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荏苒,很快就來到了八月下旬,清晨和夜晚的氣溫開始下降,而紅星機械廠卻越發的繁忙熱鬧了起來。


    畢竟等到十一月中旬,土地開始上凍的時候,土建工程就沒有辦法繼續施工和進行了,距離現如今還有兩個多月的最後窗口期,整個工廠的擴建工作,已經進入了滿負荷工作狀態。


    現如今的機械廠鋼鐵聯合體下屬,已經分成了四個部分,分別是機械一廠、鋼鐵二廠、紅星研究院、和紅星中等專業職業技術學校。


    最後,王燁也沒有拿到大學的辦學許可證,甚至哪怕五機部和國防部,其實也沒想著給王燁協調到什麽大學的辦學許可證,畢竟雖然給王燁發配了大量的退休返聘的高級技術人員、高級工程師、甚至還有一部分院校的退休老師和教授,但是總體而言,數量和質量都隻能說一般,撐不起一所大學該有的水平。


    而且現如今的華夏,大學還是非常金貴的存在,和幾十年後到處都是大學,瘋狂擴招學生的年代,是根本沒有辦法比較的。


    現在的每一個大學,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簡單來說,紅星機械鋼鐵聯合體,還不配擁有大學。


    不過。


    對於這個結果,王燁並不意外,能擁有一張中專的辦學許可,並且同意自己沿著全省分數排名,在魯齊省範圍擴招學生,王燁已經非常的滿意了。


    現如今是高考前報誌願,也就是說,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誌願報的不太妥當,最後分數高卻沒有學上,而王燁正是撿了這批漏。


    第一批招生,一共一千二百餘人,按照王燁和眾多老師們的商談,一共劃分成了七個專業,分別是兵器工程、電子科學、車輛工程、飛行器工程、船舶工程、材料科學、應用化學。


    作為直接對口的中專,這一點還是比較好的,擁有一定的自主權,不需要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規章製度,設計對應的專業院係和門類,可以按照對口企業的情況自主設定。


    當初王燁批示一千二百人時,其實預留了一定的餘量,防止有人看不上這個剛成立的中專,而不過來報名,畢竟有人心氣高,寧願再讀一遍高三,也要衝刺名校,這樣的人,大有人在。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個招生規模,在這個時代也算相當可觀了,但是王燁並不在意,畢竟自己要搞產學研一體,學生不隻是學生,也可以是工人,那自然多一點無所謂。


    未來可以根據學習情況,科研天賦,努力程度再進行篩選,最優秀的就繼續搞科研做研發,中等的就去做工程師,手巧就去做高級技工,非常的合情合理。


    另外。


    除了中專以外,還有另外一個新設立的結構,那就是研究院。


    簡單來說,未來絕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會掛名到研究院的名下,而機械廠和鋼鐵廠,會變成一個純粹的生產和研發支持單位,甚至後續兼並和創建的新工廠,也是如此。


    而研究院、中專、和兩廠本質上來說是互相交叉的關係。


    簡單來說,目前研究院還隻是一個空殼子,純理論研究的幾乎沒有,所有的研究都是偏實用性的,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可以是中專的老師,也可以是鋼鐵廠的高級技工。


    就比如老陳,他兒子陳航是旋翼機試飛第一人,他們父子都參與了旋翼機的生產和測試,所以隨著研究院的成立,旋翼機的後續研發計劃也轉移到了研究院,雖然還在機械廠進行工作,但是他們這些工作人員,也被掛名到了研究院名下,當老陳拿到“研究員”的身份證明小本本時,整個人激動的直接哭了!


    畢竟曾經的他,隻是一個精通汽車維修技術的工人罷了,研究員?做夢都不敢這麽離譜!


    事實上王燁非常認同一個道理,那就是天才和能力,都是需要平台進行發掘和支持的,簡單來說,如果華夏沒有恢複高考,可能自己會成為一名下礦井的“煤黑子”,怎麽可能去搞研究?


    所以現如今王燁願意給這些人,無論是歲數大的、曾經的工人、還是補錄的學生們,提供一個足夠優秀和足夠高的平台,挖掘他們的能力和潛力。


    目前就是這麽個情況。


    但是在未來,研究院將會增加大量的純理論和探索性質的研發人員,但是那已經是未來的計劃了,目前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這麽做。


    同時為了保持研究院的科研氛圍和純粹性,王燁在這裏使用了“平行”的管理辦法。


    簡單來說,整個研究院最重要的領導機構就是“委員會”,其次是“評議會”,最後才是“秘書處和後勤管理辦公室”。


    王燁當然了研究院的院長,也是委員會的委員長,而所有主持科研項目的技術帶頭人,都是委員會的委員之一,可以尊稱為某委員。


    就比如那位禿頂的老人,他就是委員之一,他帶領的團隊,正在進行武器站和59式坦克的結合工作。


    而項目如果完成,那麽該項目組注銷,那麽委員就會失去自己的身份,變迴他原本的身份,比如中專的老師,兩廠的技術人員,或者單純的研究員。


    換句話說,在研究院采用了內行管內行的辦法,防止出現外行管內行的錯誤。


    而評議會就更簡單了,如果某個人想要立項一個新的項目,想成為委員,那麽他就需要在評議會上說服諸位評議員,獲得半數以上的投票,才能成行。


    至於評議會的成員,有研究院的委員、有中專的老師、有兩廠技術人員、甚至是行政人員、銷售人員,畢竟一個項目成立,有沒有商業未來,也是需要考核的角度之一,起碼在目前這個階段,就是如此,沒有市場的純理論研究的項目,暫時無法立項。


    當然了,如果能說服王燁這個評議長,那自然可以立項,而且可以獲得最高等級的資金和物資支持。


    最後的秘書處和後勤管理辦公室,就是負責在項目成立後,給他們提供物資和方方麵麵的支持,是整個研究院唯一的行政機構。


    總而言之。


    如果說研究院是腦袋,那麽中專和兩廠,就是一個是偏學術和學習的左手,一個是偏生產和實踐的右手,然後這三者是互相交叉,形成了產學研的體係。


    而目前的研究院,固定的工作人員就是五機部和國防部,聯係教育部給爭取來的一批大學生、大專生和中專生,合計共有二百多人,其中大學生最少,隻有不到十個,中專生最多,有一百五十多人。


    他們在研究院,將會暫時充當那些委員們在項目中的“員工”,負責打下手。


    畢竟讓禿頭老人那樣的委員,親自去操作吊機,給59坦克上麵調運武器站,甚至是搬運炮彈,似乎也太不尊重和關愛老人了,而這些年輕人就是幹這個的,弟子服其勞嘛!


    很快紅星中專的學生就位後,也會來這邊幫忙的。


    八月二十九日。


    新生報到的前一天,大清早王燁再次來視察學生宿舍,為了控製工期和成本,中專的教學場所和科研場所,那自然都是樓,甚至是各種車間,這沒什麽好說的。


    而住宿的地方,就比較具有時代特征了,是平房和大通鋪的炕!


    畢竟最不值錢的是地,平房雖然占地麵積比較大,但是施工速度快,製造成本低,現如今王燁沒有能力在全廠範圍內都搞什麽集中供暖,用平房是最好的辦法,大炕加火牆,冬天也比較暖和。


    “幹的怎麽樣了?孩子們住進來不會潮吧?”


    王燁站在一間宿舍裏麵問道,每個宿舍占地麵積大概二十四五平米,炕上能睡八個人,燒火的火口在房間外,以防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故,地麵有桌子和書架,標準的八人間。


    旁邊一名負責施工的工程連長笑道:


    “您就放心吧,這幾天我們可沒有給您省著,天天燒火,烤的已經差不多了!”


    “要我說,這平房住著舒服著呐!可比樓房得勁兒多了!”


    王燁點了點頭,此刻炕上已經攤開鋪好了給學生們提供的被褥寢具,王燁伸手在褥子下麵摸了摸,確實沒有潮濕的感覺,幹爽而且溫熱。


    “行,辛苦張營長了!”


    最後王燁笑嗬嗬的對張營長說道,而張營長趕緊擺了擺手說道:


    “您客氣了!”


    隨後王燁離開了寢室,繼續開始進行了視察工作,現如今整個機械廠鋼鐵聯合體的廠區範圍,已經是曾經紅星機械廠的十倍都不止。


    過去廠區最高的樓,就是那幢辦公小樓,現如今五層的教學樓、實驗樓鱗次櫛比。


    還有大量的車間被新建了起來,這些車間和曾經機械廠那些老舊也比較矮小的車間可不同,造型又新占地麵積又大,再粉刷上頗具時代特征的標語,看起來很是氣派。


    最近這段時間。


    五機部和國防部連續給王燁一共派遣過來將近六百多名的返聘老技術人員老工程師和老教授,這些老人們自然就是住的樓房了,美其名曰“專家公寓”,還有超過三千名各種類型的工人,外加上家屬,整個機械廠的規模,幾乎達到了過去的三四倍,從附近的山頭俯瞰下去,已經是連綿不絕的一大片了。


    至於這些熟練工人和高級技工們,絕大部分都是拖家帶口,也是分配的小院子住。


    還有就是那二百來名大學生、大專生和中專生,雖然住的也是小平房,但是卻是二人間、四人間、六人間,和學生住的八人間是不同的。


    所以這段時間,王燁忙的腦袋都要爆炸了。


    白天除了視察工地、安頓這些前來的老人和畢業生們,還得帶著一群已經安頓下來的老人和工人們,進行各種設備的安裝和調試,更關鍵的是老廠長心心念念的那兩條柴油機生產線,更是必須時刻盯著,生怕出了一點問題,還好派遣過來的工人麵試的問題不用王燁操心,否則真的要累死了。


    上午十點,在工地溜達了一圈,王燁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坐下一口水還沒有喝,就有人敲門。


    “進!”


    伴隨著王燁的聲音,李保軍進來了。


    “怎麽了保軍?”


    王燁看到進來的是李保軍,整個人鬆了口氣,如果說最近哪個部門最讓王燁放心,那就是製造廠,年輕人和婦女同誌們幹的有聲有色,產品已經推廣到了整個魯齊省,市場反響非常好。


    “廠長,這是這個月的銷售報告。”


    “尤其是最近一周,咱們的電風扇銷量開始下滑了,速度很快!”


    “洗衣機銷量略有增加,但是不多。”


    李保軍遞過來一份文件如此說道,對此王燁並不意外,點了點頭說道:


    “很正常,天氣不熱了,電風扇自然就賣不出去了。”


    “而天涼了,洗衣服就凍手了,那麽自然洗衣機的銷量會稍微增加一點,這都是正常的起伏,不用擔心。”


    王燁本以為李保軍是在擔心,沒想到李保軍擺了擺手說道:


    “我不是在擔心這個,是按照目前這個下滑趨勢,很快咱們的生產就必須停掉一部分,否則就要壓貨了。”


    “但是停了,大家就歇下了,您看怎麽辦?就讓大家歇著?”


    聽到李保軍這麽說,王燁思考了一秒鍾,然後飛快的寫了一張條子說道:


    “這樣,停就停吧!這是一份勞務派遣合同樣本。”


    “你去印刷一些,優先停掉那些年輕的、能幹的、聰明的小夥子大姑娘們,讓他們簽合同,我會把他們調到研究院和中專這邊工作的。”


    “當然了,這是暫時的。”


    李保軍狐疑的接過了那張紙,看了幾秒鍾之後,忍不住驚歎道:


    “高啊!廠長!高啊!”


    而王燁對他的吹捧沒有任何反應,又寫了兩張條子,然後說道:


    “這是技術顧問的雇傭合同,這是一張名單。”


    “你把雇傭合同印刷上,然後拿著這些雇傭合同,去找名單上麵的人,然後一家一家的拜訪,態度要好,就說聘請他們成為我們製造廠的編外技術顧問。”


    “接下來,我們製造廠這邊,得開始搞壓縮機和顯像管了,名單上都是相關的專家。”


    當李保軍接過這份文件,看完之後滿臉驚歎的說道:


    “廠長,你真是個天才!”


    “就給這麽點錢,他們搞出來的技術產權,就是咱們製造廠的了?”


    和王燁廝混的時間久了,現在李保軍也能分得清聯合體和製造廠的區別了,更知道什麽叫知識產權,所以才會如此驚歎。


    “明白就好,這叫背靠大樹好乘涼。”


    “趕緊去吧!好好說哈!”


    隨後李保軍學著王燁的動作,比了個ok的手勢,興衝衝的離開了。


    “唿!”


    辦公室終於安靜了,王燁癱在椅子上,忍不住長長的歎了口氣。


    與此同時。


    遠在幾萬公裏之外的非洲,坦桑尼亞,首都哆哆馬,國防部,副部長基奎特的辦公室內,隻見基奎特愁眉苦臉的看著地圖。


    “戰局焦灼啊!唯一的補給線要是被切斷,整個烏幹達就失控了!”


    “怎麽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年迴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年迴響並收藏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