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此時此刻的草原北部依舊保持著一種原始的風貌。當人們穿越北海那片遼闊無垠的水域後,就會發現周圍幾乎沒有人類長期居住的地方了。畢竟,目前人們所擁有的抵禦嚴寒的物品還相當有限,而且這裏的各種條件也並不利於大規模畜牧業的發展。因此,越往北走,環境就越發荒涼。


    楊再興毫不遲疑,鼓足勇氣,一路緊追不舍,終於將這些人直接追到了北海的北部。盡管現在已經進入夏季,但這裏的氣候卻遠不如南方那般溫暖宜人。


    與此同時,華北地區早已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許多農作物甚至都已經進入了收割的階段。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裏的植被才剛剛開始恢複綠色,要想在這裏進行耕種,顯然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不過,楊再興並沒有過多地考慮這些問題,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將整個北方地區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隻有這樣,他才能給趙旭一個滿意的交代。


    就在楊再興準備再次發動追擊的時候,那些一直疲於奔命的人們突然調轉方向,開始對他發起了反攻。


    在廣袤無垠的草原北麵,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正逐漸蔓延開來,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無邊無際。這片森林的規模之大,令人驚歎不已,仿佛是大自然的傑作。


    在草原上,楊再興的騎兵隊伍如同一支離弦之箭,風馳電掣般地馳騁。他們的騎術精湛,配合默契,再加上手中的步槍,使得他們在遠距離擊殺敵人時具有巨大的優勢。


    然而,當他們踏入這片陌生的叢林領域時,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叢林中的樹木茂密交錯,道路崎嶇難行,騎兵們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受到了極大的限製。他們的速度優勢蕩然無存,反而成為了敵人攻擊的目標。


    楊再興派出的第一支追尋隊伍,剛剛進入叢林,就遭到了那些隱藏在暗處的人員的猛烈反攻。這些敵人顯然對叢林環境了如指掌,他們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樹木作為掩護,給楊再興的隊伍造成了巨大的困擾。


    不僅如此,步槍在叢林中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樹木的阻擋使得視線受阻,射擊的準確性大大降低。而且,敵人的反擊異常兇猛,楊再興的隊伍不僅沒有取得預期的勝利,反而遭受了一定的傷亡。


    麵對這樣的局麵,楊再興並沒有驚慌失措。他深知對方在這片叢林中已經設下了重重埋伏,貿然進入隻會讓自己的隊伍陷入更大的危險。於是,他果斷下令集結軍隊,暫停進入叢林作戰,重新審視局勢。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強大將領,楊再興自然不會因為這點小小的挫折就輕言放棄。他冷靜地分析著敵人的戰術和叢林的特點,很快就發現了這些人類的優點和缺點。


    敵人在叢林中雖然占據了地利,但他們的行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製。他們無法像在開闊的草原上那樣迅速地轉移和展開攻擊,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可能也不如楊再興的隊伍精良。


    楊再興心中漸漸有了應對之策,他相信隻要充分發揮自己隊伍的優勢,一定能夠戰勝這些敵人,征服這片神秘的叢林。


    首先,楊再興通過觀察這些人的行為和裝備,敏銳地察覺到他們並非普通的草原牧民。盡管他們同樣擅長騎乘馬匹在草原上馳騁,但他們的隊伍中並沒有太多的牛羊,這與傳統牧民的特征明顯不符。


    經過進一步的觀察和分析,楊再興越發確信這些人更像是長期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獵戶。他們熟悉叢林的環境,擅長追蹤和狩獵,對於草原的環境也有一定的了解。


    既然已經確定了這些人的身份和特點,楊再興迅速製定了一係列針對性的作戰計劃。


    他當機立斷,直接率領隊伍朝著南邊的草原展開遠距離的撤退行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拉開與叢林的距離,還能在叢林和草原之間形成一片寬闊的緩衝區,為後續的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在撤退的過程中,楊再興命令士兵們充分利用手中的步槍,在草原上展開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獲取食物,更重要的是盡可能地驅趕這片區域內的動物,使得這片區域內不再有大量的動物存在。


    隨著軍隊在草原上的狩獵行動不斷推進,悄然間,有兩支隊伍開始慢慢地向兩邊深入。他們行動迅速而隱蔽,逐漸接近叢林的邊緣,並巧妙地隱藏在附近的樹林中。


    這兩支隊伍的任務至關重要,一旦那些獵戶膽敢踏出叢林,他們將毫不猶豫地出擊,直接切斷他們的退路,將其困在草原之上。


    隨著楊再興的大軍如潮水般緩緩向南退去,他們的腳步聲仿佛在草原上敲響了一曲悲壯的戰歌。與此同時,楊再興的軍隊還巧妙地驅趕著草原上大量的野生動物,使得原本生機勃勃的叢林和草原邊緣,突然間變得異常安靜,再也沒有任何動物的蹤跡可供狩獵。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叢林中的那些神秘身影便按捺不住了。他們小心翼翼地探出身子,猶如鬼魅一般,在叢林的邊緣若隱若現。經過幾次輕微的試探之後,他們終於下定決心,徹底走出了那片茂密的叢林。


    這些人手中握著的,基本上都是弓箭。雖然他們也擁有馬匹,但顯然他們的騎術並不嫻熟,而且馬匹的數量也相當有限。


    這些人起初在草原上四處遊弋,試圖尋覓到獵物的蹤跡。然而,由於楊再興的驅趕策略,草原上的動物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麵對這樣的困境,他們不得不逐漸向南推進,一步步逼近楊再興的軍營。


    然而,他們卻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楊再興的嚴密監視之下渾然不覺。事實上,自從他們踏入草原的那一刻起,楊再興就已經將他們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他耐心地等待著,直到這些人完全進入草原,才果斷地下達了全麵進攻的命令。


    起初這些人還想和以前一樣,通過逃跑把楊再清的軍隊引到叢林裏,結果他們的人員剛開始奔跑,就遭受到大量青騎軍的火速追擊。


    讓這些人感到絕望的是,當他們滿心歡喜地以為馬上就要抵達前方的叢林,隻要進入那片茂密的叢林,他們就能迴到自己熟悉的環境,重新掌握主動權,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叢林前方卻突然湧現出大量的軍隊,如同一堵無法逾越的高牆橫亙在他們麵前。


    這些人頓時陷入了極度的恐慌和無助之中,他們手中的弓弩在如此近距離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對那些裝備精良的軍隊構成威脅。而周圍的這些騎兵們,手持著先進的步槍,隻需輕鬆扣動扳機,就能在遠處將他們一一擊斃。


    麵對這絕望的局麵,有些人不甘心坐以待斃,他們經過兩三次的嚐試,試圖用弓弩攻擊遠處的敵人,但結果卻無一例外都是失敗。他們終於意識到,自己已經再沒有任何逃跑的機會了。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有些人最終選擇了跪地投降。他們知道,繼續抵抗隻會讓自己白白送命,倒不如放下武器,或許還能保住一條性命。很快,這些投降的人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他們所知道的關於這片叢林中人類的生活習慣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據他們所言,這片叢林中的人類數量非常稀少,他們也是在很早之前因為各種原因陸續逃到此處避難的。由於原始叢林中野生動物繁多,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十分原始,主要依靠刀耕火種和漁獵為生。


    就在前段時間,他們偶然間聽說草原上已經沒有了管控的主人,這對於一直被困在叢林中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於是,他們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向草原上發展,希望能在那裏找到更好的生存空間。


    楊再興在了解情況後,展現出了他的寬容和智慧。他並沒有對當地的土著居民施加過多的壓力或為難他們,而是以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與他們相處。


    同時,楊再興迅速將這裏的情況傳遞給了趙旭,以便他能及時了解局勢並做出決策。


    趙旭在得知楊再興已經成功打過北麵的大湖,並在廣袤的原始叢林前方陳兵後,立即對他下達了一些重要的命令。


    趙旭深知目前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全麵開發這片廣袤的北方原始叢林,甚至連東北那片原始叢林也無法開采。然而,他明確表示這片廣袤的區域必須被納入大宋的版圖之中。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趙旭決定讓楊再興組織當地的土著人民。他將為這些土著居民提供種子和牛羊牲畜,幫助他們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趙旭特別強調,楊再興必須留下一支軍隊長期駐紮在北部邊陲,以確保整個北方領土永遠屬於大宋。這樣的安排不僅能維護大宋的領土完整,也能保障當地土著居民的生活穩定。


    如今,趙旭已經擁有了土豆,紅薯以及南瓜等各種產量高的農作物,而且也知道北方這片黑土地適合什麽植物生長,隻要自己幫助當地的土著人生存下來,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片疆域會永遠留在自己的版圖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向青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向青春並收藏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