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歸家。


    厲辰南抱著骨灰壇入村,村長帶路,村民站列兩排。


    “這邊,王曉磊的家在這邊。”村長領路。


    老房子倒了,雜草叢生,也來不及整理。


    在厲辰南他們趕到之前,也就勉強把院子裏的草除了,弄了一張桌子,在門口掛了白幡。


    至於棺材,村長已經讓訂了,得明天才能送來。


    村長把情況都跟厲辰南說明,厲辰南以前聽王曉磊說過家裏窮,沒想到窮成這樣,沒有像樣的房子,家裏都沒有人了。


    一切都是村民自發組織,幫忙籌備。


    村民質樸,民風純正。


    厲辰南感受到了這個村子裏的熱情和熱血。


    哪怕王曉磊犧牲了,還是有人願意去參軍,保衛疆土,那是國人骨子裏的熱血。


    王曉磊沒有後人,厲辰南以為這晚沒有人願意給王曉磊守夜,哪知村裏的小輩和平輩,夜裏都來了。


    這是習俗,人去世後,需要有活人守夜。


    長輩是不能來的,這也是規矩。


    但凡村裏的平輩和小輩都來了。


    王曉磊的骨灰壇就放在桌子上,院子裏支了幾張桌子和凳子,又生了幾個火盆,大家圍坐在一起烤火。


    從下午到晚上,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祭拜。


    不管是同村的還是鄰村的,來了很多,就連村上當官的都來了。


    村裏的孩子們都想聽王曉磊的故事,纏著厲辰南給他們講,厲辰南講著講著,就紅眼眶。


    馬文達見狀說:“還是我來說吧,他說累了,休息一下。”


    馬文達知道厲辰南需要抽支煙平複心情。


    這些孩子們想聽,不能拂了他們的熱情。


    厲辰南去院子外麵抽煙,傅雲溪起身跟著過去。


    厲辰南抽了一口煙,說:“這個地方,不錯,煙火氣,人情味,都有,終於知道為什麽小磊磊有這樣的性格了。”


    這裏人傑地靈,冬天的雪景更是一番景色。


    就是窮,真的太窮了。


    剛才厲辰南跟幾個孩子聊天,他發現才七八歲的孩子們,看著心智成熟,可那都是表麵上,是柴米油鹽,是生活上的,而不是精神和能力上的,這是嚴重缺乏教育和認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的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而不是懂什麽知識,懂什麽真正的世故。


    真正的成熟和能力,不是會做飯,會上山砍柴,知道心疼父母,這隻是在重複父母那一輩,會永遠被困在這個山裏。


    厲辰南心裏有一個決定,在這修學校,讓這些孩子們都有學上。


    來祭拜王曉磊的這些人之中,有不少十來歲就沒有上學的,條件有限。


    哪怕厲辰南沒說,其實傅雲溪也知道他的想法了:“等開春,這裏能建起學校,這些孩子們都有學可上,這才是這裏真正的風景。”


    厲辰南驚訝,旋即笑了,長臂一伸,摟住傅雲溪的腰:“泡泡,不然怎麽說我們是兩口子呢,這多配啊,我心裏想什麽你都知道。”


    傅雲溪終於在他臉上看到笑容了,說:“你想做什麽,就放手去做,錢捐出去,是看不到水花,隻有真正花到實處,才能有作用,其實建學校不難,請老師也不難,而是維持,讓好老師心甘情願的留下來,監督是最難的。”


    很多捐出來的,可不一定都花在這些孩子們身上了。


    願意獻出愛心的同時,也要真正願意花時間才行。


    “這事沒問題,我親自盯著,到時候再修幾條路,把交通搞起來,高價聘請老師,不信山裏的孩子出不了好成績。”


    “讀書明智,除了讀書,還要有見識,是真正走出去看。”傅雲溪說:“任重而道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傅廷修孟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路開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路開花並收藏傅廷修孟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