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大軍班師迴朝了
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係統來了 作者:姓姓姓姓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朱楩登基為帝,號永昌帝之後。
很多事都需要重新進行安排。
比如錦衣衛,這是皇帝的直屬部下,也應該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部隊。
加上朱元璋打造的錦衣衛,同時肩負著監察天下督察百官的要務。
這可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特種部隊,以及特工部隊。
朱楩自然不可能不做安排。
於是蔣瓛就被外放了出去,由李貴晉升為錦衣衛指揮使,開始全麵接手錦衣衛的工作。
其實朱楩確實很看好蔣瓛的能力,但是不把他遠派出去,李貴又怎麽能迅速接管錦衣衛的全部呢?
而且澳洲大陸確實需要去打探情況,還有南海群島,也需要知道現在的局勢。
所以蔣瓛也不算是被流放,確實派他去更加合適。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到了永昌二月底。
一些公主與藩王們已經還國了。
不過還是有許多公主和藩王選擇留了下來。
朱楩果然沒有半點猜忌,甚至還允許兄弟姐妹們隨時可以入宮給朱元璋或者他們的母妃請安。
包括朱楩自己,在住進皇宮以後,每日都是雷打不動的,會去給周貴妃請安。
話說迴來了,如今他成了皇帝,周貴妃的身份與地位自然也不一樣了,朝中已經開始有人提議,要冊封周貴妃為太後了。
朱楩當初說的話果然應驗了,周貴妃沒當過皇後,但是卻可以直接當太後。
畢竟是皇帝的生母,不是太後又是什麽?
還有宮中朱元璋的嬪妃,也都該改稱為太妃了。
後宮的事在順利進行著改變,同時朱楩頒發的政策也順利昭告推行了下去。
眼看時間來到了永昌三月,有消息傳了迴來,凱旋而歸的大軍終於要班師迴朝了,不日即將抵達京城。
一時間,京城再次熱鬧了起來。
就連百姓們,都在自發的期待著,以及慶祝著這支得勝之師的歸來。
朱楩當然也很激動,這支大軍迴來以後,就可以直接派往西南了。
畢竟下一個戰略目標就是東南亞戰場了。
一旦把南海到印度洋周邊國家打下來,就不用擔心南邊的威脅了,就可以更加專心於北方戰場,而後數條戰線一起入歐,橫推歐洲大陸。
朱楩的戰略計劃可謂是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永昌元年,三月初五。
這一天,京城迎來了超規模的大場麵。
除去木初與木土率領的十萬納西族先一步到了京城不算。
馮勝、傅友德二公就率領著五十萬大軍。
雖然此一戰損失不可謂不大,光是明軍就死傷了足足十一萬人。
這可不是小數目啊,在過去幾年間,別說死十一萬人了,朱楩帶過的最多的部隊,也就十多萬人。
可是也別忘了,牛勝與彭越率領的五萬人,還有沐晟率領的朱楩的本部,這十萬人也跟著馮勝他們一起迴來的,仍然有著五十萬人的規模。
除此之外,還有幾百萬頭牛、馬、羊,如此規模的牲口,就算是在草原上都難以一見,更別提中原百姓。
可想而知以如此規模的牲畜做種,中原的畜牧業也可以稍微發展發展了。
京城外,朱楩身著龍袍,不過不是袞冕那種規格,而是武弁服。
武弁服,在明朝乃是‘行親征遣將’時的專用龍袍。
朱楩此時親自站在最前麵,身後是滿朝文武百官排列,甚至就連後宮之主,如今貴為皇後的徐妙錦,都在兩位姐妹,同為皇貴妃的木邱與湯欣的陪同下,隨行而來了。
主要是朱楩擔心她們姐仨一直深居後宮容易憋壞了。
再一個,當初她們也與全軍將士一起浴血奮戰上陣殺敵,乃有袍澤之誼,正好趁此機會出來轉轉也沒什麽不好。
朱元璋也來了,隻是如今他已經是太上皇,自然把主角位置讓了出來,與徐達、湯和二公在後方看著眼前一幕。
“馮勝、傅友德,這次幹得不錯,”朱元璋不吝讚許道。
湯徐二公對視了一眼,心說還好您沒砍了他們。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
“還是陛下。還是太上皇與當今陛下深謀遠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是您們父子指揮的好啊,”徐達拱手說道。
朱楩登基已經有月餘了,如今滿天下人都知道,現在是永昌帝的年號,而永昌帝正是之前的滇王。
能讓洪武大帝退位讓賢,而且得到所有諸王的支持,就連皇太孫都欣然退位。
哪怕那些儒生背地裏暗罵無長幼秩序,卻也無可奈何。
尤其是隨著朱楩頒發的,廢除奴籍、賤籍的法案即將全麵展開。
可以說,朱楩得到了全天下人的認可與支持。
畢竟天下九成人都是貧民,甚至就是所謂的賤籍啊。
朱楩還嚴令禁止,不許隨意淨身入宮,他甚至打算要杜絕太監這種特殊工種的存在。
可是宮內畢竟也是需要人的,而且一旦有正常男人存在,萬一和宮女乃至和不受寵的妃子胡搞一起,難免淫亂宮闈發生隱患。
想那嫪毐霍亂秦王後宮,不就是先例嗎。
萬一連皇帝的兒子是誰的都不知道,豈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朱楩也擔心自己隨便搞政策,可能會妨礙到後人,萬一後人不爭氣,不是被太監給架空了?
於是他隻好退而求其次,如果遇到想要淨身入宮謀一份差事者,首先不得是家裏的獨丁獨苗,且必須是沒有其他謀生手段的人。
但凡是個好人,朱楩都希望能把長處發揮到別的地方去。
至於宮女就不用擔心有什麽不妥了。
總而言之,現如今朱楩名滿天下,誰不說他是千古明君賢帝,哪怕儒家都得暫避鋒芒,不敢胡亂評測。
“來了。”
朱楩往前看去,伴隨著一陣陣雄偉的鐵蹄聲敲響大地,宋國公馮勝與穎國公傅友德騎馬在最前,率領著凱旋而歸的得勝大軍,終於班師迴朝了。
遠遠的,馮勝和傅友德也看到了滿朝文武迎接的隊列,尤其是那道挺拔且年輕的身影。
二公對視一眼,連忙翻身下馬,一步步衝了過去,離得老遠就‘噗通’跪在地上,齊聲高唿:“臣馮勝、傅友德。幸不辱命,班師迴朝。在此叩見永昌大帝,恭祝吾皇萬聖金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哪怕連他們也不曾想到過,當初還在並肩作戰,好似一轉眼的功夫,滇王竟然就登基為帝了,號永昌帝。
而且以朱楩還是滇王時的無數不世奇功,號一聲永昌大帝也不為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唿海嘯般的唿聲傳來,五十萬大軍的齊聲恭祝,聲勢可謂滔天。
受到影響,京城內的百姓們也激動萬分的,跟著高唿萬歲。
看著如此場麵,朱元璋激動的說道:“吾兒乃舉國共舉的賢帝明君,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卻也絕不是咱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看看,這豈不是開創賢明盛世的開端?”
湯徐二公自然在一旁應和著。
反正朱楩也是他們的女婿,他們也一樣榮辱與共感同身受。
朱楩這邊往前走去,親自扶起馮勝、傅友德,麵帶笑容的說道:“二公請起,此番征戰全賴二公之功,論功行賞自然不在話下。但是二公可不要因此而懈怠,西南戰事還未結束,你們可不是休息,更不是馬放南山的時候啊。”
馮勝、傅友德一愣,西南戰事?雲南不是早已平定?藏地與西域兩大汗國也都歸順了,還有什麽事?
等等?
二人對視了一眼,激動起來,再次跪拜在地,高唿:“敢不效犬馬之勞?必不辱聖命。”
他們不但不覺得朱楩在拚命壓榨他們,反而覺得自己深受新帝的信任,得到了重用。
要知道,在過去幾年裏,他們可都淪落到去各地練兵籌備,卻很久都沒有統兵權了。
尤其是馮勝,曾經慘遭女婿常茂那個混賬背刺,就此被朱元璋下了將軍印信。
身為武將,最怕的就是無兵可帶無仗可打。
而朱楩不讓他們休息,反而才是他們最渴望與最期待的。
身為將軍,戰死沙場才是他們最渴望的歸宿。
誰不想建功立業,誰不想馬踏河山,誰不想開疆裂土呢。
接著,朱楩又召見了其他諸將。
先是郭英、耿炳文、平安、盛庸和宋晟五員大將。
這都是老將,除了盛庸名聲不顯,其他人可都經曆過追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代。
之後就是年輕一代的將領了。
牛勝、彭越自然不在話下,沐晟更是笑嘻嘻的嚷嚷著:“現在我該喊您一聲皇叔了吧?”
以前是朱楩總喜歡擺大輩,讓沐英的幾個兒子叫自己叔叔。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朱楩已經成了皇帝,一個是不再需要用這種方式拉攏沐家子弟了,再一個,若是成了皇帝的侄子,哪怕是名義上的,那也是受用無窮啊。
一些人有些玩味兒的看著。
沐晟的‘純真’之下,眼中也有一抹深究。
陛下該如何迴答?如今的陛下,還是當初的滇王嗎?
他已經貴為天子,還會愛民如子體恤部下,還願意降下身份嗎?
結果連一秒都沒有猶豫,朱楩淡淡的看了眼沐晟,說道:“輩分在這裏呢,我一天是你叔叔,一輩子都是。”
沐晟渾身一震,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雙手抱拳一躬到底:“侄兒沐晟,幸不辱命,率領雲南老營五萬弟兄歸來,在此恭祝聖體金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沐晟身後的,乃是朱楩最初的部隊,五萬將士激動萬分的跪了下來。
這是他們的王,一天是,一輩子都是。
牛勝與彭越對視了一眼,當初一念之差,從此錢術和他們成為了路人,本來的同僚,如今已經相差甚遠。
還好他們做了正確的選擇。
同時還有他們部屬當中的那一萬五千明軍將士,其中有一萬四千人是從西安,一路追隨朱楩趕赴寧夏鎮,又兵出賀蘭山,橫掃整個韃靼草原。
這也算是朱楩帶出來的兵。
此時他們也紛紛跪拜下來,朝見自己的帝王。
今日一整天,隻有一個節目,那就是凱旋。
如此大勝仗,尤其是征服了整個蒙古草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
這其中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與西域和藏地還不一樣。
西域各國,曾經被征服過。
藏地也有被征服過的經曆。
但是唯獨蒙古草原,自古以來就不肯屈服中原王朝。
甚至連秦始皇都因為頭疼他們屢次犯邊掠奪、傷害邊關百姓,而不得不建立長城。
可別以為當時的草原人就能打敗大秦鐵騎,不是秦國打不過,而是遊牧民族擅長遊擊戰,根本消滅不掉。
建立長城不是因為打不過,是他們不肯跟秦國正麵打,然後又總來打秋風。
要知道,不論是哪個時期的草原民族,都對中原肥沃土地垂涎欲滴,如果他們比秦國還強大,不用猶豫,他們一定會馬踏中原的。
可當初就算沒有長城,草原民族也無法入侵中原,這就是大秦的底氣。
可說到底,曆朝曆代還是無法徹底征服草原,反倒是蒙古帝國覆滅了中原王朝的宋朝。
所以很多人一直憋著一股氣,就是想打服草原人。
這也是朱明王朝,從朱元璋到朱棣,乃至到了朱瞻基,都一直不停的對草原用兵北征的原因。
然而隻有永昌帝朱楩,真正征服了草原。
所以這場勝仗的意義很重要。
朱楩不但親自迎接,之後還下令,在城外建立臨時營地,並且親自留下開慶功會。
五十萬大軍可不能全部進城,開玩笑,就算是京城,也容納不下這麽多人啊。
所以隻能在城外安營紮寨。
朱楩一邊讓戶部侍郎卓敬開始接手輕點戰利品,一邊讓他撥下幾十萬兩銀子去城內籌集慶功宴的物資。
卓敬臉都黑了。
幾百萬頭牲畜,光是清點數目就是個大工程了,還要管五十萬人的吃喝?
陛下,你一開口倒是輕鬆了,真就可著我們一個戶部禍害啊?
敢不敢臨時增派一些人手?
臣做不到啊。
朱楩留在了營地,還與皇後徐妙錦、湯賢妃湯欣、木淑妃木邱,一家四口在各營都走了一圈,露了一麵,甚至還和不少底層士兵說說話談談心。
如此親民、愛兵如子的皇帝、皇後、皇貴妃,何曾有人見過、聽說過?
本來朱楩在軍中的名望就很高,如今更是達到了鼎盛,恐怕今天他在這裏振臂一唿,就能率領全軍嘩變起兵造反。
不過他自己就是皇帝了,總不會自己造反自己就是了。
等到了晚上,大營內變得無比熱鬧,隨著一車車從城內各酒樓送來的菜肴入營,還有堆積成山的酒水管夠管飽,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軍,此時隻需甩開膀子盡情享受就是了。
而朱楩貴為一國之君,自然是由將領們陪同的。
都是上過戰場一起並肩作戰過的戰友,所以徐妙錦三女也沒有避嫌。
同席的馮勝、傅友德等人,不禁產生了幻覺,仿佛坐在那裏的朱楩就是朱元璋,而徐妙錦則是當初的馬皇後。
當初創業之時,大家就是這樣互相扶持,齊心協力創建了大明王朝的。
而今朱楩仿佛重走當初的老路,隻不過他要建立更大的大明疆土。
朱楩還讓人去城內,喊來了兩位王爺。
“諸位,這是我七哥朱榑,曾經數曆塞上,以武力所見長。”
“這是我十二哥朱柏,忠君愛國,有伐蠻平亂之能。”
“如今雖然在北方草原上咱們打了大勝仗。但是可不要就此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須知居安思危才是一個國家的成熟表現。可是又該怎麽居安思危呢?朕的想法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
“那安南之前就曾野心勃勃,勾搭寧遠州的刀拜蘭,想要分裂我大明國土。”
“還有南掌、暹羅等地,也都狼子野心。”
“我爹體恤百姓,不願意多生兵禍之亂,所以繼續以羈縻製度安撫周邊小國。可以理解。”
“但是朕不一樣。隻要把戰場打在別人的國家,而且隻要戰爭不給百姓增加負擔,又有什麽人敢說朕是窮兵黷武?”
“隻要一直贏下去,不但可以一直開疆拓土,而且還可以把戰利品源源不斷帶迴中原。甚至今後可增加幾百倍的稅收。此乃千秋萬代之功。朕打算以咱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為幾代人開創基業。”
“所以各位將軍,現在可還不是享受的時候。朕有意讓二王為統帥,不日發兵西南。爾等可願追隨左右,再次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朱楩沒有藏著掖著,直接道出,他早就盯上東南亞各國了,而這支大軍足以打下那偌大的地盤。
朱榑與朱柏相視了一眼,他們一直留在京城,等的就是今天。
終於輪到他們了。
“可是陛下,臣等在路上聽聞,您準備派兵討伐高麗叛黨,同時還要征服女真三部。但是燕王與寧王隻有本部共計二十萬兵馬。難道不需要有所保留嗎?”馮勝老成持重的問了一句。
畢竟朱楩之前答應朱棣和朱權,讓他們從這支凱旋而歸的大軍之中,選擇那些戰利品。
一個是取用戰馬籌集滿員的騎兵部隊,一個是帶走一部分牛羊作為必要的後勤物資。
還有那二百門紅夷大炮與無數炮彈,以及兩百名已經經驗老道成熟的火炮兵。
所以馮勝他們已經知道朱楩接下來的戰略計劃。
隻是沒想到,東北這邊還沒開打,就已經又要開辟西南戰場了。
這戰場是不是拉扯的太大了?
簡直是天一腳地一腳,萬一東北戰場出了點紕漏,再想從西南調兵都來不及支援了。
朱楩笑了,說道:“不用擔心,我已經從雲南調了一批武器過來,足夠了。除此之外,你們還真以為這五十萬部隊就是咱大明的所有家業了?”
這隻是朱元璋去年私下裏給朱楩籌備的部隊,可算不上是舉國之力,當初連兵部侍郎的齊泰都不知道。
說白了,朱楩還沒動用大明真正的根本呢。
這才是他的底氣。
咱可不是窮兵黷武的昏君,也不會為了好大喜功而使國家動搖。
他是在留有餘力的前提下,才去開疆裂土的。
“西南距離不遠,等明日朕在金殿上為全軍將士論功行賞,之後三月中旬你們出發,爭取在五月份趕到怒江。怒江大橋朕已經讓人給你們建好了,大軍可直達盈江縣,再從那裏出兵東南亞。”
“同時你們也可以兵分兩路,一隊從怒江出關,一隊也可以從廣西出關,直奔安南。”
“朕要讓安南變成咱們大明的一個交趾省。”
(本章完)
很多事都需要重新進行安排。
比如錦衣衛,這是皇帝的直屬部下,也應該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部隊。
加上朱元璋打造的錦衣衛,同時肩負著監察天下督察百官的要務。
這可是這個時代最強大的特種部隊,以及特工部隊。
朱楩自然不可能不做安排。
於是蔣瓛就被外放了出去,由李貴晉升為錦衣衛指揮使,開始全麵接手錦衣衛的工作。
其實朱楩確實很看好蔣瓛的能力,但是不把他遠派出去,李貴又怎麽能迅速接管錦衣衛的全部呢?
而且澳洲大陸確實需要去打探情況,還有南海群島,也需要知道現在的局勢。
所以蔣瓛也不算是被流放,確實派他去更加合適。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到了永昌二月底。
一些公主與藩王們已經還國了。
不過還是有許多公主和藩王選擇留了下來。
朱楩果然沒有半點猜忌,甚至還允許兄弟姐妹們隨時可以入宮給朱元璋或者他們的母妃請安。
包括朱楩自己,在住進皇宮以後,每日都是雷打不動的,會去給周貴妃請安。
話說迴來了,如今他成了皇帝,周貴妃的身份與地位自然也不一樣了,朝中已經開始有人提議,要冊封周貴妃為太後了。
朱楩當初說的話果然應驗了,周貴妃沒當過皇後,但是卻可以直接當太後。
畢竟是皇帝的生母,不是太後又是什麽?
還有宮中朱元璋的嬪妃,也都該改稱為太妃了。
後宮的事在順利進行著改變,同時朱楩頒發的政策也順利昭告推行了下去。
眼看時間來到了永昌三月,有消息傳了迴來,凱旋而歸的大軍終於要班師迴朝了,不日即將抵達京城。
一時間,京城再次熱鬧了起來。
就連百姓們,都在自發的期待著,以及慶祝著這支得勝之師的歸來。
朱楩當然也很激動,這支大軍迴來以後,就可以直接派往西南了。
畢竟下一個戰略目標就是東南亞戰場了。
一旦把南海到印度洋周邊國家打下來,就不用擔心南邊的威脅了,就可以更加專心於北方戰場,而後數條戰線一起入歐,橫推歐洲大陸。
朱楩的戰略計劃可謂是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永昌元年,三月初五。
這一天,京城迎來了超規模的大場麵。
除去木初與木土率領的十萬納西族先一步到了京城不算。
馮勝、傅友德二公就率領著五十萬大軍。
雖然此一戰損失不可謂不大,光是明軍就死傷了足足十一萬人。
這可不是小數目啊,在過去幾年間,別說死十一萬人了,朱楩帶過的最多的部隊,也就十多萬人。
可是也別忘了,牛勝與彭越率領的五萬人,還有沐晟率領的朱楩的本部,這十萬人也跟著馮勝他們一起迴來的,仍然有著五十萬人的規模。
除此之外,還有幾百萬頭牛、馬、羊,如此規模的牲口,就算是在草原上都難以一見,更別提中原百姓。
可想而知以如此規模的牲畜做種,中原的畜牧業也可以稍微發展發展了。
京城外,朱楩身著龍袍,不過不是袞冕那種規格,而是武弁服。
武弁服,在明朝乃是‘行親征遣將’時的專用龍袍。
朱楩此時親自站在最前麵,身後是滿朝文武百官排列,甚至就連後宮之主,如今貴為皇後的徐妙錦,都在兩位姐妹,同為皇貴妃的木邱與湯欣的陪同下,隨行而來了。
主要是朱楩擔心她們姐仨一直深居後宮容易憋壞了。
再一個,當初她們也與全軍將士一起浴血奮戰上陣殺敵,乃有袍澤之誼,正好趁此機會出來轉轉也沒什麽不好。
朱元璋也來了,隻是如今他已經是太上皇,自然把主角位置讓了出來,與徐達、湯和二公在後方看著眼前一幕。
“馮勝、傅友德,這次幹得不錯,”朱元璋不吝讚許道。
湯徐二公對視了一眼,心說還好您沒砍了他們。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
“還是陛下。還是太上皇與當今陛下深謀遠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是您們父子指揮的好啊,”徐達拱手說道。
朱楩登基已經有月餘了,如今滿天下人都知道,現在是永昌帝的年號,而永昌帝正是之前的滇王。
能讓洪武大帝退位讓賢,而且得到所有諸王的支持,就連皇太孫都欣然退位。
哪怕那些儒生背地裏暗罵無長幼秩序,卻也無可奈何。
尤其是隨著朱楩頒發的,廢除奴籍、賤籍的法案即將全麵展開。
可以說,朱楩得到了全天下人的認可與支持。
畢竟天下九成人都是貧民,甚至就是所謂的賤籍啊。
朱楩還嚴令禁止,不許隨意淨身入宮,他甚至打算要杜絕太監這種特殊工種的存在。
可是宮內畢竟也是需要人的,而且一旦有正常男人存在,萬一和宮女乃至和不受寵的妃子胡搞一起,難免淫亂宮闈發生隱患。
想那嫪毐霍亂秦王後宮,不就是先例嗎。
萬一連皇帝的兒子是誰的都不知道,豈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朱楩也擔心自己隨便搞政策,可能會妨礙到後人,萬一後人不爭氣,不是被太監給架空了?
於是他隻好退而求其次,如果遇到想要淨身入宮謀一份差事者,首先不得是家裏的獨丁獨苗,且必須是沒有其他謀生手段的人。
但凡是個好人,朱楩都希望能把長處發揮到別的地方去。
至於宮女就不用擔心有什麽不妥了。
總而言之,現如今朱楩名滿天下,誰不說他是千古明君賢帝,哪怕儒家都得暫避鋒芒,不敢胡亂評測。
“來了。”
朱楩往前看去,伴隨著一陣陣雄偉的鐵蹄聲敲響大地,宋國公馮勝與穎國公傅友德騎馬在最前,率領著凱旋而歸的得勝大軍,終於班師迴朝了。
遠遠的,馮勝和傅友德也看到了滿朝文武迎接的隊列,尤其是那道挺拔且年輕的身影。
二公對視一眼,連忙翻身下馬,一步步衝了過去,離得老遠就‘噗通’跪在地上,齊聲高唿:“臣馮勝、傅友德。幸不辱命,班師迴朝。在此叩見永昌大帝,恭祝吾皇萬聖金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哪怕連他們也不曾想到過,當初還在並肩作戰,好似一轉眼的功夫,滇王竟然就登基為帝了,號永昌帝。
而且以朱楩還是滇王時的無數不世奇功,號一聲永昌大帝也不為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唿海嘯般的唿聲傳來,五十萬大軍的齊聲恭祝,聲勢可謂滔天。
受到影響,京城內的百姓們也激動萬分的,跟著高唿萬歲。
看著如此場麵,朱元璋激動的說道:“吾兒乃舉國共舉的賢帝明君,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卻也絕不是咱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看看,這豈不是開創賢明盛世的開端?”
湯徐二公自然在一旁應和著。
反正朱楩也是他們的女婿,他們也一樣榮辱與共感同身受。
朱楩這邊往前走去,親自扶起馮勝、傅友德,麵帶笑容的說道:“二公請起,此番征戰全賴二公之功,論功行賞自然不在話下。但是二公可不要因此而懈怠,西南戰事還未結束,你們可不是休息,更不是馬放南山的時候啊。”
馮勝、傅友德一愣,西南戰事?雲南不是早已平定?藏地與西域兩大汗國也都歸順了,還有什麽事?
等等?
二人對視了一眼,激動起來,再次跪拜在地,高唿:“敢不效犬馬之勞?必不辱聖命。”
他們不但不覺得朱楩在拚命壓榨他們,反而覺得自己深受新帝的信任,得到了重用。
要知道,在過去幾年裏,他們可都淪落到去各地練兵籌備,卻很久都沒有統兵權了。
尤其是馮勝,曾經慘遭女婿常茂那個混賬背刺,就此被朱元璋下了將軍印信。
身為武將,最怕的就是無兵可帶無仗可打。
而朱楩不讓他們休息,反而才是他們最渴望與最期待的。
身為將軍,戰死沙場才是他們最渴望的歸宿。
誰不想建功立業,誰不想馬踏河山,誰不想開疆裂土呢。
接著,朱楩又召見了其他諸將。
先是郭英、耿炳文、平安、盛庸和宋晟五員大將。
這都是老將,除了盛庸名聲不顯,其他人可都經曆過追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代。
之後就是年輕一代的將領了。
牛勝、彭越自然不在話下,沐晟更是笑嘻嘻的嚷嚷著:“現在我該喊您一聲皇叔了吧?”
以前是朱楩總喜歡擺大輩,讓沐英的幾個兒子叫自己叔叔。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朱楩已經成了皇帝,一個是不再需要用這種方式拉攏沐家子弟了,再一個,若是成了皇帝的侄子,哪怕是名義上的,那也是受用無窮啊。
一些人有些玩味兒的看著。
沐晟的‘純真’之下,眼中也有一抹深究。
陛下該如何迴答?如今的陛下,還是當初的滇王嗎?
他已經貴為天子,還會愛民如子體恤部下,還願意降下身份嗎?
結果連一秒都沒有猶豫,朱楩淡淡的看了眼沐晟,說道:“輩分在這裏呢,我一天是你叔叔,一輩子都是。”
沐晟渾身一震,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雙手抱拳一躬到底:“侄兒沐晟,幸不辱命,率領雲南老營五萬弟兄歸來,在此恭祝聖體金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沐晟身後的,乃是朱楩最初的部隊,五萬將士激動萬分的跪了下來。
這是他們的王,一天是,一輩子都是。
牛勝與彭越對視了一眼,當初一念之差,從此錢術和他們成為了路人,本來的同僚,如今已經相差甚遠。
還好他們做了正確的選擇。
同時還有他們部屬當中的那一萬五千明軍將士,其中有一萬四千人是從西安,一路追隨朱楩趕赴寧夏鎮,又兵出賀蘭山,橫掃整個韃靼草原。
這也算是朱楩帶出來的兵。
此時他們也紛紛跪拜下來,朝見自己的帝王。
今日一整天,隻有一個節目,那就是凱旋。
如此大勝仗,尤其是征服了整個蒙古草原,可謂是前無古人了。
這其中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與西域和藏地還不一樣。
西域各國,曾經被征服過。
藏地也有被征服過的經曆。
但是唯獨蒙古草原,自古以來就不肯屈服中原王朝。
甚至連秦始皇都因為頭疼他們屢次犯邊掠奪、傷害邊關百姓,而不得不建立長城。
可別以為當時的草原人就能打敗大秦鐵騎,不是秦國打不過,而是遊牧民族擅長遊擊戰,根本消滅不掉。
建立長城不是因為打不過,是他們不肯跟秦國正麵打,然後又總來打秋風。
要知道,不論是哪個時期的草原民族,都對中原肥沃土地垂涎欲滴,如果他們比秦國還強大,不用猶豫,他們一定會馬踏中原的。
可當初就算沒有長城,草原民族也無法入侵中原,這就是大秦的底氣。
可說到底,曆朝曆代還是無法徹底征服草原,反倒是蒙古帝國覆滅了中原王朝的宋朝。
所以很多人一直憋著一股氣,就是想打服草原人。
這也是朱明王朝,從朱元璋到朱棣,乃至到了朱瞻基,都一直不停的對草原用兵北征的原因。
然而隻有永昌帝朱楩,真正征服了草原。
所以這場勝仗的意義很重要。
朱楩不但親自迎接,之後還下令,在城外建立臨時營地,並且親自留下開慶功會。
五十萬大軍可不能全部進城,開玩笑,就算是京城,也容納不下這麽多人啊。
所以隻能在城外安營紮寨。
朱楩一邊讓戶部侍郎卓敬開始接手輕點戰利品,一邊讓他撥下幾十萬兩銀子去城內籌集慶功宴的物資。
卓敬臉都黑了。
幾百萬頭牲畜,光是清點數目就是個大工程了,還要管五十萬人的吃喝?
陛下,你一開口倒是輕鬆了,真就可著我們一個戶部禍害啊?
敢不敢臨時增派一些人手?
臣做不到啊。
朱楩留在了營地,還與皇後徐妙錦、湯賢妃湯欣、木淑妃木邱,一家四口在各營都走了一圈,露了一麵,甚至還和不少底層士兵說說話談談心。
如此親民、愛兵如子的皇帝、皇後、皇貴妃,何曾有人見過、聽說過?
本來朱楩在軍中的名望就很高,如今更是達到了鼎盛,恐怕今天他在這裏振臂一唿,就能率領全軍嘩變起兵造反。
不過他自己就是皇帝了,總不會自己造反自己就是了。
等到了晚上,大營內變得無比熱鬧,隨著一車車從城內各酒樓送來的菜肴入營,還有堆積成山的酒水管夠管飽,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軍,此時隻需甩開膀子盡情享受就是了。
而朱楩貴為一國之君,自然是由將領們陪同的。
都是上過戰場一起並肩作戰過的戰友,所以徐妙錦三女也沒有避嫌。
同席的馮勝、傅友德等人,不禁產生了幻覺,仿佛坐在那裏的朱楩就是朱元璋,而徐妙錦則是當初的馬皇後。
當初創業之時,大家就是這樣互相扶持,齊心協力創建了大明王朝的。
而今朱楩仿佛重走當初的老路,隻不過他要建立更大的大明疆土。
朱楩還讓人去城內,喊來了兩位王爺。
“諸位,這是我七哥朱榑,曾經數曆塞上,以武力所見長。”
“這是我十二哥朱柏,忠君愛國,有伐蠻平亂之能。”
“如今雖然在北方草原上咱們打了大勝仗。但是可不要就此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須知居安思危才是一個國家的成熟表現。可是又該怎麽居安思危呢?朕的想法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
“那安南之前就曾野心勃勃,勾搭寧遠州的刀拜蘭,想要分裂我大明國土。”
“還有南掌、暹羅等地,也都狼子野心。”
“我爹體恤百姓,不願意多生兵禍之亂,所以繼續以羈縻製度安撫周邊小國。可以理解。”
“但是朕不一樣。隻要把戰場打在別人的國家,而且隻要戰爭不給百姓增加負擔,又有什麽人敢說朕是窮兵黷武?”
“隻要一直贏下去,不但可以一直開疆拓土,而且還可以把戰利品源源不斷帶迴中原。甚至今後可增加幾百倍的稅收。此乃千秋萬代之功。朕打算以咱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為幾代人開創基業。”
“所以各位將軍,現在可還不是享受的時候。朕有意讓二王為統帥,不日發兵西南。爾等可願追隨左右,再次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
朱楩沒有藏著掖著,直接道出,他早就盯上東南亞各國了,而這支大軍足以打下那偌大的地盤。
朱榑與朱柏相視了一眼,他們一直留在京城,等的就是今天。
終於輪到他們了。
“可是陛下,臣等在路上聽聞,您準備派兵討伐高麗叛黨,同時還要征服女真三部。但是燕王與寧王隻有本部共計二十萬兵馬。難道不需要有所保留嗎?”馮勝老成持重的問了一句。
畢竟朱楩之前答應朱棣和朱權,讓他們從這支凱旋而歸的大軍之中,選擇那些戰利品。
一個是取用戰馬籌集滿員的騎兵部隊,一個是帶走一部分牛羊作為必要的後勤物資。
還有那二百門紅夷大炮與無數炮彈,以及兩百名已經經驗老道成熟的火炮兵。
所以馮勝他們已經知道朱楩接下來的戰略計劃。
隻是沒想到,東北這邊還沒開打,就已經又要開辟西南戰場了。
這戰場是不是拉扯的太大了?
簡直是天一腳地一腳,萬一東北戰場出了點紕漏,再想從西南調兵都來不及支援了。
朱楩笑了,說道:“不用擔心,我已經從雲南調了一批武器過來,足夠了。除此之外,你們還真以為這五十萬部隊就是咱大明的所有家業了?”
這隻是朱元璋去年私下裏給朱楩籌備的部隊,可算不上是舉國之力,當初連兵部侍郎的齊泰都不知道。
說白了,朱楩還沒動用大明真正的根本呢。
這才是他的底氣。
咱可不是窮兵黷武的昏君,也不會為了好大喜功而使國家動搖。
他是在留有餘力的前提下,才去開疆裂土的。
“西南距離不遠,等明日朕在金殿上為全軍將士論功行賞,之後三月中旬你們出發,爭取在五月份趕到怒江。怒江大橋朕已經讓人給你們建好了,大軍可直達盈江縣,再從那裏出兵東南亞。”
“同時你們也可以兵分兩路,一隊從怒江出關,一隊也可以從廣西出關,直奔安南。”
“朕要讓安南變成咱們大明的一個交趾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