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昊宇和耿誌武說話的時候,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和一位走路一拐一瘸的婦女,兩人各背著一捆柴火,步履蹣跚地從村東頭走過來。
王天明望見了他們,趕緊丟下手中的書本,向兩人飛跑過去,卓三平隨後跟了過去,他們接過老人和婦女背上的柴火,向房屋前走來。
耿誌武指著老人和婦女,“他們就是王天明的爺爺和媽媽”。
老人來到屋前的空地,神色緊張地看著楚昊宇他們,膽怯地問道;“你們來我家有什麽事,如果是為我孫子的醫藥費,我和他媽媽在砍柴賣,寬限我們一些時間,我們一定還上”。
楚昊宇認出了老人,這個老人就是當初在醫院,要向他下跪的老人,這樣憨厚老實的一家人,李金和怎麽忍心用手段去對付他們。
耿誌武對老人說道;“王伯,這是我們鎮的黨委楚書記,這次路過您家,順便來看看,不是找您要錢的“。
老人老眼昏花,他盯著楚昊宇看了好一陣,嘴裏哆哆嗦嗦說道;“我記起來了,我記起來了,您是大官,是我家天明的救命恩人!”。
“天明,天明,快過來,快過來給恩人磕頭,要不是恩人,你可就沒命了。“老人把王天明喊過來,說著,他拉著王天明的手,兩人一起就要給楚昊宇下跪。
楚昊宇讓耿亮趕緊攙住老人,自己扶著王天明,不讓他跪下,“你記住,男兒膝下有黃金,你是男子漢,除了自己的長輩父母,以後不要輕易給人下跪”。
王天明恭恭敬敬地對楚昊宇鞠一躬,隨後,他慢條斯理地對楚昊宇說道;“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恩同再造,給您磕頭是應該的,我爺爺和爸爸媽媽常教育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我還沒有能力報答,容我日後再報您的恩情!“。
楚昊宇心中酸痛楚,伸手撫摸王天明的肩膀,“我不需要你報恩,你隻要認真學習,將來考上好大學,改變家庭困難的現狀,那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你下午和我一起迴學校去讀書,以後你和你妹妹的學費我來承擔”。
他隨後對老人說道;“老人家,我不是什麽救命恩人,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您放心,您兒子我會讓人放迴家,以後沒人找您們要錢”。
老人眼睛雖不好,但耳朵聽力還行,他雙手作楫,口中不停地念叨,“謝謝恩人,謝謝恩人,你不僅救了我孫兒的命,還救了我那苦命的娃啦!,天明他娘,快把那隻老母雞殺了,招唿恩人在家裏吃飯”。
楚昊宇對耿亮使了個眼色,讓他去製止王天明的媽媽,不讓她去殺掉老母雞。
楚昊宇從衣服兜裏掏出錢,他看了一下,隻有五百元,他塞在老人手中,“老人家,聽說您身體不好,這點錢留給您,買點補品補補身體,另外,我跟您說,王天明和他妹妹以後學習費用,我來出,我負責到他們大學畢業”。
“做不得的,做不得的,恩人已經幫了我家天大的忙,再讓您負擔這些,那我們成了什麽人啊!”老人誠惶誠恐地連連擺手。
耿誌武和卓三平對視了一眼,楚昊宇來王天明家的一舉一動,他們都看在眼裏,他們感覺楚昊宇與其他領導是決然不同,並不是走馬觀花,而楚昊宇對王天明家的善舉,他們是沒有見過那位領導這麽做的,楚昊宇這是實實在在地,關心基層的群眾。
楚昊宇微笑說道;“老人家,我看王天明不錯,是塊讀書的材料,如果他將來成才了,您不也跟著享福是吧!,我這樣做,是讓他一門心思的學習,爭取考個好大學”。
老人一聽人誇他孫兒,頓時笑容滿麵,兩眼放光,“我孫子是個好孫子啊!,很懂事,他體貼家裏的困難,學習上也吃苦,可惜他生錯了人家,是我們拖累了孩子,讓他和他妹妹跟著吃苦受累“。
老人說完後,又是唉聲歎氣的,
楚昊宇笑著安慰老人;“老人家,一切往前看,日子會好的,我還有事,以後有時間再來看您”。
老人拉著楚昊宇的手,“我怕耽擱您的工作,不然一定留您在家吃個飯再走”。
“老人家,謝謝,以後有機會的。”
楚昊宇拍拍老人的手,隨後離開王天明家,往村委會去。
在路上,他問耿誌武,“村裏像王天明家這樣情況的家庭有多少?\\\"。
耿誌武笑道;“王天明家比較特殊,村裏僅他們一家,其他的家庭也困難,但情況比他家要好些”。
楚昊宇點點頭,“王天明家有低保貧困補助嗎?”。
“有,村裏將他們家首批報的,他家每年的錢雖說不多,但多少能幫村一下。“耿誌武實話實說。
楚昊宇憂慮地說道;“脫貧致富是我們責任,你們村委會,以後將工作重心要放在這上麵,多想想,找出一條致富路”。
楚昊宇隨後走訪了幾個村莊,情況與耿誌武所說的大致相同。中午迴到村委會吃午飯,桌上擺著八菜一湯,酒是一般的白酒,耿誌武真誠地說道;“楚書記,我們山裏沒有好酒好菜招待您,您將就吃點喝點,但我們心是誠的”。
楚昊宇笑著揮揮手,“我也是農村出身,對吃的沒有那麽多講究,再說,我看你這桌上的菜非常豐盛,也不差,我建議中午不喝酒,就吃米飯,下午我們一起去山上看看”。
耿誌武為難的笑笑,”楚書記,那怎麽行,您第一次來我們村,連酒也不喝,這要是傳出去,別人要說我們不好客“。
卓三平也在一旁幫腔,“楚書記,要不少喝點?“。
楚昊宇笑笑,“看來盛情難卻,好吧!,中午喝點,但是要定個量,我們這幾人就喝一瓶酒,不能誤了下午的事“。
村會計王樹聲趕緊打開酒瓶,給桌上的酒杯倒酒,楚昊宇坐了首位,耿誌武和卓三平左右陪坐,其餘幾人依次坐下。
耿誌武端起酒杯,對楚昊宇說道;“楚書記,感謝您來我們村視察工作,高坪村雖不富裕,但我們熱忱好客,我衷心地希望楚書記,能帶領我們走上富裕的道路,我們一起敬楚書記”。
楚昊宇端起酒杯,笑道;”這杯酒不好喝啊!,但是,這杯酒我還是得喝,你們的希望,不能光是寄托在我身上,你們也要努力,而且要依靠老百姓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隻要共同努力,一定會走上致富之路,這樣,我們一起幹杯“。
楚昊宇與大家喝完酒,酒杯又被村會計被滿,他看見大家在未動筷子,在等著他先動,他笑了笑,“你們不要看我,快吃,吃飯講什麽禮節“。
大家笑笑,卓三平笑著說道;“楚書記,我們是實誠人,沒有什麽花言巧語,一切心意都在酒裏,楚書記,我們再敬您一杯“。
楚昊宇並未拒絕,他不想因為酒桌文化,讓高坪村兩委村幹部心裏有疙瘩,結果前前後後一共喝了三杯,這酒杯可是接近三兩的容量,楚昊宇已喝了快一瓶,早已超出楚昊宇的定量。
楚昊宇擺擺手,“我看酒就喝到這兒打住,不能因為喝酒的原因,耽誤下午的工作,添飯上來吧!”。
耿誌武和卓三平見楚昊宇態度堅決,隻好不再勸酒,吩咐村會計王樹聲添飯,婦聯主任莫春花趕緊去幫忙端飯上桌。
午飯後,楚昊宇沒有休息,他在耿誌武和卓三平等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高坪村的山上。
高坪村周圍的山,海拔都在一百米左右,山上樹木稀少,比人還高的雜草卻是漫山遍野,楚昊宇放眼遠望,附近的山頭與自己站著的山頭,幾乎都是一樣的光景。
楚昊宇指著山上枯黃的雜草,對耿誌武說道;“現在進入冬季,這些雜草已經枯黃,你們要注意防火,這事不能大意。另外,我想問問你,村民在山上,沒有其它什麽種植嗎?”。
耿誌武扣扣頭,尷尬地說道;“前些年,響應縣委號召,種植過果樹,結果不理想,樹木要麽不掛果,要麽掛的果外形醜陋不說,而且苦澀難以下咽,沒有辦法,果樹隻能砍了當成柴火,現在村民在山上隻種植少量的紅薯“。
耿誌武接著說道;”我們也想過大麵積種植紅薯,但是市場上,紅薯並不值錢,而在山上種植紅薯又耗時又耗力,即使紅薯收成後,也難以存放很久,因此,村民隻種植一點自己食用,除此之外,山上沒有其它出產“。
楚昊宇點點頭,“俗話說靠山吃山,你們現在是靠著這一座座山頭,卻沒有任何收入”。
楚昊宇站在山巔,望著遠處默默無語。耿誌武和卓三平等人,在他身後都未出聲,他們不知道楚書記在想什麽,總之,他們是不敢上去打擾他。
楚昊宇沉思良久,他突然福靈心至,想起林文新給的茶葉,若是在這片山上種植茶樹,不知茶樹是否能存活,但茶樹存活的關鍵,還得看看土質如何,如果土質適合茶樹存活,哪此處又該是一番什麽景象。
他忽地轉身,交代耿誌武,“你們將這片山的山土,都給我裝上一小袋,編上號碼,而且這小袋的土要與你們取土的山,號碼相同,不能搞混淆了,過幾天,你們送到我辦公室去“。
“耿亮,你把這事記下來,督促他們弄好。“楚昊宇又吩咐耿亮。
耿亮連連點頭,“書記,你交代的我剛才已經記下了,後麵我會督促他們,盡快送到鎮裏”。
耿誌武和卓三平摸不著頭腦,他們不知道楚昊宇要這些土幹什麽,但是楚書記交代的事情,不敢不去完成,他們倆連連應聲,“楚書記,您放心,我們一定按您的吩咐,將這事做好”。
楚昊宇笑道;“你們不要大意,要認真對待,特別是我剛才說過的,別將編號弄錯了,否則,將是前功盡棄”。
耿誌武見楚書記又著重強調,知道此事不能當成兒戲,楚書記此舉必有深意的,他趕緊正色地保證,“楚書記,你放心,這事我們一定做好,若是沒有做好,我辭職“。
楚昊宇擺擺手,“認真對待,工作仔細就好,今天就到這裏,我們下山吧!”。
他們迴到山下時,時間已到了下午三點鍾,郝師傅沒有跟楚昊宇上山,他按耿亮交代的,已把王天明接到車上坐著,楚昊宇同高坪村的村委幹部,握手告別,隨後上車離去。
在車上,他讓耿亮通知周耀賢和鎮教委辦主任,四點必須到鎮中學開會,並同時通知鎮中學開全體教職大會。
三點四十左右,郝師傅將車直接開到鎮中學,楚昊宇下了車,耿亮帶著王天明跟在他身後,鎮中學校長李金和與副校長司馬超,早在門口等著,一見楚昊宇下車,李校長連忙上前,笑著說道;“楚書記,歡迎您來學校視察!”,說著伸出雙手,便要與楚昊宇握手。
楚昊宇眉頭一皺,揮揮手,語氣有些冰冷,“不用,帶我去會議室”。
李金和尷尬地站在原地,他看見了站在不遠處的王天明,心中一驚,暗道,“自己把王天明放迴去,楚書記是怎麽知道的,難道是有人告訴了楚書記”。
他將目光看向司馬超,並未發現司馬超神色慌亂,“難道不是他,哪又是誰?”李金和在心中嘀咕。
司馬超早已看見王天明,結合楚書記通知開會的事,他立馬明白楚書記接下來要做什麽,現在李校長又在楚書記麵前碰了釘子,像樹樁一樣站在原地,他再不抓住機會,又等到何時。
他趕緊上前,“楚書記,這邊請!”。
楚昊宇絲毫沒理會站在原處的李金和,他在司馬超的帶領下,走進了學校會議室。
會議室是一間教室改成的,此時,裏麵坐滿了教職員工。
原來鬧哄哄的會議室,在楚昊宇進來後,寂靜一片,就因為教師工資的事,楚昊宇已經在兌現,教師們有的已經領了工資,他們前後反映了幾個月都難以解決的事,最後還是楚昊宇解決的,他們心裏對楚昊宇好感倍增,這無形增加了楚昊宇威望。
王天明望見了他們,趕緊丟下手中的書本,向兩人飛跑過去,卓三平隨後跟了過去,他們接過老人和婦女背上的柴火,向房屋前走來。
耿誌武指著老人和婦女,“他們就是王天明的爺爺和媽媽”。
老人來到屋前的空地,神色緊張地看著楚昊宇他們,膽怯地問道;“你們來我家有什麽事,如果是為我孫子的醫藥費,我和他媽媽在砍柴賣,寬限我們一些時間,我們一定還上”。
楚昊宇認出了老人,這個老人就是當初在醫院,要向他下跪的老人,這樣憨厚老實的一家人,李金和怎麽忍心用手段去對付他們。
耿誌武對老人說道;“王伯,這是我們鎮的黨委楚書記,這次路過您家,順便來看看,不是找您要錢的“。
老人老眼昏花,他盯著楚昊宇看了好一陣,嘴裏哆哆嗦嗦說道;“我記起來了,我記起來了,您是大官,是我家天明的救命恩人!”。
“天明,天明,快過來,快過來給恩人磕頭,要不是恩人,你可就沒命了。“老人把王天明喊過來,說著,他拉著王天明的手,兩人一起就要給楚昊宇下跪。
楚昊宇讓耿亮趕緊攙住老人,自己扶著王天明,不讓他跪下,“你記住,男兒膝下有黃金,你是男子漢,除了自己的長輩父母,以後不要輕易給人下跪”。
王天明恭恭敬敬地對楚昊宇鞠一躬,隨後,他慢條斯理地對楚昊宇說道;“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恩同再造,給您磕頭是應該的,我爺爺和爸爸媽媽常教育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我還沒有能力報答,容我日後再報您的恩情!“。
楚昊宇心中酸痛楚,伸手撫摸王天明的肩膀,“我不需要你報恩,你隻要認真學習,將來考上好大學,改變家庭困難的現狀,那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你下午和我一起迴學校去讀書,以後你和你妹妹的學費我來承擔”。
他隨後對老人說道;“老人家,我不是什麽救命恩人,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您放心,您兒子我會讓人放迴家,以後沒人找您們要錢”。
老人眼睛雖不好,但耳朵聽力還行,他雙手作楫,口中不停地念叨,“謝謝恩人,謝謝恩人,你不僅救了我孫兒的命,還救了我那苦命的娃啦!,天明他娘,快把那隻老母雞殺了,招唿恩人在家裏吃飯”。
楚昊宇對耿亮使了個眼色,讓他去製止王天明的媽媽,不讓她去殺掉老母雞。
楚昊宇從衣服兜裏掏出錢,他看了一下,隻有五百元,他塞在老人手中,“老人家,聽說您身體不好,這點錢留給您,買點補品補補身體,另外,我跟您說,王天明和他妹妹以後學習費用,我來出,我負責到他們大學畢業”。
“做不得的,做不得的,恩人已經幫了我家天大的忙,再讓您負擔這些,那我們成了什麽人啊!”老人誠惶誠恐地連連擺手。
耿誌武和卓三平對視了一眼,楚昊宇來王天明家的一舉一動,他們都看在眼裏,他們感覺楚昊宇與其他領導是決然不同,並不是走馬觀花,而楚昊宇對王天明家的善舉,他們是沒有見過那位領導這麽做的,楚昊宇這是實實在在地,關心基層的群眾。
楚昊宇微笑說道;“老人家,我看王天明不錯,是塊讀書的材料,如果他將來成才了,您不也跟著享福是吧!,我這樣做,是讓他一門心思的學習,爭取考個好大學”。
老人一聽人誇他孫兒,頓時笑容滿麵,兩眼放光,“我孫子是個好孫子啊!,很懂事,他體貼家裏的困難,學習上也吃苦,可惜他生錯了人家,是我們拖累了孩子,讓他和他妹妹跟著吃苦受累“。
老人說完後,又是唉聲歎氣的,
楚昊宇笑著安慰老人;“老人家,一切往前看,日子會好的,我還有事,以後有時間再來看您”。
老人拉著楚昊宇的手,“我怕耽擱您的工作,不然一定留您在家吃個飯再走”。
“老人家,謝謝,以後有機會的。”
楚昊宇拍拍老人的手,隨後離開王天明家,往村委會去。
在路上,他問耿誌武,“村裏像王天明家這樣情況的家庭有多少?\\\"。
耿誌武笑道;“王天明家比較特殊,村裏僅他們一家,其他的家庭也困難,但情況比他家要好些”。
楚昊宇點點頭,“王天明家有低保貧困補助嗎?”。
“有,村裏將他們家首批報的,他家每年的錢雖說不多,但多少能幫村一下。“耿誌武實話實說。
楚昊宇憂慮地說道;“脫貧致富是我們責任,你們村委會,以後將工作重心要放在這上麵,多想想,找出一條致富路”。
楚昊宇隨後走訪了幾個村莊,情況與耿誌武所說的大致相同。中午迴到村委會吃午飯,桌上擺著八菜一湯,酒是一般的白酒,耿誌武真誠地說道;“楚書記,我們山裏沒有好酒好菜招待您,您將就吃點喝點,但我們心是誠的”。
楚昊宇笑著揮揮手,“我也是農村出身,對吃的沒有那麽多講究,再說,我看你這桌上的菜非常豐盛,也不差,我建議中午不喝酒,就吃米飯,下午我們一起去山上看看”。
耿誌武為難的笑笑,”楚書記,那怎麽行,您第一次來我們村,連酒也不喝,這要是傳出去,別人要說我們不好客“。
卓三平也在一旁幫腔,“楚書記,要不少喝點?“。
楚昊宇笑笑,“看來盛情難卻,好吧!,中午喝點,但是要定個量,我們這幾人就喝一瓶酒,不能誤了下午的事“。
村會計王樹聲趕緊打開酒瓶,給桌上的酒杯倒酒,楚昊宇坐了首位,耿誌武和卓三平左右陪坐,其餘幾人依次坐下。
耿誌武端起酒杯,對楚昊宇說道;“楚書記,感謝您來我們村視察工作,高坪村雖不富裕,但我們熱忱好客,我衷心地希望楚書記,能帶領我們走上富裕的道路,我們一起敬楚書記”。
楚昊宇端起酒杯,笑道;”這杯酒不好喝啊!,但是,這杯酒我還是得喝,你們的希望,不能光是寄托在我身上,你們也要努力,而且要依靠老百姓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隻要共同努力,一定會走上致富之路,這樣,我們一起幹杯“。
楚昊宇與大家喝完酒,酒杯又被村會計被滿,他看見大家在未動筷子,在等著他先動,他笑了笑,“你們不要看我,快吃,吃飯講什麽禮節“。
大家笑笑,卓三平笑著說道;“楚書記,我們是實誠人,沒有什麽花言巧語,一切心意都在酒裏,楚書記,我們再敬您一杯“。
楚昊宇並未拒絕,他不想因為酒桌文化,讓高坪村兩委村幹部心裏有疙瘩,結果前前後後一共喝了三杯,這酒杯可是接近三兩的容量,楚昊宇已喝了快一瓶,早已超出楚昊宇的定量。
楚昊宇擺擺手,“我看酒就喝到這兒打住,不能因為喝酒的原因,耽誤下午的工作,添飯上來吧!”。
耿誌武和卓三平見楚昊宇態度堅決,隻好不再勸酒,吩咐村會計王樹聲添飯,婦聯主任莫春花趕緊去幫忙端飯上桌。
午飯後,楚昊宇沒有休息,他在耿誌武和卓三平等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高坪村的山上。
高坪村周圍的山,海拔都在一百米左右,山上樹木稀少,比人還高的雜草卻是漫山遍野,楚昊宇放眼遠望,附近的山頭與自己站著的山頭,幾乎都是一樣的光景。
楚昊宇指著山上枯黃的雜草,對耿誌武說道;“現在進入冬季,這些雜草已經枯黃,你們要注意防火,這事不能大意。另外,我想問問你,村民在山上,沒有其它什麽種植嗎?”。
耿誌武扣扣頭,尷尬地說道;“前些年,響應縣委號召,種植過果樹,結果不理想,樹木要麽不掛果,要麽掛的果外形醜陋不說,而且苦澀難以下咽,沒有辦法,果樹隻能砍了當成柴火,現在村民在山上隻種植少量的紅薯“。
耿誌武接著說道;”我們也想過大麵積種植紅薯,但是市場上,紅薯並不值錢,而在山上種植紅薯又耗時又耗力,即使紅薯收成後,也難以存放很久,因此,村民隻種植一點自己食用,除此之外,山上沒有其它出產“。
楚昊宇點點頭,“俗話說靠山吃山,你們現在是靠著這一座座山頭,卻沒有任何收入”。
楚昊宇站在山巔,望著遠處默默無語。耿誌武和卓三平等人,在他身後都未出聲,他們不知道楚書記在想什麽,總之,他們是不敢上去打擾他。
楚昊宇沉思良久,他突然福靈心至,想起林文新給的茶葉,若是在這片山上種植茶樹,不知茶樹是否能存活,但茶樹存活的關鍵,還得看看土質如何,如果土質適合茶樹存活,哪此處又該是一番什麽景象。
他忽地轉身,交代耿誌武,“你們將這片山的山土,都給我裝上一小袋,編上號碼,而且這小袋的土要與你們取土的山,號碼相同,不能搞混淆了,過幾天,你們送到我辦公室去“。
“耿亮,你把這事記下來,督促他們弄好。“楚昊宇又吩咐耿亮。
耿亮連連點頭,“書記,你交代的我剛才已經記下了,後麵我會督促他們,盡快送到鎮裏”。
耿誌武和卓三平摸不著頭腦,他們不知道楚昊宇要這些土幹什麽,但是楚書記交代的事情,不敢不去完成,他們倆連連應聲,“楚書記,您放心,我們一定按您的吩咐,將這事做好”。
楚昊宇笑道;“你們不要大意,要認真對待,特別是我剛才說過的,別將編號弄錯了,否則,將是前功盡棄”。
耿誌武見楚書記又著重強調,知道此事不能當成兒戲,楚書記此舉必有深意的,他趕緊正色地保證,“楚書記,你放心,這事我們一定做好,若是沒有做好,我辭職“。
楚昊宇擺擺手,“認真對待,工作仔細就好,今天就到這裏,我們下山吧!”。
他們迴到山下時,時間已到了下午三點鍾,郝師傅沒有跟楚昊宇上山,他按耿亮交代的,已把王天明接到車上坐著,楚昊宇同高坪村的村委幹部,握手告別,隨後上車離去。
在車上,他讓耿亮通知周耀賢和鎮教委辦主任,四點必須到鎮中學開會,並同時通知鎮中學開全體教職大會。
三點四十左右,郝師傅將車直接開到鎮中學,楚昊宇下了車,耿亮帶著王天明跟在他身後,鎮中學校長李金和與副校長司馬超,早在門口等著,一見楚昊宇下車,李校長連忙上前,笑著說道;“楚書記,歡迎您來學校視察!”,說著伸出雙手,便要與楚昊宇握手。
楚昊宇眉頭一皺,揮揮手,語氣有些冰冷,“不用,帶我去會議室”。
李金和尷尬地站在原地,他看見了站在不遠處的王天明,心中一驚,暗道,“自己把王天明放迴去,楚書記是怎麽知道的,難道是有人告訴了楚書記”。
他將目光看向司馬超,並未發現司馬超神色慌亂,“難道不是他,哪又是誰?”李金和在心中嘀咕。
司馬超早已看見王天明,結合楚書記通知開會的事,他立馬明白楚書記接下來要做什麽,現在李校長又在楚書記麵前碰了釘子,像樹樁一樣站在原地,他再不抓住機會,又等到何時。
他趕緊上前,“楚書記,這邊請!”。
楚昊宇絲毫沒理會站在原處的李金和,他在司馬超的帶領下,走進了學校會議室。
會議室是一間教室改成的,此時,裏麵坐滿了教職員工。
原來鬧哄哄的會議室,在楚昊宇進來後,寂靜一片,就因為教師工資的事,楚昊宇已經在兌現,教師們有的已經領了工資,他們前後反映了幾個月都難以解決的事,最後還是楚昊宇解決的,他們心裏對楚昊宇好感倍增,這無形增加了楚昊宇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