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在古時稀鬆平常的農家生活,到了後世反倒成了稀罕物。


    看著畫麵中的一草一木,一盞一碗,倒真讓人生出幾分向往之情。


    昔日裏那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智慧,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傳播到域外,當真是讓人始料未及。


    不過細想來,這位女子怕也是別有用心。


    將農事拍得如此精致,想必是花了不少心思布置。


    那些畫麵看似隨意,實則必定是精心設計。


    不過,就算是刻意為之,能將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展示得如此生動,也算是難得。


    看著天幕上的景象,不由得慨歎時代之變遷。


    那些曾經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如今竟成了一種值得記錄和傳播的文化。


    雖說心中仍存幾分狐疑,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展現傳統文化的手法確實別具一格。


    ……


    明朝位麵。


    朱元璋正在禦書房批閱奏章,朱標捧著幾本竹簡輕步走進來。


    父子二人望著突然出現的天幕,不約而同被畫麵吸引。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筆,目光炯炯。


    這位蜀地女子的一舉一動,倒是勾起了他年少時的迴憶。


    看著她熟練地插秧播種,不禁想起自己當年在農田裏摸爬滾打的日子。


    那些早已磨出老繭的手,似乎又能感受到禾苗的觸感。


    “阿標,你覺得這女子如何?”


    朱標向來穩重,此時卻也被勾起了興趣:“父皇,兒臣覺得這巴蜀女子很不簡單。


    您看她做的那些蜀錦、泡的清茶,哪一樣不是咱們大明的珍品?”


    聽到這話,朱元璋暗自點頭。


    這蜀地雖然偏遠,卻是個藏龍臥虎之所。


    那些精妙的手藝,不正是祖先們留下的瑰寶嗎?


    “父皇可還記得去年蜀地進貢的織錦?”


    朱標說著,從架上取下一幅錦帛:“就連宮裏的繡娘看了,也要歎服不已。”


    朱元璋接過錦帛,手指輕撫。


    那些年他打江山時,也曾多次路過蜀地。


    深知那裏的百姓,雖然日子過得清苦,可手藝卻是件件精良!


    “這蜀地,確實是塊寶地啊。”


    朱元璋感慨道,目光中帶著追憶:“當年朕在那裏,見識過不少能工巧匠。


    可惜山高路遠,好些手藝都傳不出來。”


    “這姑娘要是能把這些手藝教給更多人,該多好?”


    “父皇說得是。兒臣以為,巴蜀之地雖然偏遠,但文化傳承不能斷。不如……”


    未等說完,朱元璋卻笑著擺擺手:“行了,朕知道你要說什麽。一會讓人擬道旨意,多建些驛站,讓蜀地的東西能運出來,也好讓外麵的人知道,咱們大明的好東西不光在京城!”


    這般匠心,若是能在大明處處開花,何愁文化不興?


    ……


    清朝位麵。


    “好一個奇女子!”


    張謇看著天幕,目光炯炯,神情激動。


    作為一個既辦過紗廠又開過學堂的實業家,他對這個巴蜀女子的表現格外關注。


    這年頭,能把傳統手藝玩得如此出神入化的,著實不多見。


    雖說她沒念過什麽學堂,可這實操能力,怕是比那些自詡學富五車的學生還要強上幾分!


    看到她織布的手藝,張謇不禁莞爾。


    當年自己開南通紗廠的時候,也是從頭摸索。


    這姑娘一會兒紡紗,一會兒染布,連織錦都能信手拈來,這學習能力當真了得。


    若是讓她來自己的工廠,想必很快就能當個女工總管。


    最讓他嘖嘖稱奇的,還不止於此。


    這姑娘不僅懂農事,還能將其與商業完美結合。


    看看她是如何包裝自己的產品,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這營銷手段,比那些洋行的買辦還要高明幾分!


    這世間的學問,原不在於有沒有進過學堂,而在於肯不肯用心鑽研。


    這巴蜀女子,說到底不過是走了一條從實踐中求知的路子罷了。


    不過話說迴來,若是能讓她來南通師範學堂講講課,想必那些學生們一定會大開眼界!


    張謇摸著胡子暗自盤算,這種既通古今,又懂中外的人才,正是新時代所需要的。


    隻可惜,自己生錯了年代,不然定要和她好好討教一番實業致富之道!


    【你說為什麽李子柒這麽火?】


    【主要還是在人家的格局!】


    【在一次采訪裏裏,李子柒端坐在藤椅上,麵前是一位端莊的女主持人。】


    【主持人微笑著問:“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在模仿你的風格,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個新的內容創作領域,對此你怎麽看呢?”】


    【李子柒略作思考,便給出一個讓無數人忍不住拍手叫好的迴答。】


    【“我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像一位曆經滄桑的老人,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他們曾經輝煌過,也經曆過起起落落。”】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裏,這些傳統技藝靜靜地坐在角落裏,期待著有人能發現他們的價值。”】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有了更多的手藝人,有了我們這些記錄和傳播的人,這位老人終於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理解和喜愛。”】


    【“這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的結果。如果隻是我一個人在堅持,也不可能達到今天這樣的影響力。”】


    【鏡頭給到李子柒的特寫,彼時的女孩,神情堅韌。】


    【“我的作品是否獨特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方向,一個讓傳統文化走向大眾的方向。”】


    【“這條路上不僅有我,還有無數和我一樣熱愛傳統文化的創作者。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才讓這位曆經滄桑的老人重新煥發生機。”】


    彈幕:


    ——“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傳統文化傳承人啊!”


    ——“誰說打工人不能幹出一番事業?李子柒:我先來個三連!”


    ——“自媒體人?把非遺傳承人說得太輕了!”


    ——“看到評論區那些陰陽怪氣的就煩,人家至少為傳統文化做了實事!”


    ——“我就是被李子柒種草入坑傳統手工的!”


    ——“格局打開!這哪是什麽網紅,這是當代女諸葛,一眼看透傳統文化傳播之道!”


    ——“笑死,那些說她裝的人呢?人家早就是聯合國授予的鄉村可持續發展倡導者了!”


    ……


    望著這番對答,古人不禁一陣默然。


    這位來自後世的姑娘,竟有如此通透的見解。


    那些技藝大多都是代代相傳,師徒相授,卻也難免有失傳之憂。


    如今倒好,竟能用這般新奇的法子,讓天下人都能一睹這些絕活的風采。


    細想來,這分明就是個巧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通古代,皇帝們羨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劍光寒十四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劍光寒十四洲並收藏短視頻通古代,皇帝們羨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