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山一役,梁國隱衛雖然隻有兩千之眾,但卻都是從各個軍隊挑選或者歸屬朝廷幫派的弟子,不但身手敏捷且善於多人結陣,進攻、防守得當,讓江湖各宗門、幫派亦有不小損失。


    幸得血衣門高手誅殺其統領及各隊中的總旗、百戶、千戶,才把對方陣勢壓下去。


    激戰半日,蕭朝貴與徐來眾人趁著夜色突圍而去。山下兩萬梁國軍隊,總兵錢穆、楊山均被親兵所殺,僅數千殘軍退迴距洪都城西二百裏的南城,五萬晉軍兵圍南城。


    鎮南王蕭賢得報後,八百裏急報傳向京城,立刻傳令集結軍隊並讓荊南節度使與沙州節度使共同出兵在南城城下合圍晉國軍隊,又令南城附近的郡縣出兵對晉軍進行突襲。


    南城是一座糧城,儲存著梁國五分之一的糧食,是梁國專門用來南伐晉國與周國時的軍糧。


    可南城固守不足一日,便被細作賺開城門,南城軍糧除部分被晉軍運走外,其餘均為毀於熊熊烈火中。


    鎮南王蕭賢半日便集結六萬兵馬,卻收到南城已破的消息,隨即,又一份急報飛向京城,舊城建州,安都。


    火光照亮半邊天的南城,晉軍正在集結。


    “大帥,南城已下,糧草盡毀,按照計劃我們撤吧,”來將行禮後說道。


    “撤?這裏距洪都不過兩百裏,本王要一舉拿下洪都,”老者信步說道。


    這老者便是晉國靠山王司馬師,此行晉軍的統帥,雖已過花甲之年,卻沒有太多的滄桑之感。


    晉國雖對外去除帝號,但任然以皇帝自稱,當年蕭衍將司馬康淹死於鄱陽湖後,司馬師雖提前得到消息,但為時已晚,派出江湖高手隻救出司馬俊諸子中唯一存活的年僅五歲的司馬康,立其為帝,以三州之地立國,如今司馬康已年方二十有四。


    因晉國以司馬師控製的賀州三郡立國,故諸將曆來以司馬師馬首是瞻,後地盤擴至三州十二郡。


    一年輕將領立刻勸道:“王爺,南陽、江夏兩郡已派出多支遊擊將軍對我們側翼發起了襲擾,洪都還有五萬駐軍,周邊各郡有三萬,荊南、沙洲兩個節度使還有兩萬軍隊,再不撤,我們就會被合圍在這裏,王爺還請三思。”


    另一將領也開口道:“王爺,南城已毀,一但被圍,我們無法固守,隻能在平原上作戰,倘若進攻洪都,我軍不但人數不占優勢,而且更無攻城的雲梯、攻城塔、弩炮、拋石機,製作這些利器,更需時間,後勤保障更需要偌大的軍力。”


    其餘眾將也欲開口勸阻,司馬師抬手阻止,說道:“眾位的意思我都知道,南城已破,儲糧盡毀,此行目的已達到,需盡快撤軍,不能被梁軍圍住。”


    司馬師頓了頓,又道:“我軍隻是燒了一座糧城和殲滅兩萬梁軍而已,南城毀了,梁國最多三個月便可征集到南伐的軍糧,蕭賢手中還擁有八萬軍隊,再加周邊的五個節度使,近二十萬軍隊,現下如果不讓他們元氣大傷,等江北的趙國退軍後,梁帝必然從安都調兵,那時梁國至少可集結三十萬兵馬,我晉國三州十二郡之地,舉國之力,軍隊也不過十二萬,如何阻擋?”


    “這次在血衣門的幫助下,我們悄無聲息的便突襲到梁國境內,所以此次機會千載難逢。”


    眾將領思索後,雙手抱拳行禮道:“請王爺吩咐,吾等願馬革裹屍,誅殺蕭賊。”


    “擂鼓聚將。”


    急促的鼓聲過後,不到一刻鍾,城牆的指揮台上便站立著二十多位將佐,分列兩旁。


    “好,諸位,本帥決定,趁機擴大戰果,最好能一舉直搗洪都,拿下梁國南境四州。”


    眾將瞬間議論紛紛,左手一將領說道:“大帥,這南境四州有一十七郡,大小縣城八十餘座,比我晉國都大,以我晉國國力,很難控製這麽大的國土,如若開戰,末將認為,應先趁梁軍還未還未集結,奪取周邊郡縣進行固守。”


    “劉將軍所說不錯,但我軍一共就五萬人馬,倘若太過分散,就會被個個擊破,”司馬師說道。


    諸將會意,拱手行禮道:“還請王爺示下。”


    司馬師抽出佩劍,走向諸將中間的地圖,指道:“南城已毀,且周邊地勢平坦不適合作戰,現在必須攻下南陽郡來誘惑梁軍。”


    劉子業道:“大帥,您是看上南陽城東北方向的山地了?”


    “對,不過,這塊兒山地,是你的了。”


    “司馬德,司馬靳。”


    “侄兒在,”兩人迴道。


    “命你二人分別為正副前鋒,率前軍和左右兩軍,必須在半日內拿下南陽,南陽城內守軍最多不過三千之眾,留下東門,其他三門同時進攻。”


    “是。”


    “王璿,王環。”


    “末將在。”


    “你二人各從中軍帶五千步兵攻打沛縣,拿下沛縣後王璿率三千人馬退迴南陽,王環率兩千人馬在沛縣據守荊南節度使竇驍的軍隊。”


    “劉子業,師建。”


    “末將在。”


    “劉將軍,本王將五千騎兵都交給你,你需大張旗鼓的趕往孝城郡,讓對方斥候報於蕭賢,讓蕭賢以為我軍已將主力退守至孝城,天黑後,劉將軍需星夜迴援南陽,記住一定要隱蔽,師將軍你率三千步兵據守沙州過來的敵軍,孝城是我們退迴晉國的唯一路線,所以師將軍一定要守住,那裏還有我晉國一千守軍,守住三日應該不成問題。”


    “是,末將定不辱使命。”


    二人迴道。


    “這兩個節度使都與梁國朝廷離心離德,我們隻要擊潰蕭賢的軍隊,他們為了保存實力,就不會太拚命進攻。”


    “是,”二人應道。


    “洪都距此二百裏,不足兩日其先鋒便可到達,所以,劉將軍,你必須一日內返迴南陽,將騎兵隱藏於山上,司馬德,司馬靳你二人必須在一日沒拿下南陽城,王璿,你最遲要在兩日內返迴南陽城,”司馬師給諸將一一提醒道。


    “是。”


    眾人迴道。


    “好,都下去準備吧。”


    “是。”


    劉子業出帳後,心道:這老王爺果然有兩手,怪不得當年能憑借七八萬羸弱之兵先後擋住佛國和梁國七次進攻,還從佛國手中奪下三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沙故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沙故裏並收藏天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