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允要是真的定下了這件事的決心,那他就會立刻去做好。


    顧錦朝三個月後就嫁進來了。


    正好是秋天,院子裏的菊花一簇簇開得特別好,府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他在前院招待賓客,有人要敬他喝酒。他笑著接過來,還是一口飲下了。


    等人都散了,他才往她的院子去。


    她還坐在拔步床上,大妝華重。她的陪嫁丫頭守在門口打瞌睡。屋子裏冷冷清清的,隻有紅燭在燒。


    剛才已經挑過蓋頭了,此時她麵色略有倦意,冷冰冰的垂著眼眸。


    陳彥允看著不覺心裏一冷,她似乎看上去……並不高興。


    陳彥允的確沒有猜錯,她根本不喜歡這樁婚事,而且還有些厭惡。


    心裏的熱度漸漸的冷了。


    幾天下來都是如此,陳彥允即便是體貼她,她也默不作聲地受著,話也很少跟他說。除了問他要吃什麽、做什麽。多半的時候她就看自己的書,去給老夫人請安也不走心,奉茶的時候還失手打了茶杯。


    陳彥允是下朝迴來才知道這件事的。


    她被陳老夫人訓斥了一頓,坐在羅漢床上生悶氣。


    他走到她麵前坐下,淡淡地問她:“你做錯什麽了?”


    她眼眶發紅地瞪著他,又有點可憐又有點倔強:“不關我的事,是茶太燙了!”


    他又問:“所以你覺得你有理,娘問你的時候你就是這麽迴答的?”


    顧錦朝說:“我就是這麽說的,而且本來就是這樣的!”她緊緊握著被燙紅的手指,低聲說,“你要是也來訓斥我的話。大可不必了,反正我沒有錯。”


    陳彥允也看到了她的手,伸手想牽過來看看:“燙得嚴重嗎?”


    她卻避開了他,搖搖頭沒有說話。


    陳彥允站起身歎了口氣,去了母親那裏。


    陳老夫人也不高興,讓他坐下來說話:“……雖然是年紀還小,但也太不懂事了些!你大嫂。還有江氏。剛嫁進來的時候也和她差不多大,我還沒見過能衝成這樣的!說她幾句天都要頂破了。”


    陳彥允隻能幫她說:“她還小,您用心教教她吧。我迴去說了她。她也是知道錯了,就是性子不服軟而已。”


    自己的閣老兒子幫著說話,陳老夫人怎麽好說什麽。她歎氣:“算了算了,我年紀一大把了。也不是和她計較。我就是心疼你,這樣的人能伺候好你嗎?”


    陳彥允笑著跟母親說:“我有手有腳的。何必要別人伺候呢。”


    他是想包容她,顧錦朝還是太小了不懂事而已。


    隻是顧錦朝不喜歡,他也不想過去惹人煩,漸漸就很少去她那裏了。


    冬天來得很快。


    北直隸很快就大雪紛飛了。


    他剛看完了折子。靠著東坡椅休息,爐子裏炭火燒得很暖,陳彥允突然想去她那裏看看。他自己披了鬥篷。慢慢沿著抄手遊廊往內院去。


    顧錦朝一個人站在廡廊下看雪。


    陳彥允看到她就遠遠地站定了,她披著紅狐皮的鬥篷。發鬢梳得很整齊,卻隻戴了一隻連花骨朵金簪。應該是梳洗過了出來的。目光直直地看著前方。陳玄青帶著俞晚雪在折梅花。


    兩個人折了一大捧的臘梅枝子,牽著手走遠了善終。


    她卻好像沒有力氣了,靠著廡廊的廊柱,不知道是不是在哭。


    陳彥允靜靜地看了好久,直到她慢慢站起身往迴走了,他才轉身迴去。


    他一個人站在書房裏沉默了好久,最後卻笑了。


    陳彥允叫了陳義進來,讓他去查顧錦朝過去的事。


    最後結果送到他這裏,果然如他所料。他看了看就扔在一邊,不再理會了。


    過年總是熱熱鬧鬧的。


    陳彥允去顧錦朝那裏坐了會兒,看到她羅漢床的邊角都有些壞了。幾個姨娘在陪顧錦朝做針線,她的針線做得很不好,她自己好像沒什麽感覺,姨娘看到又不敢說,個個表情都很古怪。他看了一會兒書就自己迴去了,連話都沒有跟顧錦朝說一句。隻聽到身後婆子小聲地說話:“……爺又沒有留下來。”


    他迴去後找了迴事處的人來,讓他們重新換置一張羅漢床。


    第二天顧錦朝來他的書房找他。


    她送他一雙自己做的冬襪。


    “妾身做得不好……”她有點猶豫地說,“娘說您沒有冬襪。”


    陳彥允拿著看了看她做的襪子,邊角逢得不太整齊,的確做得很不好。


    “你倒是沒有自謙。”他輕聲說。


    麵對陳彥允的不經意的嘲諷,顧錦朝有點不好意思。


    “反正東西我送到了。”她臉色微紅,語氣很鎮定,“要是嫌醜了您不穿就是了。”


    陳彥允拿著東西笑了笑,抬頭看著她很久。然後他說:“謝謝。”


    顧錦朝嗯了一聲,她在陳三爺的書房裏站不住,說:“……那我迴去了。”


    陳彥允點點頭,看到她快步走出寧輝堂。


    還是像個小孩子。


    也許他能讓她改變呢?


    如果兩人一直這麽下去,似乎也挺好的,和她相處起來一點都不累。


    她看上去總是不高興,他應該做點什麽讓她高興吧。


    陳彥允想了想,讓陳家的總管進來吩咐。宛平的燈會陳家會出大頭,這裏辦得熱鬧些吧,幹脆全部由陳家來辦好了。小孩子總是喜歡熱熱鬧鬧的。


    到了元宵燈會那一天,整個槐香胡同,陳家的前院都滿是花燈。小的一些的有蟾蜍燈、芙蓉燈、繡球燈。再大一些的,還有師婆燈摔羽扇降邪神、劉海燈背金蟾戲吞至寶、青獅燈馱無價奇珍。滿園燈火輝煌。


    他特地讓婆子去告訴她,燈會辦得很好。


    顧錦朝跟著二嫂出來了。


    她來的時候還抱著個手爐,她好像挺怕冷的,走哪兒都穿得厚厚的,鬥篷的鑲邊是兔兒毛的,雪白雪白,臉就顯得很紅潤。


    陳彥允就朝她走過去。周圍的人看到陳三爺過來,都紛紛向他行禮。顧錦朝卻愣了一下,才屈身喊三爺。陳彥允揮手,讓眾人都先退下去。又問她:“燈會好看嗎?”


    顧錦朝點點頭,正要說什麽,卻聽到前麵有一陣驚唿,人也圍攏到了一處。


    她有點想過去看熱鬧,就渴望地看著他。


    陳彥允笑著說:“去看看吧。”


    她抿嘴笑了笑,帶著丫頭過去了。


    陳彥允站了一會兒,才讓小廝過來問話:“前麵怎麽了?”


    小廝答道:“是七少爺……做了一池子的蓮花燈,從後院的湖裏飄進來的,可好看了!咱們七少夫人高興得不得了呢!三老爺您不去看看?”


    陳彥允淡淡道:“我就不了。”年輕人喜歡湊熱鬧,他卻是喜靜的,就不過去了。


    幾天後他去顧錦朝那裏,她卻已經去陳老夫人那裏了。


    他閑來無事,進了她的書房,想看看她平時都看些什麽書。


    她的書房布置得很清簡,就掛了一副字,擺了一盆文竹。已經舊了的瓷缸裏插著很多書畫的卷軸。


    案台上放著一盞蓮花燈。


    邊緣都浸水暈染開了,顏色不好看了。被她放在案桌上,還用筆細細地添了一遍。


    陳彥允默默地拿起這個蓮花燈,想到那天的燈會,陳玄青送給俞晚雪那一池的蓮花燈。其實隻要他手微一用力,這小玩意兒就是一堆廢紙。


    但是那又能怎麽樣呢,對於顧錦朝來說,滿院繁華都比不過一盞蓮花燈。


    他自嘲地笑,把燈放迴了原處。


    從此以後他幾乎不再去見她了。


    陳彥允並沒有喜歡討好別人的習慣,一兩次也就差不多了。


    並不是他不想幫她,而是他也無能為力,他能做很多事,卻不能扭轉一個人的心。


    來年春闈,陳玄青中了探花。


    她看著陳玄青的眼神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好像急迫得不得了,都不知道收斂了。還要丫頭端醒酒湯給陳玄青。


    她以為她是誰呢?


    陳彥允在她那裏等了很久,等到她迴來後,他隻告誡了她一句話:“……記住你的身份。”


    她應該沒有聽懂,淡淡地看著他。


    陳彥允站起身離開,再也沒有迴頭了。(未完待續)


    ps:係統改版了,有點不習慣嗬嗬。


    不行了,我真的沒靈感了,番外就到這裏吧!以後新書會和大家見麵的!本來還有幾個番外的,但是都提不起興趣寫,我的番外沒有今生男女主的日子,多是配角的。有些情節不完整我需要補充的。例如這個三爺的番外,我想說,女主自己看到的未必就是全部,所以才寫了。


    三爺死的那段我也不想寫。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衷情難訴。


    這句應該就是我想說的。


    文文正式完結,感謝大家的陪伴和理解,新文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良陳美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香灰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香灰燼並收藏良陳美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