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袁術稱帝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曹操出兵南陽,整個東漢在這一年都處在一個戰爭時期,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不是別的,而是袁術的稱帝。
※※※
詔曰:
朕,袁術,字公路,乃漢室之後裔,曆經百戰,矢誌於中興漢室。
然時局艱難,諸侯並起,致使天下大亂。今朕深感時機已到,特頒此旨,以正天下之名分。
朕自即日起,承繼大統,建號仲氏,以壽春為都,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共謀國是。
朕將遵循漢室之製,以仁德治國,務求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昌盛。朕深知,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故願與眾卿共謀大計,共創輝煌。
朕將重振朝綱,恢複漢室之威儀。凡我朝臣,當恪盡職守,盡心竭力,以報朕之厚恩。若有違逆朕意,擾亂朝綱者,必嚴懲不貸。
朕深知天下未定,諸侯紛爭。故朕必勵精圖治,早日一統天下,重現漢室中興之偉業。朕望眾卿同心協力,共襄盛舉。
朕特封賞有功之臣,以彰其功。凡在朕即位之際,有功於國者,皆當受封賞。朕將視其功勞大小,賜予相應之官職、土地與財富。
朕即位之初,百廢待興。朕望眾卿能建言獻策,共謀國是。凡有良策者,朕將予以重賞。
朕即位之際,特頒此旨,以昭告天下。望天下百姓能共知朕意,共謀漢室中興之偉業。朕將竭誠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共創盛世太平之景。
朕命此旨,自即日起,傳諭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
建安二年,二月,袁術迷信太士張炯所獻符命,以為自己上應天命,遂於壽春稱帝,自稱“仲家”。
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公卿百官,依天子禮郊祀天地,登上了皇帝寶座。
此事引起了整個朝堂與天下的嘩然,此時的東漢就仿佛東周的戰國時期,大家雖然打打殺殺,爭搶底盤,但名義上都還是遵周天子為天下共主。
此時也是如此,各方諸侯或假借,或編造理由擴充自己的地盤,但是名義上劉協仍然是東漢的皇帝,別說別人,就連此時的劉瑁都不敢像董卓那般輕言廢帝。
可是,袁術稱帝了……
這就意味著袁術將正式走到東漢王朝的對立麵,要知道你屯兵土地,擴張勢力,漢庭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你敢稱帝,就是在把漢庭往絕路上逼。
當然,袁術的這一舉動也成功勾起了別人的稱帝之心,也將東漢皇室的遮羞布徹底揭開,許多人開始質疑東漢朝廷的合法性,其他諸侯也開始圖謀稱帝,各路諸侯為了爭奪地盤和權力,徹底在這一年展開混戰。
江東,會稽郡,山陰縣。
“什麽!袁術稱帝了!”
孫策瞪著大眼睛,難以置信道
張昭皺著眉頭道:“這袁術是什麽想法,居然妄圖稱帝?”
張紘望著孫策正色道:“主公,如今是時候脫離袁術了,如今袁術必為眾矢之的,再不走,我們也得被他牽連!”
孫策皺著眉頭思忖後,咬牙道:“他袁術畢竟對我有借兵之情,我就給他寫封信吧,他若不聽,那我也就不再留情了……”
袁術稱帝後,孫策給袁術書信,勸他停止稱帝,袁術不聽,孫策於是與袁術徹底絕交不再有往來。
同時派人寫信告知吳景、孫賁等人。吳景當即放棄廣陵東歸孫策。
而袁術任命孫賁為九江太守後,孫賁不就任,被困江北,後拋棄妻兒返迴江東。孫策族兄孫香亦被袁術任為汝南太守,因道路遙遠被阻未能迴江東。
徐州,下邳。
“詔曰:今聖上禦極,諭徐州牧呂布,即速趨覲,並依約將令愛獻於壽春,欽此。”
“呂布謹遵聖令!”
在袁術遣韓胤前來下邳宣旨後,呂布並沒有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反而依約將自己的女兒交給了韓胤,準備嫁給袁術之子。
就在這時,一個帶著一絲憤怒的聲音響了起來。
“溫侯!我聽說你將女兒交給袁術了?”
隨著聲音而來的,是一個身著淺色漢服的健壯男子,他身材高大,並不像後世中的那些士大夫一般身材瘦弱,在身上佩戴著玉佩和簪子等裝飾品,儀態端莊穩重,從容不迫。
他,便是沛國相,下邳陳氏陳珪,其父陳球曾經官至司空,盛極一時,袁術屢次征召,皆被拒絕,聽說袁術遣使,陳珪連夜趕至下邳,隻為勸說呂布。
“漢瑜,你怎至此?”
呂布看到陳珪,不禁一愣,奇怪道。
“你且告我是與不是?”
“袁使剛剛離去。”
“你可知袁術已然稱帝?”
“我聽說了,但是漢帝早已衰微,袁術這一稱帝,弄得我也心癢癢……”
“糊塗!溫侯!如今漢室雖已衰微,卻仍不是篡漢之時!袁家四世三公之偉業,我看就要葬送在袁術之手了!溫侯啊,你可不能犯糊塗,被天下群起攻之啊!”
呂布聽到群起攻之,頓時嚇了一跳,當年董卓時期的陰影再度襲來,連忙道:“漢瑜何意!”
“袁術稱帝,必與漢帝成生死之敵,如今天下間諸侯雖有異心,但漢室民心尚在,誰敢妄行!你且看吧,過不了幾天,朝廷必有旨意下來,到時諸侯伐袁,然而壽春可不比關中,你猜袁公路撐不撐得住?”
“嘶……”
呂布仔細一想,頓時倒吸一口冷氣,連忙道:“漢瑜救我!”
“如今最好的辦法便是追上袁使,殺了他,向長安請功!將軍再毛遂自薦,準備起兵伐袁!”
“……我恐怕不是袁公路對手。”
“我相信到時伐袁的絕不止將軍一路人馬……”
“……就依漢瑜之計!我這就把女兒追迴來!”
建安二年,五月。袁術遣使者韓胤至呂布處,告知稱帝之事,並請呂布履約將女兒嫁與袁術之子,呂布在陳珪的勸說下改變了念頭,在半路追迴了女兒,並將韓胤抓迴,將人頭送往長安。
此時的長安城劉瑁已然大權獨攬,在得知袁術稱帝,呂布獻上韓胤人頭之後,隨即在今日的大朝會上將此事匯報劉協。
“陛下!如今反賊袁術割據壽春,竟已然稱帝,建號仲氏,以壽春為都,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陰謀作亂!此等逆賊不能不管,請陛下決斷!”
“什麽!他敢稱帝!”
盡管劉協如今又成為了傀儡,也開始謀求破局之法,但是當劉協聽到袁術稱帝的消息後,還是炸了,畢竟就是劉瑁也未行廢立,他袁術何德何能,就敢稱帝?
“反了!反了!大將軍,你主管天下兵馬,你必須把袁術給朕誅了!他居然敢稱帝!”
“臣劉瑁領旨,請陛下放心,臣請陛下下令,命曹操、呂布、孫策以及袁家袁紹共伐袁術!”
“準!讓他們速速行動,袁術必須死!”
“謹遵陛下旨意!”
長安城,大將軍府。
“傳我命令,封呂布為左將軍,曹操由鎮東將軍升為征東將軍,孫策升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之爵位,命令三方同時出兵,共討逆賊袁術!”
“明白!”
“此聖旨用印後,速速傳繳天下,越快越好。”
“明白。”
“接下來,我再給溫侯、孟德還有我們的袁將軍各自去信一封吧……”
另一方麵,袁術聽說呂布毀婚斬使,大怒,派大將張勳、橋蕤等與其餘諸軍聯合,率領步騎數萬,進攻徐州下邳。
呂布當時實力薄弱,朝廷旨意尚未傳達至下邳,於是接受陳珪的建議,以袁術叛逆的名義向曹操求助。
同時呂布寫信給張勳,表示了自己的悔意,用來大意張勳,但是當夜卻領軍突襲張勳大營,張勳不察,被呂布打的大敗,呂布趁勢碾殺,追至淮陵才收兵返迴,等到袁術大軍趕來時,卻得知曹操大軍已然出動,無奈之下隻得迴返,袁術經此一敗後,勢力漸弱。
同年,七月,劉瑁旨意已到,議郎王浦攜漢獻帝詔書前往江東,任命孫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並命他與呂布、曹操等一起討伐袁術。
孫策覺得自己統領兵馬,騎都尉的職務有點低了,想得到個將軍的封號以自重。派人向王浦微露其意。王浦當即以皇帝的名義宣布孫策權代明漢將軍。
與此同時,袁紹已經接到了劉瑁的來信……
“哦?劉叔圭請我出山共伐袁術,並許諾此戰之後將大將軍之位轉交給我?”
袁紹聞言不禁大喜,哈哈笑著道:“沒想到袁公路這小子死則死矣,還送了我一個大將軍!”
沮授捋著胡須笑道:“主公,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您要不要出兵?”
“……有心無力,這樣吧,命令顯思(袁譚的字)派上幾千人從青州沿海去湊湊熱鬧吧,表明一個態度而已,不用過多參與。”
“是!”
同時,劉瑁旨意也傳達至曹操、呂布處,幾方勢力同時聯合,準備共伐袁術,然而孫策率軍走到錢塘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原來陳瑀想要趁機奪取孫策的地盤,卻被孫策發現,派呂範、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
陳瑀無奈之下往北逃奔袁紹,孫策又親自率軍擊破當地的鄒倫、錢銅、王晟、嚴白虎等多處割據勢力,徹底平定了吳郡。
另一邊,盡管沒有了孫策,但是曹操與呂布的聯軍已成,呂布從下邳南下,曹操則親率大軍連夜兼程,直襲壽春。
袁術原本陳兵對抗呂布,聞訊大急,連夜趕迴壽春,雙方激戰於向縣,袁術大敗,被曹操陣斬袁軍大將橋蕤、李豐等多人,袁術連夜逃迴淮南,手中將士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
與此同時,在曹操大敗張繡後,隨即派大將曹洪率軍進駐南陽,劉表見狀,隻得被迫派遣五千士卒進入南陽,趁曹操東伐袁術之時妄圖奪迴宛城。
十一月,曹操大敗袁術後親自南征,進至宛縣。時劉表部將鄧濟屯據湖陽,曹操率軍進擊,生擒鄧濟,隨即乘勝轉攻舞陰,又大敗劉表軍,收複舞陰,劉表隻得放棄南陽……
在曹操先後擊敗張繡、袁術、劉表後,勢力越發龐大,北至泰山郡,南到南陽郡,東抵沛國,西達洛陽全部都被曹操納入麾下。
或許其地域之廣博不如劉瑁,但單論其人口、經濟發展程度等卻遠勝劉瑁,畢竟曹操占據的是此時的東漢最為繁華的地域,中原……
※※※
詔曰:
朕,袁術,字公路,乃漢室之後裔,曆經百戰,矢誌於中興漢室。
然時局艱難,諸侯並起,致使天下大亂。今朕深感時機已到,特頒此旨,以正天下之名分。
朕自即日起,承繼大統,建號仲氏,以壽春為都,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共謀國是。
朕將遵循漢室之製,以仁德治國,務求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昌盛。朕深知,天下之事,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故願與眾卿共謀大計,共創輝煌。
朕將重振朝綱,恢複漢室之威儀。凡我朝臣,當恪盡職守,盡心竭力,以報朕之厚恩。若有違逆朕意,擾亂朝綱者,必嚴懲不貸。
朕深知天下未定,諸侯紛爭。故朕必勵精圖治,早日一統天下,重現漢室中興之偉業。朕望眾卿同心協力,共襄盛舉。
朕特封賞有功之臣,以彰其功。凡在朕即位之際,有功於國者,皆當受封賞。朕將視其功勞大小,賜予相應之官職、土地與財富。
朕即位之初,百廢待興。朕望眾卿能建言獻策,共謀國是。凡有良策者,朕將予以重賞。
朕即位之際,特頒此旨,以昭告天下。望天下百姓能共知朕意,共謀漢室中興之偉業。朕將竭誠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共創盛世太平之景。
朕命此旨,自即日起,傳諭天下,鹹使聞知。
欽此!
※※※
建安二年,二月,袁術迷信太士張炯所獻符命,以為自己上應天命,遂於壽春稱帝,自稱“仲家”。
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公卿百官,依天子禮郊祀天地,登上了皇帝寶座。
此事引起了整個朝堂與天下的嘩然,此時的東漢就仿佛東周的戰國時期,大家雖然打打殺殺,爭搶底盤,但名義上都還是遵周天子為天下共主。
此時也是如此,各方諸侯或假借,或編造理由擴充自己的地盤,但是名義上劉協仍然是東漢的皇帝,別說別人,就連此時的劉瑁都不敢像董卓那般輕言廢帝。
可是,袁術稱帝了……
這就意味著袁術將正式走到東漢王朝的對立麵,要知道你屯兵土地,擴張勢力,漢庭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你敢稱帝,就是在把漢庭往絕路上逼。
當然,袁術的這一舉動也成功勾起了別人的稱帝之心,也將東漢皇室的遮羞布徹底揭開,許多人開始質疑東漢朝廷的合法性,其他諸侯也開始圖謀稱帝,各路諸侯為了爭奪地盤和權力,徹底在這一年展開混戰。
江東,會稽郡,山陰縣。
“什麽!袁術稱帝了!”
孫策瞪著大眼睛,難以置信道
張昭皺著眉頭道:“這袁術是什麽想法,居然妄圖稱帝?”
張紘望著孫策正色道:“主公,如今是時候脫離袁術了,如今袁術必為眾矢之的,再不走,我們也得被他牽連!”
孫策皺著眉頭思忖後,咬牙道:“他袁術畢竟對我有借兵之情,我就給他寫封信吧,他若不聽,那我也就不再留情了……”
袁術稱帝後,孫策給袁術書信,勸他停止稱帝,袁術不聽,孫策於是與袁術徹底絕交不再有往來。
同時派人寫信告知吳景、孫賁等人。吳景當即放棄廣陵東歸孫策。
而袁術任命孫賁為九江太守後,孫賁不就任,被困江北,後拋棄妻兒返迴江東。孫策族兄孫香亦被袁術任為汝南太守,因道路遙遠被阻未能迴江東。
徐州,下邳。
“詔曰:今聖上禦極,諭徐州牧呂布,即速趨覲,並依約將令愛獻於壽春,欽此。”
“呂布謹遵聖令!”
在袁術遣韓胤前來下邳宣旨後,呂布並沒有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反而依約將自己的女兒交給了韓胤,準備嫁給袁術之子。
就在這時,一個帶著一絲憤怒的聲音響了起來。
“溫侯!我聽說你將女兒交給袁術了?”
隨著聲音而來的,是一個身著淺色漢服的健壯男子,他身材高大,並不像後世中的那些士大夫一般身材瘦弱,在身上佩戴著玉佩和簪子等裝飾品,儀態端莊穩重,從容不迫。
他,便是沛國相,下邳陳氏陳珪,其父陳球曾經官至司空,盛極一時,袁術屢次征召,皆被拒絕,聽說袁術遣使,陳珪連夜趕至下邳,隻為勸說呂布。
“漢瑜,你怎至此?”
呂布看到陳珪,不禁一愣,奇怪道。
“你且告我是與不是?”
“袁使剛剛離去。”
“你可知袁術已然稱帝?”
“我聽說了,但是漢帝早已衰微,袁術這一稱帝,弄得我也心癢癢……”
“糊塗!溫侯!如今漢室雖已衰微,卻仍不是篡漢之時!袁家四世三公之偉業,我看就要葬送在袁術之手了!溫侯啊,你可不能犯糊塗,被天下群起攻之啊!”
呂布聽到群起攻之,頓時嚇了一跳,當年董卓時期的陰影再度襲來,連忙道:“漢瑜何意!”
“袁術稱帝,必與漢帝成生死之敵,如今天下間諸侯雖有異心,但漢室民心尚在,誰敢妄行!你且看吧,過不了幾天,朝廷必有旨意下來,到時諸侯伐袁,然而壽春可不比關中,你猜袁公路撐不撐得住?”
“嘶……”
呂布仔細一想,頓時倒吸一口冷氣,連忙道:“漢瑜救我!”
“如今最好的辦法便是追上袁使,殺了他,向長安請功!將軍再毛遂自薦,準備起兵伐袁!”
“……我恐怕不是袁公路對手。”
“我相信到時伐袁的絕不止將軍一路人馬……”
“……就依漢瑜之計!我這就把女兒追迴來!”
建安二年,五月。袁術遣使者韓胤至呂布處,告知稱帝之事,並請呂布履約將女兒嫁與袁術之子,呂布在陳珪的勸說下改變了念頭,在半路追迴了女兒,並將韓胤抓迴,將人頭送往長安。
此時的長安城劉瑁已然大權獨攬,在得知袁術稱帝,呂布獻上韓胤人頭之後,隨即在今日的大朝會上將此事匯報劉協。
“陛下!如今反賊袁術割據壽春,竟已然稱帝,建號仲氏,以壽春為都,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陰謀作亂!此等逆賊不能不管,請陛下決斷!”
“什麽!他敢稱帝!”
盡管劉協如今又成為了傀儡,也開始謀求破局之法,但是當劉協聽到袁術稱帝的消息後,還是炸了,畢竟就是劉瑁也未行廢立,他袁術何德何能,就敢稱帝?
“反了!反了!大將軍,你主管天下兵馬,你必須把袁術給朕誅了!他居然敢稱帝!”
“臣劉瑁領旨,請陛下放心,臣請陛下下令,命曹操、呂布、孫策以及袁家袁紹共伐袁術!”
“準!讓他們速速行動,袁術必須死!”
“謹遵陛下旨意!”
長安城,大將軍府。
“傳我命令,封呂布為左將軍,曹操由鎮東將軍升為征東將軍,孫策升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之爵位,命令三方同時出兵,共討逆賊袁術!”
“明白!”
“此聖旨用印後,速速傳繳天下,越快越好。”
“明白。”
“接下來,我再給溫侯、孟德還有我們的袁將軍各自去信一封吧……”
另一方麵,袁術聽說呂布毀婚斬使,大怒,派大將張勳、橋蕤等與其餘諸軍聯合,率領步騎數萬,進攻徐州下邳。
呂布當時實力薄弱,朝廷旨意尚未傳達至下邳,於是接受陳珪的建議,以袁術叛逆的名義向曹操求助。
同時呂布寫信給張勳,表示了自己的悔意,用來大意張勳,但是當夜卻領軍突襲張勳大營,張勳不察,被呂布打的大敗,呂布趁勢碾殺,追至淮陵才收兵返迴,等到袁術大軍趕來時,卻得知曹操大軍已然出動,無奈之下隻得迴返,袁術經此一敗後,勢力漸弱。
同年,七月,劉瑁旨意已到,議郎王浦攜漢獻帝詔書前往江東,任命孫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並命他與呂布、曹操等一起討伐袁術。
孫策覺得自己統領兵馬,騎都尉的職務有點低了,想得到個將軍的封號以自重。派人向王浦微露其意。王浦當即以皇帝的名義宣布孫策權代明漢將軍。
與此同時,袁紹已經接到了劉瑁的來信……
“哦?劉叔圭請我出山共伐袁術,並許諾此戰之後將大將軍之位轉交給我?”
袁紹聞言不禁大喜,哈哈笑著道:“沒想到袁公路這小子死則死矣,還送了我一個大將軍!”
沮授捋著胡須笑道:“主公,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您要不要出兵?”
“……有心無力,這樣吧,命令顯思(袁譚的字)派上幾千人從青州沿海去湊湊熱鬧吧,表明一個態度而已,不用過多參與。”
“是!”
同時,劉瑁旨意也傳達至曹操、呂布處,幾方勢力同時聯合,準備共伐袁術,然而孫策率軍走到錢塘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原來陳瑀想要趁機奪取孫策的地盤,卻被孫策發現,派呂範、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
陳瑀無奈之下往北逃奔袁紹,孫策又親自率軍擊破當地的鄒倫、錢銅、王晟、嚴白虎等多處割據勢力,徹底平定了吳郡。
另一邊,盡管沒有了孫策,但是曹操與呂布的聯軍已成,呂布從下邳南下,曹操則親率大軍連夜兼程,直襲壽春。
袁術原本陳兵對抗呂布,聞訊大急,連夜趕迴壽春,雙方激戰於向縣,袁術大敗,被曹操陣斬袁軍大將橋蕤、李豐等多人,袁術連夜逃迴淮南,手中將士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
與此同時,在曹操大敗張繡後,隨即派大將曹洪率軍進駐南陽,劉表見狀,隻得被迫派遣五千士卒進入南陽,趁曹操東伐袁術之時妄圖奪迴宛城。
十一月,曹操大敗袁術後親自南征,進至宛縣。時劉表部將鄧濟屯據湖陽,曹操率軍進擊,生擒鄧濟,隨即乘勝轉攻舞陰,又大敗劉表軍,收複舞陰,劉表隻得放棄南陽……
在曹操先後擊敗張繡、袁術、劉表後,勢力越發龐大,北至泰山郡,南到南陽郡,東抵沛國,西達洛陽全部都被曹操納入麾下。
或許其地域之廣博不如劉瑁,但單論其人口、經濟發展程度等卻遠勝劉瑁,畢竟曹操占據的是此時的東漢最為繁華的地域,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