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見他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這才側頭向太後道:“母後您也看到了。此人根本就是見毫無退路了,想要多拉一個人下水才誣陷嫣嫣的。嫣嫣年紀這麽小,她平素再任性,也做不出誣陷懷安郡主是妖物這種惡毒之事啊!”
沈若輕:……
原來皇後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惡毒啊!
然太後點了點頭,似乎認同了皇後的說法。
見狀,秦崢開口道:“皇後和七公主說的話乍聽起來很有道理,實則全是狡辯之詞。既然您與兼德道長事先並未串通,那麽請問,為何朝霞殿外會有那麽多的禁衛軍,又為何不容懷安郡主辯解一句,就立刻要人將她拿下?您雖是後宮之主,但懷安郡主並非後宮之人,於情於理,都不該由您來處置。”
秦崢此人,在諸皇子當中,向來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尤其在帝後麵前,從來都是一副謙恭溫順的模樣,瞧著膽小懦弱不值一提,皇後還是第一次見他敢頂撞自己,還是當著大殿上這麽多人的麵。她對上秦崢直直望過來的視線,目光觸及其中的冷漠,瞬間就想起了霜妃最後要離開時看自己的眼神。她頓時厭惡地皺起了眉頭,“宮中若出了妖物會有什麽後果不必多提,本宮也是為了宮中的安寧才會急急命人將懷安郡主拿下。至於那些禁衛軍……這聞道宮並非後宮轄內,今個兒太後和諸位年幼的皇子公主都在,本宮提前命人知會過刑統領,讓他多派人在朝霞殿附近巡守有何不妥?”
秦崢抬眼看她,“可我聽皇祖母身邊的女官說,是皇後提議請懷安郡主來聞道宮的,您說兼德道長的片麵之詞不能信,那麽您此刻所言,不也同樣隻是片麵之詞?”
跪在地上的兼德道長連忙道:“安王殿下英明!貧道確實沒有證據,但貧道敢發誓……”他頓了一下,趴在地上轉了個圈朝向身後的沈若輕道:“貧道敢向著這位仙子發誓,貧道方才所言句句屬實,確實是七公主命貧道陷害仙子的啊!若貧道所言有半句虛言,就叫貧道遭天打雷劈,生生世世投入畜生道當牛做馬做豬做雞,日日辛勞還要給人當下酒菜吃!七公主可敢像貧道這般發誓?”
兼德道長這誓言聽著可是相當的有誠意,沈若輕低頭看著這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發起誓來還格外真誠的老頭子,覺得他頗有當喜劇演員的天分,瞧這激憤委屈裏表現出的真誠,瞧這抑揚頓挫的語調與豐富而有層次的表情變化,瞧這編台詞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可比我強多了!
而七公主,聽著兼德道長這鏗鏘有力的誓言,臉都有點白了。她不敢發誓。她不怕沈若輕報復自己,母後說了她這樣的人是不能傷人的,但是她怕遭天譴啊!
正在這時,外頭傳來太監洪亮的聲音:“皇上駕到——”
陛下怎麽來了?
容不得多想,也來不及出去迎接了,大殿眾人立刻低下頭去行禮。
太後坐著沒動,秦崢斷了腿不方便行禮,沈若輕則往前走了幾步,沒再擋著朝霞殿大門。
皇帝是被白公公扶著進來的,他前兩天為了找秦崢感染了風寒,到現在還沒好全,本就顯得老態的帝王如今瞧著更是蒼老,秦崢定定地看了他兩眼,才低下頭去。
皇後趕忙上前要去攙扶皇帝,卻被皇帝一擺手拒絕了,她伸出去的手頓時尷尬地停在了半空中,片刻後才收迴來。
而皇帝來了以後,聽完了事情發展的經過後,沒去看皇後和七公主,反而是對著沈若輕道:“郡主以為該當如何?”
沈若輕看了兼德道長一眼,麵上從容不迫,仿佛今天被誣陷的人不是她,道:“自然是還原真相,揚善止惡。”
“好一個揚善止惡。”太後如夢初醒,點點頭對皇帝道:“皇後是哀家的兒媳,嫣嫣是哀家的親孫女,哀家都是疼的,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放縱。”其實老人家心裏跟明鏡似的,可她既不想得罪沈若輕,又不想讓自己親孫女遭難,因此才猶豫不決,此刻聽了沈若輕這話,她覺得沈若輕這是心裏不滿了,話裏有話呢,心道:自家人動手,好歹能留個性命,若是真惹惱了沈姑娘,真叫她下道雷劈下來,皇後和七公主焉能有命在?
皇後看著太後的臉色,心裏頓時有些不好的預感,果然下一刻就聽皇帝道:“來人,將證人帶上來。”
皇帝話音剛落,就見禁衛軍押上來兩個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個是清虛觀的前任老觀主,一個是七公主貼身服侍的宮女。
兩人顯然已經被審問過了,一上來就直言不諱,將七公主前天出宮和兼德道長密謀陷害郡主的事說了出來。七公主是以上香求籤之名去的清虛觀,她身為公主,出入都有人盯著,身邊不帶著人根本不可能。
而兼德道長先前靠著一手高明的騙術,混到了清虛觀觀主的地位,在京中負有盛名,也很是心高氣傲,如果隻是派一個宮人過去,兼德道長又怎麽可能答應?少不得七公主帶著人親自去談。
這兩人密謀,又好巧不巧地讓一直跟兼德道長不對付的老觀主聽了去。
皇帝並非料事如神,這麽點時間也不能夠將證人找出來,是秦崢暗地裏一直派人盯著宮裏的動靜,在七公主出宮的第一時間,他的人就跟了上去,他當時不知道七公主去找兼德道長是做什麽,畢竟七公主去清虛觀的次數並不少,但老觀主偷聽兩人談話時的一幕,卻被秦崢派去的人瞧了個正著,今□□霞殿上的事一發生,秦崢就將兩件事給對上了。
</br>
沈若輕:……
原來皇後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惡毒啊!
然太後點了點頭,似乎認同了皇後的說法。
見狀,秦崢開口道:“皇後和七公主說的話乍聽起來很有道理,實則全是狡辯之詞。既然您與兼德道長事先並未串通,那麽請問,為何朝霞殿外會有那麽多的禁衛軍,又為何不容懷安郡主辯解一句,就立刻要人將她拿下?您雖是後宮之主,但懷安郡主並非後宮之人,於情於理,都不該由您來處置。”
秦崢此人,在諸皇子當中,向來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尤其在帝後麵前,從來都是一副謙恭溫順的模樣,瞧著膽小懦弱不值一提,皇後還是第一次見他敢頂撞自己,還是當著大殿上這麽多人的麵。她對上秦崢直直望過來的視線,目光觸及其中的冷漠,瞬間就想起了霜妃最後要離開時看自己的眼神。她頓時厭惡地皺起了眉頭,“宮中若出了妖物會有什麽後果不必多提,本宮也是為了宮中的安寧才會急急命人將懷安郡主拿下。至於那些禁衛軍……這聞道宮並非後宮轄內,今個兒太後和諸位年幼的皇子公主都在,本宮提前命人知會過刑統領,讓他多派人在朝霞殿附近巡守有何不妥?”
秦崢抬眼看她,“可我聽皇祖母身邊的女官說,是皇後提議請懷安郡主來聞道宮的,您說兼德道長的片麵之詞不能信,那麽您此刻所言,不也同樣隻是片麵之詞?”
跪在地上的兼德道長連忙道:“安王殿下英明!貧道確實沒有證據,但貧道敢發誓……”他頓了一下,趴在地上轉了個圈朝向身後的沈若輕道:“貧道敢向著這位仙子發誓,貧道方才所言句句屬實,確實是七公主命貧道陷害仙子的啊!若貧道所言有半句虛言,就叫貧道遭天打雷劈,生生世世投入畜生道當牛做馬做豬做雞,日日辛勞還要給人當下酒菜吃!七公主可敢像貧道這般發誓?”
兼德道長這誓言聽著可是相當的有誠意,沈若輕低頭看著這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發起誓來還格外真誠的老頭子,覺得他頗有當喜劇演員的天分,瞧這激憤委屈裏表現出的真誠,瞧這抑揚頓挫的語調與豐富而有層次的表情變化,瞧這編台詞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可比我強多了!
而七公主,聽著兼德道長這鏗鏘有力的誓言,臉都有點白了。她不敢發誓。她不怕沈若輕報復自己,母後說了她這樣的人是不能傷人的,但是她怕遭天譴啊!
正在這時,外頭傳來太監洪亮的聲音:“皇上駕到——”
陛下怎麽來了?
容不得多想,也來不及出去迎接了,大殿眾人立刻低下頭去行禮。
太後坐著沒動,秦崢斷了腿不方便行禮,沈若輕則往前走了幾步,沒再擋著朝霞殿大門。
皇帝是被白公公扶著進來的,他前兩天為了找秦崢感染了風寒,到現在還沒好全,本就顯得老態的帝王如今瞧著更是蒼老,秦崢定定地看了他兩眼,才低下頭去。
皇後趕忙上前要去攙扶皇帝,卻被皇帝一擺手拒絕了,她伸出去的手頓時尷尬地停在了半空中,片刻後才收迴來。
而皇帝來了以後,聽完了事情發展的經過後,沒去看皇後和七公主,反而是對著沈若輕道:“郡主以為該當如何?”
沈若輕看了兼德道長一眼,麵上從容不迫,仿佛今天被誣陷的人不是她,道:“自然是還原真相,揚善止惡。”
“好一個揚善止惡。”太後如夢初醒,點點頭對皇帝道:“皇後是哀家的兒媳,嫣嫣是哀家的親孫女,哀家都是疼的,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放縱。”其實老人家心裏跟明鏡似的,可她既不想得罪沈若輕,又不想讓自己親孫女遭難,因此才猶豫不決,此刻聽了沈若輕這話,她覺得沈若輕這是心裏不滿了,話裏有話呢,心道:自家人動手,好歹能留個性命,若是真惹惱了沈姑娘,真叫她下道雷劈下來,皇後和七公主焉能有命在?
皇後看著太後的臉色,心裏頓時有些不好的預感,果然下一刻就聽皇帝道:“來人,將證人帶上來。”
皇帝話音剛落,就見禁衛軍押上來兩個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一個是清虛觀的前任老觀主,一個是七公主貼身服侍的宮女。
兩人顯然已經被審問過了,一上來就直言不諱,將七公主前天出宮和兼德道長密謀陷害郡主的事說了出來。七公主是以上香求籤之名去的清虛觀,她身為公主,出入都有人盯著,身邊不帶著人根本不可能。
而兼德道長先前靠著一手高明的騙術,混到了清虛觀觀主的地位,在京中負有盛名,也很是心高氣傲,如果隻是派一個宮人過去,兼德道長又怎麽可能答應?少不得七公主帶著人親自去談。
這兩人密謀,又好巧不巧地讓一直跟兼德道長不對付的老觀主聽了去。
皇帝並非料事如神,這麽點時間也不能夠將證人找出來,是秦崢暗地裏一直派人盯著宮裏的動靜,在七公主出宮的第一時間,他的人就跟了上去,他當時不知道七公主去找兼德道長是做什麽,畢竟七公主去清虛觀的次數並不少,但老觀主偷聽兩人談話時的一幕,卻被秦崢派去的人瞧了個正著,今□□霞殿上的事一發生,秦崢就將兩件事給對上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