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的雲帆隻道果不其然,立刻命辭白用電報聯係駐紮在北海帝國的少迅司,查明究竟發生了什麽。
經過多年發展,少迅司終於也在北海帝國打下一片江山。
雖然由於語言和膚色差異,沒能深入北海帝國高層,但探明一般情報還是綽綽有餘。
來自北海帝國的迴信很快傳來。
原來北海帝國早在開戰之前就與斯夫國、法布裏第二帝國達成同盟,這在北海帝國甚至已經不算秘密。
雲帆心裏瞬間咯噔一下,隻得暗罵普魯帝國太不靠譜,如此重要的情報竟然也不透露出來。
雲帆哪裏知道,現在的普魯帝國別說是情報係統,就是整個國家都快崩潰了。
皇帝羅得裏克一病不起,在床上已經昏迷半個多月,和駕崩了也沒兩樣。
皇太子斯特雷奇從一開始就奔赴前線,國內根本沒人主持大局,平常爭奪皇位的幾個皇子現在全都是逃的逃死的死,根本沒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更糟糕的是,法布裏第二帝國在七月三日用“收迴附庸”的名義對西威蘭王國正式宣戰。
即便普魯帝國的情報係統完全癱瘓,用腦子想也能明白,法布裏第二帝國已經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
帝國的十個軍團覆滅了三個,從大銘帝國購買的普魯艦隊隻剩下被重創斯特雷奇號。
在這種不利局勢下,普魯帝國內的民眾已然是反戰情緒高漲,不斷舉行遊行抗議,要求與北海帝國議和。
甚至於一些極端的民眾,開始衝擊普魯帝國的皇宮,局勢失控隻在頃刻之間。
就在這種危急關頭,十萬精兵從東麵突然殺出,一路行進,直接開往前線。
這十萬精兵,自然是雲帆果斷從自由集團軍群抽調出的十個精銳軍。
這十萬大軍配備了完整的火炮係統,裝備統一是最先進的山奉貳代後膛槍。
這十萬精兵相當於又一個普魯軍團,直接遏製住了普魯帝國從北方沿岸不斷崩潰的局勢。
由於普魯帝國已經與大銘帝國貿易了二十多年,對於這個遠在九州的友邦,即便語言不通,普魯平民依舊對其沒有半分反感。
但隨著北海帝國、法布裏帝國甚至是東邊的斯夫國不斷增兵,入侵普魯帝國,十萬人數的兵力決然無法扭轉整個戰局。
更別說北海艦隊控製著歐羅巴大陸的所有領海,這使得普魯帝國在後勤方麵永遠處於劣勢。
戰爭局勢,依舊在不斷惡化。
…………
八月三日,斯夫國的騎兵依舊在不斷騷擾楚州邊境,但相比於最開始的直接闖入,局勢已然緩和。
這一切,當真都要歸功於突然返迴九州的鎮北王雲峰。
按道理,雲峰現在依舊屬於反賊。
但考慮到國內保守派勢力依舊存在,加上處於戰爭期間,雲帆認為如果這個時候將雲峰再次推到對立麵,會引爆國內各種矛盾。
所以,雲帆搶雲峰一步,昭告天下:
鎮北王雲峰護國有功,拒斯夫蠻族於國外,又誠心返迴故土,有悔改之意,朕念其為長輩,故去除反賊身份。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二十年前鎮北王禍亂天下,於情於理當廢其藩王爵位。
然,朕聽聞其從西域領出一支流落他鄉的九州同胞,朕備受感動,故封之為楚州州主,所率軍隊封為北定軍,受北方集團軍群直接管轄!
這封昭文傳入雲峰耳中後,可謂是讓雲峰提了二十多年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他安安心心去留任了楚州州主,並全心全意投身於抵抗斯夫國侵擾的持久戰爭中。
一切似乎和在西域時沒什麽不一樣。
但在雲峰眼中,最起碼他可以死在九州故土,和同胞埋葬在一起。
至於鎮北王的爵位……兒子都沒了,鎮北王軍也沒了,還要這個藩王有什麽用?
人生百年,過眼雲煙。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笑,可笑……
…………
九州曆一千零十八年,一月十六日。
北普戰爭打響的第二年,雲帆正式對北海帝國宣戰!
早已經準備好的三大集團軍群跨過唿巴赫大陸,浩浩蕩蕩的殺進了普魯帝國境內。
此時的普魯帝國已經全線失守,雲帆先前派去增援的十萬精兵幾近覆滅。
普魯帝國的十大軍團隻剩下四個,羅得裏克早就駕崩,斯特雷奇臨戰登基,成為新一任皇帝。
斯特雷奇年過五旬,早就不是曾經征戰四方的軍團長。
若非普魯帝國已經到了亡國之際,他定會選擇在後方統領大局。
三大集團軍群的支援,並沒有讓這場戰爭直接峰迴路轉。
局勢遠比想象中的要嚴重。
西威蘭王國失去普魯帝國的庇護被法布裏第二帝國完全吞並,南裏克王國在南部複國,成為法布裏第二帝國的忠誠附庸。
法布裏第二帝國派出了百萬大軍,攻下了普魯帝國西南部的所有領土。
東北部領土則是被北海帝國攻陷,西部全線失守。
在東部情況也不容樂觀。
落後普魯帝國數個武器代差的斯夫國拉起了幾十萬大軍,一路殺傷搶掠,差點攻入普魯帝國的老家普魯郡。
現在的普魯帝國,三線崩潰,所有帝國的兵力算上,要麵臨接近三百萬大軍。
而三大集團軍群總共加在一起,才一百八十萬。
這注定是一場苦戰。
三月二十日,關中集團軍群向普魯帝國東部進軍,東南集團軍群則向西南部行進。
最為精銳的北方集團軍群,則隨上萬輛軍用汽車,開往了普魯帝國東北沿岸。
北方集團軍群麵對的不隻是上百萬北海陸軍,還要麵對強大的北海艦隊!
隨著大銘軍隊的加入,戰爭終於從普魯帝國的全線崩潰,變成了勢均力敵的拉鋸戰。
每天都有上萬人死在衝鋒的路上,或是又臭又髒的塹壕。
在東部與斯夫國的戰場,六十萬關中士兵與斯夫國打著遊擊,在廣袤的平原與斯夫騎兵對抗。
無數人在這片荒涼的平原失去了生命,而他們甚至連普魯語中的“救命”一詞都不會說。
經過多年發展,少迅司終於也在北海帝國打下一片江山。
雖然由於語言和膚色差異,沒能深入北海帝國高層,但探明一般情報還是綽綽有餘。
來自北海帝國的迴信很快傳來。
原來北海帝國早在開戰之前就與斯夫國、法布裏第二帝國達成同盟,這在北海帝國甚至已經不算秘密。
雲帆心裏瞬間咯噔一下,隻得暗罵普魯帝國太不靠譜,如此重要的情報竟然也不透露出來。
雲帆哪裏知道,現在的普魯帝國別說是情報係統,就是整個國家都快崩潰了。
皇帝羅得裏克一病不起,在床上已經昏迷半個多月,和駕崩了也沒兩樣。
皇太子斯特雷奇從一開始就奔赴前線,國內根本沒人主持大局,平常爭奪皇位的幾個皇子現在全都是逃的逃死的死,根本沒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更糟糕的是,法布裏第二帝國在七月三日用“收迴附庸”的名義對西威蘭王國正式宣戰。
即便普魯帝國的情報係統完全癱瘓,用腦子想也能明白,法布裏第二帝國已經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麵。
帝國的十個軍團覆滅了三個,從大銘帝國購買的普魯艦隊隻剩下被重創斯特雷奇號。
在這種不利局勢下,普魯帝國內的民眾已然是反戰情緒高漲,不斷舉行遊行抗議,要求與北海帝國議和。
甚至於一些極端的民眾,開始衝擊普魯帝國的皇宮,局勢失控隻在頃刻之間。
就在這種危急關頭,十萬精兵從東麵突然殺出,一路行進,直接開往前線。
這十萬精兵,自然是雲帆果斷從自由集團軍群抽調出的十個精銳軍。
這十萬大軍配備了完整的火炮係統,裝備統一是最先進的山奉貳代後膛槍。
這十萬精兵相當於又一個普魯軍團,直接遏製住了普魯帝國從北方沿岸不斷崩潰的局勢。
由於普魯帝國已經與大銘帝國貿易了二十多年,對於這個遠在九州的友邦,即便語言不通,普魯平民依舊對其沒有半分反感。
但隨著北海帝國、法布裏帝國甚至是東邊的斯夫國不斷增兵,入侵普魯帝國,十萬人數的兵力決然無法扭轉整個戰局。
更別說北海艦隊控製著歐羅巴大陸的所有領海,這使得普魯帝國在後勤方麵永遠處於劣勢。
戰爭局勢,依舊在不斷惡化。
…………
八月三日,斯夫國的騎兵依舊在不斷騷擾楚州邊境,但相比於最開始的直接闖入,局勢已然緩和。
這一切,當真都要歸功於突然返迴九州的鎮北王雲峰。
按道理,雲峰現在依舊屬於反賊。
但考慮到國內保守派勢力依舊存在,加上處於戰爭期間,雲帆認為如果這個時候將雲峰再次推到對立麵,會引爆國內各種矛盾。
所以,雲帆搶雲峰一步,昭告天下:
鎮北王雲峰護國有功,拒斯夫蠻族於國外,又誠心返迴故土,有悔改之意,朕念其為長輩,故去除反賊身份。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二十年前鎮北王禍亂天下,於情於理當廢其藩王爵位。
然,朕聽聞其從西域領出一支流落他鄉的九州同胞,朕備受感動,故封之為楚州州主,所率軍隊封為北定軍,受北方集團軍群直接管轄!
這封昭文傳入雲峰耳中後,可謂是讓雲峰提了二十多年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他安安心心去留任了楚州州主,並全心全意投身於抵抗斯夫國侵擾的持久戰爭中。
一切似乎和在西域時沒什麽不一樣。
但在雲峰眼中,最起碼他可以死在九州故土,和同胞埋葬在一起。
至於鎮北王的爵位……兒子都沒了,鎮北王軍也沒了,還要這個藩王有什麽用?
人生百年,過眼雲煙。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笑,可笑……
…………
九州曆一千零十八年,一月十六日。
北普戰爭打響的第二年,雲帆正式對北海帝國宣戰!
早已經準備好的三大集團軍群跨過唿巴赫大陸,浩浩蕩蕩的殺進了普魯帝國境內。
此時的普魯帝國已經全線失守,雲帆先前派去增援的十萬精兵幾近覆滅。
普魯帝國的十大軍團隻剩下四個,羅得裏克早就駕崩,斯特雷奇臨戰登基,成為新一任皇帝。
斯特雷奇年過五旬,早就不是曾經征戰四方的軍團長。
若非普魯帝國已經到了亡國之際,他定會選擇在後方統領大局。
三大集團軍群的支援,並沒有讓這場戰爭直接峰迴路轉。
局勢遠比想象中的要嚴重。
西威蘭王國失去普魯帝國的庇護被法布裏第二帝國完全吞並,南裏克王國在南部複國,成為法布裏第二帝國的忠誠附庸。
法布裏第二帝國派出了百萬大軍,攻下了普魯帝國西南部的所有領土。
東北部領土則是被北海帝國攻陷,西部全線失守。
在東部情況也不容樂觀。
落後普魯帝國數個武器代差的斯夫國拉起了幾十萬大軍,一路殺傷搶掠,差點攻入普魯帝國的老家普魯郡。
現在的普魯帝國,三線崩潰,所有帝國的兵力算上,要麵臨接近三百萬大軍。
而三大集團軍群總共加在一起,才一百八十萬。
這注定是一場苦戰。
三月二十日,關中集團軍群向普魯帝國東部進軍,東南集團軍群則向西南部行進。
最為精銳的北方集團軍群,則隨上萬輛軍用汽車,開往了普魯帝國東北沿岸。
北方集團軍群麵對的不隻是上百萬北海陸軍,還要麵對強大的北海艦隊!
隨著大銘軍隊的加入,戰爭終於從普魯帝國的全線崩潰,變成了勢均力敵的拉鋸戰。
每天都有上萬人死在衝鋒的路上,或是又臭又髒的塹壕。
在東部與斯夫國的戰場,六十萬關中士兵與斯夫國打著遊擊,在廣袤的平原與斯夫騎兵對抗。
無數人在這片荒涼的平原失去了生命,而他們甚至連普魯語中的“救命”一詞都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