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現在就剩56個人了,讓我隆重宣布一下:“最強帝王之鄉”的頭銜被菏南給拿下了!】


    【菏南一共出了八位開國皇帝,分別是商朝的商湯、西晉的司馬懿、後涼的呂光、前蜀的王建、閩國的王審知、荊南的高季興、南楚的馬殷,還有咱們都熟悉的宋太祖趙匡胤。】


    ……


    曆朝曆代生活在菏南的古人們看到這天幕,頓時驕傲感油然而生。


    雖說自家祖祖輩輩都是莊稼人。


    可一想到腳下這片土地竟養育出了八位開國之君,便覺得與有榮焉。


    尤其是看到其他地方的百姓在榜單下爭得臉紅脖子粗,更是暗自得意。


    不少人暗自揣測,莫非這菏南的水土真有什麽特別之處?


    難怪古人都說這裏是天下之中。


    看著天幕上的數據,仿佛幾千年的曆史長河在眼前流淌。


    自家這方水土養育出的帝王們,一個個都活靈活現地站在眼前。


    ……


    【這裏得說明一下,呂光雖然是略陽氏族的人,但他是在現在菏南浚縣西南的枋頭出生的。】


    【趙匡胤也是,雖然他祖籍是菏北涿郡,但人家就是在洛陽夾馬營出生的,這沒得說。】


    【第二名是甘肅,出了七位開國皇帝。】


    【有意思的是,這七位都集中在十六國時期。】


    【成漢的李特、前秦的符洪、後秦的姚萇、西秦的乞伏國仁、南涼的禿發烏孤、北涼的沮渠蒙遜,還有西涼的李暠。】


    【之前有人說甘肅出了十個皇帝,還把前涼的張軌和大夏的赫連勃勃也算進去了,這就不對了。】


    【張軌是西夏地界的人,赫連勃勃更可能是內蒙古人。】


    ……


    西漢位麵。


    司馬遷細細研讀天幕上的統計,暗自點頭稱讚。


    他深知要統計這些開國皇帝的籍貫絕非易事。


    每一位帝王的身世、出生地都需要反複考證,光是厘清呂光和趙匡胤的籍貫就頗費功夫。


    後人如此嚴謹的考據精神,倒是與他寫《史記》時的態度不謀而合。


    ……


    【並列第三的是山棲、菏北和江蘇,都是六位。】


    【山棲這幾位基本都是遊牧民族,劉淵是匈奴人,石勒是羯族人,拓跋珪是鮮卑人。】


    【還有李克用、石敬瑭和劉知遠都是沙陀突厥人,都是在太原一帶出生的。】


    【江蘇這邊就都是純漢人了,漢高祖劉邦是沛縣人,項羽是宿遷人,孫權是下邳人。】


    【劉裕、蕭道成和蕭衍雖然是在南方出生的,但祖上都是徐州一帶遷過去的。】


    【再往下是陝棲、內蒙古和安徽,各有四位。】


    【陝棲有周文王姬昌、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和西夏的李繼遷。】


    【內蒙古有赫連勃勃、高歡、宇文泰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安徽有曹操、朱溫、楊行密和明太祖朱元璋。】


    【浙江出了兩位,陳霸先和錢鏐。】


    【遼寧也是兩位,前燕的慕容垂和後金的努爾哈赤。】


    【最後還有湖北人漢光武帝劉秀,還有外蒙古的成吉思汗。】


    【總的來看啊,這些開國皇帝大多數都是北方人,這跟古代政治和人口中心在北方有關。】


    【北方地區軍事實力強,打仗占優勢,所以能建立政權的也多是北方人。】


    【除了朱元璋,南方人北伐成功的真不多,這裏頭也是有這個原因的。】


    彈幕:


    ——“菏南老鄉牛哇!八個皇帝太頂了!”


    ——“建議菏南把‘帝王之鄉’寫進旅遊宣傳冊”


    ——“突然發現努爾哈赤是遼寧人,東北銀笑噴了”


    ……


    北宋位麵。


    趙匡胤信步於寢殿之中,目光不時掃向天幕。


    原本隻是閑來無事,卻不料看到菏南竟是出了最多開國之君的地界。


    自己名列其中,與商湯、司馬懿同榜,倒也算得上一樁趣事。


    “果真是天數如此啊。”


    趙匡胤撫著長須,轉頭對趙普說道。


    “你看這天幕,八位開國君主,都出自菏南。朕在洛陽夾馬營出生,莫非真是上天早有安排?”


    趙普恭敬地立於一旁:“陛下龍興河洛,得天獨厚。這天幕明明白白告訴世人,菏南自古就是帝王之鄉。”


    趙匡胤踱步至窗前:“朕本以為世人會說朕是靠著黃袍加身才得天下,如今看來,這興許真是上天注定。”


    “你瞧這其他地方,哪個及得上菏南?”


    這時趙光義也湊過來看天幕:“皇兄,您看那甘肅,七位開國君主都擠在十六國時期。”


    “可咱們菏南,從商湯到您,千百年來都不斷出人才。”


    “是啊,朕倒是想問問後來人,這菏南可還會再出個開國之君?”


    趙匡胤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不過話說迴來,有朕在此,這天下也輪不到旁人了。”


    三人相視一笑,又將目光投向天幕。


    趙匡胤心中暗自得意,自己能與商湯、司馬懿這樣的人物同列,確實是一樁美談。


    這天幕雖是後人所作,卻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


    這天下,終究是要姓趙的。


    ……


    大明位麵。


    朱元璋站在天幕前,盯著那些數字反複看了幾遍。


    劉裕、蕭道成這些南朝皇帝,還有五代十國那些稱帝的,在他眼中都不過是趁亂稱王的跳梁小醜。


    “五代十國也配稱開國之君?這些人連個統一的天下都沒有!”


    朱元璋對著徐達和李善長低吼。


    “那高季興、馬殷,不過是割據一方的軍閥,也配與朕相提並論?”


    李善長上前分析:“陛下說得是。這天幕也太過寬容。”


    “那些人占據一隅就自稱皇帝,如何能與陛下平定天下、驅除胡虜相比?”


    “南方人北伐少,怎麽?是看不起朕這個南人?”


    朱元璋的目光停在最後一段。


    “朕起於江淮,北伐中原,難道不及那些割據一方的軍閥?”


    徐達附和:“陛下以布衣之身創立大明,統一華夏。”


    “那些隻占一州一郡就稱帝的,自然比不上您。”


    “這後人也是糊塗。治天下要看誰真正建立了功業,而不是簡單地數數誰稱過帝。”


    朱元璋搖著頭:“朕寧願與秦皇、漢武這樣的英主相比,也不願與那些亂臣賊子為伍。”


    三人繼續看著天幕上的統計,朱元璋越看越是不快。


    在他看來,這種簡單地數數開國皇帝的統計方式,完全沒有區分出真正的帝王與混亂時代的軍閥之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視頻通古代,皇帝們羨慕哭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劍光寒十四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劍光寒十四洲並收藏短視頻通古代,皇帝們羨慕哭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