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獸首。


    說白了,其實就是古代版的噴泉水龍頭。


    但它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其本身的工藝,就是當時華夏在銅器煉製上的巔峰。


    而且這個還有當時時鍾,也就是刻度的作用。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十二獸首銅像不僅是藝術品,也是曆史見證,它們記錄了圓明園的輝煌與悲劇,也反映了華夏近代史上的屈辱與複興。


    很多外國的拍賣公司,就是仗著華夏肯定不忍心看到國寶流失在外,所以才惡意抬高了很多華夏文物的價格。


    郎世寧是圓明園的主要設計者。


    1688年,郎世寧出生在意大利的米蘭,從小就熱愛繪畫,所以很小的時候就建立起了良好的會所基礎和作畫經驗。


    大概在20歲出頭的時候,郎世寧就達到了為葡萄牙王太子繪像的成就,見過他作畫的人都對他讚聲不絕。


    就在1714年,也就是郎世寧26歲的時候。


    他不遠萬裏來到了清朝的燕京,成為了一名傳教士,自此開啟了他的清宮生活,一直到死都沒有離開過華夏。


    清朝從順治時期就開始引入了很多傳教士。


    這個時候,正是清朝實力強大的時候,而之所以引入傳教士,還是因為華夏和外國存在的一些技術和文化差異。


    傳教士主要有幾個作用,


    首先就是當時華夏的火器,也就是大炮技術,並不成熟,所以引入了很多傳教士進行大炮的製作。


    其次就是外國的天文和數學,古代一直有欽天監這個部門,主要就是負責年曆、天文的一些觀測,而外國在這方麵是優於華夏很多的。


    最後就是繪畫。


    其實這也是傳教士投其所好。


    華夏古代士大夫和皇帝大多都醉心於繪畫和書法研究,書法這方麵傳教士不行,但是他們的西洋繪畫方法和技巧則是讓清朝的統治者和高官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所以為了在華夏傳教,這幫傳教士可以說是和華夏官方互相需要。


    華夏需要他們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和繪畫的方式,而傳教士需要獲得華夏統治者的認可,以此能更好地在華夏傳教,同時還能維係兩國之間的關係。


    那時候的華夏還是一個東方的巨龍,一般小國都要對華夏進行上貢的。


    郎世寧就是那個比較出色的繪畫家。


    他剛來到華夏的時候,當時清朝的皇帝還是康熙,也就是他的第一個老板,一開始郎世寧在清宮中隻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傳教士,康熙召見他時表示:“西方教義違反華夏正統思想,但傳教士懂得數學,國家才予以聘用。”


    所以那時的郎世寧主要工作並不是作畫,主要讓他研究數學和鍾表這方麵的知識,滿腹才華發揮的他發揮的空間卻很小


    到了雍正即位,郎世寧竟抓準時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雍正喜歡聽一些吉祥話,大臣們對於雍正的登基紛紛表示“祥瑞”,郎世寧自然也在其中,不過這一次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長,他精心繪製了一幅《聚瑞圖》、《瑞穀圖》獻上。


    雍正看後很是滿意,直接下令頒示《瑞穀圖》,降旨稱:“這繪圖頒示各省督撫。朕非誇張,以為祥瑞也。”


    雍正也漸漸注意到了郎世寧,而後他又創作了《嵩獻英芝圖》等作品獻給雍正,十大傳世名畫中的《百駿圖》也在這一時期誕生。


    等後來到了乾隆時期,郎世寧不僅沒有被宮中官員新老更迭的速度所影響,還受到了乾隆帝的賞識。


    乾隆和他爹和爺爺都不同,他喜歡畫畫,喜歡寫詩。


    而同樣他想要畫師把他的人物畫出來,但是宮廷畫師所繪出來的人物像並不能讓他滿意。


    直到郎世寧執筆創作了《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乾隆大閱兵圖》等作品,


    郎世寧這種將西方油畫與清宮審美相結合的技法完全顛覆了以往曆代皇帝畫像,抽象的作品變得如同照片一樣寫實。


    這些作品就讓乾隆大為滿意。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他在清宮的地位也算是站住了腳跟。


    並且那時候郎世寧將西畫和中式作畫技法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的宮廷新式畫風。


    “朗卿,朕欲在圓明園中打造一個西洋樓,這個設計就交給你了!”


    突然有一天,郎世寧接到了乾隆下的任務。


    乾隆在剛上任的時候,就對圓明園進行了重新改造,在改造之初他就有建造一處西洋樓的想法,但是苦於一直沒有好的設計方案。


    直到郎世寧後來逐漸顯露的實力,乾隆就給郎世寧下了這樣的一個任務。


    對此,郎世寧倒是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他甚至早就想過會有這麽一天。


    因為早在三年前,法蘭西人蔣友仁來到華夏成為傳教士後,就開始在華夏研究起了物理、水利等相關機械。


    而在1747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看到了法蘭西傳教士進獻的貢品中,其中就有一個路易十四贈送的《法蘭西最漂亮的建築景觀》畫冊。


    乾隆看到裏麵有一個噴水機的畫圖,很是有興趣,於是就叫郎世寧為他解說。


    就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就讓郎世寧在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中增加這樣的設計。


    這種設計除了美觀大氣之外,還有報時的作用。


    既然如今乾隆皇帝開始下命令了,那郎世寧就開始設計,整個西洋樓的設計,大都是參考歐洲的設計風格。


    你不得不說,歐式建築在一段時間內,確實是很美麗的建築風格,而且其設計風格看上去就是那種大氣的,包括現在很多開發商,就比如已經暴雷的h大,就是極其擅長歐式風格。


    可能這也和他們許老板追求的奢侈有關係吧。


    無論是園林景觀還是建築,甚或者是一些小品,都多是那種飛馬、鍾表的元素,最後呈現的效果就會非常有宮殿的感覺。


    乾隆帶著容納天下的華麗的豪情壯誌,他要將自己的豐功偉績全部記錄下來。


    隻是可惜,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互換特產,我收到李白真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短茶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短茶哥並收藏互換特產,我收到李白真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