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顧紋的投名狀?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係統來了 作者:姓姓姓姓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顧家家主顧紋也來到城外時,朱楩早就坐上船,離開岸邊進入到太湖湖麵上了。
若是換做一般人,想的恐怕是立即追上去,大不了再雇一艘船嘛。
但是顧紋卻沒有,而是讓人把車停在這裏,默默的等待起來。
當然了,他也不至於一直站在外麵等著,他又不是來認罪請罰的,所以還是坐在馬車內,靜靜的等待著。
另一邊,朱楩可不知道岸邊上的事,正在與徐妙錦有說有笑。
太湖雖然不如西湖有名氣,因為很多人大概都聽說過西湖美景,還有很多關於西湖的詩詞歌賦,但是卻很少聽說太湖。
但是太湖乃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至少在麵積上來說,可不是西湖可比的。
主要是西湖乃是景區,有很多可以觀光的景點,加上古代才子佳人喜歡遊湖相聚,這才流傳了很多故事。
而太湖卻不一樣,跟鄱陽湖一樣,就隻是一個正常的大湖泊。
連擺渡的船夫都說:“客人想必是外地來的吧,咱們太湖可沒有什麽好遊玩的景色,倒是聽說那杭州的西湖美輪美奐,還有許多才子佳人在那裏相會哩。”
朱楩打開折扇笑了笑:“我可不是什麽才子。”
畢竟他以武將標榜嘛。
船夫看了看朱楩周圍,那些近衛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把朱楩附近全都照顧到了,即使不用全都圍上來,可一旦發生點什麽突發狀況,他們都可以第一時間出手護駕。
還有王福,就算朱楩如今更多的都在差使李景隆。
但是王福可不敢懈怠,仍然在一旁謹慎對待。
太湖規模甚大,而且不知道最深的地方有幾米水深,他們又都不是水軍出身,萬一真出點什麽差錯,水上可不比陸地啊。
倒是朱楩不以為意,哪有那麽多刁民想害他。
“可惜了,沒有琴和箏,不然還能合奏一曲,”湯欣望著徐妙錦,笑著說道。
兩女可謂是能文能武,不但可以上陣統兵作戰,還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自然也不在話下。
有這樣兩位佳人相伴,根本不會讓朱楩覺得乏味。
雖然無法聽她們彈奏幾曲,可後來兩女以太湖為題,來了一場鬥詩大會,就算不是現場作詩,而是說出有典故的古詩古詞,也足以讓朱楩大開眼界了。
跟她們比起來,朱楩都算是不學無術了。
當然了,他學的東西以實際為主,都是治國安邦的政事,與詩詞歌賦無關。
一圈太湖遊了下來,倒也算是盡興。
之後一直到了下午,眼看太陽開始逐漸西沉了,一行人才算盡興上岸。
剛到岸邊,顧紋就先一步迎了上來,拱手深施一禮:“顧家顧紋,拜見滇王千歲。”
什麽?王爺?
船家嚇傻了,‘噗通’跪了下來。
還好此時岸邊的集市已經大多散了,不然肯定又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朱楩給近衛使了個眼色。
有人扶起了船家,有人等船靠近岸邊碼頭,提前一步下來,搭上一個板子。
朱楩這才率先邁步走上碼頭。
“顧家?是顧家的房子的那個顧家嗎?”朱楩隨口問道。
顧紋繼續彎著腰維持著行禮的姿勢,頭也不抬的說道:“是。”
他沒有否認確實有人這樣稱唿他們顧家。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這蘇州城的土地房產,基本上都是他們顧家的產業。
瞞是瞞不住的,何不坦誠一些?
朱楩有些意外,這顧家人竟然很有底氣啊?
就不怕自己砍了他們?
想了想,朱楩說道:“你先直起腰吧,本王沒那麽大的架子。”
“謝殿下,”顧紋這才直起身,顯得不卑不亢。
他雖然深施一禮,但是卻又沒有行五體投地的跪拜大禮,既保留了自身身為世家的矜持,又不會失了禮數,可謂進退有據。
朱楩挑挑眉,這和之前的張家可不一樣,感受到了顧家體現出的深厚底蘊。
不過朱楩也不以為意,隨口說道:“先下去吧,有話等一下再說。”
這裏是在碼頭上,他們在這裏堵著,身後的人都下不來,連徐妙錦和湯欣都被堵在船上幹瞪眼呢。
顧紋趕緊側身讓到一旁,讓朱楩先過。
朱楩也不客氣,搖著扇子走了下去。
然後王福等人這才接連下船。
來到岸上,朱楩發現,一旁放著一張小桌子,上麵擺著一些簡單的食物,雖然簡陋,但是都是新鮮打撈上來的魚蝦烹製的,而且有清蒸有紅燒,也有油炸和炒菜,可謂是色香味兒俱全了。
邊上還放著幾壇子酒水,還有兩個人侍立在一旁。
朱楩笑著迴頭問顧紋:“這不會是給我準備的吧?”
“啟稟殿下,正是,”顧紋走了過來,拱手說道:“小人今日才得知殿下昨日入城的消息,有失遠迎還望勿怪。小人出來時,本來已經讓府上廚子們隨時做好準備迎駕,可是見殿下在湖上遊玩的正在興頭上,自然不敢打擾。又見天色不早,於是自作主張讓人備下一些酒水,為您填填肚子,晚上再設宴款待,還請殿下不要嫌棄簡陋。”
“哪裏會嫌棄呢,畢竟這也是你的一番心意,”朱楩故意說道。
顧紋心裏一動,再看朱楩時,眼中閃過一抹異樣。
看來這位殿下不但帶兵打仗厲害,就連政治眼光也很毒辣。
這裏麵其實暗藏隱秘的試探。
首先顧紋上來先以進為退,一上來就告罪,說自己昨日沒有迎接朱楩,希望朱楩不要怪罪。
而朱楩沒有借題發揮,反而把壓力給到了顧紋,既然你說這是簡陋的接待,可這,不也是伱的一片心意?
既然是你的心意,你故意以簡陋的東西來接待我,又是幾個意思?真是來請罪的嗎?
說到底,朱楩那可是被洪武大帝三番五次吊起來戲耍的,連麵上的和底子的東西全被人家看透了,說難聽點的,怕不是連褲衩是什麽顏色都被老爹弄清楚了。
朱楩當時都震驚,老朱你看劇本了?
連靖難之役都知道是吧?
顧紋想跑他這裏來抖機靈?你就說你想怎麽死吧。
朱楩沒吃過豬肉,那也見過自己爹跑的。
(朱元璋,你等我找鞋底子啊。)
顧紋稍微試探一下,也就見好就收了,不敢繼續賣弄那點小聰明,而是親自招待起來。
先把麵對著太湖的凳子給朱楩挪開,恭請他坐下。
朱楩也不說話,任憑顧紋的安排。
隨後顧紋還親自一左一右,分別為徐妙錦和湯欣安排了座位。
一張四四方方的小桌子,很快就坐滿了。
到最後,顧紋讓下人從馬車裏取出一個墊子,然後鋪在朱楩對麵,但是又不敢擋住朱楩的麵對方向,而是側過身跪坐了下來。
其實這才是正坐,以前所謂的正坐都是這種方式,而馬紮凳子椅子,都屬於胡風坐法。
可畢竟胡風已經廣為流傳,而正坐的坐姿,又和跪著沒什麽區別。
朱楩微眯雙眼,看向顧紋。
顧紋低下頭,雙手抱拳禮,深施一禮:“不敢隱瞞殿下,今日此番前來,除了想恭請殿下移駕顧家歇息,聊表忠心之外,小人還要狀告那蘇州知府蔡玄,幾年前那蔡玄以災情為借口,欺上瞞下混淆視聽,還收買行賄了當今左都禦史秦升,不但貪汙了朝廷的賑災糧款,還強征賦稅,可謂是為禍鄉裏魚肉百姓啊,殿下。”
其實連徐妙錦和湯欣都看不明白了,這顧紋到底是來幹什麽的?
隻有朱楩看出來了,顧家這是打算向自己投誠啊?
隻是顧紋沒有做的太過明顯,畢竟他顧家也算是個名聲顯赫的世家,總有自己的矜持。
但是話裏話外全是表忠心,他還以正坐的姿勢向自己跪下,乃至以蔡玄為投名狀,暗示自己他們顧家與蘇州城上下官場毫無瓜葛。
甚至與整個蘇州府境內的官場都做了切割。
要知道,一旦蔡玄所犯之事東窗事發,絕不是他蔡玄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蘇州府上下都要清洗一遍的。
朱楩頗為玩味兒的看著顧紋,忽然說道:“難道你們顧家就沒有什麽要交代的嗎?”
顧紋直起身,一臉認真嚴肅的說道:“殿下可知蘇州府全境有田地幾何?”
“考我?”
“不敢。”
“哼,”朱楩哼了一聲,說出之前李景隆給自己匯報過的數據:“以前蘇州府全境有六萬七千多頃地,後來墾荒增加到了增加到了九萬五千四百頃地。”
顧紋點點頭,接著朱楩的話說道:“而這其中,超過六成,乃至七成都是官田。由陛下數次抄田劃為官田的。”
朱楩笑了,說道:“你這是滿腹怨氣啊?”
“小人不敢,”顧紋趕緊解釋道:“小人隻是想給您解釋,蘇州府全境幾百萬畝地,基本都是朝廷的。除此之外大部分農田都是百姓的。敢問殿下,您自從入城以來,可曾聽聞百姓說我顧家的不是?”
“哦?”朱楩心裏一動,隱隱已經猜到顧紋要說什麽了。
接著就聽顧紋說道:“好叫殿下您知道,我顧家除了曆朝曆代先人們立下功勞得到的封賞,從不敢侵吞半分土地。咱們世家已經夠得天獨厚了,又怎麽敢欺負百姓與民爭利?”
“那顧家的房子又是怎麽個說法?”朱楩開門見山的問道。
顧紋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殿下啊,當初陛下攻打張士誠,圍了蘇州城整整八個月,直至城破方才告終。八個月的戰火洗禮,全城上下已經沒有一個完整的地方。事後沈萬三跟隨陛下去了南京,各個世家也被遷徙到了別處。”
也就是著名的洪武趕散事件了。
“可是蘇州城總要有人來重建的。您看看如今的蘇州城,看起來繁榮似錦,可當初可不是這樣的。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朝廷也拿不出那麽多銀子。於是我們顧家自告奮勇自掏腰包,這才幫助朝廷修建了如今的蘇州城。”
“陛下為了嘉獎我們顧家,這才把大部分城內土地房產的地契給了我們。我們也不敢真就把蘇州城當成是顧家的了,隻是給陛下約定好,按照這些地契收租,三十年後還歸朝廷。”
“所以咱們顧家雖然拿著這些地契房產,可是從來都不敢輕易變賣。殿下,您想想如果把這些房子全都賣出去,能變賣多少錢?可這都是朝廷的,是陛下的,咱們顧家可不是真的主人。”
朱楩陷入了沉思,在考慮顧紋的話可信與否。
可轉念又一想,顧紋好像不敢騙自己,何況如果不是老朱授意,他們顧家真敢這麽肆意妄為的,拿了幾乎蘇州城內的所有房產地契?
瘋了嗎?
不怕一夜之間滿門九族全滅?
也許這顧紋說的還是真的?
而現如今乃是洪武二十七年,就算從洪武元年開始算,也還不到三十年,所以如今顧家還是拿著這些地契的。
也就是說,是自己想多了,誤會了顧家嗎?
“你們真沒有兼並土地?”朱楩微眯雙眼問道。
顧紋苦笑著搖搖頭。
六成,乃至接近七成的土地都是朝廷的官田,隨著洪武趕散,也就是洪武大帝把當初幫張士誠守城的,諸如沈萬三在內的各家世家遷徙離開,那些抄沒的田地可都收入官府朝廷所有了。
你們老朱家才是最大的地主好吧。
“那是我有點著急了?”朱楩有感而發的嘀咕道,一路上隻顧著奔著蘇州城來了,鎮江府也沒去,常州府和無錫也給錯過了。
好像猜到了朱楩的想法,那顧紋猶豫一下,忽然說道:“常州乃是張家本家所在,雖然溧陽縣張家作惡多端,出了不孝子弟。但是張家已經分家了三代以上,分家已經與本家無關。這常州張家還是不錯的,代有人才出,張家的才子可謂名不虛傳。”
“還有無錫縣的錢家,同樣恪守本分,乃是杭州錢家分家出來的分家。杭州錢家更是無話可說。”
按照顧紋的推舉,這錢家可不簡單,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就有錢俶被封為吳越國王,後來為了完成國家統一,獻出所據兩浙十三州之地歸宋,累受封至鄧王。
可謂是深明大義,不拘小節。
否則誰願意好好的國王不當,而是給別人當臣子呢。
吳越國王乃是國號,與大宋皇帝是平起平坐的級別。
而自削國號,就是臣子了。
這放在歐洲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否則歐洲何必亂成一團呢?
以至於百家姓中,第一排都是趙錢孫李。
而且錢家一直恪守本分盡忠職守,不敢有所逾越,乃至代有人才出。
不說後世錢老在內的國家棟梁。
就是如今,也有不少錢氏子弟在為大明效力。
朱楩暗暗點頭,記下了這些。
顧紋甚至還說:“如果殿下一路繼續往杭州去,等到了杭州,可以住在錢家。”
朱楩心裏一動,看向顧紋,問道:“你在教我做事?”
“不敢,”顧紋深吸口氣,說道:“殿下,小人能猜出一二,您此番巡視天下,必不簡單。小人不敢妄加揣測,隻是想提醒一下殿下。劉家的銀子,和龐家的麵子,必有您想要的結果。”
“哦?我想要什麽結果呢?”朱楩冷笑著繼續問道。
顧紋頓時冒出冷汗,低下頭,說道:“殿下,您不會是想把世家趕盡殺絕吧?”
如果世家沒有犯錯,還要強行處置,甚至消滅,那這就是要把世家趕盡殺絕了。
可是顧紋想想朱楩不去鎮江府,不去常州府,猜到他這次就是直奔他們顧家而來的。
顧紋很聰明,已經知道原因出在哪裏,正所謂樹大招風,顧家的房子這句話,就是他們的禍端。
於是顧紋連忙趕來,當麵說清楚前因後果。
而且他自認為張家與錢家也不該突然遭受無妄之災,這才仗義執言。
可要是他猜錯了呢?萬一那位殺伐果斷的陛下就是要徹底鏟除他們呢?
顧紋咬咬牙,雙手抱拳一躬到底,說道:“殿下,顧家願意為您搖旗呐喊。隻求殿下不要妄造殺孽。江南世家,不是大明的敵人。隻求您能明辨是非,隻誅害群之馬。”
“你們真的很聰明,”朱楩不禁感慨道。
其實這顧紋什麽都懂,也什麽都看出來了。
這老小子竟然還真滴水不漏。
顧紋知道,如果現在有世家敢出來冒頭,敢指責朱楩名不正言不順,你等著吧,滿門抄斬大餐,好走不送。
如今顧紋最擔心的,已經不再是自家安危,而是整個江南世家會不會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是就此覆滅。
世家的關係很複雜,有利益衝突,但是更多時候,反而是裙帶的群體利益關係。
不用懷疑,明末的東林黨,就是江南世家弄出來的。
隻不過最開始的東林黨還算不錯,也想輔佐朝政。
可後來,隨著權勢越來越大,被利欲熏心蒙蔽了雙眼,慢慢的就變味兒了。
總得來說,江南世家還是有好人的,也不能一杆子打死。
比如這顧家,其實就還算不錯,也正如顧紋所說,蘇州府全境幾百萬畝田地,除了官田以外,大多都是農田。
顧家還真沒兼並土地,或者以前也有過,後來又都吐出來了,就猶未可知了。
想著,朱楩陷入了沉思。
這顧家,是收下當狗?還是請客斬首?
(本章完)
若是換做一般人,想的恐怕是立即追上去,大不了再雇一艘船嘛。
但是顧紋卻沒有,而是讓人把車停在這裏,默默的等待起來。
當然了,他也不至於一直站在外麵等著,他又不是來認罪請罰的,所以還是坐在馬車內,靜靜的等待著。
另一邊,朱楩可不知道岸邊上的事,正在與徐妙錦有說有笑。
太湖雖然不如西湖有名氣,因為很多人大概都聽說過西湖美景,還有很多關於西湖的詩詞歌賦,但是卻很少聽說太湖。
但是太湖乃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至少在麵積上來說,可不是西湖可比的。
主要是西湖乃是景區,有很多可以觀光的景點,加上古代才子佳人喜歡遊湖相聚,這才流傳了很多故事。
而太湖卻不一樣,跟鄱陽湖一樣,就隻是一個正常的大湖泊。
連擺渡的船夫都說:“客人想必是外地來的吧,咱們太湖可沒有什麽好遊玩的景色,倒是聽說那杭州的西湖美輪美奐,還有許多才子佳人在那裏相會哩。”
朱楩打開折扇笑了笑:“我可不是什麽才子。”
畢竟他以武將標榜嘛。
船夫看了看朱楩周圍,那些近衛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把朱楩附近全都照顧到了,即使不用全都圍上來,可一旦發生點什麽突發狀況,他們都可以第一時間出手護駕。
還有王福,就算朱楩如今更多的都在差使李景隆。
但是王福可不敢懈怠,仍然在一旁謹慎對待。
太湖規模甚大,而且不知道最深的地方有幾米水深,他們又都不是水軍出身,萬一真出點什麽差錯,水上可不比陸地啊。
倒是朱楩不以為意,哪有那麽多刁民想害他。
“可惜了,沒有琴和箏,不然還能合奏一曲,”湯欣望著徐妙錦,笑著說道。
兩女可謂是能文能武,不但可以上陣統兵作戰,還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詩詞歌賦自然也不在話下。
有這樣兩位佳人相伴,根本不會讓朱楩覺得乏味。
雖然無法聽她們彈奏幾曲,可後來兩女以太湖為題,來了一場鬥詩大會,就算不是現場作詩,而是說出有典故的古詩古詞,也足以讓朱楩大開眼界了。
跟她們比起來,朱楩都算是不學無術了。
當然了,他學的東西以實際為主,都是治國安邦的政事,與詩詞歌賦無關。
一圈太湖遊了下來,倒也算是盡興。
之後一直到了下午,眼看太陽開始逐漸西沉了,一行人才算盡興上岸。
剛到岸邊,顧紋就先一步迎了上來,拱手深施一禮:“顧家顧紋,拜見滇王千歲。”
什麽?王爺?
船家嚇傻了,‘噗通’跪了下來。
還好此時岸邊的集市已經大多散了,不然肯定又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朱楩給近衛使了個眼色。
有人扶起了船家,有人等船靠近岸邊碼頭,提前一步下來,搭上一個板子。
朱楩這才率先邁步走上碼頭。
“顧家?是顧家的房子的那個顧家嗎?”朱楩隨口問道。
顧紋繼續彎著腰維持著行禮的姿勢,頭也不抬的說道:“是。”
他沒有否認確實有人這樣稱唿他們顧家。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這蘇州城的土地房產,基本上都是他們顧家的產業。
瞞是瞞不住的,何不坦誠一些?
朱楩有些意外,這顧家人竟然很有底氣啊?
就不怕自己砍了他們?
想了想,朱楩說道:“你先直起腰吧,本王沒那麽大的架子。”
“謝殿下,”顧紋這才直起身,顯得不卑不亢。
他雖然深施一禮,但是卻又沒有行五體投地的跪拜大禮,既保留了自身身為世家的矜持,又不會失了禮數,可謂進退有據。
朱楩挑挑眉,這和之前的張家可不一樣,感受到了顧家體現出的深厚底蘊。
不過朱楩也不以為意,隨口說道:“先下去吧,有話等一下再說。”
這裏是在碼頭上,他們在這裏堵著,身後的人都下不來,連徐妙錦和湯欣都被堵在船上幹瞪眼呢。
顧紋趕緊側身讓到一旁,讓朱楩先過。
朱楩也不客氣,搖著扇子走了下去。
然後王福等人這才接連下船。
來到岸上,朱楩發現,一旁放著一張小桌子,上麵擺著一些簡單的食物,雖然簡陋,但是都是新鮮打撈上來的魚蝦烹製的,而且有清蒸有紅燒,也有油炸和炒菜,可謂是色香味兒俱全了。
邊上還放著幾壇子酒水,還有兩個人侍立在一旁。
朱楩笑著迴頭問顧紋:“這不會是給我準備的吧?”
“啟稟殿下,正是,”顧紋走了過來,拱手說道:“小人今日才得知殿下昨日入城的消息,有失遠迎還望勿怪。小人出來時,本來已經讓府上廚子們隨時做好準備迎駕,可是見殿下在湖上遊玩的正在興頭上,自然不敢打擾。又見天色不早,於是自作主張讓人備下一些酒水,為您填填肚子,晚上再設宴款待,還請殿下不要嫌棄簡陋。”
“哪裏會嫌棄呢,畢竟這也是你的一番心意,”朱楩故意說道。
顧紋心裏一動,再看朱楩時,眼中閃過一抹異樣。
看來這位殿下不但帶兵打仗厲害,就連政治眼光也很毒辣。
這裏麵其實暗藏隱秘的試探。
首先顧紋上來先以進為退,一上來就告罪,說自己昨日沒有迎接朱楩,希望朱楩不要怪罪。
而朱楩沒有借題發揮,反而把壓力給到了顧紋,既然你說這是簡陋的接待,可這,不也是伱的一片心意?
既然是你的心意,你故意以簡陋的東西來接待我,又是幾個意思?真是來請罪的嗎?
說到底,朱楩那可是被洪武大帝三番五次吊起來戲耍的,連麵上的和底子的東西全被人家看透了,說難聽點的,怕不是連褲衩是什麽顏色都被老爹弄清楚了。
朱楩當時都震驚,老朱你看劇本了?
連靖難之役都知道是吧?
顧紋想跑他這裏來抖機靈?你就說你想怎麽死吧。
朱楩沒吃過豬肉,那也見過自己爹跑的。
(朱元璋,你等我找鞋底子啊。)
顧紋稍微試探一下,也就見好就收了,不敢繼續賣弄那點小聰明,而是親自招待起來。
先把麵對著太湖的凳子給朱楩挪開,恭請他坐下。
朱楩也不說話,任憑顧紋的安排。
隨後顧紋還親自一左一右,分別為徐妙錦和湯欣安排了座位。
一張四四方方的小桌子,很快就坐滿了。
到最後,顧紋讓下人從馬車裏取出一個墊子,然後鋪在朱楩對麵,但是又不敢擋住朱楩的麵對方向,而是側過身跪坐了下來。
其實這才是正坐,以前所謂的正坐都是這種方式,而馬紮凳子椅子,都屬於胡風坐法。
可畢竟胡風已經廣為流傳,而正坐的坐姿,又和跪著沒什麽區別。
朱楩微眯雙眼,看向顧紋。
顧紋低下頭,雙手抱拳禮,深施一禮:“不敢隱瞞殿下,今日此番前來,除了想恭請殿下移駕顧家歇息,聊表忠心之外,小人還要狀告那蘇州知府蔡玄,幾年前那蔡玄以災情為借口,欺上瞞下混淆視聽,還收買行賄了當今左都禦史秦升,不但貪汙了朝廷的賑災糧款,還強征賦稅,可謂是為禍鄉裏魚肉百姓啊,殿下。”
其實連徐妙錦和湯欣都看不明白了,這顧紋到底是來幹什麽的?
隻有朱楩看出來了,顧家這是打算向自己投誠啊?
隻是顧紋沒有做的太過明顯,畢竟他顧家也算是個名聲顯赫的世家,總有自己的矜持。
但是話裏話外全是表忠心,他還以正坐的姿勢向自己跪下,乃至以蔡玄為投名狀,暗示自己他們顧家與蘇州城上下官場毫無瓜葛。
甚至與整個蘇州府境內的官場都做了切割。
要知道,一旦蔡玄所犯之事東窗事發,絕不是他蔡玄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蘇州府上下都要清洗一遍的。
朱楩頗為玩味兒的看著顧紋,忽然說道:“難道你們顧家就沒有什麽要交代的嗎?”
顧紋直起身,一臉認真嚴肅的說道:“殿下可知蘇州府全境有田地幾何?”
“考我?”
“不敢。”
“哼,”朱楩哼了一聲,說出之前李景隆給自己匯報過的數據:“以前蘇州府全境有六萬七千多頃地,後來墾荒增加到了增加到了九萬五千四百頃地。”
顧紋點點頭,接著朱楩的話說道:“而這其中,超過六成,乃至七成都是官田。由陛下數次抄田劃為官田的。”
朱楩笑了,說道:“你這是滿腹怨氣啊?”
“小人不敢,”顧紋趕緊解釋道:“小人隻是想給您解釋,蘇州府全境幾百萬畝地,基本都是朝廷的。除此之外大部分農田都是百姓的。敢問殿下,您自從入城以來,可曾聽聞百姓說我顧家的不是?”
“哦?”朱楩心裏一動,隱隱已經猜到顧紋要說什麽了。
接著就聽顧紋說道:“好叫殿下您知道,我顧家除了曆朝曆代先人們立下功勞得到的封賞,從不敢侵吞半分土地。咱們世家已經夠得天獨厚了,又怎麽敢欺負百姓與民爭利?”
“那顧家的房子又是怎麽個說法?”朱楩開門見山的問道。
顧紋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殿下啊,當初陛下攻打張士誠,圍了蘇州城整整八個月,直至城破方才告終。八個月的戰火洗禮,全城上下已經沒有一個完整的地方。事後沈萬三跟隨陛下去了南京,各個世家也被遷徙到了別處。”
也就是著名的洪武趕散事件了。
“可是蘇州城總要有人來重建的。您看看如今的蘇州城,看起來繁榮似錦,可當初可不是這樣的。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朝廷也拿不出那麽多銀子。於是我們顧家自告奮勇自掏腰包,這才幫助朝廷修建了如今的蘇州城。”
“陛下為了嘉獎我們顧家,這才把大部分城內土地房產的地契給了我們。我們也不敢真就把蘇州城當成是顧家的了,隻是給陛下約定好,按照這些地契收租,三十年後還歸朝廷。”
“所以咱們顧家雖然拿著這些地契房產,可是從來都不敢輕易變賣。殿下,您想想如果把這些房子全都賣出去,能變賣多少錢?可這都是朝廷的,是陛下的,咱們顧家可不是真的主人。”
朱楩陷入了沉思,在考慮顧紋的話可信與否。
可轉念又一想,顧紋好像不敢騙自己,何況如果不是老朱授意,他們顧家真敢這麽肆意妄為的,拿了幾乎蘇州城內的所有房產地契?
瘋了嗎?
不怕一夜之間滿門九族全滅?
也許這顧紋說的還是真的?
而現如今乃是洪武二十七年,就算從洪武元年開始算,也還不到三十年,所以如今顧家還是拿著這些地契的。
也就是說,是自己想多了,誤會了顧家嗎?
“你們真沒有兼並土地?”朱楩微眯雙眼問道。
顧紋苦笑著搖搖頭。
六成,乃至接近七成的土地都是朝廷的官田,隨著洪武趕散,也就是洪武大帝把當初幫張士誠守城的,諸如沈萬三在內的各家世家遷徙離開,那些抄沒的田地可都收入官府朝廷所有了。
你們老朱家才是最大的地主好吧。
“那是我有點著急了?”朱楩有感而發的嘀咕道,一路上隻顧著奔著蘇州城來了,鎮江府也沒去,常州府和無錫也給錯過了。
好像猜到了朱楩的想法,那顧紋猶豫一下,忽然說道:“常州乃是張家本家所在,雖然溧陽縣張家作惡多端,出了不孝子弟。但是張家已經分家了三代以上,分家已經與本家無關。這常州張家還是不錯的,代有人才出,張家的才子可謂名不虛傳。”
“還有無錫縣的錢家,同樣恪守本分,乃是杭州錢家分家出來的分家。杭州錢家更是無話可說。”
按照顧紋的推舉,這錢家可不簡單,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就有錢俶被封為吳越國王,後來為了完成國家統一,獻出所據兩浙十三州之地歸宋,累受封至鄧王。
可謂是深明大義,不拘小節。
否則誰願意好好的國王不當,而是給別人當臣子呢。
吳越國王乃是國號,與大宋皇帝是平起平坐的級別。
而自削國號,就是臣子了。
這放在歐洲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否則歐洲何必亂成一團呢?
以至於百家姓中,第一排都是趙錢孫李。
而且錢家一直恪守本分盡忠職守,不敢有所逾越,乃至代有人才出。
不說後世錢老在內的國家棟梁。
就是如今,也有不少錢氏子弟在為大明效力。
朱楩暗暗點頭,記下了這些。
顧紋甚至還說:“如果殿下一路繼續往杭州去,等到了杭州,可以住在錢家。”
朱楩心裏一動,看向顧紋,問道:“你在教我做事?”
“不敢,”顧紋深吸口氣,說道:“殿下,小人能猜出一二,您此番巡視天下,必不簡單。小人不敢妄加揣測,隻是想提醒一下殿下。劉家的銀子,和龐家的麵子,必有您想要的結果。”
“哦?我想要什麽結果呢?”朱楩冷笑著繼續問道。
顧紋頓時冒出冷汗,低下頭,說道:“殿下,您不會是想把世家趕盡殺絕吧?”
如果世家沒有犯錯,還要強行處置,甚至消滅,那這就是要把世家趕盡殺絕了。
可是顧紋想想朱楩不去鎮江府,不去常州府,猜到他這次就是直奔他們顧家而來的。
顧紋很聰明,已經知道原因出在哪裏,正所謂樹大招風,顧家的房子這句話,就是他們的禍端。
於是顧紋連忙趕來,當麵說清楚前因後果。
而且他自認為張家與錢家也不該突然遭受無妄之災,這才仗義執言。
可要是他猜錯了呢?萬一那位殺伐果斷的陛下就是要徹底鏟除他們呢?
顧紋咬咬牙,雙手抱拳一躬到底,說道:“殿下,顧家願意為您搖旗呐喊。隻求殿下不要妄造殺孽。江南世家,不是大明的敵人。隻求您能明辨是非,隻誅害群之馬。”
“你們真的很聰明,”朱楩不禁感慨道。
其實這顧紋什麽都懂,也什麽都看出來了。
這老小子竟然還真滴水不漏。
顧紋知道,如果現在有世家敢出來冒頭,敢指責朱楩名不正言不順,你等著吧,滿門抄斬大餐,好走不送。
如今顧紋最擔心的,已經不再是自家安危,而是整個江南世家會不會因此而一蹶不振,甚至是就此覆滅。
世家的關係很複雜,有利益衝突,但是更多時候,反而是裙帶的群體利益關係。
不用懷疑,明末的東林黨,就是江南世家弄出來的。
隻不過最開始的東林黨還算不錯,也想輔佐朝政。
可後來,隨著權勢越來越大,被利欲熏心蒙蔽了雙眼,慢慢的就變味兒了。
總得來說,江南世家還是有好人的,也不能一杆子打死。
比如這顧家,其實就還算不錯,也正如顧紋所說,蘇州府全境幾百萬畝田地,除了官田以外,大多都是農田。
顧家還真沒兼並土地,或者以前也有過,後來又都吐出來了,就猶未可知了。
想著,朱楩陷入了沉思。
這顧家,是收下當狗?還是請客斬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