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知青渣男痛哭求原諒(64)
快穿:我虐渣男千百遍 作者:是蟲蟲飛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上了大學,但大多數同學麵對製服同誌們時,都老實得跟鵪鶉一樣,自然不敢說什麽假話。
而向清華作為謠言的波及者,以及被記者們重點關注的對象,自然也被納入了調查的範圍。
所以當製服們敲開宿舍的門,把向清華叫出來問話的時候,他嚇尿了。
想起事情是因他而起,害怕蹲大牢的他,立即把所有的事全部推到了陶雨詩的身上。
加上之前謝青清本就已經提醒過他,要他幫著尋找陶雨詩汙蔑造謠的證據。
為了討好謝青清,他早就已經從和陶雨詩有來往的同學裏,找到了幫她做髒活的人。
本來他還打算以此來向謝青清邀功的,沒想到製服同誌卻先找上了門。
他不敢隱瞞,把知道的全都抖了出來。
作為陶雨詩的對象,他對她也算是很了解,不但在造謠謝青清的事上知無不言,還主動交代了好多陶雨詩仗著陶主任在學校裏欺負同學,謊報成績徇私申報獎學金的事兒。
甚至,連陶雨詩的父親陶主任收受賄賂,買賣學校工位,吃食堂迴扣的事,也一並抖了出來。
這下調查組的人都驚了,立即將情況也報到了梁校長那裏。
早有心理準備的梁校長,立即召開了校領導會商議此事,並以學校的名義報案逮捕陶主任。
事情漸漸地擴大,當陶主任被製服同誌壓著,從辦公樓出來,一路穿過學校朝著校門口“烏央烏央”叫著的警車走去的時候,全校都炸鍋了。
陶雨詩得到消息,衝出來阻攔,哭著去拉陶主任。
然而,下一刻,她也被扣住了手腕,一起帶上了車。
至此,所有人都知道,陶主任完了,陶雨詩也完了。
果然,第二天,學校就在公告欄和校門口,貼出了一則長長的公告。
“上海大學第78屆外國語係大二學生陶雨詩,農學係大二學生姚文文......以上四人,造謠毀壞他人名譽,對學校的聲譽也造成了嚴重影響,經過調查情況屬實,開除學籍,永不錄取,特此聲明。
上海大學教導主任陶愛民,利用職權買賣工位,辭去教導主任職務,永不聘用。”
這下,學校所有的同學都明白過來,那些關於謝青清的傳言,都是陶雨詩等人所為。
而陶主任也被自己的女兒給坑了。
一時間,上大的學生老師們一個個都噤若寒蟬,再次遇到謝青清的時候,眼神都帶著幾分畏懼。
很快,調查組那邊也出了公告,甚至在學校開全體大會的時候,表彰了向清華舉報有功。
這下上大的學生們看向清華的眼神都古怪了起來。
誰都知道向清華和陶雨詩在處對象,而陶主任居然是向清華檢舉的,這裏頭的門道很有些耐人尋味了。
而向清華硬著頭皮上了台,獲得了表彰,但整個人卻低著腦袋,頭都抬不起來。
也因為這件事,上大的同學們對謝青清和向清華都有了新的認識。
當事情塵埃落定,大一新生的入學考試成績,也在各科各班和各係公布了出來。
而甩開第二名足足兩百多分的謝青清,獨占鼇頭,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看到她的分數,上大的新生們都驚呆了。
考試的難度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可就是如此變態的卷子,謝青清卻依舊門門拿了滿分。
甚至數學和物理和化學還有加分。
她的腦子究竟是怎麽長的?
這些加分又是怎麽迴事兒?
就在學生們炸開了鍋,指著排名議論紛紛的時候,謝青清的考試卷子,也被複印了許多分,貼在了公告欄上。
圍觀的學生們,哪怕是大三大四的,都瞪大了眼睛驚掉了下巴。
不說卷麵有多美觀,字有多漂亮,就說答題,也是條理清晰,麵麵俱到。
特別是數學物理和化學,不但題目答得對,還用了至少三種不同的解題方式作答。
難怪會有加分,非但一點錯漏都沒有,甚至解題的難度和涉及的知識麵,都堪稱恐怖。
這樣的答卷不給加分,連看卷子的學生都覺得說不過去。
而在看了她的答卷後,所謂的作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哪怕是出題的老師,恐怕都未必比她答得好。
如此,大一新生們徹底心服口服,甚至看謝青清的名字,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加之她又是造謠事件的受害者,但她非但沒有歇斯底裏的澄清,也沒有四處哭訴,反而能沉得下心複習,拿出了如此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
不少人心裏對謝青清欽佩無比,對她如此淡然和隱忍也感到驚訝。
就連高年級的學長們,麵對謝青清的卷子,和她在造謠事件中展現出的修養自慚形穢。
之後的幾天,這件事在上大持續發酵。
而校方那邊也因為陶主任的事情,內部在麵臨著一次從上到下的整頓和清理。
特別是以往和陶主任走得很近的人,都被列入了重點調查的名單。
老師和教職工們都緊繃著一根弦,以至於上大的氣氛也跟著凝重了起來。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學校師生引來了他們期待已久的“迎新晚會”。
但在晚會的前一天,洪鎮江敲開了謝青清的宿舍門。
謝青清笑著將他迎進了門,倒了一杯水後,說道。
“鎮江,謝謝你!”
“我知道最近向清華有來過宿舍樓,但是都被你找人攔下了。”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表達我的感謝,你看你什麽時候有空,我想請你和你的朋友吃個飯。”
洪鎮江卻笑著擺擺手。
“不用,本來保護同學就是學生會應該做的。”
“再說了,向清華那種人,實在是危險,按理學校也應該好好調查一下他的。”
謝青清卻笑而不語。
隨後洪鎮江也沒在這個話題上多糾纏,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
“是這樣的,有個事兒我還真的是想拜托你一下。”
“迎新晚會這兩年都是學生會在搞,學校也很重視。”
“加上今年出了這些事兒,學校的意思也是希望借助迎新晚會熱鬧熱鬧,掃掃晦氣。”
“但是之前排節目的時候,外國語係報上來的節目,是陶雨詩和大一幾個女生弄得合唱。”
“結果......那些女生不想再上這個節目,也不想和陶雨詩再扯上關係,所以紛紛表示不願意了。”
“可明天就要上台了,臨時找了一圈,居然沒有人願意上。”
“所以我這也是沒辦法,畢竟我是宣傳部的,所以想過來問問你,看你能不能幫忙出個節目。”
謝青清倒是沒想到,迎新晚會也會因為陶雨詩的事兒受到影響。
不過以陶雨詩那張揚的性格,報名迎新晚會出風頭倒也很正常。
而向清華作為謠言的波及者,以及被記者們重點關注的對象,自然也被納入了調查的範圍。
所以當製服們敲開宿舍的門,把向清華叫出來問話的時候,他嚇尿了。
想起事情是因他而起,害怕蹲大牢的他,立即把所有的事全部推到了陶雨詩的身上。
加上之前謝青清本就已經提醒過他,要他幫著尋找陶雨詩汙蔑造謠的證據。
為了討好謝青清,他早就已經從和陶雨詩有來往的同學裏,找到了幫她做髒活的人。
本來他還打算以此來向謝青清邀功的,沒想到製服同誌卻先找上了門。
他不敢隱瞞,把知道的全都抖了出來。
作為陶雨詩的對象,他對她也算是很了解,不但在造謠謝青清的事上知無不言,還主動交代了好多陶雨詩仗著陶主任在學校裏欺負同學,謊報成績徇私申報獎學金的事兒。
甚至,連陶雨詩的父親陶主任收受賄賂,買賣學校工位,吃食堂迴扣的事,也一並抖了出來。
這下調查組的人都驚了,立即將情況也報到了梁校長那裏。
早有心理準備的梁校長,立即召開了校領導會商議此事,並以學校的名義報案逮捕陶主任。
事情漸漸地擴大,當陶主任被製服同誌壓著,從辦公樓出來,一路穿過學校朝著校門口“烏央烏央”叫著的警車走去的時候,全校都炸鍋了。
陶雨詩得到消息,衝出來阻攔,哭著去拉陶主任。
然而,下一刻,她也被扣住了手腕,一起帶上了車。
至此,所有人都知道,陶主任完了,陶雨詩也完了。
果然,第二天,學校就在公告欄和校門口,貼出了一則長長的公告。
“上海大學第78屆外國語係大二學生陶雨詩,農學係大二學生姚文文......以上四人,造謠毀壞他人名譽,對學校的聲譽也造成了嚴重影響,經過調查情況屬實,開除學籍,永不錄取,特此聲明。
上海大學教導主任陶愛民,利用職權買賣工位,辭去教導主任職務,永不聘用。”
這下,學校所有的同學都明白過來,那些關於謝青清的傳言,都是陶雨詩等人所為。
而陶主任也被自己的女兒給坑了。
一時間,上大的學生老師們一個個都噤若寒蟬,再次遇到謝青清的時候,眼神都帶著幾分畏懼。
很快,調查組那邊也出了公告,甚至在學校開全體大會的時候,表彰了向清華舉報有功。
這下上大的學生們看向清華的眼神都古怪了起來。
誰都知道向清華和陶雨詩在處對象,而陶主任居然是向清華檢舉的,這裏頭的門道很有些耐人尋味了。
而向清華硬著頭皮上了台,獲得了表彰,但整個人卻低著腦袋,頭都抬不起來。
也因為這件事,上大的同學們對謝青清和向清華都有了新的認識。
當事情塵埃落定,大一新生的入學考試成績,也在各科各班和各係公布了出來。
而甩開第二名足足兩百多分的謝青清,獨占鼇頭,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看到她的分數,上大的新生們都驚呆了。
考試的難度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可就是如此變態的卷子,謝青清卻依舊門門拿了滿分。
甚至數學和物理和化學還有加分。
她的腦子究竟是怎麽長的?
這些加分又是怎麽迴事兒?
就在學生們炸開了鍋,指著排名議論紛紛的時候,謝青清的考試卷子,也被複印了許多分,貼在了公告欄上。
圍觀的學生們,哪怕是大三大四的,都瞪大了眼睛驚掉了下巴。
不說卷麵有多美觀,字有多漂亮,就說答題,也是條理清晰,麵麵俱到。
特別是數學物理和化學,不但題目答得對,還用了至少三種不同的解題方式作答。
難怪會有加分,非但一點錯漏都沒有,甚至解題的難度和涉及的知識麵,都堪稱恐怖。
這樣的答卷不給加分,連看卷子的學生都覺得說不過去。
而在看了她的答卷後,所謂的作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哪怕是出題的老師,恐怕都未必比她答得好。
如此,大一新生們徹底心服口服,甚至看謝青清的名字,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加之她又是造謠事件的受害者,但她非但沒有歇斯底裏的澄清,也沒有四處哭訴,反而能沉得下心複習,拿出了如此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
不少人心裏對謝青清欽佩無比,對她如此淡然和隱忍也感到驚訝。
就連高年級的學長們,麵對謝青清的卷子,和她在造謠事件中展現出的修養自慚形穢。
之後的幾天,這件事在上大持續發酵。
而校方那邊也因為陶主任的事情,內部在麵臨著一次從上到下的整頓和清理。
特別是以往和陶主任走得很近的人,都被列入了重點調查的名單。
老師和教職工們都緊繃著一根弦,以至於上大的氣氛也跟著凝重了起來。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學校師生引來了他們期待已久的“迎新晚會”。
但在晚會的前一天,洪鎮江敲開了謝青清的宿舍門。
謝青清笑著將他迎進了門,倒了一杯水後,說道。
“鎮江,謝謝你!”
“我知道最近向清華有來過宿舍樓,但是都被你找人攔下了。”
“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表達我的感謝,你看你什麽時候有空,我想請你和你的朋友吃個飯。”
洪鎮江卻笑著擺擺手。
“不用,本來保護同學就是學生會應該做的。”
“再說了,向清華那種人,實在是危險,按理學校也應該好好調查一下他的。”
謝青清卻笑而不語。
隨後洪鎮江也沒在這個話題上多糾纏,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
“是這樣的,有個事兒我還真的是想拜托你一下。”
“迎新晚會這兩年都是學生會在搞,學校也很重視。”
“加上今年出了這些事兒,學校的意思也是希望借助迎新晚會熱鬧熱鬧,掃掃晦氣。”
“但是之前排節目的時候,外國語係報上來的節目,是陶雨詩和大一幾個女生弄得合唱。”
“結果......那些女生不想再上這個節目,也不想和陶雨詩再扯上關係,所以紛紛表示不願意了。”
“可明天就要上台了,臨時找了一圈,居然沒有人願意上。”
“所以我這也是沒辦法,畢竟我是宣傳部的,所以想過來問問你,看你能不能幫忙出個節目。”
謝青清倒是沒想到,迎新晚會也會因為陶雨詩的事兒受到影響。
不過以陶雨詩那張揚的性格,報名迎新晚會出風頭倒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