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之間,一處石台聳立,高出平地十丈左右,占地超過百丈方圓。石台通體為青色巨石壘砌,上刻陣紋與禁製,閃動淡白色光芒。
此為兩族大擂台。是日,陽光明媚,山風和煦,數以萬計的修士和妖獸在兩側山坡上圍觀。擂台近處,反而沒多少觀者。
過鬆濤與一個矮壯的元嬰修士站在擂台之下,身後是二十三個結丹大圓滿修士。
在擂台另一側,則是兩頭化形大妖,領著多達三十餘頭妖丹大圓滿妖獸。這其中,有十餘妖獸,其體型與麵貌明顯與一般的妖族不同。其或為鯤獸,或為千足,或為蝦蟹,或為蚌貝,身軀龐大,最小的也有六七丈的身軀。
隔著高聳的擂台,雙方並不能直接看見對麵,但在神識中,已是在毫無掩飾地打量對手。
“樊道友,這些都是海妖中的什麽族類,有何長、有何短,可否給我等提點提點?”一個修士說道。
樊重山抬手一揮:“都是一些樣子貨,土雞瓦狗而已,大夥兒拎著飛劍一頓砍,便能殺它個屁滾尿流!”
那修士一愣,隨即不悅道:“樊道友,你若不想說,也不能把諸位道友當傻子吧!好歹是妖丹境大圓滿海妖,如何就成了土雞瓦狗!”
其他修士,有的嘿嘿直笑,有的則露出玩味的神情,有的則露出懷疑之色。
樊重山不屑地說道:“此等海妖,樊某殺得不要太多!看著挺嚇人,其實也就在海中興風作浪,上了陸地就是一盤菜,隨時砍了可食!”
他講這些話,並不遮掩,聲音也極大,對麵的妖獸聽得清清楚楚。那些海妖氣得腦門生煙、火冒三丈,一個個吼著要殺過來,與樊重山拚命。
樊重山也不理那詢問他的修士,“當啷”一聲,拔出一柄寬厚之劍,對著上空一劈,隻見一道虹光躍出,往天中一竄,發出一串的劈啪之聲。
眾修士不明其意,皆麵麵相覷,卻聽擂台對側傳來咆哮一聲,神識一掃,乃是那些海妖群情激奮,竟是把巨大身軀召開,作出攻擊之態。
樊重山把劍一收,傲然道:“樊某此劍,名鎮海,斬殺的妖丹境海妖,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上積滿海妖臨死前的慘叫,劍身一震,則遺音播遠,對麵那些海妖一聽便知。別看它們一副悲怒難抑的模樣,其實心中不定如何害怕呢!諸位道友修行至今,無一不是身經百戰、斬妖無數之輩,又何必在意這些海妖!等諸位對上這些海妖,自然明白樊某所言,絕無半分虛假!”
眾人皆驚,迴想之前那劍出鞘時的氣機波動,分明是外籠光輝而內藏煞氣,真是沒少殺生。這攬月穀的修士,果然是頂著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幹著血腥殘忍的勾當!
矮壯元嬰哈哈一笑,轉頭對樊重山道:“樊師侄,你這般說一通,自己是爽快了,大家卻什麽都沒聽到。你且多說幾句,這幾類海妖各有何長處,又各有何短處!”
樊重山見是真人發話,不好再搪塞,便道:“這鯤獸一族,以鰭為翅,速度甚快,其肚甚大,擅長吞噬。其缺點乃是身體不堅,多砍幾劍,自然就死了。千足者,須足極多,揮動起來,如同撒網,一旦被沾上,便無法脫身。其缺點也是身軀脆弱,起劍狂斬,殺個七零八落就是。蝦蟹者,與尋常大澤中的水妖,並無兩樣,無非是殼厚鼇利,能攻能守,隻需伺機斬去其目,即可破之。至於蚌貝,殼硬而笨重,毫無威脅,隻要破了它的殼,那些肥美鮮嫩之肉便隨時可飽餐一頓!”
矮壯元嬰搖搖頭,知道那些海妖在樊重山眼中,便是如此,而非他有意迴避。對於一個與海族戰鬥數百年、斬殺海妖不計其數的攬月穀修士而言,海妖確實沒什麽可說的。
此時,擂台之上,陣力扭曲變化,一妖登入。
擂台之布設,對著人族與妖族的兩側,皆有一個出入口,對戰的雙方從此可以進,也可以出。進入擂台時,陣力會有所保護,以防被對手偷襲。若是要出,則需其自身施展護持之法,否則在通過陣門時,被對手趁機攻擊,基本是有死無生。
此迴上來的,乃是一頭象妖,其身軀隻丈長,渾身披著白色的軟甲,頭頂還生有兩短一長三根尖角。此乃橫斷山中鼎鼎有名的龍象,血脈尊貴而稀少,向來在妖聖山修行。
天都派的譚遇謙負手而立,一柄玉劍在頭頂漂浮。他神色平靜,兩目如星,吐息如淵,自有一股凜然不可勝的氣質。
待陣力消散,龍象抬起兩個前蹄猛地往擂台上一墩,隻聽轟的一聲,這十丈高的擂台竟是晃了幾晃。借此氣勢,龍象的長鼻如槍,直刺譚遇謙要害。
譚遇謙腳下輕移,躲開龍象的攻擊。龍象卻是屹立不動,隻用長鼻不斷出擊。譚遇謙並不還手,隻是躲閃。此在之前的戰鬥中,頗為少見。
龍象雖然威猛無儔,但並非魯莽之妖,上來之前得化形大妖提醒,對眼前這人族修士知之甚多,知其這般舉動,必是藏有暗招。它立而不動,乃特有守禦之法,可以最大限度遮蔽薄弱之處,不給對手利用之機。
一人一獸這般鬥了百十合,龍象始終不動,而譚遇謙也並不急於出手。
但是,正當龍象想要改換攻法之時,譚遇謙忽然一個撤後,竟不管不顧往陣法門戶中走了進去。
龍象腦中湧上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此中必然有詐。故此,它仍舊站著不動,長鼻依然甩出,但依然夠不到譚遇謙。
直到對麵陣力發出劇烈波動,譚遇謙的身影完全融入其中,龍象方才反應過來,此人的確是退出擂台了。
它有些茫然,心中並無獲勝的喜悅,反而湧起一股怒意,隻覺此人瞧不起它,竟連像樣的手段都沒使出,便主動撤走。
雙方觀戰的修士和妖獸,見一場大戰草草結束,不免鼓噪起來。
不過,按照兩族約定,一日隻打一場,此戰龍象獲勝,便需第二日再戰。
過鬆濤見譚遇謙安全出陣,笑了笑,轉頭對著眾結丹修士說道:“明日,便由玄天宗張元敬上場!”
在一眾結丹訝異目光中,張元敬神情自若地應道:“諾,謹遵真人之令!”
此為兩族大擂台。是日,陽光明媚,山風和煦,數以萬計的修士和妖獸在兩側山坡上圍觀。擂台近處,反而沒多少觀者。
過鬆濤與一個矮壯的元嬰修士站在擂台之下,身後是二十三個結丹大圓滿修士。
在擂台另一側,則是兩頭化形大妖,領著多達三十餘頭妖丹大圓滿妖獸。這其中,有十餘妖獸,其體型與麵貌明顯與一般的妖族不同。其或為鯤獸,或為千足,或為蝦蟹,或為蚌貝,身軀龐大,最小的也有六七丈的身軀。
隔著高聳的擂台,雙方並不能直接看見對麵,但在神識中,已是在毫無掩飾地打量對手。
“樊道友,這些都是海妖中的什麽族類,有何長、有何短,可否給我等提點提點?”一個修士說道。
樊重山抬手一揮:“都是一些樣子貨,土雞瓦狗而已,大夥兒拎著飛劍一頓砍,便能殺它個屁滾尿流!”
那修士一愣,隨即不悅道:“樊道友,你若不想說,也不能把諸位道友當傻子吧!好歹是妖丹境大圓滿海妖,如何就成了土雞瓦狗!”
其他修士,有的嘿嘿直笑,有的則露出玩味的神情,有的則露出懷疑之色。
樊重山不屑地說道:“此等海妖,樊某殺得不要太多!看著挺嚇人,其實也就在海中興風作浪,上了陸地就是一盤菜,隨時砍了可食!”
他講這些話,並不遮掩,聲音也極大,對麵的妖獸聽得清清楚楚。那些海妖氣得腦門生煙、火冒三丈,一個個吼著要殺過來,與樊重山拚命。
樊重山也不理那詢問他的修士,“當啷”一聲,拔出一柄寬厚之劍,對著上空一劈,隻見一道虹光躍出,往天中一竄,發出一串的劈啪之聲。
眾修士不明其意,皆麵麵相覷,卻聽擂台對側傳來咆哮一聲,神識一掃,乃是那些海妖群情激奮,竟是把巨大身軀召開,作出攻擊之態。
樊重山把劍一收,傲然道:“樊某此劍,名鎮海,斬殺的妖丹境海妖,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上積滿海妖臨死前的慘叫,劍身一震,則遺音播遠,對麵那些海妖一聽便知。別看它們一副悲怒難抑的模樣,其實心中不定如何害怕呢!諸位道友修行至今,無一不是身經百戰、斬妖無數之輩,又何必在意這些海妖!等諸位對上這些海妖,自然明白樊某所言,絕無半分虛假!”
眾人皆驚,迴想之前那劍出鞘時的氣機波動,分明是外籠光輝而內藏煞氣,真是沒少殺生。這攬月穀的修士,果然是頂著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幹著血腥殘忍的勾當!
矮壯元嬰哈哈一笑,轉頭對樊重山道:“樊師侄,你這般說一通,自己是爽快了,大家卻什麽都沒聽到。你且多說幾句,這幾類海妖各有何長處,又各有何短處!”
樊重山見是真人發話,不好再搪塞,便道:“這鯤獸一族,以鰭為翅,速度甚快,其肚甚大,擅長吞噬。其缺點乃是身體不堅,多砍幾劍,自然就死了。千足者,須足極多,揮動起來,如同撒網,一旦被沾上,便無法脫身。其缺點也是身軀脆弱,起劍狂斬,殺個七零八落就是。蝦蟹者,與尋常大澤中的水妖,並無兩樣,無非是殼厚鼇利,能攻能守,隻需伺機斬去其目,即可破之。至於蚌貝,殼硬而笨重,毫無威脅,隻要破了它的殼,那些肥美鮮嫩之肉便隨時可飽餐一頓!”
矮壯元嬰搖搖頭,知道那些海妖在樊重山眼中,便是如此,而非他有意迴避。對於一個與海族戰鬥數百年、斬殺海妖不計其數的攬月穀修士而言,海妖確實沒什麽可說的。
此時,擂台之上,陣力扭曲變化,一妖登入。
擂台之布設,對著人族與妖族的兩側,皆有一個出入口,對戰的雙方從此可以進,也可以出。進入擂台時,陣力會有所保護,以防被對手偷襲。若是要出,則需其自身施展護持之法,否則在通過陣門時,被對手趁機攻擊,基本是有死無生。
此迴上來的,乃是一頭象妖,其身軀隻丈長,渾身披著白色的軟甲,頭頂還生有兩短一長三根尖角。此乃橫斷山中鼎鼎有名的龍象,血脈尊貴而稀少,向來在妖聖山修行。
天都派的譚遇謙負手而立,一柄玉劍在頭頂漂浮。他神色平靜,兩目如星,吐息如淵,自有一股凜然不可勝的氣質。
待陣力消散,龍象抬起兩個前蹄猛地往擂台上一墩,隻聽轟的一聲,這十丈高的擂台竟是晃了幾晃。借此氣勢,龍象的長鼻如槍,直刺譚遇謙要害。
譚遇謙腳下輕移,躲開龍象的攻擊。龍象卻是屹立不動,隻用長鼻不斷出擊。譚遇謙並不還手,隻是躲閃。此在之前的戰鬥中,頗為少見。
龍象雖然威猛無儔,但並非魯莽之妖,上來之前得化形大妖提醒,對眼前這人族修士知之甚多,知其這般舉動,必是藏有暗招。它立而不動,乃特有守禦之法,可以最大限度遮蔽薄弱之處,不給對手利用之機。
一人一獸這般鬥了百十合,龍象始終不動,而譚遇謙也並不急於出手。
但是,正當龍象想要改換攻法之時,譚遇謙忽然一個撤後,竟不管不顧往陣法門戶中走了進去。
龍象腦中湧上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此中必然有詐。故此,它仍舊站著不動,長鼻依然甩出,但依然夠不到譚遇謙。
直到對麵陣力發出劇烈波動,譚遇謙的身影完全融入其中,龍象方才反應過來,此人的確是退出擂台了。
它有些茫然,心中並無獲勝的喜悅,反而湧起一股怒意,隻覺此人瞧不起它,竟連像樣的手段都沒使出,便主動撤走。
雙方觀戰的修士和妖獸,見一場大戰草草結束,不免鼓噪起來。
不過,按照兩族約定,一日隻打一場,此戰龍象獲勝,便需第二日再戰。
過鬆濤見譚遇謙安全出陣,笑了笑,轉頭對著眾結丹修士說道:“明日,便由玄天宗張元敬上場!”
在一眾結丹訝異目光中,張元敬神情自若地應道:“諾,謹遵真人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