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以德服人


    顧愷之、劉尚值、陳尚聽到孔汪說要與陳操之單獨晤談,頗感驚訝,不知這個孔汪要與陳操之談些什麽,莫非這個孔汪還想著娶陸葳蕤不成?嗯,極有可能,不然的話孔汪不會在這時候進京,這明顯是要來與陳操之競爭的,真是可惱——


    陳操之神色不動,對顧愷之道:“煩長康為我與孔兄覓一清淨之處。”


    顧愷之道:“子重與德澤兄就在這書房晤談吧,我和三兄、尚值去小園漫步一會,此時明月初上,正好吟詠。”


    顧愷之三人離開後,書房裏就隻有陳操之與孔汪兩人,陳操之的小僮黃小統和孔汪帶來的那個小書僮也退到門外侍候,書房裏一時間沉寂,油燈暈黃,月色隔在窗外。


    陳操之靜靜地看著五尺對麵而坐的孔汪,看他有何話說?


    孔汪略一躬身,直言道:“在下此來隻為與陳兄切磋文藝——”


    陳操之淡淡道:“敢問如何切磋?”


    孔汪道:“隻論玄辯與經學,至於書法,就不用切磋了。”


    陳操之微微而笑,心道:“這個孔汪倒是頗有氣度,方才看到那冊錢唐縣署書吏抄寫的《明聖湖論玄集》,當作是我的筆跡,以為字劣,勝之不武,孔汪自然是認為其才華遠高於我的,又要求單獨與我切磋,應該算是給我留顏麵吧,免得我在友人麵前丟臉。”說道:“書法乃君子六藝之一,我朝最重書法,這個是必須切磋的,玄談窅渺,書法實在,優劣易辨。”


    孔汪眉毛一挑,心道:“既然你自己要求比試書法,那我還有何話說。”點頭道:“好,就以玄辯、經學、書法這三項來切磋。”


    陳操之問:“還有何限製否?諸如論藝決出高下之後——”


    孔汪道:“不須限製什麽,又不是賭局,各人心中有數便行。”


    陳操之對這個初次見麵的孔汪印象頗佳,不驕不躁,氣度雍容,孔汪沒有說誰較藝輸了就退出建康之類的條件,很有君子以德服人的姿態。


    陳操之道:“好,請孔兄出題。”


    孔汪道:“先論經學吧,雙方各出一題,說其出處、並試論之——”乃出題道:“《易》不可以占險,此語出於何處?何謂也?”


    孔汪知道象陳操之這樣出身寒門的學子,對《詩》、《論》應該是很熟悉的,不易被難倒,而對經學諸如春秋三傳這樣卷帙浩繁的著作,有的根本讀都沒讀過,因為字數多,難以抄錄,而且一般定品考核也不要求通春秋三傳,所以孔汪便以《左氏春秋》裏的疑難來考陳操之,而且此題還涉及《周易》,可謂是雙重難題,孔汪想憑此題讓陳操之知難而退——


    卻聽陳操之應聲道:“此語出於《左氏春秋》,昭公十二年,南蒯將判,枚筮之,得《坤》三之《比》三,曰:‘黃裳元吉’,以為大吉,子服惠伯曰‘吾嚐學此矣,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外強內溫,忠也;和以率貞,信也,故曰‘黃裳元吉’,且夫《易》不可以占險,將何事也?——”


    孔汪頗為驚訝,心道:“這個陳操之也算是博聞強記了,為人也小有才,不是完全沽名釣譽之輩。”問:“請試論之。”


    陳操之道:“聖人作《易》,示人以吉兇,言‘利貞’,不言‘利不貞’;《論語.子路篇》‘不承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鄭康成注曰‘《易》所以占吉兇,無恆之人,《易》所不占’正可與子服惠伯語相印證。”


    孔汪現在是大驚訝,讀過《左氏春秋》不稀奇,但能引經據典、剖析入微的,而且陳操之還是不假思索、應聲而答,如此捷才,孔汪生平僅見。


    孔汪立時對陳操之刮目相看,身子微微前傾,讚道:“陳兄答得妙,請陳兄出題。”


    陳操之略一思忖,開口道:“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語出何處?再請試論之。”


    孔汪皺起眉頭,努力思索,會稽孔氏源出曲阜孔氏,家學淵源,藏書極豐,號稱三吳第一,孔汪又是極好學的,對曆代名家名作均有涉獵,這時在心裏將“未見可欲何以明不好色”默誦兩遍,緩緩道:“語出司馬相如《美人賦》——古之避色,孔孟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迴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


    陳操之微笑道:“孔兄過目成誦,佩服。”


    孔汪又凝神細想了一會,說道:“此言之義是,苟非親嚐,則無真鑒,律身克己,徒托空言,夫事之可貴,緣之難能,不見可欲,不知何戀,舍非有之物,亦奚足尚?——這是司馬相如曲解夫子之語,非我敢苟同。”


    孔汪夜訪陳操之,想在學問上讓陳操之知難而退,其自身的確是很有學識修養的,比之陸禽、賀鑄輩,遠勝,更不是褚文謙、褚文彬之流能比的。


    陳操之讚道:“孔兄解得妙,請孔兄再出題。”


    孔汪這時完全收起了對陳操之的輕視之心,想了想,說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請陳兄試論之。”


    這是《老子》樸素的正反依待論,陳操之道:“知美之為美,別之於惡也;知善之為善,別之於不善也。言善則言外涵有惡,言善則言外涵有不善,喜怒同根、是非同門,不可得偏舉也,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王輔嗣所謂六門,皆不外其理。”


    寥寥數語,把《老子》的正反依待論說得清晰透徹,辯無可辯,孔汪歎服道:“陳兄大才,我不及也。”


    陳操之微笑道:“豈敢稱大才,在下不過是恰好對美與惡、善與不善有過思考而已。”


    孔汪又舉《周易》、《莊子》、《焦氏易林》、《爾雅》及先代文賦與陳操之討論,陳操之有問必答、應之如響,孔汪是愈談愈歡喜,江左年輕一輩中他自問博學不作第二人想,沒想到今夜遇到陳操之,博學鴻識、引經據典,讓他如春日行山**上,有目不暇接之感。


    孔汪身子前傾,不知不覺間越移越近,與陳操之促膝而談——


    顧愷之與陳尚、劉尚值在小園散步,誦新詩“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寒鬆”,雖得到陳尚、劉尚值的誇讚,卻覺得不盡興,還是陳操之的“妙哉”更能增他詩興,興致索然地在月下詠歎了一會,說道:“不知孔德澤與子重密談些什麽,應該說完了吧,我們且迴去。”


    三人迴到書房小院,就聽到書房裏孔汪與陳操之你一言我一語相談甚歡,這時探討的是黃帝神遊的話題,顧愷之甚感興趣,立時加入討論,陳尚、劉尚值偶爾也插幾句話,五個人心凝神釋,越辯越熱烈,不知不覺夜已三更。


    小嬋和阿嬌都來書房外等候,阿嬌叩門提醒劉尚值,見無人理睬,便又揚聲道:“啊,都三更天了——”聲音拖得老長。


    孔汪聽到了,驚道:“三更天了嗎!”


    顧愷之是夜愈深精神愈旺的,此時談興正濃,說道:“無妨,就作徹夜長談又何妨。”


    陳操之道:“長康,明日還有要事,不宜徹夜長談。”


    孔汪便起身道:“那在下告辭了。”過來執著陳操之的手,誠摯道:“子重兄大才,我實不及,我誤聽他人之言,以為子重兄是徒有其表、沽名釣譽之輩,今夜長談,乃知子重兄宏才,願與子重兄從此訂交,常相往來。”


    陳操之執手含笑道:“固所願也。”


    孔汪甚喜,正待告辭離開,忽又拿起書案上那冊《明聖湖論玄集》,問:“這上麵的字阿誰所書?”


    陳操之答道:“去年謝幼度求此書,我抄及不及,這是請敝縣書吏代為抄寫的。”


    孔汪不覺失笑,又道:“敢請子重兄的書法一觀。”


    陳操之便取新近寫的幾則《一卷冰雪文》與孔汪閱覽,孔汪一邊看一邊搖頭,歎道:“子重兄書法清峻灑脫、別具一格,論書品亦在我之上,我誤信他人之言,又以為眼見屬實,差點置己於尷尬之地啊,子重兄誠君子也,不然,我聲名掃地矣。”


    孔汪言下之意是,若陳操之利用他輕信、輕視之心態,有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他較藝,那他就很不妙了。


    陳操之微笑道:“德澤兄何出此言,德澤兄學識博雅、風采宜人,今夜一談,我亦受惠良多,以後還要多向德澤兄請教。”


    顧愷之見孔汪與陳操之晤談之下成了朋友,也是大為高興,敘談一會,便與陳操之一道送孔汪出府,相約常常往來。


    月在天心,春夜輕寒,臨上車之際,孔汪對陳操之輕聲說了一句:“誠祝子重兄早得佳偶。”


    顧愷之聽到了這句話,笑容滿麵,比陳操之還快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品寒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賊道三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賊道三癡並收藏上品寒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