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披星而來,無星而走,戴上長袍帽簷揮了揮衣袖當作告辭,


    直到看著星星身影消失於鬆林黑暗中再也不見,阿清都沒有相送的意思,他盯著龍湖恢複平靜的湖水,看著幽深湖底若隱若現的火紅色光芒還是感覺“熟悉”與似曾相識。


    阿清駐足原地想了很久還是沒有想起來以至於雲婷輕輕唿喊他都沒有聽到。


    阿清迴神過來略帶歉意問道:“七姐剛才說什麽?”


    雲婷清冷容顏殘存驚懼問道:“龍湖有靈陣?”


    這是她的猜測,於龍湖畔修行七年,本身已經是融魂境上境行者,自然能感知到龍湖靈氣的濃厚,否則也不會以此作為修行地。


    她相信龍湖傳說,與之前阿清一樣認為是遺跡,卻不曾想有生之年真的能看到遠古聖靈在麵前散發無比強大的威勢,直到現在她的手指仍在顫抖。


    “應該是的。”阿清點點頭。


    星星很少說話,所以星星每一句話阿清都認真在聽。


    “若是殺了他,這輩子你都別想出來。”


    從哪裏出?還有這跟自己又有什麽關係?


    阿清跟隨徐言棋修行靈陣,從來都是畫些稀奇古怪的圖案,明確的陣法徐言棋隻教了“千斤”,雖是如此卻也是真正跨過了陣者的門檻。


    在星星不知以何種秘法有星落墜湖使巨龍顯現後,阿清就看到了百裏龍湖的古怪。


    湖水,湖岸,鬆林,甚至空氣中都有絲絲縷縷的靈力沿著某種軌跡篆刻成一幅巨大的圖案,容納整片鬆林龍湖。


    是的,不是靈氣,而且靈力,這是某位行者的驚天手筆!


    任何一個陣者在此都能看出來這是個古老的靈陣,甚至比龍湖下那條巨龍都要古老。


    而阿清之前所感應到的濃厚靈氣,也是被此陣拘束在此,成為供養靈陣萬年運作不滅的養料。


    以靈養陣!這是何種修為的行者才能做到的?


    阿清實在難以想象,他目前隻是個立心境初境的行者。修靈兩年,他也隻是見到了趙泉身邊的老者隨從一掌震毀自己的陣法。他一直沒有見到副院長大人,徐爺爺,夫子,甚至師兄師姐們展現真正實力。


    對於阿清來說,平凡山隻是一座山,平凡書院也隻是一座四合院。


    巨龍,陣法,靈氣,我……


    阿清眉峰聚散反複表明他現在很煩躁,因為他想起了不知道在哪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這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命運。”


    阿清不同於每個朝氣蓬勃少年自信說道:“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慷慨激昂的話語,相反過來他很信命,這很奇怪,他甚至認為是不是自己的心理出了問題。


    阿清想過有朝一日一定要去大唐王朝,那座“白象寺”裏號稱人間“大智慧”的老主持一定很會解釋“命”。


    阿清與雲婷離開龍湖,兩人無言。


    阿清低頭沉思,他在腦中迴憶今天發生的事,有星天監少年,冰藍色星辰,龍湖,巨龍,靈陣……


    等等!阿清一拍腦門!終於想起來了為什麽那火紅色的光芒為什麽那麽熟悉!


    雲婷一臉疑惑看著小師弟雀躍小跑迴龍湖,一會兒後阿清濕漉漉的跑迴,衣服燒毀破爛處更多。


    阿清吹著口哨仰頭看星空,依舊看不見遙遠東方那顆冰藍色星辰,也看不見初見時距離冰藍色星辰最近的那顆火紅色星辰。


    ……


    ……


    “阿清哥哥迴來啦!”幾個孩童手裏拿著風箏撒腿跑進一炊煙嫋嫋的村莊,興奮神情的小臉蛋紅撲撲,不知是一邊扯嗓子喊一邊跑的太過歡快導致,還是在已去冬天凍出的紅腮。


    不知是誰家養的狗第一聲犬吠引起了同伴的共鳴,頓時犬吠之聲響徹這個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村莊。


    村裏人聞聲而來,十幾個婦人漢子一路向村口走去,遇到邊吠邊跑的村狗不時一腳踹過去。


    “這不是阿清嗎?”有婦女抱著孩子說道。


    “差點沒認出來!都成大人啦?”一壯觀皮膚黝黑。


    “那可不,兩年了你看這個子長的真快,也沒以前那麽瘦了。”


    “眼睛還是那般好看呀,跟小姑娘的大眼睛一樣水靈靈,模樣也俏了幾分呢。”


    “你瞧阿清旁邊三個閨女,真是好看呀,這肯定就是城裏大戶人家的閨女!”


    “應該沒差了!特別是那一個長得跟仙子一般,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麽上好胭脂水粉臉這麽白。”


    “看吧,我就說阿清這臭小子一看就是富貴命,你瞅瞅這一身穿的,得值好幾個錢吧。”


    “可惜劉姐家的閨女咯,那傻閨女可是一直對阿清有點意思的。”


    “唉!小聲點,一會劉姐又得給你急。”


    “你看阿清身邊這一個男娃長得真是俏啊!”


    “呦,姐姐看上啦?老牛吃嫩草也不是這吃法啊,你家的漢子耕田可是力氣大得很呢。”


    ……


    村門口集起越來越多的人,老人,漢子,婦人,還有好多個端著碗的孩子睜大著眼睛,不敢確認麵前這個少年就是以前陪自己捉蛐蛐的阿清哥哥。


    阿清白淨臉龐紅成一片,明亮的眼睛裏卻是閃爍著激動。


    兩年沒迴來,信桃村還是那個信桃村,寧靜祥和。叔叔嬸嬸們還是那般一有外人來或是路過,都會到村門口看看,以前的自己也是如此。


    對於村民們來說,生活平淡無奇,除了農忙、碎嘴村裏鄰居間的妙事,就是看這來往的行人,他們鞋上的泥土往往代表著他們走了多少路。


    阿清開心地笑著,與大夥兒打招唿,跟大家說道自己這兩年的生活,在平凡書院學習,龍湖城裏好吃好玩的。還從兜裏拿出精美糖紙包住的糖果給孩子們,摸摸他們的腦袋,孩子們眼神裏滿是崇拜與開心,接過就緊緊盯著這兩年變化極大的哥哥,自家大人連忙訓斥道:“還不謝謝你阿清哥哥。”


    村民們聽到“在平凡書院學習”後表情不一,但看阿清的眼神還是那般親近。


    對於他們來說,阿清還是那個在信桃村長大的孩子,縱然他真的成為了“神仙人物”,信桃村也不會要求阿清做些什麽。


    有人向往危樓矗立,也有人向往平凡芸芸。


    阿清笑著摸摸孩子們的腦袋搖搖頭,與婦人漢子們介紹著身邊這四位。


    自然就是一同參加今年扶搖試的四位師兄師姐,雲婷,周昕,任婧還有元忡桓。


    帶隊的夫子郭遙沒有一同前來,說是跟在他們後麵無需理會。扶搖試還有一旬,隻要他們按時到達大楚都城郢都,行程便由著他們。


    於是五人一路閑庭信步當作假期遊玩,沒有穿著引人注目的書院學生服飾,而是換上了自己的衣服。


    阿清一身樸素灰衣麻布不怎麽起眼,而元忡桓一身白衣加上俊俏相貌更顯翩翩公子溫潤如玉風範。


    雲婷淡藍色素雅長裙更添絕美容顏幾分清冷。任婧身材較為嬌小依舊能將鵝黃花裙襯托起來,笑容甜靜鄰家妹妹之感撲麵而來。而周昕一身普通勁裝幹淨清爽。


    落日人群中的阿清滿臉笑意與村民們噓寒問暖,當村民們問有沒有找到父母時阿清笑容燦爛,說已經找到了,他們出了遠門要很久才能迴來。


    元忡桓看著人群中小師弟的笑容,有些難過。師姐們的眼神也是溫柔似水。


    如今書院裏所有人都知道阿清的身世,沒有人在意阿清的父母是不是聖人,他們隻知道阿清是最小的小十二。


    那日於後山之巔,阿清與師兄師姐們喝著自己釀的桃花酒時臉頰酡紅微醺,朝著東方大聲喊道:“我有一天一定會登山!爹娘你們等我啊!”


    那是嚴實和步星辰離開書院的前一天晚上,一眾人圍坐後山之巔喝著送別桃花酒,說著各自的理想,隨山風飄向遠方。


    理想是個很空洞的話題,因為不知是否可期。但是篝火簇動映照在十二人臉上的光,似朝陽動人。


    那一夜十二人大醉酩酊。


    ……


    當五人迴到阿清住宅處時已經是明月懸空。阿清推開院門,可見柔和月光之下,院內的那一株桃花樹桃花滿枝,桃花淡淡的清香隨風而來,比起兩年前,桃花樹主幹粗壯幾分,花開繁茂程度,也是多上不少。


    元忡桓打著哈欠道:“小師弟真的很會過日子,還在院裏栽了一株小桃樹。”


    雲婷不冷不熱道:“那肯定是比你強多了,金玉其表。”


    周昕與任婧噗嗤一笑,元忡桓吃癟無語,阿清對元忡桓擠眉弄眼。


    這兩年都沒有人踏足院內,臨走的時候阿清把鑰匙交給了村長,剛也是在村長家吃了頓晚飯,尋常小炒,不過多了信桃村本地釀產的桃花酒。五人都喝了不少,此時臉上紅暈明顯。


    阿清推開屋門,被迎麵而來的灰塵嗆了一下,用袖子扇了扇,憑記憶在屋裏找著油燈,待得一盞微弱燈火亮起,幾人開始收拾房間,今晚他們要在這裏休息。


    三人整理收拾好後嘮了一會,多是村裏的事情,比如村長家那個女孩子在吃飯時不停的看阿清,阿清被鬧的滿臉通紅,任婧則是笑盈盈繼續打趣。


    不久之後幾人休息去了,阿清與元忡桓睡西屋,師姐們睡東屋,這夜的阿清睡得格外香甜。


    ……


    城市與鄉下的不同體現在方方麵麵:田野邊的屋舍儼然,官道旁的酒樓客棧;清爽微涼的風掠過樹林枝葉沙沙作響,馬車馳過揚起的塵土在空中飛舞;靜謐的深夜隻聞更夫的報時,燈紅酒綠的煙花巷陌醉酒的人腳步虛浮。


    待第二天天蒙蒙亮,阿清就起床燒水洗漱,給元忡桓還有師姐們準備好熱水後便加入到村民們晨跑的隊伍,邊跑邊說,聽著叔叔嬸嬸說著村裏、路人們的趣事。


    一如以前,阿清還沒有走進龍湖城,沒有登上平凡山。


    師兄師姐們起身洗漱後在屋門口等著阿清迴來一同前往村長家吃早飯,是昨夜村長夫人劉嬸特意叮囑的。


    吃過早飯後五人便來到村北桃樹林,村長的家距此不遠,小時候的阿清沒少被劉嬸揪著耳朵從桃樹林間出來。


    不同於桃花滿平凡山給予的驚豔震撼之感,眼前的桃樹林更多的是花開滿林的陶醉,視野內的滿目深紅淺紅交相輝映,清晰可聞沁人心脾的桃花清香,一株株桃樹指頭桃花嬌嫩欲滴,樹下更是花瓣鋪滿。


    幾人在桃林中遊逛,怡然自得。


    ……


    許多人在村口送別,孩童牽著大人的手,看著五人背影羨慕不已。


    阿清一行人離開村子。阿清在前一步不曾迴頭,甚至腳步有些急促。


    因為下一次迴來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所以他要走的更快些。


    阿清麵前的路,還有“九萬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者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小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小筆並收藏行者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