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三郎這一去便是半夜,待他迴來的時候,俞紅豆已經睡一覺醒來,並且在教學模式拉了30下彈弓了。


    她現在的射術經驗是1級16%,隻第二天就達到這個進度,俞紅豆也十分驚訝,跟刺繡比較起來,這進度條漲得有點快啊。


    她仔細的品了品,很快發覺這個進度的增長模式是多維計算的,除了勤奮練習之外,還增加了速度和準度這兩個維度。


    而恰巧俞紅豆的準度還不錯,十次裏總有兩三次十環,餘者的也都在七八九環晃悠,從不失靶。


    如果能在外麵練習繼續積攢經驗,估計很快她的射術技能就能到二級了,到時候再增加5個點,她就可以去村裏所有想簽到的地點買買買一番了!


    懷著這個美好的願望,俞紅豆心滿意足的從教學模式退出來,剛好聽見她爹進門和她娘說話的聲音。


    作為一個裝睡聽壁角的小慣犯,她身體紋絲不動,保持著唿吸節奏,光明正大的偷聽起來。


    “這是做什麽去了,這麽晚才迴,吃飯沒有?”許氏用熱水投了條布巾遞給丈夫,語氣嗔怪且關心。


    “沒事兒,紅豆一句話點醒我了,我找人給小鬆傳個信兒,在外頭遇見咱爹,耽擱了會兒。”俞三郎擦了把臉,把毛巾扔迴水盆。


    想到剛剛遇見的自家爹,俞三郎便忍不住歎氣:“爹說榛子不想要柳氏想要孩子,然後要娶大姐夫的侄女劉杏娘。”


    許氏正從櫃子裏往外拿吃的,聽了這話好懸沒把手裏的碗扔了:“杏娘?不是早就嫁人了?”


    “嗯,榛子說小產之後不能生被休了。”俞三郎是真餓了,拿起一個饃饃掰開,夾了幾根鹹菜大口的塞到嘴裏。


    “……他怎麽不早說,榛子到底是長孫,八兩銀子也不是拿不出來,親上加親,對大姐也好。”許氏不明白榛子心裏怎麽想的。


    明明可以成全的事兒,偏偏鬧成這樣。


    劉杏娘是俞三郎的大姐俞蓮婆家大伯哥的女兒,劉家這位大伯夫妻重男輕女,為了兒子,把三個女兒都視為待價而沽的物件兒。


    劉杏娘長的好看,又是養蠶的好手,當時看中的人家多了,最後以八兩銀子的聘金聘給了鄰鎮繅絲的一戶人家。


    許氏嫁到俞家之前,她娘就推測過俞家的根底,知道俞家絕對不窮,且不說俞老爺子落戶之前手裏有多少銀子,就是這些年上山采藥賣藥就收入不少。


    畢竟新米出陳糧掉價,可沒聽說草藥掉價的,何況這草藥還是隻賺不賠的無本買賣。


    娶一個劉杏娘,別說公中老爺子老太太出錢,隻大房自己手裏的私房也夠了。


    當初俞三郎跟她成親上交的私房都比八兩多,大房那麽能摳搜的夫妻倆,私房銀子隻會更多不會少。


    “你嫁過來晚不知道,大姐在家的時候沒少找大嫂麻煩。”俞三郎搖頭,他大姐和大嫂那是針尖對麥芒,沒一個省心的。


    “那現在也不可能,柳氏又不是個傻子,生了孩子給杏娘讓位。”許氏搞不懂榛子的想法,他是覺得換妻很容易嗎?搞不好要被告衙門的。


    俞三郎沉默的吃了一個饅頭,看看自家娘子,再看看躺在炕上的女兒,聲音低沉的開口說到:


    “我本想分家之後直接進城,在城邊或近郊買個宅子,到時一家團聚。”


    “未想得縣太爺看重,給我安排了試種藥材的差事,如今怕是還要在村裏待上一年半載。”


    “爹剛才找我,其實也隻是心裏憋屈,想讓我給出個主意,可這事兒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俞三郎大概明白自家爹的意思。


    或是讓他幫忙出主意解決柳氏,或是讓他退一步讓柳氏迴來,可憑什麽呢?


    憑什麽他要為了老大當個壞人或者委曲求全呢?


    “慧茹咱們搬出去吧。”這話一出口,俞三郎就沒了胃口,推開炕桌,像是失了力似的往後一癱。


    “當家的,我都聽你的,搬出去也沒什麽不好,肅肅靜靜的,我正好教紅豆識字。”許氏心疼的抱住丈夫。


    她知道,丈夫真的被傷到了,哪怕大房一家子不著四六,哪怕他們三房出息了,老爺子最終還是沒辦法不管大房,還想讓他們幫著一起管大房。


    許氏想到傍晚時跟女兒說的話苦笑,萬萬沒想到,最後竟是他們搬出去讓柳氏迴來。


    “沒事兒,我就是累了。”俞三郎靠著妻子歇了會兒,把心裏那股勁兒去了三分,開始跟妻子說起他想好的安排。


    “現在讓你跟紅豆獨自進城我不放心,咱們的根到底也在村裏,我想著先緊著蓋個小點的房住著,等得閑了再擴大。”


    俞三郎重新坐起身,他剛剛跟爹聊完,腦子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如何安排妻女,根本來不及去悲傷。


    進了房門看到妻子,那股濃濃的委屈才翻湧上來,不過很快就被妻子的溫柔撫平了。


    十指論短長,人有偏心房。


    爹娘固然覺得大哥不爭氣,但那是他們第一個孩子,是他們將來養老的依靠,他們偏向大房,希望大房好也是正常的。


    許氏倒不在乎房子大小,可現在蓋房都是村裏人互相幫忙,馬上春耕,今年又要種藥材,基本上六月之前,村裏人都不得閑了。


    許氏不願意丈夫為了房子欠人情,猶豫了一下開口說到:“馬上春耕了,怕村裏人未必得空,當家的,你記得我爹那個老房子麽?”


    “你家的老房子?靠近南山那個?”俞三郎想起那個房子不禁皺眉。


    許氏的繼父是個建造的好手,當年在南山腳下,靠著半邊山壁建了桃源村第一座石頭房子。


    那房子地勢好,建得也結實,但委實有點偏。


    偏到許氏弟弟成親,老丈人家都嫌棄得不願嫁女,後來在村裏重建了房子才娶上媳婦兒。


    小鬆六歲那年,許氏母親去世,沒三年,繼父也沒了,那房子就空了下來,結果到現在竟然都沒倒閉,足以說明其結實程度。


    “不行,太偏了,家裏就你們娘倆,我不放心。”俞三郎絲毫沒猶豫的拒絕了妻子。


    不過妻子說的對,春耕和種藥都不能耽擱,他得好好想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種田文簽到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範京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範京生並收藏在種田文簽到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