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災民吃最差的,給官員吃最好的。


    這操作.怎麽看都像是大貪官的操作啊!


    簡直就是邪門歪道。


    真是為了貪錢,還能找出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愧是歐陽倫啊!


    朱元璋是越想越氣,越氣越暴怒。


    反倒是,呂昶、郭資等官員卻是逐漸體會到歐陽倫的苦心,自從“廣東疫災”爆發以來,他們這些京都官員,雖然沒有親臨廣東,但卻也是為了廣東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天天忙到深夜不說,飯都沒有好好吃,壓力極大!


    若是能好好吃東西,休息好,或許他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郭資感受最深,隨即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歐陽駙馬的所作所為或許有些道理,這次廣東發生的是疫災,並非簡單的饑荒,需要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百姓需要持續救助,消耗的糧食是個天文數字,若是不提前做準備,後麵又當如何?”


    “若全部都用好糧食,即便不考慮其中有人混吃混喝,那也需要大量的糧食,最後整個大明被廣東拖垮!”


    “另外若是讓災民吃得太飽、太好,難免還會養出惰性來,等疫災處理完了,這些百姓怕是也廢了,而用摻了細沙、米糠的糧食卻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畢竟沒有人願意一輩子都吃這種極為難吃的東西。”


    聽完,郭資的話,朱元璋終於冷靜了一些,隨後沉聲道:“你繼續說。”


    郭資點點頭,“據臣所知,雖說廣東上上下下的官員幾乎都爛透,但還是有官吏真心在為百姓做事,還有士兵、醫師,他們要負責解決‘疫病’,讓他們吃好一點,才有力氣辦事,這沒啥問題。”


    現場的人都知道郭資和歐陽倫有些關係在裏麵,郭資能夠當上這個戶部尚書,也有歐陽倫的幫忙。


    這個時候站出來為歐陽倫說話,還是很仗義的。


    在郭資闡述的這段時間,朱元璋也是在不斷的思索著,漸漸.他也體會到歐陽倫的所作所為的深意。


    不過作為皇帝怎麽能承認自己弄錯了呢。


    沉默片刻,朱元璋開口道:“此事暫時討論到這裏,你們給朕盯死廣東,有什麽消息立刻來報。”


    “是!”眾臣齊聲應下。


    “另外,今天你們早點散班迴去,這段時間你們也辛苦了,待會朕讓禦膳房做些美食,送到你們各自府上。”朱元璋從歐陽倫在廣東的做法當中也有所收獲,讓他關心起朝中的大臣。


    對於朱元璋這突如其來的關心,幾位大臣顯然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很快麵露感激。


    “多謝陛下!”


    內心中也感謝了歐陽倫,畢竟要是沒有歐陽倫在廣東那邊“打樣”,朱元璋估計無論如何也不會體諒他們的辛苦。


    在廣東行省、江西行省的交接處。


    道路已經設卡。


    遠處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正在朝關卡而來。


    “廣東活不下去了,我們要活命!”


    “聽說北直隸是個好地方,那裏有個好的布政使,咱們北上去北直隸!”


    “去北直隸!”


    “官府都不管我們,咱們不能自己餓死在這裏。”


    “對,而且還有疫病,再不逃大家都得死在這裏!”


    這些難民都是從那些疫病區域逃出來的,廣東其他州府都不敢收留,也不知道怎麽處理,所以就幹脆不處理,任由這些難民四處逃難。


    雖然他們知道廣東邊境上已經布置了很多關卡,不允許廣東難民外逃,但是不逃就是死,他們已經是下定決心要衝擊關卡,逃出廣東這個人間煉獄。


    就在這些難民一個個手持木棍、石塊打算衝關卡的時候,突然卻是聞到了一股米粥味。


    “好香!是粥的味道!”


    “沒錯就是米粥,你們快看啊!關卡下麵放了好幾口大鐵鍋,正煮著米粥呢!”


    “這這該不會是給我們準備的吧!”


    就在這時候,關卡處走出一名官員,一臉嚴肅道:“上頭有令,凡是逃難的難民皆可以領取粥飯,大家排好隊!”


    “真的是給我們準備的!”


    “官府這是良心發現麽?”


    “管那麽幹嘛,先吃了再說,我都已經兩天沒有吃飯了。”


    一時間,這些原本準備暴亂、強行衝卡的難民紛紛丟下手中的木棍、石塊,乖乖在熬粥的鐵鍋前麵排隊。


    很快就有人領到一碗米粥,隨著找到一個角落,打算美滋滋享用。


    第一口吃下去,眉頭就皺起來,“怎麽有沙子在裏麵!”


    但已經餓了兩天的他那裏還管什麽沙子,直接吞咽下去,舒服.滿足!


    幾乎所有的難民都吃出了米粥裏麵有細沙和米糠,但是沒有一個人喊出來,而是默默享用他們這幾天以來吃到過最象樣的飯食,要知道他們在路上,餓了連樹根都吃,樹根上麵的沙土可比這米粥裏麵多多了!


    “大家要是不夠吃的,還可以來添,米粥管夠,不過不允許浪費!”


    “你們吃完之後,就不要再往外走了,暫時留在關卡處,這裏每天都有米粥吃。”


    每天都有米粥吃!!


    這些難民們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有吃的,誰才會走啊!


    雖說這米粥裏麵摻了細沙和米糠,但管飽和長期供應,起碼是活下來了。


    等這些難民吃飽之後,便被官員帶到了不遠處的一個村落裏麵,他們才發現這座村子裏麵早已住滿了難民。


    難民村裏有官員管理,一切盡然有序。


    “大家都來看看!官府招募義士,每天三百文工錢!”


    一名官員大聲道。


    “官爺,義士是幹什麽的?給這麽高的工錢!?”當即有難民好奇問道。


    “義士就是去疫區協助官府處理疫情,不僅工錢高,而且吃得更好,如果你當了義士,你的家人也會得到很好的照顧,有願意的可以找我報名,要求是成年男性和女性!”官員大聲解釋道。


    “去疫區那不是找死麽?不去不去!”


    “這錢是有命掙,沒命花啊!”


    “官府的都是貪官,故意讓我們送死而已。”


    難民對官府有著比較大的怨言,一聽當義士要去疫區,紛紛搖頭,他們可是好不容易逃出來,為了一天三百文迴去找死不值得。


    官員也不懊惱,繼續說道:“當不當義士完全自願,官府不會強迫任何人,留在難民村的,會有人帶領你們開墾荒地,把荒蕪的地都重新種起來,不能坐吃山空不是。”


    就在這個時候,又一名難民舉手問道:“大人,我想問一下,你的上頭可是歐陽倫大人?”


    官員楞了一下,隨即點點頭,“沒錯,我的上頭的確是北直隸布政使歐陽大人,歐陽大人領了皇帝陛下的聖旨,特意來廣東解決疫災之事!”


    “既然是歐陽大人主持,那這義士算我一個!”這名難民朗聲道。


    此話一出,現場所有人都楞住了。


    官員反應過來,提醒道:“我可得提醒你,當義士可得去到疫區,有可能會感染疫病,再也迴不來了,你可要想好!”


    其他難民也是紛紛勸導。


    “李秀才,你瘋了啊!那些感染疫病的人可都死了,而且死狀極慘,你不要命了啊!”


    “李秀才別衝動。”


    “疫病還是交給官府去做,我們在這裏等就是了。”


    “這義士就是去給官府當炮灰,不值得!”


    麵對其他難民的勸導,這位“李秀才”卻是神色從容,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道:“各位,咱們口口聲聲喊的疫區那是我們的家鄉啊!”


    “我們之所以逃出來,是因為對官府失望了,留下就是個死!”


    “可是歐陽倫大人是個好官,能力也很強,你們都聽說過北直隸的永安府吧,那裏的百姓過得都很幸福,就是因為歐陽倫大人!”


    “因此我想跟著歐陽倫大人一起去解決掉疫病,就像打仗一樣,消滅疫病,奪迴我們的家鄉!”


    這位“李秀才”的當即感動了難民村裏的很多人。


    “李秀才說得對,歐陽倫大人是來拯救我們的,算我一個!”


    “我也去!”


    “當義士,滅疫病,奪迴家鄉!!”


    “當義士,滅疫病,奪迴家鄉!!”


    “咱們廣東男兒怕貪官,但絕對不怕事!”


    京城,太極殿。


    “眾臣早朝!”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一臉嚴肅道。


    “呂昶,廣東疫災如何了?”


    這段時間,大明朝廷就隻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全力對付廣東疫災。


    朱元璋因為這個事情,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覺,就是擔心錯過來自廣東行省的消息。


    呂昶連忙站出來道:“迴陛下的話,剛剛得到消息,廣東局麵已經徹底穩定下來,逃難的難民的已經全部被暫時安排在了山東邊境關卡附近的難民村,難民村有吃有喝,還有專門的官員管理,並且帶領難民們勞作,開墾荒地。”


    “可以確定的是,這些難民不會逃到其他行省去。”


    聞言,朱元璋鬆了口氣,隻要難民能夠控製住,那問題就會控製在廣東範圍之內,這樣看來廣東的局麵的確是穩定下來。


    “對了,百姓對摻了細沙、米糠的糧食沒有什麽怨言麽?”


    “怨言倒是沒有,嘀咕還是有個幾個,不過大部分人都能夠接受,沒出什麽亂子。”郭資如實迴道。


    很顯然,事實證明歐陽倫用的辦法是正確的。


    “沒出亂子就好!”朱元璋繼續問道:“疫病呢?歐陽倫打算如何處理?”


    朱元璋很清楚,饑荒不過隻是小問題,隻要糧食供得上,就能夠解決,但是疫病要是不解決的話,廣東的百姓就算不被餓死,那也會被病死,到時候依舊會天下大亂。


    郭資拱手,“針對疫病,歐陽駙馬也是做了以下幾點措施,首先是將廣東已經出現疫病的五個州府劃定為疫區,並且安排士兵、義工把手各個出入口。”


    “其次是安排由醫師、義工、士兵組成的除疫人員進入疫區,處理疫源。”


    “義工?”朱元璋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好奇問道。


    “迴陛下,義工就是自願幫助官府處理疫源的百姓。”郭資解釋道。


    “百姓?他們願意去疫區?該不會是歐陽倫逼迫他們的吧?!”在朱元璋看來,這種明顯是在找死的事情,應該不會有幾個人去幹,但是聽郭資說的話,這義工的數量還挺多的,這就讓朱元璋不解了。


    “陛下,此事臣知道,義工全部都是自願,沒有一人被強迫!”蔣瓛站出來道:“歐陽駙馬,隻是讓他們有自己家鄉而戰的勇氣!誌願加入義工隊伍的百姓絡繹不絕,如果不是有義工把幫助的話,僅靠廣東衛所士兵和官員,根本無法將廣東下轄五個州府疫區全部封鎖。”


    聞言,朱元璋內心震撼,歐陽倫這小子真是天生的忽悠高手,居然把廣東百姓“忽悠”來助他一臂之力。


    當然了,此刻朱元璋也再次輕鬆了些,廣東局麵趨好,基本代表著解決“廣東疫災”或許隻剩下時間問題。


    這絕對是個好笑。


    不過朱元璋心裏卻是有些困惑,最開始他派出了李善長以及六部官員組成了可以說是最強八府巡撫隊伍去廣東,結果用完四百萬銀子後,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有變嚴重的趨勢,之後朱元璋更是殺了一批以廣東布政使羅榮為首的官員,卻依舊沒有解決問題。


    直到將歐陽倫安排到廣東,局麵這次不斷轉好,朱元璋就不懂了,歐陽倫用的那些手段像極了貪官汙吏,但效果卻是相當的明顯,這到底是為什麽?


    貪官難不成還比清官更有用?


    不可能啊!貪官不都是大明王朝的蛀蟲麽?他們的存在隻會腐蝕大明王朝,都該殺!


    可像歐陽倫這樣的官員也不能單純用“蛀蟲”去形容,這就讓朱元璋很是困惑。


    若是歐陽倫在這裏,並且聽到朱元璋內心的困惑,他一定會告訴朱元璋,他一直都是在用皇帝和百姓的視野去看待廣東疫災,唯獨忘了用官員的視野去觀察。


    官員也是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如此貪的駙馬,朕殺不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或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或古並收藏大明:如此貪的駙馬,朕殺不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