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大年三十,來了軍情?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係統來了 作者:姓姓姓姓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年了。
洪武二十七年,大年三十。
這一天,可謂是舉國歡度新年。
尤其是京城,從白天開始,到處都是放鞭炮的動靜。
同時從家家戶戶的煙筒裏,也開始飄出各色佳肴美味的香氣。
皇宮內也早就換上喜慶的鮮豔紅色,到處都是張燈結彩,連太監宮女們,也全都換上了新衣服。
唯獨今天,紅色不再是位高權重者的象征,誰都可以穿戴。
朱楩今天也換上了紅色蟒袍,一大早就進宮了,同行的還有木邱。
徐妙錦和湯欣畢竟還沒有名分,隻能等到晚上宴會時,隨家人入宮參加晚宴。
木邱今天也是盛裝打扮,一身華貴的禮服,乃是宮廷風格,正是之前周貴妃給她準備的。
那本來應該是周貴妃自己的禮服,畢竟今年她剛被冊封為貴妃,雖然還沒得到封號,譬如郭寧妃、郭惠妃等等,都是有封號的。
可是以朱楩如今的風頭,誰不知道她乃是今年後宮的主角。
如今朱元璋的後位還空置著。
不知道多少人還心存幻想。
尤其是如今的周貴妃,那可是風光無限。
從去年,不,是從當初朱楩就藩雲南,而後隨著定邊之戰打響,並且傳迴雲南大捷的消息開始。
朱楩就一路高歌猛進,年前更是打下韃靼,今年又打下瓦剌與兀良哈。
更不用說還有藏地大捷的消息,等到東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帝國的消息送迴來。
那時候,就更了不得了。
以這麽多且如此頻繁的,一樁樁一件件,每一個都是奇功、不世之功的大功,該如何封賞?
整個部隊都可以論功行賞。
問題是,朱楩已經身為藩王,乃是貴族中除了皇帝最大的王爵。
還怎麽封怎麽賞?
如今很多人都在考慮這個問題。
甚至許多文官私下裏三五聚在一起,悄悄議論起來。
“以如今滇王的聲勢,怕不是有威脅到太孫殿下的可能。一旦陛下起了變儲的心思,恐怕要動搖國本啊。”
“又或者如之前一般呢?既然滇王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不若向陛下請旨,冊封滇王之母周貴妃進後位?”
“請貴妃為後?”
“善。”
這些人是參考了今年五月份周妃封貴妃的‘玩法’,又要把朱楩的千秋之功,繼續算在周貴妃的頭上。
否則總不能隻給朱楩加點年奉吧?
還是說封地?
可明朝的王爺‘分封而不錫土’,以此方法來節製王權,甚至連許多王公大臣都有各自的田產地契,比王爺的條件還好。
這是擔心,王爺到了自己的藩地變得無法無天,就好似之前秦王朱樉一樣,根本沒人能夠節製。
那樣一來,受苦的還是百姓。
何況王爺有了藩國,再有了封地,豈不是直接可以獨立了?
一旦開了這樣的先例,唯恐打開未知大門,禍害無窮。
所以是不可能給朱楩封地的。
而加點俸祿什麽的,那也太寒磣了,誰能說得出口?
翻來覆去,隻好在周貴妃的身上打主意。
而此時的周貴妃後宮裏,朱楩領著木邱已經到了,正在給周貴妃拜年。
“大哥,”朱鬆此時從外麵跑了進來。
兄弟倆隻差了一歲,說起來朱鬆才十五歲吧?
其實還隻是個孩子呢。
但是朱楩也隻有十六歲,兩兄弟站一起,立刻就顯現出了朱楩的成熟穩重。
“壓歲錢,”朱鬆一見麵竟然就想搜刮朱楩的錢。
朱楩翻了個白眼:“我還沒結婚呢,而且那是長輩給晚輩,晚輩還要給長輩磕頭才給的,怎地?你要給我磕頭啊?”
至少在朱楩看來,沒結婚的,一律當孩子處理。
成家立業嘛,沒成家,算不得成年人。
“小氣,”朱鬆撇撇嘴,嘟嘟囔囔的。
“你說什麽?”朱楩可不樂意了,說道:“不是我小氣,是我真沒錢啊。”
沒辦法,朱楩從不差錢,所以他的歲祿要麽之前幫秦王府補償給百姓們許多,要麽會作為撫恤金給陣亡或者重傷的將士們了。
他自己是真沒錢。
包括京城王府上下人員的工資,那都是由朝廷和宗人府直接發的。
找他要錢?虧你想的出來。
不過如果朱楩願意,隨時都可以從係統商店裏麵以資源兌換銀兩,匯率是一比一,一點資源兌換一兩銀子。
也可想而知朱楩的真正財富有多恐怖了。
“好了鬆兒,別跟你哥犯渾,”周貴妃笑嗬嗬的打斷兩兄弟。
原本她比較偏心小的,可如今看著兩兄弟站在一起,尤其是朱楩那高高的個頭,以及如今越發顯得不怒自威,英氣逼人的霸王之氣,就越發喜愛。
朱鬆湊到周貴妃的身邊,跟孩子一樣纏著母妃要壓歲錢,要好吃的點心、糖果、蜜餞。
他可是知道的,母親自從成為貴妃以後,得到的待遇也跟著水漲船高了起來。
而且朱楩雖然是從草原迴來的,但是自從與母親改善了關係以後,可沒少從雲南直接讓人送許多好吃的小玩意兒到宮裏。
據說許多其他後宮的妃子,都很喜歡,還讓周貴妃在後宮增加了不少好人緣。
尤其是那些小東西很多在外麵想買都買不到。
周貴妃哭笑不得的搖搖頭,明明都是從她肚子裏爬出來的,怎麽身為兄弟也有不同?
這倆兄弟隻差了一年,恨不得差點當了雙胞胎。
可是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她都要懷疑,是不是老大把自己和陛下的好東西都給吸走了,才導致老二啥也不是?
還好她沒有說出來,否則,朱鬆指不定得多傷心呢。
“對了娘,昨天我爹還想說要封你為後呢,”朱鬆手中拿著一塊糕點,邊吃邊說道。
周貴妃頓時眼前一亮,因為激動,渾身都花枝亂顫起來。
“真的?”周貴妃忙問道。
“啊,”朱鬆答應著,又說道:“不過被我哥給拒絕了。”
周貴妃的心情,簡直如同坐過山車一樣,大喜大悲之後的落失感,差點沒暈厥過去。
“朱十八,你最好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否則別逼我大過年的抽你,”周貴妃頭一次產生了用鞋底子抽這個大兒子的想法。
哪怕以前他們走的並不親近,周貴妃也隻是在遠處不遠不近的高冷著,不會虐待小時候的朱楩,畢竟那是她的親骨肉。
可現在周貴妃懷疑,這小子真是自己生的嗎?你坑爹也就坑了,怎麽還帶坑娘的啊?
朱楩瞪了眼一旁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熱鬧的朱鬆,說道:“這不是昨天,是前天的事好嗎。而且當時伱不是在場嗎。怎麽不說實話?”
“什麽是實話?”周貴妃心裏一動,難道還有比自己成為皇後更重要的事嗎?難道這個臭小子不知道,自己當了皇後,他們哥倆可就是嫡子了,對他們將來有機會奪嫡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朱楩歎了口氣,隻好把前日家宴上發生的事,簡單重述了一遍。
周貴妃渾身都在顫抖了。
啥玩意兒?前天在全天下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你們父子一家,就把儲君的事給密謀了?
雖然朱元璋是皇帝,可哪怕你是皇帝,就可以不考慮臣子的想法與意見了嗎?
還有。
“那朱允炆就那麽聽話的,任憑你把他廢儲了?”周貴妃百思不得其解。
朱楩笑了,沒有隱瞞自己的母親,說出當時迴城的遭遇。
“當日我們入城時,在玄武門遭到了兵變。由朱允炆背後主持,以兵部侍郎齊泰為主,夥同禮部侍郎黃觀和太常寺卿黃子澄等人,私自調遣一衛所兵力圍殺我等。”
“隻不過這件事被我爹壓下去了,所以旁人無從得知罷了。不說本王乃是當今陛下洪武大帝的兒子,隻說以我今年立下無數大功,他身為一國儲君卻如此嫉賢妒能,實在是難當大用。”
“其實若不是當時錦衣衛出現了,事情隻會鬧得更大,連這個年都過不好。”
隨著朱楩娓娓道來,周貴妃與朱鬆這才知道他遭遇過什麽。
玄武門之變?
朱允炆竟然敢學李二鳳?
隻不過朱允炆與李二鳳的情況還不一樣,當時李世民已經被他太子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入絕路,不發動玄武門之變,那就是死局了。
而且李世民身邊的秦王府府臣,也將遭到致命打擊,是不得已而為之。
相當於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如此了。
可朱允炆呢。
他畢竟是皇太孫,他才是儲君。
而且你也不想想你身邊的都是什麽人,人家李世民身邊的,又是什麽人。
你拿齊泰、黃觀、黃子澄他們去跟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那幫人比啊?
所以朱允炆輸的不冤,而且已經給他留麵子了,朱允炆也要有自知之明。
事情你做了,成者王侯敗者寇,你都輸了,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至少這一點,朱允炆還是有擔當的,所以他也痛快答應退位了。
不然還能如何?隨著齊泰三人一死,而且事後還要株連一大堆人。
他的班底已經垮台了。
反觀朱楩,不但以武將集團為班底,還在軍中擁有極大聲望,再有湯徐二公為他造勢。
朱楩的勢頭已然無人可擋。
“可是這跟你阻止我封後有什麽關係?”周貴妃突然反應過來,既然兒子如今完好無損的站在自己麵前,自然不用再為他擔心。
於是她開始為自己考慮了。
就問這後宮女子,誰不想當皇後?
還是洪武大帝的皇後。
那可是千古一帝。
朱楩頗為無奈,隻好說道:“但是我的娘,我朱楩若是要以這種取巧的方式登基,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想我堂堂八尺男兒,最後是靠我娘當了皇後才當上新帝的,好說也不好聽啊。”
“何況以我的能耐和手段,還有這些年立下的不世奇功,難道還不夠資格當皇帝嗎?”
此時朱楩身上,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強勢與霸氣。
王霸之氣盡顯。
同時周貴妃也暗暗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成為貴妃,全是靠著母憑子貴,是把朱楩的功勞給了自己,才讓她如今風光無限。
如果她想晉封後位,沒有朱楩的這些奇功是不行的。
可一旦她拿來給自己增加了政治籌碼,就等於把朱楩釜底抽薪,他可是要靠著這些不世奇功奪嫡登基呢。
“母憑子貴也好,還是子憑母貴也罷。你畢竟是從我的肚子裏爬出來的。娘隻要你們弟兄更好,就心滿意足了,”周貴妃說道。
朱楩笑著說道:“放心吧,這個皇位,我坐定了。等我當了皇帝,自然沒人敢欺負我兄弟。不過這個皇位要坐多久,我就還沒有考慮了。”
周貴妃翻了個白眼,好笑道:“你以為皇帝是什麽?還能提前退位的?”
為什麽不呢?為什麽功成名就之後不能功成身退呢?
就讓他給大明人帶來退休的概念吧。
退休之後的生活,沒事養養鳥遛遛狗逗逗貓,再帶帶孫子,多好。
那才是享受,那才是生活啊。
朱楩沒有說的是,其實他今後想過的生活,是帶著老婆們,找個深山老林隱居起來。
耕幾畝田地,夠吃喝就行。
最好是靠近水源的地方,沒事還能釣釣魚,也不會擔心缺水的問題。
至於其他物資。
反正有係統在,萬事不愁。
而且他們夫妻四人已經開始踏入修行的世界,今後隨著修為越來越高,也會需要大量時間去專心修煉。
恐怕還真要盡快解決完紅塵俗世的問題才好,否則以如今的修煉進度,在壽命將近之前,還能否成仙都是未知數。
時間轉眼來到了傍晚時分。
隨著鍾鼓齊鳴,往日裏門禁森嚴的皇宮大門,此時卻徹底敞開了。
一位位受到邀請的朝官,按照品級順序排好隊列,跟隨著黃門侍郎,往宮內行去。
另有女眷隊列,都是各品級官員的家眷,也跟隨著女官往後宮行去。
今日過年,連朱元璋的那些女兒們也都迴來了。
朱元璋一共有十六個女兒,其中除了兩位早夭未冊封封號的十公主和十三公主,以及在洪武二十一年去世的壽春公主以外,其她公主盡皆迴京了。
長公主臨安,嫁李善長之子李祺。
在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因為胡惟庸案受牽連被夷三族時,李祺就是因為受到公主庇護而免去死罪,隻是因為長公主當初為李善長求情,全家被流放了出去。
否則父女相見恐怕也難免尷尬吧。
如今過去五年了,朱元璋才敢把大女兒喊迴來。
但是朱元璋也沒露麵。
次公主,但是卻是嫡長女(臨安是庶出)的,乃是寧國公主,駙馬梅殷乃是汝南侯梅思祖之從子。
說起來,梅思祖的兒子梅義曾經是遼東都指揮使,結果也是因為連坐胡惟庸案被殺全家。
恐怕駙馬梅殷也是受到了公主的庇佑?
其她諸位公主還有崇寧、安慶、汝寧、懷慶、大名、福清、南康、永嘉、含山、汝陽和寶慶。
尤其是這位寶慶公主。
曆史上,寶慶公主是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出生的。
而如今這位公主卻是在年前提前出生了,成為了朱元璋最小的孩子,別提多受寵了。
還有很多人說,這就是個小天使,大明之所以今年連戰連勝,就是小公主帶來的福澤。
加上朱元璋老來得女,於是小公主剛出生就有了封號,名為寶慶。
大寶貝小寶貝的那個寶,喜慶、歡慶的慶。
從寶慶二字裏麵,就能看出朱元璋有多疼愛她了。
就是朱楩有點無語,有人想用一個恰好出生的孩子來奪走自己的功勞?那是太幼稚了,還是太想當然了?
其次是,老頭子今年都多大歲數了?快七十了吧?竟然還能搗鼓一個女兒出來?
厲害還是老頭兒厲害啊。
別說寶慶公主跟朱楩差了十六歲,跟朱棣那一批兄長們比起來,簡直都可以當他們的女兒了。
難怪曆史上朱棣對這個小妹妹,如同照顧女兒一樣寵愛,甚至在寶慶公主出嫁時,還是當時已經身為太子的朱高熾親自送親,把姑姑送去的。
事實上來說,朱高熾都比這個小姑姑還要年長十幾歲。
因為朱高熾比朱楩還大一歲。
這一大家族太大了,這還是一代人兩代人,等再過兩代人,你再看看。
恐怕真要發生長胡子爺爺管三歲孩子叫爺爺的情況了。
哪怕就是現在,朱高熾一旦有了孩子,也就是那位宣總朱瞻基,朱楩立地晉升為爺爺輩。
現在是一三九四年的年末最後一天,曆史上的朱瞻基是一三九八年出生的,還有四年,朱楩就要當爺爺了?哪怕不是自己的親孫子,他也算是有孫子輩了?
由於皇家血脈子孫眾多,再加上男女有別。
於是皇子親王們與公主們的駙馬都在前殿,而公主們,以及各王妃們,都在後宮。
再等到文武百官開始上殿參加今天的晚宴盛會,一時之間,比平時朝會,乃至比大朝會還要熱鬧了。
尤其是當朱元璋現身之後,氣氛達到了頂端,先是文武百官在諸王的率領下,齊聲向陛下請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請聖躬金安。”
朱元璋也很高興,迴複一句:“朕安,眾愛卿平身。今日邀請百官入宮,隻為了君臣共度新春佳節,無需多禮。”
隨後就是晚會盛宴了。
隻是此時還在開聯歡晚會的君臣百官還不知道,正有一支快馬鐵騎,以火速趕來。
當到了城門前時,差點沒能入城。
“來人止步,”門前負責值守的倒黴蛋守軍眼瞅著就要到了關城門的時間了,自然不想招惹麻煩,就想趕緊關門。
“好狗膽,軍情急報,何人敢擋?”那人竟然馬不停蹄直接衝了過來。
守衛下意識讓開了道路,隻覺得一股風吹了過去,迴頭再看,哪還有人影子了。
“怎麽迴事?”守衛嘀咕著。
另一邊,那騎兵一路奔著皇宮大門衝去,等到了門前高唿道:“十萬火急,軍情急報。高麗國滅了。”
(本章完)
洪武二十七年,大年三十。
這一天,可謂是舉國歡度新年。
尤其是京城,從白天開始,到處都是放鞭炮的動靜。
同時從家家戶戶的煙筒裏,也開始飄出各色佳肴美味的香氣。
皇宮內也早就換上喜慶的鮮豔紅色,到處都是張燈結彩,連太監宮女們,也全都換上了新衣服。
唯獨今天,紅色不再是位高權重者的象征,誰都可以穿戴。
朱楩今天也換上了紅色蟒袍,一大早就進宮了,同行的還有木邱。
徐妙錦和湯欣畢竟還沒有名分,隻能等到晚上宴會時,隨家人入宮參加晚宴。
木邱今天也是盛裝打扮,一身華貴的禮服,乃是宮廷風格,正是之前周貴妃給她準備的。
那本來應該是周貴妃自己的禮服,畢竟今年她剛被冊封為貴妃,雖然還沒得到封號,譬如郭寧妃、郭惠妃等等,都是有封號的。
可是以朱楩如今的風頭,誰不知道她乃是今年後宮的主角。
如今朱元璋的後位還空置著。
不知道多少人還心存幻想。
尤其是如今的周貴妃,那可是風光無限。
從去年,不,是從當初朱楩就藩雲南,而後隨著定邊之戰打響,並且傳迴雲南大捷的消息開始。
朱楩就一路高歌猛進,年前更是打下韃靼,今年又打下瓦剌與兀良哈。
更不用說還有藏地大捷的消息,等到東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帝國的消息送迴來。
那時候,就更了不得了。
以這麽多且如此頻繁的,一樁樁一件件,每一個都是奇功、不世之功的大功,該如何封賞?
整個部隊都可以論功行賞。
問題是,朱楩已經身為藩王,乃是貴族中除了皇帝最大的王爵。
還怎麽封怎麽賞?
如今很多人都在考慮這個問題。
甚至許多文官私下裏三五聚在一起,悄悄議論起來。
“以如今滇王的聲勢,怕不是有威脅到太孫殿下的可能。一旦陛下起了變儲的心思,恐怕要動搖國本啊。”
“又或者如之前一般呢?既然滇王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不若向陛下請旨,冊封滇王之母周貴妃進後位?”
“請貴妃為後?”
“善。”
這些人是參考了今年五月份周妃封貴妃的‘玩法’,又要把朱楩的千秋之功,繼續算在周貴妃的頭上。
否則總不能隻給朱楩加點年奉吧?
還是說封地?
可明朝的王爺‘分封而不錫土’,以此方法來節製王權,甚至連許多王公大臣都有各自的田產地契,比王爺的條件還好。
這是擔心,王爺到了自己的藩地變得無法無天,就好似之前秦王朱樉一樣,根本沒人能夠節製。
那樣一來,受苦的還是百姓。
何況王爺有了藩國,再有了封地,豈不是直接可以獨立了?
一旦開了這樣的先例,唯恐打開未知大門,禍害無窮。
所以是不可能給朱楩封地的。
而加點俸祿什麽的,那也太寒磣了,誰能說得出口?
翻來覆去,隻好在周貴妃的身上打主意。
而此時的周貴妃後宮裏,朱楩領著木邱已經到了,正在給周貴妃拜年。
“大哥,”朱鬆此時從外麵跑了進來。
兄弟倆隻差了一歲,說起來朱鬆才十五歲吧?
其實還隻是個孩子呢。
但是朱楩也隻有十六歲,兩兄弟站一起,立刻就顯現出了朱楩的成熟穩重。
“壓歲錢,”朱鬆一見麵竟然就想搜刮朱楩的錢。
朱楩翻了個白眼:“我還沒結婚呢,而且那是長輩給晚輩,晚輩還要給長輩磕頭才給的,怎地?你要給我磕頭啊?”
至少在朱楩看來,沒結婚的,一律當孩子處理。
成家立業嘛,沒成家,算不得成年人。
“小氣,”朱鬆撇撇嘴,嘟嘟囔囔的。
“你說什麽?”朱楩可不樂意了,說道:“不是我小氣,是我真沒錢啊。”
沒辦法,朱楩從不差錢,所以他的歲祿要麽之前幫秦王府補償給百姓們許多,要麽會作為撫恤金給陣亡或者重傷的將士們了。
他自己是真沒錢。
包括京城王府上下人員的工資,那都是由朝廷和宗人府直接發的。
找他要錢?虧你想的出來。
不過如果朱楩願意,隨時都可以從係統商店裏麵以資源兌換銀兩,匯率是一比一,一點資源兌換一兩銀子。
也可想而知朱楩的真正財富有多恐怖了。
“好了鬆兒,別跟你哥犯渾,”周貴妃笑嗬嗬的打斷兩兄弟。
原本她比較偏心小的,可如今看著兩兄弟站在一起,尤其是朱楩那高高的個頭,以及如今越發顯得不怒自威,英氣逼人的霸王之氣,就越發喜愛。
朱鬆湊到周貴妃的身邊,跟孩子一樣纏著母妃要壓歲錢,要好吃的點心、糖果、蜜餞。
他可是知道的,母親自從成為貴妃以後,得到的待遇也跟著水漲船高了起來。
而且朱楩雖然是從草原迴來的,但是自從與母親改善了關係以後,可沒少從雲南直接讓人送許多好吃的小玩意兒到宮裏。
據說許多其他後宮的妃子,都很喜歡,還讓周貴妃在後宮增加了不少好人緣。
尤其是那些小東西很多在外麵想買都買不到。
周貴妃哭笑不得的搖搖頭,明明都是從她肚子裏爬出來的,怎麽身為兄弟也有不同?
這倆兄弟隻差了一年,恨不得差點當了雙胞胎。
可是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她都要懷疑,是不是老大把自己和陛下的好東西都給吸走了,才導致老二啥也不是?
還好她沒有說出來,否則,朱鬆指不定得多傷心呢。
“對了娘,昨天我爹還想說要封你為後呢,”朱鬆手中拿著一塊糕點,邊吃邊說道。
周貴妃頓時眼前一亮,因為激動,渾身都花枝亂顫起來。
“真的?”周貴妃忙問道。
“啊,”朱鬆答應著,又說道:“不過被我哥給拒絕了。”
周貴妃的心情,簡直如同坐過山車一樣,大喜大悲之後的落失感,差點沒暈厥過去。
“朱十八,你最好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否則別逼我大過年的抽你,”周貴妃頭一次產生了用鞋底子抽這個大兒子的想法。
哪怕以前他們走的並不親近,周貴妃也隻是在遠處不遠不近的高冷著,不會虐待小時候的朱楩,畢竟那是她的親骨肉。
可現在周貴妃懷疑,這小子真是自己生的嗎?你坑爹也就坑了,怎麽還帶坑娘的啊?
朱楩瞪了眼一旁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熱鬧的朱鬆,說道:“這不是昨天,是前天的事好嗎。而且當時伱不是在場嗎。怎麽不說實話?”
“什麽是實話?”周貴妃心裏一動,難道還有比自己成為皇後更重要的事嗎?難道這個臭小子不知道,自己當了皇後,他們哥倆可就是嫡子了,對他們將來有機會奪嫡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朱楩歎了口氣,隻好把前日家宴上發生的事,簡單重述了一遍。
周貴妃渾身都在顫抖了。
啥玩意兒?前天在全天下人都不知道的地方,你們父子一家,就把儲君的事給密謀了?
雖然朱元璋是皇帝,可哪怕你是皇帝,就可以不考慮臣子的想法與意見了嗎?
還有。
“那朱允炆就那麽聽話的,任憑你把他廢儲了?”周貴妃百思不得其解。
朱楩笑了,沒有隱瞞自己的母親,說出當時迴城的遭遇。
“當日我們入城時,在玄武門遭到了兵變。由朱允炆背後主持,以兵部侍郎齊泰為主,夥同禮部侍郎黃觀和太常寺卿黃子澄等人,私自調遣一衛所兵力圍殺我等。”
“隻不過這件事被我爹壓下去了,所以旁人無從得知罷了。不說本王乃是當今陛下洪武大帝的兒子,隻說以我今年立下無數大功,他身為一國儲君卻如此嫉賢妒能,實在是難當大用。”
“其實若不是當時錦衣衛出現了,事情隻會鬧得更大,連這個年都過不好。”
隨著朱楩娓娓道來,周貴妃與朱鬆這才知道他遭遇過什麽。
玄武門之變?
朱允炆竟然敢學李二鳳?
隻不過朱允炆與李二鳳的情況還不一樣,當時李世民已經被他太子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入絕路,不發動玄武門之變,那就是死局了。
而且李世民身邊的秦王府府臣,也將遭到致命打擊,是不得已而為之。
相當於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如此了。
可朱允炆呢。
他畢竟是皇太孫,他才是儲君。
而且你也不想想你身邊的都是什麽人,人家李世民身邊的,又是什麽人。
你拿齊泰、黃觀、黃子澄他們去跟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那幫人比啊?
所以朱允炆輸的不冤,而且已經給他留麵子了,朱允炆也要有自知之明。
事情你做了,成者王侯敗者寇,你都輸了,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至少這一點,朱允炆還是有擔當的,所以他也痛快答應退位了。
不然還能如何?隨著齊泰三人一死,而且事後還要株連一大堆人。
他的班底已經垮台了。
反觀朱楩,不但以武將集團為班底,還在軍中擁有極大聲望,再有湯徐二公為他造勢。
朱楩的勢頭已然無人可擋。
“可是這跟你阻止我封後有什麽關係?”周貴妃突然反應過來,既然兒子如今完好無損的站在自己麵前,自然不用再為他擔心。
於是她開始為自己考慮了。
就問這後宮女子,誰不想當皇後?
還是洪武大帝的皇後。
那可是千古一帝。
朱楩頗為無奈,隻好說道:“但是我的娘,我朱楩若是要以這種取巧的方式登基,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想我堂堂八尺男兒,最後是靠我娘當了皇後才當上新帝的,好說也不好聽啊。”
“何況以我的能耐和手段,還有這些年立下的不世奇功,難道還不夠資格當皇帝嗎?”
此時朱楩身上,流露出一股睥睨天下的強勢與霸氣。
王霸之氣盡顯。
同時周貴妃也暗暗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成為貴妃,全是靠著母憑子貴,是把朱楩的功勞給了自己,才讓她如今風光無限。
如果她想晉封後位,沒有朱楩的這些奇功是不行的。
可一旦她拿來給自己增加了政治籌碼,就等於把朱楩釜底抽薪,他可是要靠著這些不世奇功奪嫡登基呢。
“母憑子貴也好,還是子憑母貴也罷。你畢竟是從我的肚子裏爬出來的。娘隻要你們弟兄更好,就心滿意足了,”周貴妃說道。
朱楩笑著說道:“放心吧,這個皇位,我坐定了。等我當了皇帝,自然沒人敢欺負我兄弟。不過這個皇位要坐多久,我就還沒有考慮了。”
周貴妃翻了個白眼,好笑道:“你以為皇帝是什麽?還能提前退位的?”
為什麽不呢?為什麽功成名就之後不能功成身退呢?
就讓他給大明人帶來退休的概念吧。
退休之後的生活,沒事養養鳥遛遛狗逗逗貓,再帶帶孫子,多好。
那才是享受,那才是生活啊。
朱楩沒有說的是,其實他今後想過的生活,是帶著老婆們,找個深山老林隱居起來。
耕幾畝田地,夠吃喝就行。
最好是靠近水源的地方,沒事還能釣釣魚,也不會擔心缺水的問題。
至於其他物資。
反正有係統在,萬事不愁。
而且他們夫妻四人已經開始踏入修行的世界,今後隨著修為越來越高,也會需要大量時間去專心修煉。
恐怕還真要盡快解決完紅塵俗世的問題才好,否則以如今的修煉進度,在壽命將近之前,還能否成仙都是未知數。
時間轉眼來到了傍晚時分。
隨著鍾鼓齊鳴,往日裏門禁森嚴的皇宮大門,此時卻徹底敞開了。
一位位受到邀請的朝官,按照品級順序排好隊列,跟隨著黃門侍郎,往宮內行去。
另有女眷隊列,都是各品級官員的家眷,也跟隨著女官往後宮行去。
今日過年,連朱元璋的那些女兒們也都迴來了。
朱元璋一共有十六個女兒,其中除了兩位早夭未冊封封號的十公主和十三公主,以及在洪武二十一年去世的壽春公主以外,其她公主盡皆迴京了。
長公主臨安,嫁李善長之子李祺。
在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因為胡惟庸案受牽連被夷三族時,李祺就是因為受到公主庇護而免去死罪,隻是因為長公主當初為李善長求情,全家被流放了出去。
否則父女相見恐怕也難免尷尬吧。
如今過去五年了,朱元璋才敢把大女兒喊迴來。
但是朱元璋也沒露麵。
次公主,但是卻是嫡長女(臨安是庶出)的,乃是寧國公主,駙馬梅殷乃是汝南侯梅思祖之從子。
說起來,梅思祖的兒子梅義曾經是遼東都指揮使,結果也是因為連坐胡惟庸案被殺全家。
恐怕駙馬梅殷也是受到了公主的庇佑?
其她諸位公主還有崇寧、安慶、汝寧、懷慶、大名、福清、南康、永嘉、含山、汝陽和寶慶。
尤其是這位寶慶公主。
曆史上,寶慶公主是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出生的。
而如今這位公主卻是在年前提前出生了,成為了朱元璋最小的孩子,別提多受寵了。
還有很多人說,這就是個小天使,大明之所以今年連戰連勝,就是小公主帶來的福澤。
加上朱元璋老來得女,於是小公主剛出生就有了封號,名為寶慶。
大寶貝小寶貝的那個寶,喜慶、歡慶的慶。
從寶慶二字裏麵,就能看出朱元璋有多疼愛她了。
就是朱楩有點無語,有人想用一個恰好出生的孩子來奪走自己的功勞?那是太幼稚了,還是太想當然了?
其次是,老頭子今年都多大歲數了?快七十了吧?竟然還能搗鼓一個女兒出來?
厲害還是老頭兒厲害啊。
別說寶慶公主跟朱楩差了十六歲,跟朱棣那一批兄長們比起來,簡直都可以當他們的女兒了。
難怪曆史上朱棣對這個小妹妹,如同照顧女兒一樣寵愛,甚至在寶慶公主出嫁時,還是當時已經身為太子的朱高熾親自送親,把姑姑送去的。
事實上來說,朱高熾都比這個小姑姑還要年長十幾歲。
因為朱高熾比朱楩還大一歲。
這一大家族太大了,這還是一代人兩代人,等再過兩代人,你再看看。
恐怕真要發生長胡子爺爺管三歲孩子叫爺爺的情況了。
哪怕就是現在,朱高熾一旦有了孩子,也就是那位宣總朱瞻基,朱楩立地晉升為爺爺輩。
現在是一三九四年的年末最後一天,曆史上的朱瞻基是一三九八年出生的,還有四年,朱楩就要當爺爺了?哪怕不是自己的親孫子,他也算是有孫子輩了?
由於皇家血脈子孫眾多,再加上男女有別。
於是皇子親王們與公主們的駙馬都在前殿,而公主們,以及各王妃們,都在後宮。
再等到文武百官開始上殿參加今天的晚宴盛會,一時之間,比平時朝會,乃至比大朝會還要熱鬧了。
尤其是當朱元璋現身之後,氣氛達到了頂端,先是文武百官在諸王的率領下,齊聲向陛下請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請聖躬金安。”
朱元璋也很高興,迴複一句:“朕安,眾愛卿平身。今日邀請百官入宮,隻為了君臣共度新春佳節,無需多禮。”
隨後就是晚會盛宴了。
隻是此時還在開聯歡晚會的君臣百官還不知道,正有一支快馬鐵騎,以火速趕來。
當到了城門前時,差點沒能入城。
“來人止步,”門前負責值守的倒黴蛋守軍眼瞅著就要到了關城門的時間了,自然不想招惹麻煩,就想趕緊關門。
“好狗膽,軍情急報,何人敢擋?”那人竟然馬不停蹄直接衝了過來。
守衛下意識讓開了道路,隻覺得一股風吹了過去,迴頭再看,哪還有人影子了。
“怎麽迴事?”守衛嘀咕著。
另一邊,那騎兵一路奔著皇宮大門衝去,等到了門前高唿道:“十萬火急,軍情急報。高麗國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