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馬上要變天了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係統來了 作者:姓姓姓姓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朱楩被立為太子的消息還沒有傳開,畢竟今天不是正式早朝,而是被朱元璋耍了個心眼,以過節的名義把朝臣全都喊來,然後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完全沒有準備,稀裏糊塗就上了賊船,被那兩位父子的一套組合拳,加上前太孫的配合,直接打蒙了。
許多人現在還沒反應過來。
包括徐達與湯和,跟著朱元璋到了偏殿還腦子一蒙一蒙的。
“就這?這就廢儲更立太子了?”
湯徐二公覺得不可思議。
曆朝曆代不是沒有廢儲更立的情況發生,可哪一次不是巨大動蕩?
此乃國本,國之根本,一個不好足以動搖整個國家。
漢武帝劉徹,曾經那麽英明神武的皇帝,最後不也留下巫蠱之禍的政治黑點,就連皇後衛子夫都被逼自殺明誌了。
而巫蠱之禍不論起因如何,最後的結果就是原太子劉據被殺,甚至牽連了十多萬人。
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
廢立太子更換儲君的事,絕不是小事。
可見朱元璋的手段。
洪武大帝也難免有些得意,不過他召湯徐二人來此,還有一件事要商量。
“等到年關之後,咱打算盡快為楩兒大婚。同時咱也老了,也該退位讓賢了。咱打算在楩兒的婚禮上,傳位於楩兒,”朱元璋吐露出接下來的打算,並震撼到了二公。
徐達與湯和對視了一眼。
才立為太子,馬上就要登基為帝?
看來陛下獨愛滇王,此言不虛。
可是為什麽這麽急呢?
徐達低垂眼眸,心裏好像隱約猜到了什麽。
其實從去年開始,朱楩的戰略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他可是整整從南到西再打到北,如果來年再對東北和東南方向的女真三部與朝鮮島同時用兵,還有倭國倭島。
等於說,朱楩用了兩年時間,把大明周圍一圈打了個遍,甚至全部征服了,把當今大明版圖,翻了一倍不止。
徐達想到這裏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朱元璋笑著看向徐達,說道:“當初那個臭小子,第一次跟咱誇下海口,說要給咱創建大明盛世,給咱帶迴更大的江山河圖。咱當時隻想抽他。”
“可是這才兩年啊,天德(徐達表字),咱們用了一輩子,才把中原大地收複迴來。而吾之虎子,隻用了兩年,卻把大明江山翻了一倍。”
“他的目標太大了,有的時候連我都不得不深感佩服。不服老不行啊。”
“如今咱這個皇帝已經成了他的阻礙,若是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不但會擋住他,也會擋著國家。”
“我朱重八絕不是貪權戀勢之人,咱取得天下的那一天就曾對上天焚表過,咱要給天下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既然有人比咱更合適當這個皇帝,咱自然要退位讓賢,絕不猶豫。”
這才是真正的,要變天了。
徐達與湯和心中震動。
這一次,恐怕真要大洗牌了。
與此同時,朱楩這邊給母親周貴妃請安了以後,就離開了皇宮。
他懷裏揣著三根玉軸聖旨,先是直奔自己的王府,然後又去徐府與湯府,把湯欣與徐妙錦喊了出來。
“瞧瞧這是什麽,”朱楩一臉得意的拿出三道聖旨。
三女一臉疑惑的接了過來。
“呀,”徐妙錦先發出一聲驚唿,然後不敢置信的,看著朱楩。
湯欣也看完了聖旨內容,雖然早有準備,仍然不免激動。
她們也終於得到名分了。
“可是殿下,我已經有過聖旨冊封了呀,”木邱感到疑惑,她之前的那道聖旨可是一直隨身帶著呢,怎麽又給了一道?
“等一下,不是滇王妃?而是太子妃?這是什麽情況?”
三女終於注意到,她們的名分可不是什麽滇王妃,統一都是太子妃,隻不過徐妙錦是正妃,湯欣與木邱是偏妃。
其實一般隻有一位正妃一位偏妃,比如那秦王朱樉,因為朱元璋當初為了招降王保保,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娶了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也不管別人願不願意。
為了彌補朱樉,於是又把鄧愈的女兒許配給朱樉為偏妃。
結果朱樉偏寵鄧妃冷落乃至虐待了正妃觀音奴,反而成了禍事。
而朱楩之所以有兩位偏妃,是因為朱元璋已經知道這小子有多專情,為了木邱,當初連徐達的女兒都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拒絕。
朱元璋隻好妥協讓步,否則更是難以讓他接受湯欣了。
“怎麽樣?意不意外?驚不驚喜?”朱楩張開雙手,笑得有些張狂。
洪武二十四年,朱楩曾經打算躺平擺爛,想著跑到雲南偏遠地區,當個甩手掌櫃的閑散王爺,也不錯。
他真的想過就這樣混一生了。
卻沒想到在得到封地以後覺醒了係統,之後才有了野心,想要自己當皇帝。
不過因為一開始沒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很多事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其實也挺不容易。
因為直到前年來到京城時,他還擔心與朱元璋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對立,都做好了實在不行就逃出京城的打算了。
還好沒發生最糟糕的情況。
直到今日,他終於成為太子儲君,可以名正言順繼承大統。
“我終於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想法了,”朱楩收斂了輕狂,換上一本正經,甚至有些嚴肅的表情。
別看他這幾年風光無限,可那都是統兵作戰打下的功績,都是武力上的能耐。
可是有很多事,非皇帝不能做的。
畢竟明朝王爺‘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除了遇到戰爭時,各地藩王統管最高軍事統帥權力外,平時連一點小事都不能插手。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再經過朱棣一番削藩以後,明朝王爺的權力就更是名存實亡了。
所以朱楩其實有很多想法與理念,都沒有提及過,你以為他隻會改土歸流啊?
甚至連改土歸流,都被朱楩玩出花來了,根據各地情況不同,也有不同的用法。
有的地方需要還地於民,有的地方則是需要解放百姓思想和自由。
而一旦朱楩登基為帝,就不用再藏著掖著,也不需要用改土歸流的名義去掩飾了。
到那時,他才真要徹底大展拳腳一番了。
“在這之前,我可得好好敦促一下你們的修煉進度了,”朱楩話音一轉,突然露出一抹壞笑。
三女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慢慢的就都俏臉通紅起來。
他們家的修行方式,一直以來都是走雙修流派。
所以朱楩的意思不言而喻。
主要是自從迴京以後,徐妙錦和湯欣就都各迴各家了,他總不好偷偷爬牆進去偷香。
“如今咱們可是合法的,”朱楩指指三女手中握著的聖旨,那叫一個得意。
怪不得他這麽著急的請下聖旨,原來是為了這個。
“真不害臊,”湯欣啐了一口。
徐妙錦則是偷偷往自家府邸大門瞟了一眼。
他們就在大街上呢,真是什麽話都敢說。
可是當朱楩一手一個去牽著徐妙錦與湯欣的小手時,兩女隻覺得渾身都軟了下來,毫無抵抗的就被朱楩牽走了。
徐府門後,賈氏撇著嘴,本來想出去製止的,可是看到聖旨之後也就明白了。
算了,遲早是他的人,就給他吧。
何況她還不知道,自家女兒早被拱了。
之後幾天,等到年關徹底過去了,全國也開始慢慢恢複運轉,同時朝廷各部官員也正式上班了。
而新年的第一次朝會就是大朝會。
除了原本的那些朝臣,就連四品以下官員,也有機會到殿外參與朝會。
甚至就連諸王也還未迴各自藩地封國,並且今日也都來了。
所有人都有預感,今天是要發生大事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正式向所有人以及全國宣布,設皇十八子滇王朱楩為皇太子。
為了保護朱允炆的名聲,並未說明朱允炆為何被廢。
朝臣們也都保持了沉默,其實他們已經知道怎麽迴事,於是也沒人說話。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宣布,要在二月初十為朱楩舉行大婚。
要知道,過了正月十五,然後又過了幾天之後,如今可就是正月二十多號了。
等於說,再過個二十多天,朱楩就要結婚了?
這是不是太快了?
隻有少數幾人知道,朱元璋這是急著要傳位了。
畢竟朱楩的戰略計劃,可是打算等到三月份,就要分別對朝鮮島與女真三部的東北地區用兵了。
之後還要調度朱棡與朱珪二王前往草原深處,做好繼續北進的準備。
說不得其他諸王也有安排。
所以朱元璋一直沒有急著把諸王趕迴封地去,反而留下他們,要他們一起參加老十八的盛世大婚。
一門二公之女當妻子,也算是頭一份了。
何況朱楩還是先成為太子再成婚的,可想而知他的婚禮有多熱鬧。
朱楩也激動起來,終於可以迎娶他的三位美嬌娘了。
與此同時,朱楩也不完全隻一門心思撲在婚事上,其他很多事也在一直進行著。
現如今他已經不需要用沈家的渠道給雲南送信了,而是以官方驛騎,給雲南的沐春送信,簡單說明了一下思摩甸的情況,讓他帶人親自去一趟思摩甸。
思摩甸的重要性,絕不能有失,所以朱楩隻能信得過沐春等少數人。
除此之外,朱楩還提前跟沐春打過招唿,讓他提醒嚴時泰與李叔然等人,做好準備隨時可能調他們入京。
李叔然,大理府知府,算是朱楩的臣子。
不過這老頭兒脾氣倔的很,跟劉三吾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沒事就喜歡找朱楩的麻煩,總想拉著他去幹活。
朱楩這個氣,我倒是想管,可我管得了嗎?
不過李叔然的能力是有的。
這小老頭兒還是個憤青,對其他民族主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可是李叔然同樣盡忠盡職,隻要不犯事,都會一視同仁,所以才能把大理府治理的井井有條,各民族和諧共處,連居裏屋那一族人都很尊敬。
包括當初刀幹猛襲擊大理時,這老頭兒還敢親自上城頭督戰,乃至準備親自殺敵來著。
朱楩如果要登基了,總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底。
相比起用江南世家官員,怎麽也不如自己人吧?
難道還能讓東林黨再次崛起不成?
至於嚴時泰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年紀不大,但是能力卻不小,不論是當初在溧陽縣不懼強權,嚴懲世家違法亂紀子弟,還是到了雲南之後迅速把永昌府從被胡淵胡作非為恢複民生,還是交給他建立水泥廠、磚廠乃至煉鋼等事務,他都完成的很好,連怒江大橋都建好了,隻等有朝一日朱楩從此地發兵。
這可都是人才,朱楩怎能遺忘。
除此之外,聽說班師迴朝的大軍也已經入關了,正在浩浩蕩蕩而歸,恐怕最晚在三月之前就能迴朝了。
到那時候,整個京城都會熱鬧起來。
光是帶迴來的牛羊就有兩百多萬頭,除去許諾給四哥和十七哥作為軍備物資的份額外,還能有大量牲畜給中原百姓改善生活。
吃肉也好,皮毛也好,還是用牛耕地,都是不錯的。
還有西域的消息也傳迴來了。
大捷,且是全勝。
自從朱楩率領部隊趕往草原戰場之後,李景隆與侯大苟各自率領一隊人馬,靠著火炮開路,加上東察合台汗國如今最為虛弱之際,還有十幾萬降軍的幫助下,已經橫掃整個東察合台汗國。
甚至在侯大苟虔誠的推行朱楩的改土歸流政策下,民心盡歸,以至於那些降軍直接當場轉職成了明軍旗下的新疆軍部隊,還從東察合台汗國進入到帖木兒帝國,輔佐王福攻占帖木兒帝國。
王福、趙括以及岑花,三人率領合計超過十六萬人部隊,再加上李景隆與侯大苟的支援,趁著帖木兒在草原戰場大敗,一舉平定征服了整個帖木兒帝國。
若不是考慮到需要穩定民心,這幾個家夥怕不是都要打到白帳汗國與金帳汗國去了。
就算這樣,明軍的威勢也把周邊國家嚇了一跳,連那奧斯曼帝國都派使者,遠赴千裏來到京城,表示願意朝貢與大明建交。
主要是王福帶兵已經打到地中海去了。
北邊是裏海與金帳汗國,南邊是波斯灣與阿拉伯諸部,西邊就是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了。
奧斯曼帝國如今被夾在地中海與黑海當中,又被如今勢頭正盛的大明堵在這裏,就好像一個瘦弱的小學生被高年級的混混堵在了小巷子裏,瑟瑟發抖卻又無可奈何。
而一旦掌握了帖木兒帝國的領土,就已經拿到了亞歐大陸的鑰匙,隻要大明願意,隨時都可以打開那扇大門。
要問王福這一戰有多猛。
這麽說吧,別說阿富汗了,連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如今都屬於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順帶著現在也成為大明的疆土了。
原本奧斯曼帝國都要準備消滅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了。
可現如今哪還顧得上拜占庭啊,奧斯曼帝國都想拉攏拜占庭帝國,先聯盟解決大明這頭猛獸吧。
也隨著西域戰報送迴到京城,朱楩的名望更是如日中天,若不是洪武大帝的名望還能壓得住,恐怕功高震主都不在話下。
同時朱楩也沒有忽略跟兄弟們的私下裏交流。
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朱楩已經大概掌握了諸王的性格與將來的打算。
三哥朱棡、四哥朱棣,這兩位自不必多說,都是有著雄圖大略的將帥之才。
開玩笑,朱棣可還是曆史上的永樂大帝,必須得重用才是。
而五哥富有悲天憫人的同情心,喜歡學醫和民生問題。
六哥楚王朱楨,天資英睿,有謀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學,適合入朝為官處理朝政。
七哥齊王朱榑,數曆塞上,以武略自喜,同樣適合帶兵打仗。
然後就是十一哥朱椿,蜀王蜀秀才,想也知道他不適合做邊關藩王,更適合做做學問,不如讓他與十六哥作伴。
十二哥湘王朱柏,忠義且勇武。
十三哥朱珪自不必多說。
十四哥肅王朱瑛,文治武功皆一般,為人也有些自卑。
十五哥遼王朱植,屬於儒將,既沒有野心爭功奪利,但是朱楩有意在來年戰略中,讓他鎮守後方,防止大戰爆發之後高麗殘黨或女真三部入侵邊關,他也不懼,欣然答應下來。
也算有勇有謀吧?
十六哥與十七哥自不必多說,前者也是個文弱書生,後者則像是個莽夫。
朱楩自己就是老十八,不用自問自答。
而後就是老十九穀王朱橞,如今還未就藩,當朱楩問他自己的打算時,這小子竟說想當個富家翁,留在京城享享清福,若有閑錢還能接濟一下百姓。
這不是朱楩一早想幹的事嗎?我還沒當逍遙王,你倒是想開了?
至於老二十,也就是朱楩自己的胞弟,親弟弟朱鬆,那更是不得了。
聽說朱楩想給他這個韓王正個名,要把朝鮮島打下來,作為他的封地。
朱鬆直接嚇得跑去找周貴妃做主,他可不想離開京城,京城多繁華多安全啊。
朱楩氣得夠嗆,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還有老二十一沈王朱模,同樣野心不大,隻想留在京城當個閑散王爺。
至於更後麵的幾個弟弟,都太年幼了,想讓他們幫忙,還得等個幾年。
除去幾個不中用的兄弟,朱楩共有:三哥、四哥、六哥、七哥、十二哥、十三哥、十五哥、十七哥可用。
除了六哥適合入朝為官打理朝政外,其他兄弟都可以帶兵打仗,每一個都可以自領一軍,攻城略地不在話下。
至於其他兄弟,就讓他們放飛自我吧。
朱楩暗暗感謝老爹,要不,爹你還可以努努力,再生幾個。
(朱元璋:我鞋呢?)
(本章完)
這完全沒有準備,稀裏糊塗就上了賊船,被那兩位父子的一套組合拳,加上前太孫的配合,直接打蒙了。
許多人現在還沒反應過來。
包括徐達與湯和,跟著朱元璋到了偏殿還腦子一蒙一蒙的。
“就這?這就廢儲更立太子了?”
湯徐二公覺得不可思議。
曆朝曆代不是沒有廢儲更立的情況發生,可哪一次不是巨大動蕩?
此乃國本,國之根本,一個不好足以動搖整個國家。
漢武帝劉徹,曾經那麽英明神武的皇帝,最後不也留下巫蠱之禍的政治黑點,就連皇後衛子夫都被逼自殺明誌了。
而巫蠱之禍不論起因如何,最後的結果就是原太子劉據被殺,甚至牽連了十多萬人。
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
廢立太子更換儲君的事,絕不是小事。
可見朱元璋的手段。
洪武大帝也難免有些得意,不過他召湯徐二人來此,還有一件事要商量。
“等到年關之後,咱打算盡快為楩兒大婚。同時咱也老了,也該退位讓賢了。咱打算在楩兒的婚禮上,傳位於楩兒,”朱元璋吐露出接下來的打算,並震撼到了二公。
徐達與湯和對視了一眼。
才立為太子,馬上就要登基為帝?
看來陛下獨愛滇王,此言不虛。
可是為什麽這麽急呢?
徐達低垂眼眸,心裏好像隱約猜到了什麽。
其實從去年開始,朱楩的戰略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他可是整整從南到西再打到北,如果來年再對東北和東南方向的女真三部與朝鮮島同時用兵,還有倭國倭島。
等於說,朱楩用了兩年時間,把大明周圍一圈打了個遍,甚至全部征服了,把當今大明版圖,翻了一倍不止。
徐達想到這裏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朱元璋笑著看向徐達,說道:“當初那個臭小子,第一次跟咱誇下海口,說要給咱創建大明盛世,給咱帶迴更大的江山河圖。咱當時隻想抽他。”
“可是這才兩年啊,天德(徐達表字),咱們用了一輩子,才把中原大地收複迴來。而吾之虎子,隻用了兩年,卻把大明江山翻了一倍。”
“他的目標太大了,有的時候連我都不得不深感佩服。不服老不行啊。”
“如今咱這個皇帝已經成了他的阻礙,若是繼續坐在這個位置上,不但會擋住他,也會擋著國家。”
“我朱重八絕不是貪權戀勢之人,咱取得天下的那一天就曾對上天焚表過,咱要給天下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創造一個太平盛世。”
“既然有人比咱更合適當這個皇帝,咱自然要退位讓賢,絕不猶豫。”
這才是真正的,要變天了。
徐達與湯和心中震動。
這一次,恐怕真要大洗牌了。
與此同時,朱楩這邊給母親周貴妃請安了以後,就離開了皇宮。
他懷裏揣著三根玉軸聖旨,先是直奔自己的王府,然後又去徐府與湯府,把湯欣與徐妙錦喊了出來。
“瞧瞧這是什麽,”朱楩一臉得意的拿出三道聖旨。
三女一臉疑惑的接了過來。
“呀,”徐妙錦先發出一聲驚唿,然後不敢置信的,看著朱楩。
湯欣也看完了聖旨內容,雖然早有準備,仍然不免激動。
她們也終於得到名分了。
“可是殿下,我已經有過聖旨冊封了呀,”木邱感到疑惑,她之前的那道聖旨可是一直隨身帶著呢,怎麽又給了一道?
“等一下,不是滇王妃?而是太子妃?這是什麽情況?”
三女終於注意到,她們的名分可不是什麽滇王妃,統一都是太子妃,隻不過徐妙錦是正妃,湯欣與木邱是偏妃。
其實一般隻有一位正妃一位偏妃,比如那秦王朱樉,因為朱元璋當初為了招降王保保,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娶了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也不管別人願不願意。
為了彌補朱樉,於是又把鄧愈的女兒許配給朱樉為偏妃。
結果朱樉偏寵鄧妃冷落乃至虐待了正妃觀音奴,反而成了禍事。
而朱楩之所以有兩位偏妃,是因為朱元璋已經知道這小子有多專情,為了木邱,當初連徐達的女兒都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拒絕。
朱元璋隻好妥協讓步,否則更是難以讓他接受湯欣了。
“怎麽樣?意不意外?驚不驚喜?”朱楩張開雙手,笑得有些張狂。
洪武二十四年,朱楩曾經打算躺平擺爛,想著跑到雲南偏遠地區,當個甩手掌櫃的閑散王爺,也不錯。
他真的想過就這樣混一生了。
卻沒想到在得到封地以後覺醒了係統,之後才有了野心,想要自己當皇帝。
不過因為一開始沒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很多事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像是摸著石頭過河,其實也挺不容易。
因為直到前年來到京城時,他還擔心與朱元璋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對立,都做好了實在不行就逃出京城的打算了。
還好沒發生最糟糕的情況。
直到今日,他終於成為太子儲君,可以名正言順繼承大統。
“我終於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想法了,”朱楩收斂了輕狂,換上一本正經,甚至有些嚴肅的表情。
別看他這幾年風光無限,可那都是統兵作戰打下的功績,都是武力上的能耐。
可是有很多事,非皇帝不能做的。
畢竟明朝王爺‘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除了遇到戰爭時,各地藩王統管最高軍事統帥權力外,平時連一點小事都不能插手。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再經過朱棣一番削藩以後,明朝王爺的權力就更是名存實亡了。
所以朱楩其實有很多想法與理念,都沒有提及過,你以為他隻會改土歸流啊?
甚至連改土歸流,都被朱楩玩出花來了,根據各地情況不同,也有不同的用法。
有的地方需要還地於民,有的地方則是需要解放百姓思想和自由。
而一旦朱楩登基為帝,就不用再藏著掖著,也不需要用改土歸流的名義去掩飾了。
到那時,他才真要徹底大展拳腳一番了。
“在這之前,我可得好好敦促一下你們的修煉進度了,”朱楩話音一轉,突然露出一抹壞笑。
三女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慢慢的就都俏臉通紅起來。
他們家的修行方式,一直以來都是走雙修流派。
所以朱楩的意思不言而喻。
主要是自從迴京以後,徐妙錦和湯欣就都各迴各家了,他總不好偷偷爬牆進去偷香。
“如今咱們可是合法的,”朱楩指指三女手中握著的聖旨,那叫一個得意。
怪不得他這麽著急的請下聖旨,原來是為了這個。
“真不害臊,”湯欣啐了一口。
徐妙錦則是偷偷往自家府邸大門瞟了一眼。
他們就在大街上呢,真是什麽話都敢說。
可是當朱楩一手一個去牽著徐妙錦與湯欣的小手時,兩女隻覺得渾身都軟了下來,毫無抵抗的就被朱楩牽走了。
徐府門後,賈氏撇著嘴,本來想出去製止的,可是看到聖旨之後也就明白了。
算了,遲早是他的人,就給他吧。
何況她還不知道,自家女兒早被拱了。
之後幾天,等到年關徹底過去了,全國也開始慢慢恢複運轉,同時朝廷各部官員也正式上班了。
而新年的第一次朝會就是大朝會。
除了原本的那些朝臣,就連四品以下官員,也有機會到殿外參與朝會。
甚至就連諸王也還未迴各自藩地封國,並且今日也都來了。
所有人都有預感,今天是要發生大事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正式向所有人以及全國宣布,設皇十八子滇王朱楩為皇太子。
為了保護朱允炆的名聲,並未說明朱允炆為何被廢。
朝臣們也都保持了沉默,其實他們已經知道怎麽迴事,於是也沒人說話。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宣布,要在二月初十為朱楩舉行大婚。
要知道,過了正月十五,然後又過了幾天之後,如今可就是正月二十多號了。
等於說,再過個二十多天,朱楩就要結婚了?
這是不是太快了?
隻有少數幾人知道,朱元璋這是急著要傳位了。
畢竟朱楩的戰略計劃,可是打算等到三月份,就要分別對朝鮮島與女真三部的東北地區用兵了。
之後還要調度朱棡與朱珪二王前往草原深處,做好繼續北進的準備。
說不得其他諸王也有安排。
所以朱元璋一直沒有急著把諸王趕迴封地去,反而留下他們,要他們一起參加老十八的盛世大婚。
一門二公之女當妻子,也算是頭一份了。
何況朱楩還是先成為太子再成婚的,可想而知他的婚禮有多熱鬧。
朱楩也激動起來,終於可以迎娶他的三位美嬌娘了。
與此同時,朱楩也不完全隻一門心思撲在婚事上,其他很多事也在一直進行著。
現如今他已經不需要用沈家的渠道給雲南送信了,而是以官方驛騎,給雲南的沐春送信,簡單說明了一下思摩甸的情況,讓他帶人親自去一趟思摩甸。
思摩甸的重要性,絕不能有失,所以朱楩隻能信得過沐春等少數人。
除此之外,朱楩還提前跟沐春打過招唿,讓他提醒嚴時泰與李叔然等人,做好準備隨時可能調他們入京。
李叔然,大理府知府,算是朱楩的臣子。
不過這老頭兒脾氣倔的很,跟劉三吾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沒事就喜歡找朱楩的麻煩,總想拉著他去幹活。
朱楩這個氣,我倒是想管,可我管得了嗎?
不過李叔然的能力是有的。
這小老頭兒還是個憤青,對其他民族主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可是李叔然同樣盡忠盡職,隻要不犯事,都會一視同仁,所以才能把大理府治理的井井有條,各民族和諧共處,連居裏屋那一族人都很尊敬。
包括當初刀幹猛襲擊大理時,這老頭兒還敢親自上城頭督戰,乃至準備親自殺敵來著。
朱楩如果要登基了,總得有一套自己的班底。
相比起用江南世家官員,怎麽也不如自己人吧?
難道還能讓東林黨再次崛起不成?
至於嚴時泰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年紀不大,但是能力卻不小,不論是當初在溧陽縣不懼強權,嚴懲世家違法亂紀子弟,還是到了雲南之後迅速把永昌府從被胡淵胡作非為恢複民生,還是交給他建立水泥廠、磚廠乃至煉鋼等事務,他都完成的很好,連怒江大橋都建好了,隻等有朝一日朱楩從此地發兵。
這可都是人才,朱楩怎能遺忘。
除此之外,聽說班師迴朝的大軍也已經入關了,正在浩浩蕩蕩而歸,恐怕最晚在三月之前就能迴朝了。
到那時候,整個京城都會熱鬧起來。
光是帶迴來的牛羊就有兩百多萬頭,除去許諾給四哥和十七哥作為軍備物資的份額外,還能有大量牲畜給中原百姓改善生活。
吃肉也好,皮毛也好,還是用牛耕地,都是不錯的。
還有西域的消息也傳迴來了。
大捷,且是全勝。
自從朱楩率領部隊趕往草原戰場之後,李景隆與侯大苟各自率領一隊人馬,靠著火炮開路,加上東察合台汗國如今最為虛弱之際,還有十幾萬降軍的幫助下,已經橫掃整個東察合台汗國。
甚至在侯大苟虔誠的推行朱楩的改土歸流政策下,民心盡歸,以至於那些降軍直接當場轉職成了明軍旗下的新疆軍部隊,還從東察合台汗國進入到帖木兒帝國,輔佐王福攻占帖木兒帝國。
王福、趙括以及岑花,三人率領合計超過十六萬人部隊,再加上李景隆與侯大苟的支援,趁著帖木兒在草原戰場大敗,一舉平定征服了整個帖木兒帝國。
若不是考慮到需要穩定民心,這幾個家夥怕不是都要打到白帳汗國與金帳汗國去了。
就算這樣,明軍的威勢也把周邊國家嚇了一跳,連那奧斯曼帝國都派使者,遠赴千裏來到京城,表示願意朝貢與大明建交。
主要是王福帶兵已經打到地中海去了。
北邊是裏海與金帳汗國,南邊是波斯灣與阿拉伯諸部,西邊就是地中海與奧斯曼帝國了。
奧斯曼帝國如今被夾在地中海與黑海當中,又被如今勢頭正盛的大明堵在這裏,就好像一個瘦弱的小學生被高年級的混混堵在了小巷子裏,瑟瑟發抖卻又無可奈何。
而一旦掌握了帖木兒帝國的領土,就已經拿到了亞歐大陸的鑰匙,隻要大明願意,隨時都可以打開那扇大門。
要問王福這一戰有多猛。
這麽說吧,別說阿富汗了,連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如今都屬於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順帶著現在也成為大明的疆土了。
原本奧斯曼帝國都要準備消滅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了。
可現如今哪還顧得上拜占庭啊,奧斯曼帝國都想拉攏拜占庭帝國,先聯盟解決大明這頭猛獸吧。
也隨著西域戰報送迴到京城,朱楩的名望更是如日中天,若不是洪武大帝的名望還能壓得住,恐怕功高震主都不在話下。
同時朱楩也沒有忽略跟兄弟們的私下裏交流。
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朱楩已經大概掌握了諸王的性格與將來的打算。
三哥朱棡、四哥朱棣,這兩位自不必多說,都是有著雄圖大略的將帥之才。
開玩笑,朱棣可還是曆史上的永樂大帝,必須得重用才是。
而五哥富有悲天憫人的同情心,喜歡學醫和民生問題。
六哥楚王朱楨,天資英睿,有謀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學,適合入朝為官處理朝政。
七哥齊王朱榑,數曆塞上,以武略自喜,同樣適合帶兵打仗。
然後就是十一哥朱椿,蜀王蜀秀才,想也知道他不適合做邊關藩王,更適合做做學問,不如讓他與十六哥作伴。
十二哥湘王朱柏,忠義且勇武。
十三哥朱珪自不必多說。
十四哥肅王朱瑛,文治武功皆一般,為人也有些自卑。
十五哥遼王朱植,屬於儒將,既沒有野心爭功奪利,但是朱楩有意在來年戰略中,讓他鎮守後方,防止大戰爆發之後高麗殘黨或女真三部入侵邊關,他也不懼,欣然答應下來。
也算有勇有謀吧?
十六哥與十七哥自不必多說,前者也是個文弱書生,後者則像是個莽夫。
朱楩自己就是老十八,不用自問自答。
而後就是老十九穀王朱橞,如今還未就藩,當朱楩問他自己的打算時,這小子竟說想當個富家翁,留在京城享享清福,若有閑錢還能接濟一下百姓。
這不是朱楩一早想幹的事嗎?我還沒當逍遙王,你倒是想開了?
至於老二十,也就是朱楩自己的胞弟,親弟弟朱鬆,那更是不得了。
聽說朱楩想給他這個韓王正個名,要把朝鮮島打下來,作為他的封地。
朱鬆直接嚇得跑去找周貴妃做主,他可不想離開京城,京城多繁華多安全啊。
朱楩氣得夠嗆,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還有老二十一沈王朱模,同樣野心不大,隻想留在京城當個閑散王爺。
至於更後麵的幾個弟弟,都太年幼了,想讓他們幫忙,還得等個幾年。
除去幾個不中用的兄弟,朱楩共有:三哥、四哥、六哥、七哥、十二哥、十三哥、十五哥、十七哥可用。
除了六哥適合入朝為官打理朝政外,其他兄弟都可以帶兵打仗,每一個都可以自領一軍,攻城略地不在話下。
至於其他兄弟,就讓他們放飛自我吧。
朱楩暗暗感謝老爹,要不,爹你還可以努努力,再生幾個。
(朱元璋:我鞋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