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勳最近在忙著代寫家書。


    從來沒學過繁體字的他,下筆時如有神助,就是字跡有些娟秀,讓糜晃啞然失笑。


    而且,他寫的竟然是楷書字體,就更讓人好奇了。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


    當他看到千恩萬謝的士兵們時,什麽話都沒了。


    威望怎麽來的?就是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來的。


    武藝出眾,折服將士。


    帶兵有方,讓人信服。


    噓寒問暖,令人感動。


    還幫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問題,比如代寫家書,又收獲一批好感。


    糜晃看著那兩隊他親手交到邵勳手上的募兵,見到他們恭敬馴服的模樣,頗為感慨。


    短短數月時間,軍容煥然一新,至少從表麵上來看,已經如臂指使。如果再花個一兩年時間深入整頓,則可由表及裏,達到真正的如臂指使。


    把部隊交給他,果然沒錯。


    何倫、王秉之輩,本事固然不錯,但和邵勳比,似乎還差了那麽點意思。


    亂世之中,能撿到這麽一個人才,運氣著實不錯。


    “邵郎君過來一點。”見邵勳寫完家書,糜晃招了招手,說道。


    邵勳大概知道是什麽意思,心下激動,快步走了過來。


    “這兩隊人,我從京中帶來,交給你了。”糜晃指了指在不遠處列隊的百名士卒,說道。


    “怎麽來的?”邵勳看了眼,發現和之前送過來的人差不多,問道。


    “比較雜。”糜晃解釋道:“有些是失地流民,多為司州百姓;有些是潰散士卒,世兵、禁軍都有;有些是豪門逃奴,你別擔心,這個世道沒人會追究了;還有些則是監獄中相對身強力壯的囚犯,許其維新自贖。”


    說完,他有點尷尬,於是補充了句:“我好不容易從何倫、王秉那裏搶過來的。”


    潘園這邊大撤退,並非所有人都去洛陽。


    按照王妃的意思,一年前征發過來的東海世兵需要罷遣,主要是那些年歲較大的老兵,足足走了四隊近一百六十人。


    他們將帶著潘園內部分工匠、仆婢乃至自願東行的莊客總計三百餘人,啟程返迴東海國。


    就在昨天,甚至還有部分洛陽民戶吵嚷著要跟著一起走,大概三百多戶的樣子。


    裴妃知曉後,下令將莊園內收獲的糧食交予他們帶走,以供沿途吃用。


    邵勳聽聞,知道他之前獻上的留後路建議起作用了,這就很好嘛——這些老兵西行,本就是一場鬧劇,服役一年後能迴家挺好。


    至於那三隊孩童少年,原本要一並罷遣,邵勳麵見王妃後,這些人又留了下來。


    他們已經耕讀了一年之久,普遍認字不少,還有大約二十人跟著邵勳學習算術,亦小有所成。


    比起他手裏管帶的成年士兵,邵勳覺得這些少年才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士兵是可以取代的,而且很容易,就像糜晃新送來的百人一樣,好好整訓一年半載,基本都聽話了。


    但這些少年的培養周期卻很長,沒那麽容易取代,將來如果治理地方,這些少年就是他的管理團隊,可以與世家大族討價還價的殺手鐧。


    “黃彪、李重!”邵勳喊了一聲。


    “在!”二人一溜小跑,前來聽令。


    “將新來之人打散,與你等手下混編為四隊。”邵勳當場吩咐道,說完,又麵向糜晃,道:“有國人周英、鍾獾兒,忠勇老成,可為隊主。”


    “就這麽定了,首尾我來料理。”糜晃點了點頭,道:“兵交給你了,一定要好好練。”


    “諾。”看著糜晃滿是希冀的神色,邵勳沉聲應了下來。


    ******


    六月十六,第一批車隊離開潘園,往洛陽而去。


    四隊隊主吳前沒走,已經五十歲的他死皮賴臉留了下來,幫著收拾莊園。


    邵勳幹脆讓他幫忙照看一二三隊的孩童少年,有點類似“領隊”,他欣然應命。


    四五六七隊全是募兵精壯,隊主分別為李重、黃彪、周英、鍾獾兒——說是募兵,其實軍餉很少,除了管飯之外,逢年過節得到的賞賜並不多,寥寥幾匹布罷了,但就這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


    “毛二!金三!王雀兒!”看著即將遠行的少年,邵勳喊道。


    “督伯!”


    “邵師!”


    三人立刻跑了過來,躬身行禮。


    邵勳拉拉他們的手,又拍拍他們的肩膀,心緒湧動。


    亂世破局的希望,就在這些少年們身上啊。


    毛二今年十一歲,贛榆人。


    金三十二歲、王雀兒十四歲,與邵勳一樣,都是朐縣人。


    毛二相對較為聰明,讀書認字之外,還額外學習算術。


    金三則有點笨,認了一些字後,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練武上了。


    王雀兒中人之資,種田、訓練之餘,讀書認字,與大多數人一樣。


    “你等先行幾日,到洛陽後,聽督護之命,先安頓下來。”邵勳囑咐道:“雖隻有數日,但也不能荒廢了學業。那本手抄《千字文》,乃我花費心血編纂而成,一有閑暇,就要多多溫習,切記,切記。”


    “諾。”


    “謹遵邵師之命。”


    三人紛紛應道。


    車隊緩緩遠去,最終消失在天際邊。


    邵勳又迴首看向潘園這個住了一年的地方。


    這裏綠樹成蔭,紅花遍地,在夏日之中爭奇鬥豔,分外妖嬈,端地是一處好所在。


    但這樣的世外桃源之地,馬上就要毀滅了。


    兩軍交戰,互相廝殺,潘園這種地方又怎麽可能不被亂兵洗掠?


    正如方今這個天下,世外桃源一個接一個毀滅。


    吳地、蜀地、關西、河北、河南,到處是戰亂。說什麽五胡鬧起來才開始亂,那簡直是扯淡,幾年前就開始了好麽?


    八王之亂的戰場,又何止洛陽一處!隻不過這裏最引人注目罷了。


    感慨完之後,他整了整衣袍,入內麵見王妃。


    途中遇到了督伯楊寶。


    秦三、鄭狗兒、劉通三位隊主向他點頭哈腰。他們都是楊寶屬下,但看見邵勳之時,從來不敢怠慢,禮數很足。


    楊寶則有些尷尬。


    經曆了這麽些時日,他老實多了,因為他的姑夫、幕府左司馬劉洽居然扳不倒眼前這個家夥,讓人十分泄氣。


    於是他也行了個禮。


    邵勳迴禮,對他身後三人頷首致意後,便入了正廳。


    王妃正在翻看《千字文》,見邵勳進來後,說道:“惜君沒有門第,不然就憑這本書,我就能請族中德高望重之輩幫你點評一下。”


    “點評”可不僅僅是評論,它往往意味著名望、地位的提高,可以登上更高的舞台。


    士族的後生子弟,就喜歡請德高望重之人點評,一旦獲得好評,立刻名聲大噪,獲得被宗王、高官征辟的資格,可謂做官的捷徑。


    趙王司馬倫的心腹孫秀(孫吳宗室,孫權侄孫),就曾得到王衍的點評,從而飛黃騰達,不可一世。而王衍也因為這樁無心之舉——他本來沒想給孫秀點評的——在趙王上台之後,得到了孫秀的禮遇。


    所以,這些高門士人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現行的選官製度,簡直就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一點不誇張。


    聞喜裴氏地位與琅琊王氏相仿,後世曾有“八裴方八王”之說,若能得到裴家長輩點評,確實是一個做官捷徑。


    但邵勳是軍戶,很難就是了。


    “不說這個了。”裴妃放下書,看著邵勳,說道:“去洛陽之後,我就管不了你了。你——好自為之吧。”


    “仆未敢忘王妃提攜、庇護之恩。”邵勳答道。


    裴妃擺了擺手,輕歎一聲,道:“鄴城兵眾二十餘萬,關中之兵亦有七八萬人,以洛陽的情形,實乃以寡擊眾。萬事不要逞強,安安穩穩即可。天塌下來,有禁衛軍擋著呢。即便擋不住,司馬穎、司馬顒入了洛陽,也不會趕盡殺絕。你若有本事,自投成都、河間二王即可。”


    “王妃謬矣。”邵勳正色道:“仆出身寒微,在亂世中浮浮沉沉,飄零至今。若非王妃照拂,早已暴死他鄉,曝屍荒野,又怎麽可能有今日之地位?仆不懂什麽大道理,亦無匡扶天下的資格,隻知有恩必報。王妃待我恩重如山,仆自願為王妃拚殺,縱死不恨!”


    裴妃漂亮的雙眼中有些驚訝,亦有些恍惚,沉默良久之後,輕聲道:“去了洛陽之後,謹慎行事。其他的,我會想辦法的。”


    “諾。”邵勳沉聲應道。


    裴妃看著他的背影直到消失,然後再度拿起了案上的《千字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長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晉末長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