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薑太一就在小聖賢莊之內,待了七年。


    這七年當中。


    他既是待在這裏,同莊周和荀況兩人,看著天下的氣數變化。


    同時,也是在消化荊軻的那份精神。


    通過留在政兒身上的木劍,他完全將荊軻刺向自己那一劍當中的精神烙印在了心中。


    那一刻。


    就如同當年鬼穀子在自己麵前,朝著棋盤內終極一躍的時候一般。


    在荊軻的身上體現出了一種精神。


    不同於鬼穀子的那種將天地萬物看做不斷運動的矛盾,他與其中掌握矛盾,鬥爭不止的意境。


    荊軻的那一劍當中的精神。


    是一種明知不敵,明知飛蛾撲火,明知道是有死無生,明知道是天塌之勢,也要殺向對方的決絕。


    是一種即便是以凡人之軀,哪怕迎戰漫天仙神,力量可以弱,爭勝之勢可以輸,唯獨一身戰意,絕不退讓!


    是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不可敵而敵之的凜然!


    這種精神,在這個世上,其實有很多。


    是挺身而出!


    是一種遊俠兒的精神!


    準確的說,是俠的精神!


    雖然在荊軻的身上,這種精神,隻在於他要為自己伸張正義,但他某種程度上要做的事,是要幫六國的人伸張正義。


    “俠道精神麽,跟鬼穀子的鬥爭精神一樣……”


    薑太一用七年的時間,將這兩種烙印在自己身上的精神,熔煉到了兩顆魔種當中,化為意境。


    這是來自別人的精神。


    他自己雖然不具備,卻可以將這兩道精神煉入魔種,化為一種意境,然後等待日後遇到適合作為可以讓這兩種意境生根發芽的人,將之種在他們身上。


    俠道精神,就將它種在有俠氣的人身上,吸收俠氣為影響,直到有一天種子開花,開出俠道的法則來。


    鬥爭精神,就將它種在喜歡鬥爭的人身上,希望有一天,它可以開出鬥爭的法則來。


    這是他這七年來的收獲。


    同時。


    薑太一也是望向窗外。


    迴憶著這七年來天下的事情。


    荊軻刺秦之後,燕國便已經名存實亡。


    秦,用時三月滅燕。


    而後,又用時一年多,滅掉了早已經是苟延殘喘的魏!


    燕魏滅亡之後。


    中原大地上的國家,就隻剩下了齊、楚。


    秦國在滅掉燕魏之後,休整了一年,第三年的秋天,派秦將李信和蒙恬舉兵十萬攻楚,居然戰敗。


    讓秦國第一次在對六國決戰中嚐到了敗績。


    然,隻是稍微休整一年。


    鹹陽宮內的政兒,便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發了五倍的兵力


    足足五十萬大軍。


    即便是頑強如楚國,也仍舊是秦國在這一年內,連續攻占了十數座城池,攻占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


    這一年項燕敗退至淮河以南,立昌平君為楚王,繼續與秦對抗。


    但在第三年,在老將王翦的出征之下,項燕也戰死。


    被奉為楚王的昌平君聽說戰死,但沒有找到屍體……


    攻下楚國之後。


    秦國並沒有休息,就繼續開始伐齊。


    齊國,作為這些年來秦國籠絡最成功的一國。


    早在十年前,齊丞相後勝便已經被秦國收買,使齊國既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


    齊王建在後勝的諫言之下,在位四十多年,“事秦謹”,不修戰備。


    直到秦國滅五國後,齊王才頓感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


    這時,早已經晚了。


    雖然以舉國之力,跟秦國對抗了一年多後,終於還是在今天,徹底的亡了。


    齊國這一亡。


    便徹底宣告著這方大地在曆經了兩百多年的諸侯亂世風雲之後,徹底的迎來了一個一統天下的國家!


    秦!


    此時的薑太一朝著鹹陽看去。


    鹹陽之上。


    那恐怖的國運之力,已經匯聚成為了一副浩浩湯湯的血與火的畫卷,以黑色為底色,其中有著兵戈的血紅,其中是億萬秦人的吼聲。


    大風!


    大風!


    在元神的感知之下,那氣數當中的吼聲,震耳欲聾。


    讓薑太一都有一些恍惚和意外。


    這一切,居然都是當年那個酒肆裏的少年的促成的偉業。


    真令人驕傲和自豪啊。


    …………


    七年過去了。


    如今的鹹陽宮當中。


    嬴政坐在王位上,看著群臣百官在階下站立,當聽到齊國被王翦夫子攻下之後,他眸光之中的光芒,微微平靜的波閃了一下。


    並沒有太大的意外。


    有的反而是另一種情緒。


    七年了,再加上之前的兩三年,已經十年沒有見過師父了,還記得當年的話,假以時日,他真正一統天下,昭告蒼生的時候,希望師父會在身邊。


    這一天,終於要到了。


    階下,有聲音傳來:


    “大王,齊國一滅,天下終於凝一,如今我大秦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世世永昌!大王之功!千秋萬歲!”


    “大王之功,千秋萬歲!”


    群臣跪拜,山唿萬歲。


    有臣子說道:“大王之功,一統天下,已有夏商周三代天子之實,臣鬥膽奏請,大王封禪泰山,稱秦天子!”


    “天子?!”


    嬴政眸光微微冷了下去,嗓音垂流而下:


    早在當年韓國的時候,他就已經了解到了天子是什麽意思。


    “當年在韓國,方士安期生自稱為天,要寡人做兒子,一統天下之後,寡人便是天子,後來,黃石公行刺韓非,原因也是因為大秦的興起,有違天意,再後來陰陽家告訴寡人,所謂的天子,就是指受命於天的老天之子,這天上有許多天帝,如今,你是想讓寡人做哪一個天帝的兒子?”


    那人沉聲道:“昔日襄公勤王救周,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地處西垂,襄公認為我大秦是受到了白帝少昊的庇佑,於是建立西畤以祭祀白帝少昊,文公夢見有一條黃蛇,身子從天空垂到地麵,嘴巴一直伸到鄜城一帶的田野中。文公以夢中的事詢問史敦,史敦迴答說:“這是白帝的象征,請君祭祀他。”於是建立了鄜畤,用三牲大禮郊祭白帝。”


    “可見,我秦國乃是白帝之子,當去泰山祭白帝,稱白帝子,秦天子。”


    此時,又有一臣子走了出來,道:


    “非也,我秦人尚黑,國運乃是水運,當祭祀黑帝!”


    “有理!”


    “水乃王道,金乃霸道!王霸並行,方有今日秦國之一統!”


    “大王若是不決,可同祭黑、白二帝!”


    嬴政看著下麵的這群人說著。


    眸光卻是更冷。


    看向了李斯,道:


    “丞相以為呢?”


    李斯麵色平靜,早就已經知道該說什麽了,道:


    “臣以為,諸位所言皆不然,天子,乃周之後之稱,祭天,也是在周之後方有的禮儀,在周以前,伏羲、女媧稱皇;軒轅、神農、堯舜稱帝;夏稱後、商稱王、夏稱天子,可見,將人王當做天子,是受命於天,隻是有周以後的規矩,如今大王一統華夏,開疆拓土,論建域之功,已經超越三皇,而將頒布的同文同軌之偉業,也將超越五帝,因此……”


    李斯跪倒在地,道:


    “臣請陛下不必依周禮,而可稱‘皇帝’,且是人世中第一位皇帝,為‘始皇帝’,也不必祭天,而是祭祖便可。”


    “隻因,皇帝之位,乃兼三皇五帝,為天人共主,因此,陛下不必祭天,自己便就是天,是這萬方大地所有子民們頭頂的天!”


    此言一出。


    群臣百姓不可思議的看向了李斯。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天的態度,都是敬畏,認為一切都是受命於天,今天還是第一次聽到李斯這般說法。


    皇帝就是天!


    再一想。


    聯合這些年來秦王對於韓非的帝王術的運用。


    心頭都是戰栗。


    自從當年韓非將帝王術教授給陛下之後,這麽些年過去,群臣的的確確感覺到了嬴政身上那無形的威勢!


    這就是韓非教授的東西。


    某種意義上,確實已經將秦王變成了人世間的天!


    四海的子民,群臣,都是天下。


    都在這位帝王的身形之下匍匐著,生活著。


    這就是帝王把握一切權力的結果。


    是以。


    即便是有人心中想說這樣不妥,但看到嬴政的神色,還是一句話都不敢說。


    果然。


    “皇帝,始皇帝。”


    嬴政淡淡道:


    “好一個不必祭天,我就是天。”


    他知道,這是李斯明知道接受了韓非帝王術思想的他,特意獻給他的禮物,而他也十分願意收下這份禮物。


    “就依照丞相所言,十日後,寡人於泰山封禪,不祭天,隻祭祖,以皇帝之位,敕封泰山!”


    ……


    很快,秦滅六國,天下一統,嬴政要去泰山封禪的消息,就連塞外的匈奴也都聽說了。


    塞外。


    牛羊成群。


    項少龍看著兒子項羽在草原上縱馬奔跑著,掐指一算,喃喃道:“我記得嬴政是三十九歲的時候滅掉六國,建立秦朝,而現在,他才隻有二十九歲,就建立了秦朝……曆史,至少提前了十年!”


    提前了十年的曆史進度!


    到底是怎麽迴事?


    是因為他的存在,改變了曆史,還是因為別人?


    如果有的話?


    那項少龍很難不懷疑到那個人的身上。


    默默低頭看向了自己的胸口的“古鏡”……


    忽然,在這個時候。


    他這如古鏡一般的“通訊器”,居然散發出來了光芒。


    “什麽!我能迴家了?!”


    感冒了,精神很差,還有一章晚點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武俠世界長生不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佳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佳鹿並收藏我在武俠世界長生不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