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你這麽說,種蘑菇確實是一個好項目啊!”


    辦公室裏,李主任聽完王燁的解釋之後,忍不住嘖嘖有聲的感慨,然後他似乎突然聯想到了什麽,摸了摸下巴繼續說道:


    “不過,說起這個蘑菇,就讓我突然想起,在你們機械廠做起來之前,咱們雲台市最大的出口創匯項目,是市第三食品廠的野菜!”


    “最初這個項目被發現,是有日本客商來訪購買蘋果樹苗。”


    “市裏招待的時候,席間有那麽一道調涼菜,裏麵用的正是咱們本地的山野菜,那日本客商一吃,哎!整個人是讚不絕口,然後才有了咱們的野菜創匯。”


    “但是你說,這野菜也賣了好幾年了,怎麽就沒有一個人想起來,咱們可以自己想辦法種野菜呢?雖然說是野菜,但是日本人隻是要求了野菜種類和農藥殘留之類的,可沒有要求這玩意兒必須得是野生的,必須是山上長的,不能是種植的。”


    “哎呀呀!你說說這些年!少掙了多少錢啊?每年就是一到時候,整個食品廠的男女老少,漫山遍野的跑去挖野菜,從早到晚忙活一整天,腳都磨的起泡了,一個人也就頂多一小籮筐,如果能大麵積的種植,那效率可就太高了!”


    “就算是它野生的貴一點,種植的便宜點,那掙的也是美元啊?”


    聽到李主任惋惜的聲音,一時間王燁心情非常的複雜,倒不是因為野菜的問題,而是因為李主任提到了,這個日本客商來過來,當初是過來購買蘋果苗的!


    種質資源,或者說“基因資源”,對每個國家都是極為重要的資源。


    就以國內來說,地大物博就代表了自然物種和基因豐富,而這些物種和基因,其實是有不少國內獨有的“特產”,屬於特別的財富,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在野外發現了一株野生水稻,它似乎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經過一個雨天後就會發現,在大雨的衝擊下,其他水稻都發生了倒伏,而隻有它屹立不倒。


    換句話說就是,其他水稻代表了顆粒無收,而它代表了正常收獲,如此一來差距就非常明顯了,如果用這株野生水稻和高產量的水稻進行雜交,就有可能獲得抗倒伏的高產量水稻,對於國家糧食安全非常之重要。


    但是在過去,其實這個問題,也就是“種質資源”和“基因資源”的保護,因為種種原因,根本就沒有重視過。


    就像那個日本人,很明顯他就是抱著這個目的而來的。


    魯齊省的蘋果在國內都是很有名的,而日本地方狹窄,並沒有什麽太多的品種,所以他們如果想要培育新的品種,就需要從外國引入不同的品係進行雜交和嫁接等等,最終就會有產量更高、更好吃的品種出現。


    而當這些新品種出現之後,他們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利潤,先賣產品、後賣苗子、最後賣種子!


    事實上,在正常的曆史中,日本雖然國家麵積不大,但是他們的農業很發達,尤其是在種子培育方麵。


    比如陽光玫瑰葡萄,這玩意兒就是日本人搞出來的,最初以進口方式購買時,價格能達到一斤一百多,後來之所以便宜了,是因為有人偷偷走私了“果苗”進來,而葡萄的種植又比較簡單,有一截藤條就能種植,然後國內種的越來越多,終於把這種高級水果打成了白菜價。


    但是,陽光玫瑰怎麽來的?


    就日本那屁大點地方,他們哪來的那麽多葡萄種類進行雜交和多種方式育種的?


    當然了,陽光玫瑰或許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日本的很多新品種農作物,事實上最初的育種原本,都是在最近幾十年從國內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獲得的,比如最簡單的購買,就像雲台市的蘋果苗,直接就買迴去了,而因為國內發展的晚,對此毫無認知,雲台市方麵還樂嗬嗬的,覺得創了一大筆外匯呢!


    想到這裏,王燁忍不住心中一聲喟歎,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


    不過,王燁並沒有和李主任提起這件事,而是笑嗬嗬的調侃說道:


    “李主任,您要是這麽說,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


    “您別看那野菜到了時候長的漫山遍野到處都是,但是你想要在大田裏麵規規矩矩的種出來,嘿!我估摸著那可不容易!”


    “而我們之所以敢進軍這個領域,準備大規模的種蘑菇,那是因為我們有錢,一方麵我們能霍霍的起,我們不怕前期投資和虧錢,另外一方麵,我們有錢才能雇的起農業專家,給我們研究怎麽種蘑菇,十個不行就一百個,一百個不行就一千個,總歸隻要下血本投入,我們的蘑菇是肯定能種出來的。”


    “至於種野菜?就第三食品廠那點規模,哪有錢投資幹這個?”


    “難道市裏會掏錢支助?反正我是不相信。”


    聽到王燁這麽說,辦公室裏坐著的李主任愣了一下,然後忍不住直接哈哈大笑了起來,同時一邊笑一邊說道:


    “哈哈哈,你小子現在口氣太大了,一副款爺的模樣。”


    “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伱說的有道理啊!就第三食品廠那點規模,哪有錢去研究種野菜?”


    “哎!越窮,就越是什麽都幹不了,越有錢,就越是幹什麽成什麽!”


    “現如今,你們聯合體就是這樣的,幹什麽都能成,有錢!”


    說到這裏,李主任歎了口氣,然後輕咳了一聲,再次言歸正傳說道:


    “那行,你的想法我知道了,我這就給你向上傳達。”


    “不過,你們具體的要求是什麽呢?需要市裏怎麽配合你們呢?”


    麵對李主任這個問題,王燁才趕緊解釋說道:


    “主要是兩個事兒,一個是土地,一個是農民。”


    “現在我們聯合體周邊雖然還有一些土地,但是這些土地是等著天氣暖了的時候二次擴建的,那自然是不能用來種蘑菇,所以我們希望市裏給協調一些土地,最好還是在淶陽縣城附近的,畢竟距離比較近,如果我們自己吃,運輸起來也方便。”


    “另外就是農民,您也是知道的,我們聯合體現在雖然人不少,但是工作更多,大家都有工作,再說了都是工人,總不能讓轉行去種地,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專職的農民,在我們的農業科學家的帶領下,推進我們這個項目。”


    “所以我的想法是這樣,如果市裏允許的話,最好我們能在淶陽縣周邊征一片農業用地,而這片土地涉及到的農戶和農民,則轉化為我們聯合體的員工,這樣兩個問題就同時解決了,而唯一的問題,就是會不會有農民不願意?”


    聽到王燁這麽說,頓時李主任直接失笑了,敲了敲桌子說道:


    “有什麽不願意的?從農業社到吃商品糧,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轉變?還能有人不樂意?行,你就放心吧!我先給你匯報,最後肯定解決的妥妥帖帖的,如果真有不願意的,那就找願意的人家和他家換一換!就你想的最多!哈哈哈!”


    “那行,我先掛了,我這就給你聯係市裏,待會兒就給你迴電話!”


    隨後,李主任也不和王燁廢話,直接就掛斷了電話。


    等電話掛斷之後,王燁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笑容,其實關於農業社和商品糧,王燁是非常清楚的,而他之所以要那麽說,無非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現如今,國內的人口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業社”,也就是農民,一類是“商品糧”,也就是城鎮居民、企業職工、和領導幹部等。


    對於農民來說,他們一年吃什麽全靠自己種,而對於吃商品糧的群體,則是隻要按部就班的上班就行了,每年吃的糧食都是國家給劃撥的,也就是糧票,單純從吃飯這個角度來說,孰優孰劣其實是肉眼可見的。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吃上“商品糧”是一種體麵和高級的象征,而想要吃上商品糧可不容易,畢竟一個村裏出生的人,想要成為城鎮居民,或者成為企業職工,難度是非常大的,概括起來,基本可以分為兩個方式。


    第一個方式,那就是當兵!


    在當兵之後如果能提幹,那就是部隊裏麵的幹部了,再轉業迴到地方,國家是要給分配工作的,那就是地方工作人員了,或者說是“幹部”也可以,總歸這個人就可以吃上商品糧,不需要在土地裏刨食了。


    如果沒有轉成幹部,那就去立功,三等功不保險,二等功和一等功是確定的!


    第二個方式,那就是考中專、考大專、考大學!


    如果能考上這些學校,出來之後國家都是包分配的,那不管是分配到機關還是企業單位,總歸都是有工作的,有工作就是商品糧。


    如此一來,其實就能發現,想要吃上商品糧,難度非常高!


    在部隊裏麵提幹和立功就不用說了,就說考上中專,一個縣區每年都沒有幾個人!


    至於什麽投機取巧的方式,基本是沒有的,假如一個城裏小夥子,娶了一個村裏的大姑娘,結婚之後搬到了城裏生活,這個姑娘依然是“農業社”,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糧票的,工作也非常難找,甚至生下來的孩子,因為母親是農業社,孩子哪怕在城裏出生,也是農業社,工作和分房就別想了,非常非常之離譜!


    而如果這個婦女想要從“農業社”變成“商品糧”,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難度非常之恐怖。


    掛斷電話之後,王燁一邊嗑瓜子一邊思考了起來。


    “蘑菇計劃整體來說應該沒什麽問題。”


    “但是目前缺乏一個項目帶頭人,聯合體這邊都是搞工業的,轉行去搞農業這是浪費人才,還是得想辦法,找幾個搞農業的專家,隻可惜現如今的淶陽農學院水平太差,擔不起架子,否則倒也不錯。”


    “不過不管怎麽說,也可以和他們接觸一下看看。”


    想到這裏,王燁忍不住搖了搖頭,淶陽農學院成立於61年,最初叫淶陽農業學校,在58年的時候,升級為本科,畢竟魯齊省是農業大省,能支撐得起這樣的農業大學,後來在六十年代末停辦,等到七十年代末重辦,現如今就叫淶陽農學院,屬於中專。


    再過二十年,淶陽農學院將會搬遷至琴島,又過了五年時間,經過合並等一係列的操作,成為了琴島農業大學,不屬於211也不屬於985,隻是一所省內的重點農業大學,普通的二本學校而已,至於為什麽要整體搬遷至琴島,和那位大豆專家的死關係密切。


    “至於帶頭人嘛”


    想到這裏,王燁拿起電話,撥通了徐嬌嬌的辦公室。


    “喂?嬌嬌嗎?我是你的廠長。”


    等電話接通之後,王燁一邊嗑瓜子一邊如此問道,電話那頭徐嬌嬌原本正在看什麽文件,聽到王燁的聲音臉上浮現出一抹喜色,然後笑著問道:


    “廠長?怎麽突然給我打電話了?”


    “難道是關心假期結束之後,我們這邊的銷量?你放心吧!顧客還是絡繹不絕,銷量雖然有所下滑,但是屬於正常的區間。”


    聽到徐嬌嬌這麽說,王燁笑著說道:


    “不是,不是因為這個。”


    “是因為目前我正在搞的另外一個項目,我希望你最近抽個空,去替我拜訪一下滬市農科院”


    隨後,王燁簡單的把蘑菇計劃講了講,頓時徐嬌嬌恍然大悟了,點了點頭說道:


    “好的!那我就明天去吧,廠長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那我就先掛了哈!”


    對於這個任務,徐嬌嬌答應的非常痛快,畢竟雖然她最重要的工作是開拓滬市的銷售渠道,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工作,那就是創建聯合體在滬市的辦事處,換句話說,未來聯合體在滬市有什麽相關的工作和事情,都是需要這個辦事處負責的,而徐嬌嬌是辦事處的負責人,那自然責無旁貸的要去跑腿,而且要幹的漂亮。


    等電話掛斷之後,王燁舒了口氣。


    關於菌菇的種植問題,王燁基本上是一竅不通,對於相關的科研人物,也完全喊不出來什麽大佬的名字,但是王燁依稀記得,最初搞菌菇種植的就是南方地區,比如滬市周邊、比如更往南的胡建地區,北方是不太行的。


    所以王燁先聯係了徐嬌嬌,以滬市農科院為突破口,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獲,如果實在是不行,那就找燕京的李保軍,讓他去拜訪科技部和農業部之類的,在那邊總能知道,目前國內哪個研究所或者大學之類的,搞菌菇最在行。


    “除了蘑菇,就是導彈艇了。”


    “也不知道國防部和五機部給調派人手的進度怎麽樣了,再有三四天,第一批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們就應該到位了吧?”


    “正好趁著明天的空,去一趟雲台市,然後再去造船廠,檢查一下接待和住宿問題解決的怎麽樣了。”


    “後續幾天就待在造船廠,接待到來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同時隨著這些人員的到位,導彈艇項目也就可以逐步的推動和開始了。”


    “等舉行完項目啟動儀式之後,就得去一趟坦桑尼亞,趕緊把安保公司給確定下來,否則沙特那邊會頂不住的,如果沙特頂不住了,石油產量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那國際油價就要再次瘋狂上漲,而且是完全失控的那種了。”


    “好處好處就是接下來伊拉克和伊朗有錢了。”


    “他們有錢了,就可以買買買。”


    “但問題在於,蘇聯也就有錢了,不能讓蘇聯太有錢啊!可以發點小財,但是絕對不能暴富,畢竟半死不活的老大哥,才是好的老大哥,而且萬一被他們嚐到了甜頭,玩了命的在沙漠投入,老美恐怕會遭不住啊!”


    “曆史如果完全失控,可就麻煩了”


    想到這裏,王燁揉了揉自己的臉,忍不住長長的歎了口氣,連嗑瓜子的興趣都沒有了,隻感覺仿佛在走鋼絲繩,口幹舌燥的厲害,端起茶杯“汩汩汩”的一飲而盡,然後“咚”的一下,重重的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不過,想要去坦桑尼亞,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部隊那邊,也不知道教官挑選的怎麽樣了,要不給魏老打個電話問問?或者給宋指揮打個電話問問?”


    此時此刻,就在王燁糾結要不要給宋指揮打電話的時候。


    泉城市的遠郊區,戰區總基地。


    剛過新年,整個基地也是一片紅紅火火的模樣,除了戰備值班的戰士以外,整體的氣氛還是比較鬆快的,路上能看到行走的士兵們,三三兩兩帶著笑意,互相之間低語交談著什麽,給整個軍營增添了幾分“嚴肅活潑”的感覺。


    而在訓練場上,隻見有一位士兵,居然在長跑!


    “老許!老許!別跑了!”


    “找你有點事兒,快點過來!”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男人,小跑來到了訓練場邊緣,對著那個奔跑的士兵吼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年迴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年迴響並收藏說好軍轉民,這煤氣罐什麽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