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水,通過蒸餾過程製得的水…蒸餾水裏的水分子沒有附任何其他分子,不僅對身體無害,還能帶走身體有害物質…”


    “…行了,我懂了。”


    陳家棟解釋的相當到位…


    “不過,屈臣氏蒸餾水在內地賣的不怎麽樣,換了一任營銷總監,想要大力推廣…”


    這個是真的,屈臣氏的蒸餾水在國內銷售並不好,因為蒸餾水相對成本較高,無法和用活性炭過濾的純淨水和礦泉水抗衡…


    沈良趕緊道:“《熱愛105度的你》也是我用心製作的!”


    “…嗯,看得出來…”


    《熱愛105度的你》,這首歌很簡單,旋律朗朗上口,歌詞也不複雜,聽幾遍就會唱了。


    流行程度足夠!


    而且…這首歌挺正能量的——寫的是前行寫的是勇氣,寫的是堅持。


    並不是那種傳統的情歌。


    不過沈良還是問了李煒:“李哥,我這樣打歌,會不會影響到《火星》?”


    “…這不是廣告歌嗎?金主指定的!”


    “我是說薛止謙老師發了新專輯…”


    李煒正要說話,楊睇擺手:“…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咱們節目已經把片頭讓給他宣傳歌曲了!”


    “好吧,我自作多情了…”


    ……


    “superidol的笑容,都沒你的甜;八月正午的陽光,都沒你耀眼;熱愛105°c的你,滴滴清純的蒸餾水…”


    沈良很用心演唱…


    唱完了,讓大家評價,薛止謙立刻舉手:“我不是很理解,為什麽歌詞會有‘熱愛105°c的伱,滴滴清純的蒸餾水?’”


    “因為這是蒸餾水廣告歌!”


    “…感覺很小清新啊,旋律也很洗腦”


    “廣告歌嘛,肯定要洗腦,所以旋律用的是4536251…也就是華辰宇老師最討厭的那套旋律…”


    薛止謙看了他一眼:“我去,你還記得這個事?”


    沈良點頭:“當然記得,這是關於音樂理念的東西,我要是忘了,豈不是否定了自己?”


    “…我們感謝沈良為我們帶來的《熱愛105度的你》,”汪函打斷這段討論,然後問了沈良:“你這期有準備提案嘛?”


    “有!”沈良起身:“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刻板印象…”


    汪函疑惑:“刻板印象?”


    “就是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點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征,而忽視個體差異…”


    楊睇插話:“比如呢?”


    “比如聽歌,我是95後,我聽流行歌的時代剛好趕上了周王陶林時代…”


    “周王陶林?”


    “周揭倫、王力宏、陶吉吉還有林俊傑啊…”沈良接著道:“他們幾個人開創了一個華語流行音樂的盛世,所以,我自己是不太聽新生代歌手的歌的…對很多流量歌手,也是持否定態度,我根本沒聽過他們的歌,但我已經覺得他們的歌肯定不行…這個就叫刻板印象!”


    楊睇嘿嘿一笑:“你好像也算流量歌手?”


    “對呀,我就是看了某乎上的一個問題,然後才想到這個提案的!”


    “什麽問題?”


    “‘沈良有沒有可能接班周王陶林’…然後答案把我逗樂了…”


    “他們怎麽說?”


    “大部分都在問‘沈良是誰’,還有說‘先拿出一張《69樂章》、《摩羯座》、《改變自己》、《西界》這類的專輯再說這種話…’還有說沙通天也算是高手了,但他跟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哪個都沒法比…”說到這,沈良苦惱一笑:“迴旋鏢打到了我自己身上!”


    “然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因為我之前直播的時候,也經常說‘華語樂壇在倒退’,直播間的網友問現在華語樂壇有什麽歌,我直接迴答‘學貓叫’還有‘一人我飲酒醉’…”


    “其實,我做音樂之後,感覺自己的歌還不錯的,旋律也算朗朗上口…但因為刻板印象,就很難!”


    汪函點頭:“所謂刻板印象就是人腦對自身周邊環境大數據的綜合分析結果,這個結果以群體標簽的形式將周圍人群進行模糊分類,以最省精力最省時間的方式,給個體提供概率上最有利於自身的選擇…為什麽會有刻板印象?因為省事…”


    楊睇接話:“對,我也跟我朋友討論過這個,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刻板印象有一個同義詞,叫常識!’”


    “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


    “河南人偷井蓋,四川人能吃辣…說真的,我有一次去南昌,吃了一道菜,直接把我辣哭了!”


    “上海人精明…”


    都加入了討論,連吳孟達也在沈良的,提醒下說了‘很多人認為香港人都很有錢,其實真不是…香港窮人很多的,所謂的千尺豪宅按照內地的算法,也就九十多平米的房子!’


    楊睇愣了一下,然後驚訝:“千尺豪宅才90平?”


    沈良接話:“對的,我第一次聽說這個也是這個表情…”


    “香港房價很貴的,寸土寸金的,內地北上廣的房價是內地的天花板,動輒幾萬,十幾萬一平,在香港,普通一點的房子一套需要上千萬,好一點的房子價格可能要上億!”


    吳孟達接著道:“我當年一點也不懂這些,當年香港80平的太古城要200萬,對於我來說,兩部戲能搞定一套,但是我卻選擇了投資股票,然後在金融風暴中,這些資產都沒有了…還有啊,我以前來內地拍戲,有人介紹我買四合院…”


    汪函很驚訝:“四合院?”


    “應該是92年,我跟周星弛合作在bj拍攝武俠電影《武狀元蘇乞兒》,有人帶著我和周星弛去看四合院,我沒買…”


    “啊!太可惜了。”


    吳孟達一臉懊惱:“就是笨,不懂投資,現在隨便一套四合院的房價都至少幾千萬元,長安街那邊的甚至上億元…現在想想都覺得自己笨!”


    “不至於的,很多人…”


    “真的是我的問題!”吳孟達搖頭:“我後來有投資房產,你們猜我在哪投資的?在馬來西亞…十幾年過去了,房價一點沒變!”


    汪函笑了笑,然後看向嘉賓們:“你們有什麽投資習慣嘛?沈良好像投資了電影?”


    投資?


    沈良懵了一下,我踏馬明明說的是聊刻板印象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沒想做演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炸大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炸大金並收藏我沒想做演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