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聯合體之後,王燁接連辦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那就是去了一趟雲台市,完成了給東芝公司百分之三十貨款的定金,總額大概是三千六百萬美元出頭。


    第二件事,就是聯係了梁主任,然後又親自去了一趟省裏,溝通了關於全省產業鏈大會相關的事情,省裏的領導非常高興,然後由省裏簽發了邀請函,最終的產業鏈大會召開時間,確定為十二月二十五日,地址則是在雲台市紅星造船廠,畢竟這邊規模要大一點,還有一個小禮堂,來往也比較方便。


    更關鍵的問題是,本部那邊涉及到武器生產,還是需要整體保密的,到時候來的人太多了,過分嘈雜不利於保密,所以對外的招待工作,隻能放到造船廠這邊,鋼鐵廠那邊的規模太小,還撐不起這場省級大會。


    第三件事,則是進行了工作檢查,分別是本土的生產進度和科研進度,拆解廠的生產進度,以及造船廠的生產進度。


    目前,本部生產的產品,包括旋翼機、多種排量汽油發動機、v8柴油發動機、紅星adv摩托車、摩托三輪車、四輪輕卡、皮卡、六輪越野車、火力支援車武器站、自行迫榴炮武器站、壓縮機、顯像管、以及其他配套零件、和生產線構建設備等。


    除了這些生產項目,科研項目更是不計其數,大大小小的有上百個項目,有些已經出產了產品,獲得了產品定型,有些還在研究中,很快就可以出成果,而有些則比較慢,還需要很長時間出成果,等等。


    而在拆解廠,目前的生產項目有:59式坦克的拆解、59式坦克的輪式速度化、59-k火力支援車的組裝生產、59-m自行迫榴炮的組裝生產、重型運輸卡車列車的改裝生產。


    最後就是造船廠,目前經過一輪整改之後,已經開始並且進入正軌的項目,分別是電風扇、洗衣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


    當然了,雖然造船廠足足有三千五百多名工人,可是這些工人,其中有一千五百多人並沒有進行生產,而是按照王燁的要求,開始了新一輪的專業技能訓練和培訓,畢竟他們停產已經有好幾年了,工人的水平出現了退步,需要趕緊抓起來。


    而剩下的兩千多人,也不夠王燁要求的家電生產規模,於是從正在培訓的那批工人的家屬裏麵,挑選了年輕人和小媳婦兒、以及中年婦女同誌,加入了家用電器的生產,本質上也是曾經製造廠的那種模式,效果還是不錯的。


    如此一來,確保整個造船廠的每個工人家庭,都享受到了加班的快樂。


    畢竟在聯合體的結構裏麵,加班就代表有額外的加班費,在這個時代屬於獨樹一幟的存在,是無數外界工人向往的好福利,原因很簡單,現如今大家都缺錢,也願意用額外的加班,來換取更多的工資,正是因為如此,現如今整個造船廠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從過去工資都發不出來,變成了現如今正常發工資的基礎上,加班還有額外的加班費,一時間工作積極性被拉滿了,哢哢就是幹,根本不用催的,生怕因為幹的不夠好不夠快,被別人頂了班,畢竟現如今生產規模就這麽大,廠子裏正式工人雖然都已經有事情做了,但是閑著的家屬還不少,都眼巴巴的等著繼續擴產呢!


    “咦!還是老趙厲害啊!”


    “可不是麽,感覺在八級工裏麵都是這個!牛!”


    “好好看,好好學!別說話!”


    “噓!都安靜,不要打擾老趙操作!”


    “”


    聯合體鋼鐵二廠,金屬加工車間裏,隻見穿著一身工作服的王燁滿頭大汗,帶著一群人正在圍觀什麽東西。


    而在圍觀的人群中,隻見一名老師傅正在操作機床,對一根金屬圓柱體進行鏜孔作業,隨著他的操作,金屬圓柱體裏麵的孔越來越大,而內壁越來越光滑,甚至伴隨著燈光的照射,已經有了一種鏡麵的效果。


    “唿!憋死我了!”


    “快快快,趕緊量量內徑是多少了!”


    “對,按理說應該達標了!”


    當又一次鏜孔作業完成後,圍觀的人群裏發出了一片放鬆的聲音,而那位老師傅拿起來設備,開始簡單的測量起了金屬圓柱的內徑。


    “130毫米多7個絲!”


    “達到了廠長的布置的任務要求,再加上鍍鉻的工藝流程,應該就能精確的控製到130毫米的內徑!哈哈哈!”


    在經過一番簡單的測量之後,這位老師傅忍不住激動的如此說道,瞬間現場響起了一片震耳欲聾的歡唿聲!


    “哈哈哈,終於看到眉目了!”


    “這幾天真是累死我了,還是老劉厲害啊!不服不行。”


    “機床!咱們還是缺高精度的機床啊!這都廢了多少根炮管子了?起碼有一百多根了吧?”


    “隻多不少,這樣的成功率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咱們起碼邁出了第一步,可以進行後續的研究和測試了嘛!”


    “對對對,說實話我這幾天做夢都是這門炮,一百三十毫米的口徑,我的老天爺,那開火的時候一定很震撼!”


    “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口徑有點離譜!”


    “嘿?怕什麽?咱們能大就能小,技術儲備嘛!如果性能過剩,咱們可以搞125的、可以搞120的、甚至搞105的,對不對?”


    “對!就是這個道理,先搞大的,再搞小的!”


    現場眾人滿臉都是激動的表情,熱烈的掌聲迴蕩在車間裏麵,那老師傅紅光滿麵的模樣,享受著獨屬於他的榮耀,哪怕王燁也是在瘋狂的鼓掌,滿臉的佩服表情,四周議論紛紛的聲音響起,喜悅充斥著整個車間。


    從燕京迴來之後,王燁搞完了那三件事,就把精力投入到了科研項目組這邊。


    每天在各個項目組之間來迴,從早上八點開始,到晚上十一二點,甚至是淩晨,還在和不同的項目組開會,或者就是車間和實驗室裏,反正是一天都沒有歇過,在這種高強度的推動下,金屬和材料實驗室的電渣重熔項目終於獲得了第一階段的成功,然後坦克炮項目組就開始接手工作。


    在經過十多天、報廢了一百多根炮管之後,似乎現在終於成功了!


    而多次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目前聯合體的機械加工精度水平不達標,想要生產一根高精度的炮管,難度非常大,單純依靠設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最後王燁不得不嚐試調用老師傅,以人工彌補加工設備的精度問題,也就是常說的手搓,現在看來,總算是觸發了第一次成功的概率。


    眾所周知,在機械加工領域,有一條鐵律。


    那就是零件的精度,或者說誤差水平,不可能比生產這個零件的機器自身的誤差更低,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台機床的加工誤差是十個絲,那麽它生產出來的零件,其誤差就不可能低於十個絲,如此一來,問題就產生了。


    如果想要繼續提高精度怎麽辦?


    或者說,每一台機床加工的零件的精度,都比機床本身的精度低,那怎麽樣才能使用這些零件,製造出精度更高的機床呢?


    解決辦法很簡單也很複雜,一方麵是依靠多次加工、多平台、多方式的加工,來提高零件的整體精度,另外一方麵,那就是依靠人工,依靠高級技工的水平,用人力來彌補精度,最終提高機床的精度,進而導致提高整體工業生產的精度。


    而現如今,王燁硬是憑借老師傅的個人水平,通過多次的實驗,抹平了設備的誤差,拿到了第一根炮管!


    沒錯,這根中空而內部光滑的金屬柱,就是一根炮管,一根坦克的炮管。


    從國際層麵來說,接下來的三十年,坦克還是陸軍最主流的裝備,也是整體價值逐步增加的一種高附加值武器裝備,王燁當初要搞重型柴油機,一方麵是想要發展農機和工程機械,一方麵就是想要搞坦克。


    畢竟這玩意兒號稱陸戰之王,是未來二十年戰爭的主力,市場需求量大,出口是非常掙錢的。


    而且伊伊戰爭馬上就會迎來高潮,他們對於坦克的需求越來越多,在美國和蘇聯雙方保持克製,希望停火的共同目標下,雙方都不再給伊伊兩國出口坦克,最後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洛揚一拖和寶頭二機頭上,可以說,結結實實的賺了一大筆!


    甚至需求最高的時候,這兩個廠子都根本不能滿足,那王燁用自己的“拖拉機”去填填縫兒,不過分吧?


    其次從國內的角度來說,也是缺乏強大的主戰坦克的。


    現如今國內主流的坦克炮,分別是老59上麵的100毫米膛線炮、改進的100毫米滑膛炮技術、引進奧地利技術的105毫米膛線炮,消化後升級的105毫米膛線炮,再次升級的105毫米線膛炮。


    在正常的曆史上,明年部隊會通過某些秘密渠道和方式,從羅馬尼亞獲得一台t-72坦克,而且還是早期型號,並非現在印度已經開始追求的t-72a型號,然後才接觸到了125毫米坦克炮,又因為後續和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接觸時,對方拒絕了我們關於120毫米坦克炮相關的接洽和合作方案,於是最終確定發展125毫米坦克炮。


    而直到92年,首款裝備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和自動裝彈機的坦克822ap才正式麵世,並且出口到了巴基斯坦,用於協助他們對抗來自印度t-72坦克的威脅,至於國內坦克裝備125口徑的大炮,那就是更後麵的事情了。


    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王燁決定直接大力出奇跡,一步到位先搞130毫米的超級口徑坦克炮,這也是40年之後,坦克發展的最終潮流之一,畢竟大家隨著“矛”和“盾”的發展,從均質裝甲到複合裝甲,再到反應裝甲,防禦越來越強,進而導致坦克炮的口徑越來越大,如此一來,那還搞什麽小口徑,直接上大的!


    而現如今,直接掏出來130毫米口徑坦克炮的目的,或者說好處,其實隻有一個,那就是在製造工業不那麽先進的情況下,在不考慮機動性的情況下,無論對麵的是哪國的坦克,都能做到一炮打穿,送它直接上西天!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雖然坦克的科技化和數字化一直在推進,各種坦克戰術層出不窮,但是對於全球範圍內的絕大部分戰場,其實這種性能屬於“溢出”的,客戶根本玩不轉,如此情況下,王燁的坦克設計思路,逐漸和美國的“a-10疣豬”攻擊機設計思路發生了重合,那就是坦克的本質,是買炮送拖拉機!


    隻要這門坦克炮足夠強,裝甲差不多就行、機動能力差不多就行、移動中射擊能力有沒有無所謂、隻要站穩能射準能打穿就可以了,反正坦克到了客戶手中,要麽就是橫推、要麽就是掩護埋伏偷襲、要麽就是打造成炮兵陣地,反正高級戰術他們玩不轉,花裏胡哨的功能太多沒有叼用!


    隻要最關鍵的性能描述出來,王燁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自己的拖拉機抗大炮,一定會暢銷的!


    那就是:擁有這門大炮,你可以打穿所有坦克!


    或者說:給你一次開火的機會,敵人必死無疑!


    這樣的性能,對於客戶而言就足夠了,至於更高的水平,那就是國內的問題了,反正在精力有限時間有限的時候,把最關鍵最核心的先搞出來,絕對沒有錯,而坦克最核心的,肯定不是防禦,而是那門大炮!


    甚至最後這玩意兒叫不叫坦克,王燁覺得都不重要,哪怕叫自行反坦克炮,或者拖著巨炮的拖拉機,王燁也沒有意見,反正隻要能賣出去,那就是好名字!


    “好了!接下來,就是咱們的炮管內部鍍鉻工藝了。”


    “這一步也必須小心翼翼,否則我們這根寶貴的管子,可就要報廢了,想要再弄出來這麽一根,在我們的機床到位之前,難度太大了!”


    聽到王燁的感慨,現場響起了一陣哄笑的聲音,隨後大家開始按部就班的繼續工作了起來,炮管的鍍鉻工藝,也開始了。


    而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坦克炮,其實有三個重要技術特征,分別是電渣重熔、身管自緊、以及炮管內塗層技術,其中塗層目前主要就是鍍鉻。


    換而言之,隻要鍍鉻成功,這就是一門合格的實驗室水平的炮管了,接下來隻需解決加工的成功率和量產問題就可以了。


    另外,與這門超級坦克炮配套的,就是“履帶拖拉機”項目了。


    目前相關技術也在研究中,比如以已經生產出來的v8柴油發動機為藍本,設計改進v16發動機,作為履帶拖拉機的動力來源,也比如重型裝甲履帶車身技術,為了承載這門大炮、為了具有足夠的拓展性、為了給未來留下足夠的升級空間,王燁決定搞一個“通用重型履帶拖拉機底盤”,七對負重輪的那種。


    時間飛逝,距離十二月二十五日越來越近。


    王燁每天除了奔波於會議室、實驗室、工廠車間,晚上還不得不帶著廠領導和廠務辦以及秘書處的工作人員們開會,籌備關於全省產業鏈的相關問題。


    與此同時。


    沙特方麵的衝突,也越發的劇烈殘酷和頻繁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年迴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年迴響並收藏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