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叛亂,董操再起,十萬涼軍席卷,陛下駕崩!”


    長安城,中書省。


    諸葛清嵐看著手中的情報,罕見地露出震驚的神情。


    陛下駕崩?


    怎麽可能,有荀方在,有九節杖在,陛下如何會駕崩?


    諸葛清嵐坐在原位,複盤著所有的消息,蠻族叛亂,意料之中,董操起兵,更是心中期望,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誘敵深入,而斷根本。


    這次跟在陛下身邊的八百親衛,都是信國公高義訓練出來的,雖然沒有信國公在,但八百陷陣營所能發揮出來的威力,加上王超、童戰,陛下就算是被千軍萬馬包圍,也能從容突圍,想死都難。


    “陛下已立太子,世人皆知,何來另立之說?”袁決反問道,“難道是丞相還有不一樣的心思?要等到魏王、漢王迴來?”


    “丞相!”


    在諸葛清嵐的目光下,中書省一眾官員麵色發青,尤其是一些有異樣心思的官員,他們跟隨丞相時日不短,在他們的印象當中,丞相從來都是智珠在握,雲淡風輕,溫和大度,不曾想今日竟然失態至此,那是否說明陛下真的駕崩了!


    太子太保兼左都禦史,田皓。


    陛下啊陛下,您一大把年紀了,還要這樣嗎?


    人心是禁不起測試的啊。


    諸葛清嵐看到這裏,眼中浮現幾分精光,忽然有些明白了。


    “還有大宋不可不防,他們當年便已經趁火打劫一迴,如今若是得知消息的話,怕也會如此。”田皓道。


    “尚未證實,殿下理應冷靜,不要聽信這等未經證實的流言。陛下臨行之前,將朝政交予太子監國,太子麵對這等流言蜚語,應當要穩固朝局。”諸葛清嵐道。


    怎麽會沒有消息呢?


    諸葛清嵐目光銳利,雖未曾動手,但言語之間,自有一股霸道威勢,好似山雨欲來,天崩地裂一般。


    “大宋不足慮,有信國公在,縱起十萬兵,也無非是給信國公送功勞罷了。真正要擔心的是大明和大秦,尤其是大秦可謂虎狼之國,當年若非是和大漢在打仗的話,大齊國運堪憂。”沮文清麵色凝重道。


    運氣相對算好,不像漢,同時和秦、唐兩大強國接壤。


    “所以陛下生死未知,太師就想另立天子了嗎?”諸葛清嵐瞳孔放大,身上威壓更甚。


    “如此,可以暫不考慮這些國家的,隻是我大齊雖無外患,卻還有內亂,漢末三傑之後扶持所謂的獻帝子孫,禍亂天下,還有最近剛剛冒出來的司馬家。”沮文清鬆了口氣道。


    袁決刹那間覺得自己仿佛身處狂風暴雨之中,隨時都會被風雨所覆滅。


    蓋因這前來的四人,地位實在崇高。


    當然這三人此刻都在後麵,因為站在最前麵的是太子。


    “我自不敢忘,所以越是如此,越要鎮定,絕不能讓三十七年前那場亂局重演。在場的都是國之重臣,應當知曉,若是我們亂了的話,對大齊會有多少危害,太子年幼,太師難道不知?”諸葛清嵐厲聲道,“陛下走時,下令由太子監國,我來輔政。”


    “是孤急了。但丞相,消息是真是假,父皇真的駕崩了?”太子目光直視諸葛清嵐道。


    中書省看到來人,俱是行禮。


    六國疆土,大宋處於中央,同時和其餘五國接壤,可以說是其餘五國默認的對戰緩衝地帶。


    太子聞言麵色微微一變。


    隻是中書省上午得到了消息,可長城集市下午便有齊帝駕崩的消息流傳,街頭巷尾,小兒盡知。


    “國有國法,更有禮儀,而不是由太師胡作非為。”諸葛清嵐目中精芒閃過,周身威壓越發強盛。


    沮文清、田皓俱是應是。


    隻是這麽一來,這一個月,他怕是要效仿先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是。”看著諸葛清嵐嚴肅的臉,太子下意識地應是道。


    就不怕朝局因此動蕩嗎?


    “丞相,太子來了!”


    “太子來了?消息傳得還真快。”諸葛清嵐眼中精芒斂去,轉為沉重,同時目光如刀地掃過中書省一眾官員。


    太子太師兼袁家家主,袁決。


    等等,為什麽情報上,沒有出現荀方的消息?


    太子太傅兼禮部尚書,沮文清。


    荀方出現在戰場上,以他的身份實力,無論是生是死,都會出現在情報上,甚至是生死不知,也會有個生死不知的說法,不可能一個字都沒有。


    就在這時,外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想到這裏,諸葛清嵐麵色神情又沉重了幾分,因為他忽然明白了,齊帝不是胡鬧的人,齊帝敢這麽做,最關鍵的是長安有他,有他在,長安便亂不了。


    怎麽可能駕崩?


    “丞相,此刻殿下所為就是為了穩定朝局。陛下自是洪福齊天,但倘若陛下真的遭遇不測,到時候國之不國,又將如何?當年西涼挾持先皇,破開邊關,血洗帝都,席卷大齊,大齊億萬百姓受戰火荼毒,大宋趁火打劫,那一幕幕,丞相難道忘了嗎?”太子應是,太師袁決卻站了出來,提出不同的意見。


    “丞相,眼下西涼之事雖未明,但這消息瞞不了多久,快則一日,慢則三日,這個消息長安城內各大家族必然知曉,而鄰國和叛軍怕也會知曉。正是我等同心協力的時刻,當以和為貴,不可再內鬥,徒讓他人笑話。”沮文清見氣氛火爆,劍拔弩張的,連忙出列道。


    “召六部尚書議事,無論如何,我們不能亂。”諸葛清嵐斬釘截鐵道。


    動作也真的快啊。


    看到沮文清現身,諸葛清嵐方才緩緩散去自身氣息道:“文清說的是,如今陛下情況未明,正是我們同心協力,共渡難關的時刻,眼下首先要做的,便是封鎖消息,能瞞一時是一時,再遣人去西涼查明真相。若是西涼軍真的殺害了陛下,定會南下,要抓緊蕭關的城防。


    大齊除卻和大宋接壤之外,就是和大秦、大明兩國接壤。


    袁決麵色微微一變,卻頂著諸葛清嵐的威壓道:“丞相所言,我自然知曉。但丞相輔政,不代表我們便沒有了參政的權力,不是嗎?當年,西涼叛亂的時候,便是因為應對不足,所以才讓動亂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還發生了,朝臣擁立不同皇子,大敵當前,還相互爭鬥這樣可笑的事情。直到擁立了陛下,確立了大統,這才穩固朝堂,此後剿滅叛軍,勢如破竹。”


    就在這時,一名中書舍人匆忙地上前匯報道。


    而其餘五國,則是同時和其餘三國接壤。


    “殿下,陛下西巡,接受西涼異族臣服,安撫西涼民心,不日即還。”諸葛清嵐先一步打斷了太子的話道。


    太子麵色微變,隱隱間意識到了什麽。


    太子來得這麽快,顯然這中書省當中有人通風報信了。


    然後還不等太子再說什麽,諸葛清嵐便下令讓中書省其餘人下去,然後看著太子道:“殿下,太急了!此間事若是傳出去,會引來不必要的爭端。”


    “無礙,大秦如今的帝王壽元將盡,昔年戰國六國後裔不斷起義,他們已無暇他顧。至於宋、明,月前大宋和大明邊境,發現疑似有嶽飛的秘境,如今大明皇宮的老祖,大宋文廟中的朱夫子兩大超凡都破關而出,現在他們兩國,隻怕我們去打他們。”諸葛清嵐道。


    袁家,還想再上演一迴扶持天子的戲碼嗎?


    也好,正愁沒有機會動手呢。


    太子從外間匆匆而來,三步並作兩步,白淨的麵容上滿是焦急之色,道:“我父皇他……”


    東宮三師,俱是站在大齊頂端的人物,隨意一個跺跺腳,都能讓大齊官場震蕩。


    甚至遠在江南的吳王都很快得到消息,直接丟下手上所有事務,吳國公親自帶著吳王,一路從江南飛迴長安。


    清勇伯府的明王張景壽,直接點軍,帶著上商隊護衛,連夜闖出城門,諸葛清嵐知道消息的時候,人已在涼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法相,從二郎神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登仙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登仙長安並收藏神話法相,從二郎神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