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你難道想要登基嗎?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係統來了 作者:姓姓姓姓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的一場好好的聯歡晚會,卻因為高麗國滅的消息,而被破壞了個淋漓盡致。
如今發生如此影響巨大的情況,誰還有心過年啊。
尤其是朱元璋,國家大事,比什麽都重要。
於是年後到底還是被緊急叫停了。
文武百官們紛紛掛著一臉凝重的離開了皇宮,走在路上時,還有人低聲交流。
“這可咋辦,好不容易今年到年尾了,沒想到來年又是多事之秋啊。”
“而且以滇王的能力和手段,區區高麗餘孽,區區李成桂,就算加上女真三部的力量,也根本不是咱們那位殿下的對手啊。”
“若是真讓殿下在來年一舉拿下朝鮮島,化為朝鮮省。以及收服了女真三部。殿下的名望就.。”
有人說到一半才想起來,別說來年的事了,其實就是今年,以朱楩所創造的一樁樁近乎不可能的奇跡,就已經風頭無兩了。
若是來年再屢立不世之功,好家夥,幹脆還是讓滇王登基吧。
跟滇王比起來,別說一位皇太孫殿下,就是所有藩王加起來,都不夠看的。
怎麽比?完全無法比。
朱棣,曆史上的永樂大帝,也不過五征漠北草原,甚至還沒消滅瓦剌與韃靼。
結果等到後世子孫朱祁鎮時,還被瓦剌給擄走了。
再看朱楩,如今蒙古草原已經徹底臣服,而且不是表麵上的臣服,朱楩隨時都可以封一位蒙古王,徹底統領蒙古草原的所有政事。
為何古代帝王總是對國家領土的事不感興趣?
還不是因為偏遠地區的控製力太差了。
漢朝也曾在西域各國建設都護府。
可隨著漢朝式微,最終都脫離了控製。
最後曆朝曆代也就慢慢的,對邊遠地區不感興趣了,隻要顧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夠了。
可朱楩不一樣,來自現代的思維,讓他可以更加開明的看待諸王。
與其讓李成桂當朝鮮王,我何不讓我親弟弟當朝鮮王呢?
正好朱鬆的封號就是韓王,先給他弟弟打下一塊地盤不香嗎?
實在不行,把朱允炆封過去,大小也是個國王君主。
至少這都是朱家子孫。
所以朱楩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本來還不知道該用什麽借口理由對高麗出兵呢。
就像之前入藏時,麵對搠思公失監的質問難以反駁一樣。
高麗畢竟是大明名義上的屬國,宗主國對屬國用兵,好說也不好聽。
現在好了,李成桂把合理的借口送到了手中,朱楩怎會不珍惜。
如今可還沒有所謂的十五不征之國的說法。
正是朱楩帶著兄弟們大展拳腳的時候。
想著,朱楩就要拉著朱棣和朱權好好聊聊,他要徹夜秉燭長談,提前商量一下來年出兵的具體計劃。
結果朱楩就被朱元璋給叫走了。
今天因為過年的關係,整個皇宮都無比熱鬧。
加上後宮的嬪妃、公主、王妃以及百官家眷們還未得到消息,後宮是去不了了。
於是朱楩被朱元璋帶著,再次來到了皇帝的寢宮。
“坐吧,”朱元璋指指自己的龍椅。
朱楩笑著搖搖頭,之前醉了,不知道怎麽睡到了老頭子的龍床上。
如今他可還清醒著呢。
朱元璋輕哼一聲,嘴角帶著笑意的自己走了過去坐下,又指了指角落放著的一排椅子,讓朱楩自己去搬。
雖說朱元璋一般不會在寢宮召見大臣,哪怕徐達與湯和,也都是在偏殿見駕。
可朱元璋畢竟也有召其她嬪妃侍寢的時候,總要留幾張椅子備用不是。
朱楩搬一把椅子坐了過來。
“楩兒啊,你這個性子,以後要改一改,”朱元璋一開口就教訓了起來:“就算你決定要對高麗和女真用兵,也不該當眾說出來啊。如今總不能把李成桂的那些使者扣下來吧?”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可是,難道要讓他們把消息帶迴去嗎?
豈不是讓李成桂提前有了準備?
而且一旦女真三部知道大明要對他們用兵,肯定會和李成桂結盟起來。
就不如先隱藏消息,等到出兵之時,再給他們一些小小的震撼。
“我知道你還年輕,但是也不該如此年輕氣盛,”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
朱楩很想說一句,不氣盛還是年輕人嗎?
但是他怕老頭子要抽自己,於是隻好忍住心裏的衝動,說道:“我還怕他們不成?之前在草原上,麵對帖木兒與瓦剌、兀良哈聯合起來的一百多萬敵軍,不還是被我摧枯拉朽的給滅了。”
“放心吧爹,我心裏有數。今年我雲南製造了幾百門大炮,等馮勝、傅友德他們班師迴朝之後,找機會給您展示一下威力。除此之外,我已經讓雲南製造一種槍械,想來應該已經完善了。”
還記得之前思摩甸其實已經製造出後世子彈了嗎,就是那種不再是以火藥填充,然後打出彈丸的效果。
而是在子彈上做手腳,以雲南當地產出的礦源,包裹子彈,再在內部填充火藥,以撞針擊發式打出子彈。
這是跨越了鳥銃(火繩槍)、燧發槍,直接從火銃跨越到了三八大蓋,準備製造出拉栓式步槍的節奏啊。
隻不過之前因為沒有考慮到槍管膛線的問題,導致第一批槍械的準確性不說沒有,隻能說隨緣。
一槍打出去,連開槍的人都不知道會打到哪裏。
所以朱楩出征藏地時,並未攜帶那些不靠譜的槍。
可如今過去小半年之久了,相信思摩甸的龍曲與吳勇會給他一個滿意的交代。
“哦?你說的槍械,該不會是你之前說的大菠蘿吧?”朱元璋心裏一動。
之前朱楩給朱元璋交代了個底,拿出了大菠蘿給朱元璋展示,那種機槍的威力,一旦大規模生產出來,在這個時代乃是絕對的神器,甚至可以清掃戰場,叫做戰場掃帚都不為過。
縱使是成千上萬,乃至幾十萬的敵軍,又如何?
以大菠蘿的射速,一分鍾可以掃倒幾百、幾千人,這可不是弓箭、砍刀、長槍能夠比擬的。
若是有十萬把大菠蘿,橫掃世界不是夢。
可朱楩卻搖搖頭,說道:“不是之前的輕機槍,而是拉栓式單發步槍。不過那也不是如今火銃可比的射速與殺傷力。到時候您就知道了。如果有十萬火槍,區區高麗和女真三部,根本不是威脅。說實話,等消滅了李成桂之後,我已經打算派兵去消滅倭國了。”
“小小的倭國,也敢犯邊?也敢挑釁咱們大明?他們已有取死之道。”
朱楩之前就有計劃要對高麗動手,而他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高麗,還有日本島。
朝鮮島與日本島距離太近了,隻要以朝鮮島為跳板,出海征服日本島就很容易了。
就如他之前從福建出海去小琉球。
以倭國如今的實力,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
話說現在倭國剛要結束南北朝時代,還沒到戰國時代,就連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如今還未出生吧?
聽說織田信長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從此名聲大振。
呃,兩千人,四萬人。
所謂戰國,就這麽寒磣嗎?
想朱楩自從‘出道’以來,不但經常就以少勝多,今年接連爆發的大戰,更是經常涉及到幾十萬幾十萬的大場麵。
尤其是最後一戰,在草原上,可是囊括了兩百萬人的大場麵。
朱楩都已經有些要遺忘,隻有幾萬人的戰場是什麽樣的小場麵了。
“也許有機會跟那些所謂大名和將軍掰掰手腕?就是會不會有些太欺負人了?”朱楩嘀咕著。
若是受到他的蝴蝶效應影響,也許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有可能提前出生。
那就較量較量?
朱元璋看了眼朱楩,見他不知為何鬥誌盎然了起來,心中默默的為不知道的某人祈禱起來。
他家的老十八,已經遠超自己年輕的時候了。
不論是武力、名望還是用兵的能耐。
漸漸的,連朱元璋都在心裏感歎起來,還好這是出生在自己家的老十八,這要是出生在草原上,怕不是要出來第二位成吉思汗了。
話說迴來,這小子的頭銜也太多了,他可不就是草原上的聖可汗?
而且除了聖可汗,朱楩在藏地還有大菩薩王的稱號,深得藏民的民心與信仰。
呃,不是支持,而是信仰。
朱楩把藏地喇嘛幾乎一掃而空,趁此機會差點把藏傳佛教都給滅了,也想學三武一宗滅佛嗎?
他同時還在生前給他自己上諡號,叫明太宗。
朱元璋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哪有人活著給自己上諡號的。
不過朱元璋也知道朱楩的用意。
隨著今後朱楩逐漸完成他的野心,打下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疆土,甚至是所謂的澳洲大陸、美洲大陸等大陸。
有一說一,朱楩的名望,已經要超過朱元璋了。
真等到了後世,朱楩就算掛個‘祖’的諡號也不為過。
可他成了明太祖,朱元璋又是什麽?
朱楩這是讓朱元璋安心,你是爹,你來當明太祖,我最多就是個明太宗罷了。
這才是父子傳承,哪怕功績再大,沒有朱元璋,哪來的朱楩?
所以朱元璋做明太祖,乃是實至名歸的。
“爹?你想啥呢?那麽出神?”朱楩的一句話,讓朱元璋迴過神來。
朱元璋沒好氣的瞥了眼朱楩,說道:“是伱終於迴過神了?”
合著父子倆都走神了,那就誰也別說誰了。
朱楩訕笑一聲,說道:“如果沒事,我就告退了。等一下我還要去找四哥跟十七哥聊聊來年準備出征的事。畢竟他們比我更熟悉東北的情況,不論是高麗,還是女真三部,我連這次需要出兵幾何還不知道。”
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
朱元璋無語了,你連敵人的情況都不知道,就想著要出征啊?
“這次,你就不要親自出征了,”可朱元璋卻這樣說道。
朱楩一愣:“啥意思?”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說道:“什麽啥意思。你忘了?等到過完年,就要宣布允炆廢儲了。你這個儲君總想往外麵跑算什麽?而且我的身體情況每況愈下,恐怕也活不了幾年了。兒啊,以前沒注意到你,也沒好好的教教你如何處理國家政事,以及帝王心術。從明年開始,你來給咱當監國吧。”
朱楩瞪大雙眼,想讓他上班?門兒也沒有啊。
“我寧可帶兵打仗,”朱楩毫不猶豫的就想跑。
朱元璋冷笑道:“這可由不得你。你以為治國安邦,就是天天罵文武群臣是狗東西那麽簡單?劉三吾雖然看似總找茬,可他是謙謙君子,號坦坦翁。行事光明磊落,連我都常向他請教治國安民之道、選賢任能之策。你今後對他要恭敬一些。”
“還有戶部的卓敬,也算是一表人才。今後可以幫你減輕很多負擔。”
“本來還有一個方孝孺的,雖是酸儒,可名聲不錯。”
對於這個方孝孺,其實在朱元璋的時代,一直都未曾啟用過。
因為朱元璋知道方孝孺的德行,用他來收買儒生人心還算不錯,可其實難當大用。
隻聽書生空談,會誤國的。
但是劉三吾卻不一樣,當朱楩講出那些道理時,劉三吾就不再爭辯了。
可若是換做方孝孺呢?絕對會死鴨子嘴硬。
而且朱元璋也知道朱楩和方孝孺一向不對付,尤其是想到一旦公布廢儲更立的消息,以方孝孺為首的這些酸儒,絕對會大鬧特鬧。
朱元璋目光陰冷了一瞬。
不過是一個書生罷了,一會兒給蔣瓛傳個消息,把方孝孺連坐進來,就讓他與齊泰、黃子澄、黃觀一起死吧。
這本來都是留給朱允炆的班底,因為朱允炆不是朱標與常妃的孩子,所以在軍中沒有半點勢力,如果繼續準備讓朱允炆做新君,就隻能揚文抑武,以文官壓製武將集團。
甚至是在軍中清掃掉很多人。
如今就不用了,但是反過來,又要把這些擁護朱允炆的太孫黨給清掃一番了。
這些人肯定會成為朱楩上位的阻礙,不能留。
而朱楩未必猜不到這些,可他選擇了默認。
畢竟朱楩又不是什麽聖母白蓮花,他可是雙手沾滿了鮮血,因為他而死的人,早已超過百萬。
正所謂慈不掌兵,既然隻有殺掉那些人才能實現他的想法,才能讓大明更好。
那麽,何樂而不為呢?
父子倆默契的交換了一個眼神,在心中已經決定了齊泰等人的結局。
“對了爹,還有一件事你得答應我,也該給我和木邱、徐妙錦以及湯欣冊婚了,”朱楩沒有忘記之前許諾三女的事。
朱元璋挑挑眉,說了句:“看來,你這是急著要登基了啊。”
朱楩一愣,啥意思?我隻是想成婚啊。
別的王爺不也有王妃嗎?
朱元璋見朱楩還沒明白,不禁說道:“你也不想想你今年立下了多少功勞,一旦冊婚,難道不該論功行賞嗎?可是我哪有東西封你賞你的?要麽封你母妃為後,要麽你就登基吧。”
若是過完年就要給朱楩完婚,那麽在此之前,就得先談論論功行賞的事了。
朱楩傻眼了,自己隻是想結個婚,怎麽這麽難?
最初他隻想給木邱求個名分,結果老頭子要把徐妙錦許配給他。
後來朱楩終於接受了徐妙錦的感情,又出來個湯欣。
現如今他和三個老婆感情正佳,總該可以結婚了吧?
又趕上了更立儲君的狀況,若是他要結婚,恐怕就得原地登基了。
問題是老頭子還活著呢啊,難道要逼洪武大帝退位?
朱楩頓時哭笑不得的說道:“我隻是想結個婚啊。我那些哥哥的孩子都多大了?我也該準備要個孩子了。”
以前是心疼木邱她們年紀還小,所以才不著急。
可是朱楩心有所感,隨著他們夫妻的修為越來越高,一旦突破了練氣決,達到築基期,再想要孩子恐怕會越來越難。
這是天道的影響,因為血脈後代會繼承父母的秀良基因,修仙者的孩子必定不會是凡人,所以很難會有後代。
所以他也開始著急了。
其實朱楩還不知道,這是奪嫡順利的情況下,否則奪嫡之爭至少也要持續一到兩年。
那樣的話,他就還得熬很久才能如願以償的娶到三個老婆了。
而現在。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後,也開始覺得,朱楩雖然年紀不大,可他確實該有後代了。
否則以朱楩之前答允諸王的許諾,恐怕在他自己孩子誕生之前,就要立其他宗室的孩子為儲君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問了一句:“說起來,你難道真打算大公無私的,從所有宗室血脈中挑選合適的繼承人,並且把皇位傳給別人的孩子嗎?”
“這有何不妥?”朱楩聳聳肩,說道:“還是那句話,能者得之。如果咱們爺們兒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最後卻敗壞在了後世子孫的手中,那還有什麽意義?”
朱楩不由想起原曆史明末時,那些被李自成屠戮殆盡的朱家子孫了。
什麽王爺,什麽皇家血脈,麵對屠刀時,也都隻是普通人啊。
人被殺就會死的。
“隻要還是咱們朱家的天下,朱家子孫還能享受榮華富貴。可一旦咱們朱家也被人推翻了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何況我的孩子也未必是當皇帝的料。”
也許更適合修仙呢?長命百歲,不,是壽元與天地同壽,這不香嗎?
不論怎麽想,如果有機會成為神仙,那是給個皇帝都不換的。
(本章完)
如今發生如此影響巨大的情況,誰還有心過年啊。
尤其是朱元璋,國家大事,比什麽都重要。
於是年後到底還是被緊急叫停了。
文武百官們紛紛掛著一臉凝重的離開了皇宮,走在路上時,還有人低聲交流。
“這可咋辦,好不容易今年到年尾了,沒想到來年又是多事之秋啊。”
“而且以滇王的能力和手段,區區高麗餘孽,區區李成桂,就算加上女真三部的力量,也根本不是咱們那位殿下的對手啊。”
“若是真讓殿下在來年一舉拿下朝鮮島,化為朝鮮省。以及收服了女真三部。殿下的名望就.。”
有人說到一半才想起來,別說來年的事了,其實就是今年,以朱楩所創造的一樁樁近乎不可能的奇跡,就已經風頭無兩了。
若是來年再屢立不世之功,好家夥,幹脆還是讓滇王登基吧。
跟滇王比起來,別說一位皇太孫殿下,就是所有藩王加起來,都不夠看的。
怎麽比?完全無法比。
朱棣,曆史上的永樂大帝,也不過五征漠北草原,甚至還沒消滅瓦剌與韃靼。
結果等到後世子孫朱祁鎮時,還被瓦剌給擄走了。
再看朱楩,如今蒙古草原已經徹底臣服,而且不是表麵上的臣服,朱楩隨時都可以封一位蒙古王,徹底統領蒙古草原的所有政事。
為何古代帝王總是對國家領土的事不感興趣?
還不是因為偏遠地區的控製力太差了。
漢朝也曾在西域各國建設都護府。
可隨著漢朝式微,最終都脫離了控製。
最後曆朝曆代也就慢慢的,對邊遠地區不感興趣了,隻要顧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夠了。
可朱楩不一樣,來自現代的思維,讓他可以更加開明的看待諸王。
與其讓李成桂當朝鮮王,我何不讓我親弟弟當朝鮮王呢?
正好朱鬆的封號就是韓王,先給他弟弟打下一塊地盤不香嗎?
實在不行,把朱允炆封過去,大小也是個國王君主。
至少這都是朱家子孫。
所以朱楩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本來還不知道該用什麽借口理由對高麗出兵呢。
就像之前入藏時,麵對搠思公失監的質問難以反駁一樣。
高麗畢竟是大明名義上的屬國,宗主國對屬國用兵,好說也不好聽。
現在好了,李成桂把合理的借口送到了手中,朱楩怎會不珍惜。
如今可還沒有所謂的十五不征之國的說法。
正是朱楩帶著兄弟們大展拳腳的時候。
想著,朱楩就要拉著朱棣和朱權好好聊聊,他要徹夜秉燭長談,提前商量一下來年出兵的具體計劃。
結果朱楩就被朱元璋給叫走了。
今天因為過年的關係,整個皇宮都無比熱鬧。
加上後宮的嬪妃、公主、王妃以及百官家眷們還未得到消息,後宮是去不了了。
於是朱楩被朱元璋帶著,再次來到了皇帝的寢宮。
“坐吧,”朱元璋指指自己的龍椅。
朱楩笑著搖搖頭,之前醉了,不知道怎麽睡到了老頭子的龍床上。
如今他可還清醒著呢。
朱元璋輕哼一聲,嘴角帶著笑意的自己走了過去坐下,又指了指角落放著的一排椅子,讓朱楩自己去搬。
雖說朱元璋一般不會在寢宮召見大臣,哪怕徐達與湯和,也都是在偏殿見駕。
可朱元璋畢竟也有召其她嬪妃侍寢的時候,總要留幾張椅子備用不是。
朱楩搬一把椅子坐了過來。
“楩兒啊,你這個性子,以後要改一改,”朱元璋一開口就教訓了起來:“就算你決定要對高麗和女真用兵,也不該當眾說出來啊。如今總不能把李成桂的那些使者扣下來吧?”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可是,難道要讓他們把消息帶迴去嗎?
豈不是讓李成桂提前有了準備?
而且一旦女真三部知道大明要對他們用兵,肯定會和李成桂結盟起來。
就不如先隱藏消息,等到出兵之時,再給他們一些小小的震撼。
“我知道你還年輕,但是也不該如此年輕氣盛,”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
朱楩很想說一句,不氣盛還是年輕人嗎?
但是他怕老頭子要抽自己,於是隻好忍住心裏的衝動,說道:“我還怕他們不成?之前在草原上,麵對帖木兒與瓦剌、兀良哈聯合起來的一百多萬敵軍,不還是被我摧枯拉朽的給滅了。”
“放心吧爹,我心裏有數。今年我雲南製造了幾百門大炮,等馮勝、傅友德他們班師迴朝之後,找機會給您展示一下威力。除此之外,我已經讓雲南製造一種槍械,想來應該已經完善了。”
還記得之前思摩甸其實已經製造出後世子彈了嗎,就是那種不再是以火藥填充,然後打出彈丸的效果。
而是在子彈上做手腳,以雲南當地產出的礦源,包裹子彈,再在內部填充火藥,以撞針擊發式打出子彈。
這是跨越了鳥銃(火繩槍)、燧發槍,直接從火銃跨越到了三八大蓋,準備製造出拉栓式步槍的節奏啊。
隻不過之前因為沒有考慮到槍管膛線的問題,導致第一批槍械的準確性不說沒有,隻能說隨緣。
一槍打出去,連開槍的人都不知道會打到哪裏。
所以朱楩出征藏地時,並未攜帶那些不靠譜的槍。
可如今過去小半年之久了,相信思摩甸的龍曲與吳勇會給他一個滿意的交代。
“哦?你說的槍械,該不會是你之前說的大菠蘿吧?”朱元璋心裏一動。
之前朱楩給朱元璋交代了個底,拿出了大菠蘿給朱元璋展示,那種機槍的威力,一旦大規模生產出來,在這個時代乃是絕對的神器,甚至可以清掃戰場,叫做戰場掃帚都不為過。
縱使是成千上萬,乃至幾十萬的敵軍,又如何?
以大菠蘿的射速,一分鍾可以掃倒幾百、幾千人,這可不是弓箭、砍刀、長槍能夠比擬的。
若是有十萬把大菠蘿,橫掃世界不是夢。
可朱楩卻搖搖頭,說道:“不是之前的輕機槍,而是拉栓式單發步槍。不過那也不是如今火銃可比的射速與殺傷力。到時候您就知道了。如果有十萬火槍,區區高麗和女真三部,根本不是威脅。說實話,等消滅了李成桂之後,我已經打算派兵去消滅倭國了。”
“小小的倭國,也敢犯邊?也敢挑釁咱們大明?他們已有取死之道。”
朱楩之前就有計劃要對高麗動手,而他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高麗,還有日本島。
朝鮮島與日本島距離太近了,隻要以朝鮮島為跳板,出海征服日本島就很容易了。
就如他之前從福建出海去小琉球。
以倭國如今的實力,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
話說現在倭國剛要結束南北朝時代,還沒到戰國時代,就連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如今還未出生吧?
聽說織田信長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從此名聲大振。
呃,兩千人,四萬人。
所謂戰國,就這麽寒磣嗎?
想朱楩自從‘出道’以來,不但經常就以少勝多,今年接連爆發的大戰,更是經常涉及到幾十萬幾十萬的大場麵。
尤其是最後一戰,在草原上,可是囊括了兩百萬人的大場麵。
朱楩都已經有些要遺忘,隻有幾萬人的戰場是什麽樣的小場麵了。
“也許有機會跟那些所謂大名和將軍掰掰手腕?就是會不會有些太欺負人了?”朱楩嘀咕著。
若是受到他的蝴蝶效應影響,也許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有可能提前出生。
那就較量較量?
朱元璋看了眼朱楩,見他不知為何鬥誌盎然了起來,心中默默的為不知道的某人祈禱起來。
他家的老十八,已經遠超自己年輕的時候了。
不論是武力、名望還是用兵的能耐。
漸漸的,連朱元璋都在心裏感歎起來,還好這是出生在自己家的老十八,這要是出生在草原上,怕不是要出來第二位成吉思汗了。
話說迴來,這小子的頭銜也太多了,他可不就是草原上的聖可汗?
而且除了聖可汗,朱楩在藏地還有大菩薩王的稱號,深得藏民的民心與信仰。
呃,不是支持,而是信仰。
朱楩把藏地喇嘛幾乎一掃而空,趁此機會差點把藏傳佛教都給滅了,也想學三武一宗滅佛嗎?
他同時還在生前給他自己上諡號,叫明太宗。
朱元璋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哪有人活著給自己上諡號的。
不過朱元璋也知道朱楩的用意。
隨著今後朱楩逐漸完成他的野心,打下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疆土,甚至是所謂的澳洲大陸、美洲大陸等大陸。
有一說一,朱楩的名望,已經要超過朱元璋了。
真等到了後世,朱楩就算掛個‘祖’的諡號也不為過。
可他成了明太祖,朱元璋又是什麽?
朱楩這是讓朱元璋安心,你是爹,你來當明太祖,我最多就是個明太宗罷了。
這才是父子傳承,哪怕功績再大,沒有朱元璋,哪來的朱楩?
所以朱元璋做明太祖,乃是實至名歸的。
“爹?你想啥呢?那麽出神?”朱楩的一句話,讓朱元璋迴過神來。
朱元璋沒好氣的瞥了眼朱楩,說道:“是伱終於迴過神了?”
合著父子倆都走神了,那就誰也別說誰了。
朱楩訕笑一聲,說道:“如果沒事,我就告退了。等一下我還要去找四哥跟十七哥聊聊來年準備出征的事。畢竟他們比我更熟悉東北的情況,不論是高麗,還是女真三部,我連這次需要出兵幾何還不知道。”
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
朱元璋無語了,你連敵人的情況都不知道,就想著要出征啊?
“這次,你就不要親自出征了,”可朱元璋卻這樣說道。
朱楩一愣:“啥意思?”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說道:“什麽啥意思。你忘了?等到過完年,就要宣布允炆廢儲了。你這個儲君總想往外麵跑算什麽?而且我的身體情況每況愈下,恐怕也活不了幾年了。兒啊,以前沒注意到你,也沒好好的教教你如何處理國家政事,以及帝王心術。從明年開始,你來給咱當監國吧。”
朱楩瞪大雙眼,想讓他上班?門兒也沒有啊。
“我寧可帶兵打仗,”朱楩毫不猶豫的就想跑。
朱元璋冷笑道:“這可由不得你。你以為治國安邦,就是天天罵文武群臣是狗東西那麽簡單?劉三吾雖然看似總找茬,可他是謙謙君子,號坦坦翁。行事光明磊落,連我都常向他請教治國安民之道、選賢任能之策。你今後對他要恭敬一些。”
“還有戶部的卓敬,也算是一表人才。今後可以幫你減輕很多負擔。”
“本來還有一個方孝孺的,雖是酸儒,可名聲不錯。”
對於這個方孝孺,其實在朱元璋的時代,一直都未曾啟用過。
因為朱元璋知道方孝孺的德行,用他來收買儒生人心還算不錯,可其實難當大用。
隻聽書生空談,會誤國的。
但是劉三吾卻不一樣,當朱楩講出那些道理時,劉三吾就不再爭辯了。
可若是換做方孝孺呢?絕對會死鴨子嘴硬。
而且朱元璋也知道朱楩和方孝孺一向不對付,尤其是想到一旦公布廢儲更立的消息,以方孝孺為首的這些酸儒,絕對會大鬧特鬧。
朱元璋目光陰冷了一瞬。
不過是一個書生罷了,一會兒給蔣瓛傳個消息,把方孝孺連坐進來,就讓他與齊泰、黃子澄、黃觀一起死吧。
這本來都是留給朱允炆的班底,因為朱允炆不是朱標與常妃的孩子,所以在軍中沒有半點勢力,如果繼續準備讓朱允炆做新君,就隻能揚文抑武,以文官壓製武將集團。
甚至是在軍中清掃掉很多人。
如今就不用了,但是反過來,又要把這些擁護朱允炆的太孫黨給清掃一番了。
這些人肯定會成為朱楩上位的阻礙,不能留。
而朱楩未必猜不到這些,可他選擇了默認。
畢竟朱楩又不是什麽聖母白蓮花,他可是雙手沾滿了鮮血,因為他而死的人,早已超過百萬。
正所謂慈不掌兵,既然隻有殺掉那些人才能實現他的想法,才能讓大明更好。
那麽,何樂而不為呢?
父子倆默契的交換了一個眼神,在心中已經決定了齊泰等人的結局。
“對了爹,還有一件事你得答應我,也該給我和木邱、徐妙錦以及湯欣冊婚了,”朱楩沒有忘記之前許諾三女的事。
朱元璋挑挑眉,說了句:“看來,你這是急著要登基了啊。”
朱楩一愣,啥意思?我隻是想成婚啊。
別的王爺不也有王妃嗎?
朱元璋見朱楩還沒明白,不禁說道:“你也不想想你今年立下了多少功勞,一旦冊婚,難道不該論功行賞嗎?可是我哪有東西封你賞你的?要麽封你母妃為後,要麽你就登基吧。”
若是過完年就要給朱楩完婚,那麽在此之前,就得先談論論功行賞的事了。
朱楩傻眼了,自己隻是想結個婚,怎麽這麽難?
最初他隻想給木邱求個名分,結果老頭子要把徐妙錦許配給他。
後來朱楩終於接受了徐妙錦的感情,又出來個湯欣。
現如今他和三個老婆感情正佳,總該可以結婚了吧?
又趕上了更立儲君的狀況,若是他要結婚,恐怕就得原地登基了。
問題是老頭子還活著呢啊,難道要逼洪武大帝退位?
朱楩頓時哭笑不得的說道:“我隻是想結個婚啊。我那些哥哥的孩子都多大了?我也該準備要個孩子了。”
以前是心疼木邱她們年紀還小,所以才不著急。
可是朱楩心有所感,隨著他們夫妻的修為越來越高,一旦突破了練氣決,達到築基期,再想要孩子恐怕會越來越難。
這是天道的影響,因為血脈後代會繼承父母的秀良基因,修仙者的孩子必定不會是凡人,所以很難會有後代。
所以他也開始著急了。
其實朱楩還不知道,這是奪嫡順利的情況下,否則奪嫡之爭至少也要持續一到兩年。
那樣的話,他就還得熬很久才能如願以償的娶到三個老婆了。
而現在。
朱元璋沉吟了一下後,也開始覺得,朱楩雖然年紀不大,可他確實該有後代了。
否則以朱楩之前答允諸王的許諾,恐怕在他自己孩子誕生之前,就要立其他宗室的孩子為儲君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問了一句:“說起來,你難道真打算大公無私的,從所有宗室血脈中挑選合適的繼承人,並且把皇位傳給別人的孩子嗎?”
“這有何不妥?”朱楩聳聳肩,說道:“還是那句話,能者得之。如果咱們爺們兒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最後卻敗壞在了後世子孫的手中,那還有什麽意義?”
朱楩不由想起原曆史明末時,那些被李自成屠戮殆盡的朱家子孫了。
什麽王爺,什麽皇家血脈,麵對屠刀時,也都隻是普通人啊。
人被殺就會死的。
“隻要還是咱們朱家的天下,朱家子孫還能享受榮華富貴。可一旦咱們朱家也被人推翻了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何況我的孩子也未必是當皇帝的料。”
也許更適合修仙呢?長命百歲,不,是壽元與天地同壽,這不香嗎?
不論怎麽想,如果有機會成為神仙,那是給個皇帝都不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