李根擔任團長,現在李雲迴來,他聽說他武藝高強,就想讓賢請他擔任團長,帶隊訓練。李雲聽他講明原委和來意,就說:“我可以,但要待我稟明父母和師父再給伯父迴複。”等李根迴去,李雲先向父母說了村長的來意,李祥同意,說:“你是李家子弟,現在是危難之際,不可退縮!你去吧!”王氏說:“媽也同意!注意安全!”李雲又上山找到師父,師父聽說以後也表示同意。他說:“這次就當是你帶兵打仗的一次試煉!”又取出一件背心,說:“這背心以天蠶絲混合金絲織就,刀槍不入,你拿去防身!切記兵兇戰危,驕兵必敗!不可大意!”李雲謹記在心。
李雲找到村長,表示願意擔任民團團團長。李根非常高興,說:“你準備一下,明天早上吃過早飯以後到打穀場集合。”
第二天一早,李雲全身披掛裝備,來到村邊的打穀場。隻見打穀場上聚集了三十幾個年輕人正在練習。有的在練刀槍棍棒,有的在練舉石擔。李根招唿一聲,“集合了!”眾人稀稀拉拉地站成兩排。李根說:“各位李家子弟,這是李祥家的李雲。他自小跟隨山上的道人學習武藝,又出去遊曆兩年,武藝高強,見多識廣。我現在請他擔任團長,帶領大家訓練,我就作後勤支援工作。”眾人聽了議論紛紛,似乎對李雲有些不信。李雲看到這種情況,大聲說:“我做團長,首先要讓大家心服口服。現在有誰不服氣的,可以向我挑戰,隻要他贏了,他就是團長!”眾人一聽興奮起來,這個說:“虎哥,上!”那個說:“青哥,上!”眾人起哄推舉兩人上前挑戰。
這兩人都是二十歲出頭,武藝高強,平時頗得大家的信任。這個虎哥叫李虎,身高一米八五,膀大腰圓,天生神力,曾經把一頭牛從泥潭裏拉出來。他手使一根鐵棒,舞動起來人莫敢近,真是一員勇將。這個青哥叫李青,腦子靈活,腿腳很快,不僅有一手好槍法,還擅長射箭,可以說是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李虎走向前來,對李雲說:“雲弟,來來來,我們練練!”聲如洪鍾,氣勢不凡。李雲微笑,也不答話,從容站定,等候李虎攻擊。李虎見李雲沒有先出手之意,就手持鐵棒衝李雲砸去。李雲並未還擊,而是運用步法連連閃開,觀察李虎的虛實。李虎看李雲隻躲不打,有些輕視自己,不禁有些惱怒,大吼一聲,一招力劈華山,全力斜向李雲劈砸。李雲看的差不多了,身形鬼魅般一轉,已來到李虎側身,長槍一挑,李虎隻覺一股大力傳來,手就把持不住,六十斤的大棒嗚的一聲就飛出去了。眾人看的目瞪口呆,然後是拍手叫好。李虎當即一抱拳,說:“我服了!
李青上前一步,說:“雲弟武藝高強,我也服了!我就再獻醜一次,想見識一下雲弟的箭法!”說著,就讓人去擺好箭靶。李雲擺擺手說:“且慢!射靶子顯不出我等的手段,我們射活靶!”說著他觀察了一下,正好天上有一群小鳥飛過,他說:“那裏有一群飛鳥,我們同時射三箭,看誰射的多誰贏!”眾人轟然叫好!二人站定,引弓搭箭,“嗖嗖嗖”射出三箭。隻見弓弦響過,鳥兒紛紛墜地。眾人忙去將鳥兒撿來,紛紛驚訝出聲。原來六隻箭都射中了飛鳥,其中三隻箭上每隻都串著兩隻小鳥,竟然是一箭雙中。兩人的箭長度不同,上麵也刻有小字,原來一箭雙中的竟然都是李雲。眾人不禁大唿“神箭!神箭!”原來李雲有意立威,為顯出手段,他運上玄功,觀察入微,感知敏銳,所以才能一箭雙中。李青躬身施禮,連稱:“佩服!今日方知真正神射!”
眼看眾人拜服,李雲說:“我們既是同宗兄弟,又是戰場同袍,今後要互幫互助,同生共死!”大家一起喊道:“同生共死!同生共死!”氣勢登時一震。李雲看大家情緒被調到起來,知道這些人都是可用之人,又說:“我們民團的使命就是保衛我們的父老鄉親!保衛我們的家鄉!誰敢來欺負我們,我們就讓他有來無迴!”眾人又是高唿:“保衛家鄉!保衛家鄉!”
李雲又說,“保衛家鄉就要打仗!怎麽打仗?打仗就是要打敗敵人,保全自己!怎麽才能打敗敵人?就要靠平時嚴格訓練為基礎,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李雲沒有急著訓練,而是讓大家各自展示自己的功夫,通過每個人的演練了解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在每個人都演練一遍自己擅長的功夫以後,李雲按照一般軍隊的編製,根據大家的情況將隊伍編為三什,每什十二人。李雲自任團長,兼任第一什什長;李虎擔任第二什什長;李青擔任第三什什長。一什兩伍,有一個副什長兩個伍長,副什長和伍長由什長選拔。因為都很熟悉,很快隊伍編組完成。
李根在邊上看了一會,見李雲已經贏得所有人的尊重,並且訓練很有章法,滿意地走了。這時李蓉跑來看熱鬧,覺得有趣非纏著要參加訓練。李雲實在被纏的沒辦法,就讓李蓉去做兒童團的團長,帶領小孩子訓練放哨,做輔助工作。李蓉高興地去了,大家都覺得有趣,誰知道日後她倒真帶著二十多個半大孩子組織成了兒童團,有模有樣地訓練,在後來的抵抗土匪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後來還成了個女將軍,隨李雲征討四方,也是威名遠揚。
邋遢道人上前勸解了一番,母子倆好容易止住眼淚。王氏和道人見禮之後,李雲將母親扶到馬上,一起往家中走去。路上碰到村民,知曉是李雲迴來了,一起向王氏賀喜,早有人飛奔去報告李祥一家。正好都在家,一家人就老遠迎出來。雙方見麵又是一陣親熱,然後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迴到小院。
王氏忙著張羅邋遢道人和其他人一起坐下,眾人團座喝茶聊天。兩年多沒見,李祥夫婦隻是稍見蒼老,反倒是李雲三兄妹的變化很大。李雲今年已經十五歲了,長期的鍛煉使得他的身體發育的要快一些,身高一米八,肌肉發達而不顯臃腫,膚色因為長期的戶外活動呈古銅色,長發隨意地束在腦後,雖然功夫高深氣息內斂,但整個人充滿著陽剛之氣,英武不凡。李石也十三歲了,他沒有繼承李氏家族尚武的傳統,反而是愛好讀書,現在是蒙學先生的得意弟子,舉手投足依禮而行,一副儒生的模樣。李蓉今年十二歲,倒是有些像男孩子,也喜歡武術,跟著村裏的師父倒也學得有模有樣。見到哥哥帶來的駿馬,是喜愛異常,就想騎上去試試。“閃電”不屑一顧,倒是其他的馬沒有拒絕,任由李蓉騎上去驅動在院子裏轉圈。一家人笑談著幾年來的經曆,其樂融融。
好好熱鬧了一陣,眾人散去,邋遢道人讓李雲自己留在家中居住幾天,不顧挽留還是迴到山上的小廟去住。李雲陪著師父一起上山,打掃幹淨庭院和大殿,又收拾了廚房,取水燒飯,等師父安頓好之後才下山迴家。
一家人再次圍坐在一起,吃著豐盛的飯菜,聊著李雲遊曆的話題。李雲給家人講述了一路上的見聞,沙漠戈壁,高山天池,高原險峰,原始密林,處處驚險刺激,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心馳神往。李石說道:“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古人誠不我欺!”李雲對弟弟和妹妹說,“將來你們長大了,也要走出去看看,增長見識!”李祥對孩子們說:“雲兒,石頭和蓉兒,你們逐漸都長大了,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你們一定要走出去!雄鷹不可能窩在屋簷下,就是要在廣闊的天空翱翔!爸媽雖然出不去了,但年紀還不老,身體健康,你們不用擔心,盡管出去闖!不管在外麵怎樣,是成功還是失敗,記住一點,這裏是你們的家,爸媽永遠支持你們!不管有多大風雨,爸媽永遠在這裏等你們迴來!”兄妹三人也都情緒激昂,心情澎湃。
李雲在家裏待了幾天,在征得師父同意以後,也順便指導妹妹練習武藝。每日除了日常的走馬遛狗以外,就是繼續刻苦修煉,毫不懈怠。
一天村長李根找了過來,他也是李雲的本家三伯父,想讓李雲指導村裏的民團訓練。
原來自去年外戚霍堅強力推行新政以來,變革製度,排斥舊臣,任人唯親,政治更加混亂,貴族對霍堅更加不滿。再加上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很多農民離鄉淪為流民,不少地方都發生了流民暴動。南陽郡因為北有雲嶺關天險,南有龍江阻隔,再加上內部災害較少,老百姓生活還算安穩,算是比較安寧的一塊地方,也導致四方有大批移民湧入,尤其南陽郡城已經人滿為患。隨著移民的湧入,盜匪也開始出現,搶劫時有發生,治安問題日益突出。郡守為保境安民,命令各地縣鄉和村莊,均成立規模不一的民團,閑時集中訓練,自衛防匪。
李家村向來民風強悍,也按照命令組建了民團,有三十多個年輕人,平時在一起訓練。本來是李根擔任團長,現在李雲迴來,他聽說他武藝高強,就想讓賢請他擔任團長,帶隊訓練。李雲聽他講明原委和來意,就說:“我可以,但要待我稟明父母和師父再給伯父迴複。”等李根迴去,李雲先向父母說了村長的來意,李祥同意,說:“你是李家子弟,現在是危難之際,不可退縮!你去吧!”王氏說:“媽也同意!注意安全!”李雲又上山找到師父,師父聽說以後也表示同意。他說:“這次就當是你帶兵打仗的一次試煉!”又取出一件背心,說:“這背心以天蠶絲混合金絲織就,刀槍不入,你拿去防身!切記兵兇戰危,驕兵必敗!不可大意!”李雲謹記在心。
李雲找到村長,表示願意擔任民團團團長。李根非常高興,說:“你準備一下,明天早上吃過早飯以後到打穀場集合。”
第二天一早,李雲全身披掛裝備,來到村邊的打穀場。隻見打穀場上聚集了三十幾個年輕人正在練習。有的在練刀槍棍棒,有的在練舉石擔。李根招唿一聲,“集合了!”眾人稀稀拉拉地站成兩排。李根說:“各位李家子弟,這是李祥家的李雲。他自小跟隨山上的道人學習武藝,又出去遊曆兩年,武藝高強,見多識廣。我現在請他擔任團長,帶領大家訓練,我就作後勤支援工作。”眾人聽了議論紛紛,似乎對李雲有些不信。李雲看到這種情況,大聲說:“我做團長,首先要讓大家心服口服。現在有誰不服氣的,可以向我挑戰,隻要他贏了,他就是團長!”眾人一聽興奮起來,這個說:“虎哥,上!”那個說:“青哥,上!”眾人起哄推舉兩人上前挑戰。
這兩人都是二十歲出頭,武藝高強,平時頗得大家的信任。這個虎哥叫李虎,身高一米八五,膀大腰圓,天生神力,曾經把一頭牛從泥潭裏拉出來。他手使一根鐵棒,舞動起來人莫敢近,真是一員勇將。這個青哥叫李青,腦子靈活,腿腳很快,不僅有一手好槍法,還擅長射箭,可以說是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李虎走向前來,對李雲說:“雲弟,來來來,我們練練!”聲如洪鍾,氣勢不凡。李雲微笑,也不答話,從容站定,等候李虎攻擊。李虎見李雲沒有先出手之意,就手持鐵棒衝李雲砸去。李雲並未還擊,而是運用步法連連閃開,觀察李虎的虛實。李虎看李雲隻躲不打,有些輕視自己,不禁有些惱怒,大吼一聲,一招力劈華山,全力斜向李雲劈砸。李雲看的差不多了,身形鬼魅般一轉,已來到李虎側身,長槍一挑,李虎隻覺一股大力傳來,手就把持不住,六十斤的大棒嗚的一聲就飛出去了。眾人看的目瞪口呆,然後是拍手叫好。李虎當即一抱拳,說:“我服了!
李青上前一步,說:“雲弟武藝高強,我也服了!我就再獻醜一次,想見識一下雲弟的箭法!”說著,就讓人去擺好箭靶。李雲擺擺手說:“且慢!射靶子顯不出我等的手段,我們射活靶!”說著他觀察了一下,正好天上有一群小鳥飛過,他說:“那裏有一群飛鳥,我們同時射三箭,看誰射的多誰贏!”眾人轟然叫好!二人站定,引弓搭箭,“嗖嗖嗖”射出三箭。隻見弓弦響過,鳥兒紛紛墜地。眾人忙去將鳥兒撿來,紛紛驚訝出聲。原來六隻箭都射中了飛鳥,其中三隻箭上每隻都串著兩隻小鳥,竟然是一箭雙中。兩人的箭長度不同,上麵也刻有小字,原來一箭雙中的竟然都是李雲。眾人不禁大唿“神箭!神箭!”原來李雲有意立威,為顯出手段,他運上玄功,觀察入微,感知敏銳,所以才能一箭雙中。李青躬身施禮,連稱:“佩服!今日方知真正神射!”
眼看眾人拜服,李雲說:“我們既是同宗兄弟,又是戰場同袍,今後要互幫互助,同生共死!”大家一起喊道:“同生共死!同生共死!”氣勢登時一震。李雲看大家情緒被調到起來,知道這些人都是可用之人,又說:“我們民團的使命就是保衛我們的父老鄉親!保衛我們的家鄉!誰敢來欺負我們,我們就讓他有來無迴!”眾人又是高唿:“保衛家鄉!保衛家鄉!”
李雲又說,“保衛家鄉就要打仗!怎麽打仗?打仗就是要打敗敵人,保全自己!怎麽才能打敗敵人?就要靠平時嚴格訓練為基礎,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李雲沒有急著訓練,而是讓大家各自展示自己的功夫,通過每個人的演練了解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在每個人都演練一遍自己擅長的功夫以後,李雲按照一般軍隊的編製,根據大家的情況將隊伍編為三什,每什十二人。李雲自任團長,兼任第一什什長;李虎擔任第二什什長;李青擔任第三什什長。一什兩伍,有一個副什長兩個伍長,副什長和伍長由什長選拔。因為都很熟悉,很快隊伍編組完成。
李根在邊上看了一會,見李雲已經贏得所有人的尊重,並且訓練很有章法,滿意地走了。這時李蓉跑來看熱鬧,覺得有趣非纏著要參加訓練。李雲實在被纏的沒辦法,就讓李蓉去做兒童團的團長,帶領小孩子訓練放哨,做輔助工作。李蓉高興地去了,大家都覺得有趣,誰知道日後她倒真帶著二十多個半大孩子組織成了兒童團,有模有樣地訓練,在後來的抵抗土匪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後來還成了個女將軍,隨李雲征討四方,也是威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