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平一邊抽煙一邊給霍正華和徐小平分析了,如今全縣扶貧工作展開後的困難。
“東山鄉就是一個標杆,其餘七個鄉鎮的扶貧工作都要與東山鄉做標杆,但是可能嗎?老徐,你是了解大坪鎮的,大坪鎮的情況可不比東山鄉強多少,但政府對大坪鎮的扶貧力度有可能對標東山鄉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東山鄉新鄉鎮修好了,住宿條件,交通條件與之前也是天差地別,如今在那裏堅守最多兩年,等東山鄉經濟穩定了下來,我一定想辦法調你們迴縣城來!”
陳少平作出了承諾。
徐小平聽了隻是歎了一口氣,說:“陳縣長再過兩年,我的年紀也差不多嘍……”
倒是霍正華被陳少平一陣點撥,慢慢地有些開竅了,表示他願意留在東山鄉。
看著徐小平落寞的模樣,陳少平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畢竟是一起在東山鄉從零開始奮鬥的老夥計,如今陳少平搖身一變成為了常務副縣長,徐小平就要繼續蹲守在東山鄉……
與霍正華、徐小平談話結束,住建局局長李鬆波已經等在了外麵辦公室。
“陳縣長!”
住建局局長李鬆波快步走了進來,無比激動地與陳少平握著手,臉上的喜悅掩飾不住。
原本最有可能成為副縣長的是他李鬆波,但副縣長和常務副縣長還是不一樣,滄陽縣可以有五六個副縣長,但隻有一個常務副縣長,而且還是名副其實的滄陽縣政府辦公大樓二把手。
“老李,就咱們自己人,你還是稱唿我少平吧!”陳少平遞給李鬆波一支煙,親自給李鬆波倒了一杯茶。
“少平啊,自李書記走後,咱們這群老夥計,如今就以你的前途最為光明,我是真替你高興!”
李鬆波握著陳少平遞上來的熱茶,激動地說。
“都是幹工作,無非是換個部門而已!”陳少平謙虛地說。
“少平,這可完全不一樣,你現在是在領導崗位了,跟辦事人員完全不一樣!你才三十二歲吧,多少人在縣政府熬一輩子都熬不到你這個位置!”
李鬆波喝了一口熱茶,激動無比地說。
“老李,不說這些,我找你來想談一談關於經濟適用性住房的問題,我在這裏的材料上看見一條,申請者不能擁有30萬以上標準的汽車,這個標準是不是有點低了?”
陳少平拿起了之前秘書李文京送來的住建局審批文件,問李鬆波。
“少平,你說怎麽改合適?”李鬆波也不做解釋,直接問。
“以我看,一般工薪階層如果購買汽車,基本不會超過15萬,你就將這個標準定在15萬以內吧!”陳少平說。
“好,我馬上迴去安排人改,改好了再送迴來給你審批!”李鬆波爽快地說。
“老李,這個問題是小問題,我來找你談的主要問題還是對經濟實用型住房的審批問題,既然是經濟實用型住房,是福利保證性住房,就一定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來,要讓真正符合條件的人住進去……”陳少平繼續說。
李鬆波聽了不由得有些為難了起來:“少平,不瞞你說,現在有好幾個人給我打了招唿……讓我留幾套房子給他們!其中就有咱們的老朋友!”
“都有誰啊?”陳少平忍不住問。
“打招唿的人很多,比如公安局羅文強、交通局劉一紅,縣委組織部長何燕來,還有扶貧攻堅辦公室的韓紅芳、高彩鳳和徐文華……”李鬆波迴答。
陳少平皺了皺眉,頗有些為難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老朋友,如果讓李鬆波直接拒絕這些人,也是讓李鬆波為難。
但是,要陳少平出台一個政策,公職人員不允許申請公租房,直接斷了這群老朋友的念想,似乎又太不近人情。
陳少平是知道經濟適用性住房的規模,雖然隻有三棟,每棟31層,每層16戶。一棟就是496戶,三棟就是1488戶。
按照滄陽現場的經濟發展規模,以及常住人口現狀,大概率也是住不滿。
“老李,這個你要自己靈活掌握,我建議最多拿出十分之一的房源出來,照顧一下大家……不能再多了!”
陳少平說。
李鬆波暗暗鬆了一口氣,原本以為陳少平要讓他完全按照規矩來辦事呢。
既然陳少平開了這個口,後麵就可以靈活掌握了。
以李鬆波的判斷,如果完全按照公租房的申請標準,一千多套房子也絕對是住不滿,所以操控的時候膽子就可以大一點了。
以前,李鬆波他們這個圈子的繁榮完全依靠李易祥,在李易祥離開滄陽後,大家的境遇都糟糕到了極點,核心人物陳少平被貶到民宗局……
如果不是滄陽縣政法係統一把手馮傑剛出了問題,李鬆波的公安局副局長兼任交大隊長的位置可能就要被人取代,而羅文強也不太可能在縣公安局局長的位置上待太久了……
但現在不同了,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陳少平已經成長成了一棵大樹,一下子就提升了他們整個圈子的底氣,讓大家都變得不一樣了!
政府辦公樓三樓,縣長郭玉堂又一次單獨找到了政府辦主任楊東進談話。
“楊主任,在常委會上我為你爭取到了一個扶貧攻堅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你可要好好表現啊!”
郭玉堂一臉器重地看著楊東進說。
縣委常委會議上發現的事,楊東進也已經聽說了。
縣長郭玉堂突然否定了陳少平的部分人事安排提議,這讓楊東進也是一臉發懵,不知道郭玉堂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郭縣長,您請放心,我一定全身心投入扶貧攻堅任務當中,絕對不辜負您的期望!”楊東進立即拍著胸脯,作出保證。然後突然眼前一紅,竟然落下淚來:“郭縣長,我要謝謝您,謝謝您對我信任,謝謝您沒有拋棄我這樣老家夥……我一定竭誠為您服務!”
楊東進是逢場作戲的高手,眼淚是說來就來。
“東山鄉就是一個標杆,其餘七個鄉鎮的扶貧工作都要與東山鄉做標杆,但是可能嗎?老徐,你是了解大坪鎮的,大坪鎮的情況可不比東山鄉強多少,但政府對大坪鎮的扶貧力度有可能對標東山鄉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東山鄉新鄉鎮修好了,住宿條件,交通條件與之前也是天差地別,如今在那裏堅守最多兩年,等東山鄉經濟穩定了下來,我一定想辦法調你們迴縣城來!”
陳少平作出了承諾。
徐小平聽了隻是歎了一口氣,說:“陳縣長再過兩年,我的年紀也差不多嘍……”
倒是霍正華被陳少平一陣點撥,慢慢地有些開竅了,表示他願意留在東山鄉。
看著徐小平落寞的模樣,陳少平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畢竟是一起在東山鄉從零開始奮鬥的老夥計,如今陳少平搖身一變成為了常務副縣長,徐小平就要繼續蹲守在東山鄉……
與霍正華、徐小平談話結束,住建局局長李鬆波已經等在了外麵辦公室。
“陳縣長!”
住建局局長李鬆波快步走了進來,無比激動地與陳少平握著手,臉上的喜悅掩飾不住。
原本最有可能成為副縣長的是他李鬆波,但副縣長和常務副縣長還是不一樣,滄陽縣可以有五六個副縣長,但隻有一個常務副縣長,而且還是名副其實的滄陽縣政府辦公大樓二把手。
“老李,就咱們自己人,你還是稱唿我少平吧!”陳少平遞給李鬆波一支煙,親自給李鬆波倒了一杯茶。
“少平啊,自李書記走後,咱們這群老夥計,如今就以你的前途最為光明,我是真替你高興!”
李鬆波握著陳少平遞上來的熱茶,激動地說。
“都是幹工作,無非是換個部門而已!”陳少平謙虛地說。
“少平,這可完全不一樣,你現在是在領導崗位了,跟辦事人員完全不一樣!你才三十二歲吧,多少人在縣政府熬一輩子都熬不到你這個位置!”
李鬆波喝了一口熱茶,激動無比地說。
“老李,不說這些,我找你來想談一談關於經濟適用性住房的問題,我在這裏的材料上看見一條,申請者不能擁有30萬以上標準的汽車,這個標準是不是有點低了?”
陳少平拿起了之前秘書李文京送來的住建局審批文件,問李鬆波。
“少平,你說怎麽改合適?”李鬆波也不做解釋,直接問。
“以我看,一般工薪階層如果購買汽車,基本不會超過15萬,你就將這個標準定在15萬以內吧!”陳少平說。
“好,我馬上迴去安排人改,改好了再送迴來給你審批!”李鬆波爽快地說。
“老李,這個問題是小問題,我來找你談的主要問題還是對經濟實用型住房的審批問題,既然是經濟實用型住房,是福利保證性住房,就一定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來,要讓真正符合條件的人住進去……”陳少平繼續說。
李鬆波聽了不由得有些為難了起來:“少平,不瞞你說,現在有好幾個人給我打了招唿……讓我留幾套房子給他們!其中就有咱們的老朋友!”
“都有誰啊?”陳少平忍不住問。
“打招唿的人很多,比如公安局羅文強、交通局劉一紅,縣委組織部長何燕來,還有扶貧攻堅辦公室的韓紅芳、高彩鳳和徐文華……”李鬆波迴答。
陳少平皺了皺眉,頗有些為難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老朋友,如果讓李鬆波直接拒絕這些人,也是讓李鬆波為難。
但是,要陳少平出台一個政策,公職人員不允許申請公租房,直接斷了這群老朋友的念想,似乎又太不近人情。
陳少平是知道經濟適用性住房的規模,雖然隻有三棟,每棟31層,每層16戶。一棟就是496戶,三棟就是1488戶。
按照滄陽現場的經濟發展規模,以及常住人口現狀,大概率也是住不滿。
“老李,這個你要自己靈活掌握,我建議最多拿出十分之一的房源出來,照顧一下大家……不能再多了!”
陳少平說。
李鬆波暗暗鬆了一口氣,原本以為陳少平要讓他完全按照規矩來辦事呢。
既然陳少平開了這個口,後麵就可以靈活掌握了。
以李鬆波的判斷,如果完全按照公租房的申請標準,一千多套房子也絕對是住不滿,所以操控的時候膽子就可以大一點了。
以前,李鬆波他們這個圈子的繁榮完全依靠李易祥,在李易祥離開滄陽後,大家的境遇都糟糕到了極點,核心人物陳少平被貶到民宗局……
如果不是滄陽縣政法係統一把手馮傑剛出了問題,李鬆波的公安局副局長兼任交大隊長的位置可能就要被人取代,而羅文強也不太可能在縣公安局局長的位置上待太久了……
但現在不同了,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陳少平已經成長成了一棵大樹,一下子就提升了他們整個圈子的底氣,讓大家都變得不一樣了!
政府辦公樓三樓,縣長郭玉堂又一次單獨找到了政府辦主任楊東進談話。
“楊主任,在常委會上我為你爭取到了一個扶貧攻堅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你可要好好表現啊!”
郭玉堂一臉器重地看著楊東進說。
縣委常委會議上發現的事,楊東進也已經聽說了。
縣長郭玉堂突然否定了陳少平的部分人事安排提議,這讓楊東進也是一臉發懵,不知道郭玉堂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郭縣長,您請放心,我一定全身心投入扶貧攻堅任務當中,絕對不辜負您的期望!”楊東進立即拍著胸脯,作出保證。然後突然眼前一紅,竟然落下淚來:“郭縣長,我要謝謝您,謝謝您對我信任,謝謝您沒有拋棄我這樣老家夥……我一定竭誠為您服務!”
楊東進是逢場作戲的高手,眼淚是說來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