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當普魯帝國的皇帝候選人斯特雷奇,親自拜訪大銘帝國的時候,歐羅巴大陸已經翻天地覆。
連戰連敗的法布裏帝國爆發起義,起義軍衝擊了法布裏皇宮,法布裏皇帝聞風而逃,龐大帝國頃刻間土崩瓦解。
法布裏帝國在南歐的附庸,蘭茲聯邦土崩瓦解,失去宗主國約束,各國矛盾爆發,陷入混戰。
在東歐,由遊牧民族建立的斯夫國橫掃當地蠻族,建立起一個連接北歐、中歐的龐大國家。
斯夫國雖然剛剛建立,且是遊牧民族,但由於東歐邊境與唿巴赫大陸相連,早就接受過先進火器,因此國力與老牌帝國相差不大。
斯夫國好戰成性,侵略性極強,一統東歐後就對普魯帝國不宣而戰。
好在普魯帝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係,且剛剛擊退兩大老牌帝國的入侵,士氣正盛。
麵對“蠻族入侵”,絲毫不虛,直接派出主力軍團,將斯夫國的入侵部隊一舉殲滅。
六月十八日,斯特雷奇安全返迴,並帶來了交易成功的大好消息。
普魯皇帝羅得裏克立刻下令全國籌備銀兩,東拚西湊,全國省吃儉用,終於湊齊了一千萬兩白銀。
斯特雷奇又馬不停蹄,親率嫡係普魯軍團,將這一千萬兩白銀,安全送到了大銘帝國。
在收到定金後,雲帆當即下令開始建造“定海造船廠”。
定海造船廠建造在扶桑的下國島區域,一是運送到普魯帝國時縮短距離,二是為了震懾海對麵的北海帝國。
為了保證定海造船廠的安全,雲帆特意讓大銘艦隊駐紮在下國島周圍港口,無需再返迴九州。
這也算是大銘艦隊正式投入使用的一種象征。
七月八日,如雲帆所料,北海帝國在扶桑的駐軍果然出現在了定國造船廠附近。
由於定海造船廠剛剛開始施工,北海艦隊在遠距離下最多看到許多工人在忙碌。
加上條約中的和平期限未至,所以北海艦隊僅是停留片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八月七日,時隔一個月,定海造船廠建造完成,和計劃中一樣,可以同時建造三艘戰艦。
雖然是為普魯帝國生產戰艦,但造船廠總歸以後還是要用,所以雲帆完全是讓工匠用最先進的科技和實力去打造。
也因此,定海造船廠超越了東宮造船廠,成為了大明第一造船廠。
而值得一提的是,曾經位於內陸的山奉造船廠現如今也能夠同時打造兩艘戰艦,隻不過很少啟用,最多生產驅逐艦罷了。
八月二十六日,定海造船廠順利生產出了三艘蛟龍號驅逐艦,旗開得勝。
十一月六日,曆經三個月,所有蛟龍號驅逐艦都已經生產完成,海龍號巡洋艦也隻剩一艘。
這期間,斯特雷奇親自前來巡查,對於這位大銘帝國的常客,雲帆給予了其最高禮遇,並親自陪伴參觀了定海造船廠。
最終滿意而歸。
九州曆一千零一年,一月一日。
按照每年傳統,各個部門,各個項目,都要為新年獻禮。
這一次也不例外。
東宮造船廠用第二艘帆帝號戰列艦的成功下水,大銘艦隊的完全建成,為帝國獻禮。
二十五艘戰艦,兩艘主力戰列艦,十艘巡洋艦,十艘驅逐艦。
除此之外,還有兩艘護衛艦,以及一艘公山奉號。
還有完整的海軍體係,包括但不限於成係統的旗語,獨立於陸軍的軍銜製度。
大銘艦隊的正式建成,代表雲帆的十年計劃,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
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待十三城規劃的正式完成。
二月八日,定海造船廠終於將最後一艘戰列艦成功下水。
大銘帝國成功用一年的時間,為普魯帝國打造出了一支艦隊。
得到消息的斯特雷奇於二月十九日趕來大銘帝國,由於他頻繁來往,津澤城甚至再度繁華起來。
斯特雷奇做足了準備,同普魯帝國帶來的水手直接登上了戰列艦,並用自己的名字,將之命名為了“斯特雷奇號”。
二月二十八日,斯特雷奇乘坐斯特雷奇號率領艦隊,懸掛普魯帝國標誌的聖鷹旗幟,從北海帝國控製的扶桑下四島沿岸,大搖大擺的行駛而過。
既是挑釁,更是示威!
四月十日,斯特雷奇率領艦隊順利返迴普魯帝國,停靠港口,普魯帝國舉國歡騰。
羅得裏克親自迎接,並在眾人麵前,將斯特雷奇正式定為了皇太子。
從此,斯特雷奇是下一任普魯皇帝的事,已經毋庸置疑。
與此同時,法布裏帝國則已經徹底滅亡。
起義軍砍下了法布裏皇帝的頭顱,高高掛起。
起義軍推翻了法布裏皇室,在歐羅巴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
羅得裏克趁機吞並了法布裏帝國的大量領土,國土麵積暴漲。
經過一年混戰,南歐諸國也已經逐步統一,隻剩下幾個大國在相互征戰。
羅得裏克當即起了拉攏之心,派遣使者訪問南歐各國,最終選定了一個名為西威蘭的瀕海王國。
這個國家在南歐的實力最為弱小,若是沒有他方幹預,恐怕會最先滅亡。
所以對於普魯帝國拋出的橄欖枝,就仿佛是抓到了救命稻草,直接一口答應。
四月十六日,普魯帝國派聖鷹軍團幹涉南歐內戰,西威蘭王國跟隨出兵,隻用半月時間,就滅亡了一個位於南歐西部的王國。
西威蘭吞並了其所有領土,一躍成為了南歐國土麵積最大的王國。
普魯帝國乘勝追擊,用三個月的時間,幫助西威蘭王國一統了整個南歐北部。
隻剩下南部的南裏克王國,仍處於獨立狀態。
南裏克王國自法布裏帝國附庸時期,就一直處於獨立狀態。
南裏克王國曆史悠久,屹立歐羅巴大陸兩百多年而不倒,曆史最遠甚至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有山脈將南歐半島一分為二,使得南裏克王國得以與世隔絕,安然發展。
但,時代變了。
連戰連敗的法布裏帝國爆發起義,起義軍衝擊了法布裏皇宮,法布裏皇帝聞風而逃,龐大帝國頃刻間土崩瓦解。
法布裏帝國在南歐的附庸,蘭茲聯邦土崩瓦解,失去宗主國約束,各國矛盾爆發,陷入混戰。
在東歐,由遊牧民族建立的斯夫國橫掃當地蠻族,建立起一個連接北歐、中歐的龐大國家。
斯夫國雖然剛剛建立,且是遊牧民族,但由於東歐邊境與唿巴赫大陸相連,早就接受過先進火器,因此國力與老牌帝國相差不大。
斯夫國好戰成性,侵略性極強,一統東歐後就對普魯帝國不宣而戰。
好在普魯帝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係,且剛剛擊退兩大老牌帝國的入侵,士氣正盛。
麵對“蠻族入侵”,絲毫不虛,直接派出主力軍團,將斯夫國的入侵部隊一舉殲滅。
六月十八日,斯特雷奇安全返迴,並帶來了交易成功的大好消息。
普魯皇帝羅得裏克立刻下令全國籌備銀兩,東拚西湊,全國省吃儉用,終於湊齊了一千萬兩白銀。
斯特雷奇又馬不停蹄,親率嫡係普魯軍團,將這一千萬兩白銀,安全送到了大銘帝國。
在收到定金後,雲帆當即下令開始建造“定海造船廠”。
定海造船廠建造在扶桑的下國島區域,一是運送到普魯帝國時縮短距離,二是為了震懾海對麵的北海帝國。
為了保證定海造船廠的安全,雲帆特意讓大銘艦隊駐紮在下國島周圍港口,無需再返迴九州。
這也算是大銘艦隊正式投入使用的一種象征。
七月八日,如雲帆所料,北海帝國在扶桑的駐軍果然出現在了定國造船廠附近。
由於定海造船廠剛剛開始施工,北海艦隊在遠距離下最多看到許多工人在忙碌。
加上條約中的和平期限未至,所以北海艦隊僅是停留片刻,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八月七日,時隔一個月,定海造船廠建造完成,和計劃中一樣,可以同時建造三艘戰艦。
雖然是為普魯帝國生產戰艦,但造船廠總歸以後還是要用,所以雲帆完全是讓工匠用最先進的科技和實力去打造。
也因此,定海造船廠超越了東宮造船廠,成為了大明第一造船廠。
而值得一提的是,曾經位於內陸的山奉造船廠現如今也能夠同時打造兩艘戰艦,隻不過很少啟用,最多生產驅逐艦罷了。
八月二十六日,定海造船廠順利生產出了三艘蛟龍號驅逐艦,旗開得勝。
十一月六日,曆經三個月,所有蛟龍號驅逐艦都已經生產完成,海龍號巡洋艦也隻剩一艘。
這期間,斯特雷奇親自前來巡查,對於這位大銘帝國的常客,雲帆給予了其最高禮遇,並親自陪伴參觀了定海造船廠。
最終滿意而歸。
九州曆一千零一年,一月一日。
按照每年傳統,各個部門,各個項目,都要為新年獻禮。
這一次也不例外。
東宮造船廠用第二艘帆帝號戰列艦的成功下水,大銘艦隊的完全建成,為帝國獻禮。
二十五艘戰艦,兩艘主力戰列艦,十艘巡洋艦,十艘驅逐艦。
除此之外,還有兩艘護衛艦,以及一艘公山奉號。
還有完整的海軍體係,包括但不限於成係統的旗語,獨立於陸軍的軍銜製度。
大銘艦隊的正式建成,代表雲帆的十年計劃,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
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待十三城規劃的正式完成。
二月八日,定海造船廠終於將最後一艘戰列艦成功下水。
大銘帝國成功用一年的時間,為普魯帝國打造出了一支艦隊。
得到消息的斯特雷奇於二月十九日趕來大銘帝國,由於他頻繁來往,津澤城甚至再度繁華起來。
斯特雷奇做足了準備,同普魯帝國帶來的水手直接登上了戰列艦,並用自己的名字,將之命名為了“斯特雷奇號”。
二月二十八日,斯特雷奇乘坐斯特雷奇號率領艦隊,懸掛普魯帝國標誌的聖鷹旗幟,從北海帝國控製的扶桑下四島沿岸,大搖大擺的行駛而過。
既是挑釁,更是示威!
四月十日,斯特雷奇率領艦隊順利返迴普魯帝國,停靠港口,普魯帝國舉國歡騰。
羅得裏克親自迎接,並在眾人麵前,將斯特雷奇正式定為了皇太子。
從此,斯特雷奇是下一任普魯皇帝的事,已經毋庸置疑。
與此同時,法布裏帝國則已經徹底滅亡。
起義軍砍下了法布裏皇帝的頭顱,高高掛起。
起義軍推翻了法布裏皇室,在歐羅巴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
羅得裏克趁機吞並了法布裏帝國的大量領土,國土麵積暴漲。
經過一年混戰,南歐諸國也已經逐步統一,隻剩下幾個大國在相互征戰。
羅得裏克當即起了拉攏之心,派遣使者訪問南歐各國,最終選定了一個名為西威蘭的瀕海王國。
這個國家在南歐的實力最為弱小,若是沒有他方幹預,恐怕會最先滅亡。
所以對於普魯帝國拋出的橄欖枝,就仿佛是抓到了救命稻草,直接一口答應。
四月十六日,普魯帝國派聖鷹軍團幹涉南歐內戰,西威蘭王國跟隨出兵,隻用半月時間,就滅亡了一個位於南歐西部的王國。
西威蘭吞並了其所有領土,一躍成為了南歐國土麵積最大的王國。
普魯帝國乘勝追擊,用三個月的時間,幫助西威蘭王國一統了整個南歐北部。
隻剩下南部的南裏克王國,仍處於獨立狀態。
南裏克王國自法布裏帝國附庸時期,就一直處於獨立狀態。
南裏克王國曆史悠久,屹立歐羅巴大陸兩百多年而不倒,曆史最遠甚至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
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有山脈將南歐半島一分為二,使得南裏克王國得以與世隔絕,安然發展。
但,時代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