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運極而轉留不得
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 作者:通通如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周嘉杏等人渡湖失利,但不代表他們就沒有資格謀求功法。
隻見數頭玄龜踏浪而行,擊流破潮,馱著這些孩童向白玉宮方向快速襲去。
風旋如梭拂塵,前所未有的體驗,讓這些孩童慢慢忘卻了方才的驚悚恐懼,有幾個膽大些的,知道有族兄相護,也是有恃無恐地趴在龜殼邊沿,用手去觸摸那冰涼湖水。
至於他們浸濕的衣衫,也早已被周文偃等人烘幹,不複半點寒意。
“這玄龜真厲害,等我以後成修士了,一定要收隻當靈獸,乘風破浪。”
一孩童興奮大喊著,卻被旁邊小子推搡至一旁,更是嘲笑不止。
“喲喲喲,周文定要養烏龜……”
那孩童頓時被說的羞紅愧色,一旁的周嘉杏等人聽不下去,也是紛紛出聲反駁。
一時間,吵鬧不休,擾得耳根生煩。
周文偃禦空而行,聽著耳邊的喧鬧爭吵,卻是不惱反喜,臉上更露出燦爛笑容。
“還是他們舒服啊,無憂無慮。”
“等求了法,修了道,不知還能否有如此歡顏。”
周家製定這樣的考核製度,且宏觀刻意控製資源的供養,其實就是為了讓族中修士明白了一個字,那就是爭!
唯有勤奮相爭,才能謀求更多的資源,得到家族更大的供養傾斜。
倘若一味地懶惰不作為,不修法不求道,即便資質三四寸,也隻能淪為八九等末流,待年歲長成之際,就會被遣去一山一地鎮守,說是家族棄子都不為過。
之所以這樣,其實也和周家修士數量有關。
隨著周家開枝散葉,族中數萬眾,每年誕生的仙緣子也不在少數,日積月累下來,那就是一個龐大數字。
而想要供養這麽多修士,耗費的資源靈材可想而知何其恐怖,就更別說還要栽培治下勢力,以壯族勢。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擇優而為,從而讓家族蓬勃向上,始終保持活力。
至於說那些懶惰族人,能夠養著就已是家族恩德,就別奢望還能有多少供養。
周文崇和周文偃為雙子,更被宗族指定修行蠱毒二法,說是康乾明道就在眼前都不為過;但好些年為了謀求資源,也是吃了不少苦頭。
甚至,周文偃曾因少時頑劣,不好修行,都被周承元考慮過要不要撤去玄毒煉的傳承資格,還是後來吃了苦頭長了性,這才有所好轉。
對於現在的周家,仙緣子層出不窮,除非是資質極高者,剩下就沒有什麽非你不可之說。
就算真的無合適人選,也完全可以把傳承封禁不顯,以待後輩天驕出現,或是於治下擇良善孩童,納為親眷教之。
“莫要管那麽多,好生修行就是,你好幾日不曾淬煉毒法了。”
一旁的周文崇淡聲說著,那裸露在外的皙白肌膚泛爍異光,更有有紫紅細紋遊走浮現,好似什麽蟲蟻怪物。
周文偃聞聲訕笑,卻是沒有迴應。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正中的石島上,便望見幾艘小舟倚靠在邊沿,已被浪潮拍得稀巴爛,碎木殘骸隨波逐流,更有十幾個孩童癱倒於地,哀聲此起彼伏。
不過,卻有三人顯得鶴立獨行,雖也氣喘疲竭,卻尚能保持身形,或站或坐,正不斷恢複氣力。
其中一人便是周修煜之子周文昊,其身負特殊血脈,雖宙道本領極為孱弱,但體魄卻異於常人,更別說還有周修煜為其煉丹築基,說是身強如牛都不為過。
而其自小受周修煜言傳身教,性情乖張,更有主見,此番也是其一馬當先,組織人手伐木造舟,才能有這麽多人橫渡得利。
至於另外兩人,卻是各立一方,同周家子弟顯得格格不入,但眼中卻又流露出自卑之意;就像是想要融入其中,卻又因膽怯而不敢。
其一名為陳佳荷,乃是陳秋生的曾孫女,先天靈光四寸三,有望化基境界。
正因如此,陳福生便將其帶在身邊培養,更是厚著臉皮塞入周家行列,同族中子弟同吃共修。
雖然陳福生沒有成家立業的打算,但心中卻始終記著陳家,都希望家族能興盛。
但無論是他,還是陳秋生,都不敢讓陳家太強大,以免遭到周家掌權一代的忌憚。
畢竟,無論陳家高低貴賤如何,其都是真君妻族,身份尊榮顯赫至極,隻要不棄主逆上,就能同周家共存千秋,為鎮南郡國第一氏族。
就像現在,即便陳家諸子於各行紮根,周氏六宗各脈也沒有阻止過半分。
但要是陳家突然大肆擴進,就算周玄崖等老一輩不在意,周修煬、周文亮等人還能沒意見不成?
也正因如此,陳氏幾十年來一直是中規中矩,雖有拓進,卻尚在周家容忍範圍內。
隻是,陳福生早晚有壽盡的一日,陳家就算不會因此消亡,也會受到巨大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陳佳荷就顯得極其重要,隻要其繼承衣缽,求得肉身化基,再嫁給周家傑出後輩,那陳氏就能再保兩百年榮光。
而另一人卻也是個外姓子,其名為張知哲,乃是張庭的後人。
當年張庭有恩於周家,周平雖以丹藥還之,但情義之重又豈是如此就能還清的,更別說張家還是周玄崖的妻族。
這數十年間,張家幾經興衰,大起大落險些斷了香火,直到周家崛起為一方霸主,才得以安定延續,氏族也算是命運多舛。
不過,不知是運極而轉,還是上天眷顧,竟讓其誕生了個靈光七寸四的仙緣子,便是這張知哲。
但張家也明白,如此麒麟子非自家可養,就費盡心思同周玄崖搭上關係,這才將當時兩歲不到的張知哲送來了周家,更認周玄崖之孫周修誠為義父,名義上也是周清蘭的侄兒。
周文亮立於高處,目光環顧四周,也將各修士所記表現一一記在心中,卻沒有像周嘉玨那樣公之於眾,而是和善笑道:“沒想到今年竟出了這麽多仙緣子,看來運道所鍾,定個個不凡。”
“家族往後能不能興盛,可就要看你們的了。”
雖然聲音不大不小,卻讓這些孩童為之振奮,有些更是激動得漲紅了臉。
一側的周文偃卻是不由翻了個白眼,當年周文亮也是這麽說他們的。
三言兩語將孩童心情激起,周文亮也頓了頓,緩緩說道:“修行之道,長輩皆同你們言說過,待會進了藏經閣,不可好高騖遠,當依根本而選。”
“若是眼高手低選錯了,少說就是耽誤一年之功……”
再告誡了幾句,周文亮這才朝著一方偏殿躬身作揖。
“晚輩文亮,率族人來此求法。”
說罷,那巍峨大殿轟然顫動,隨後緩緩洞開門戶,氤氳靈機傾瀉而出,形成兇猛橫流,更有古樸氣息自其中浮現,讓人肅然生畏。
一道發須盡白的和藹老者立於最高處,揮手散去諸多恐怖封禁。
“藏經閣內,禁止喧嘩。”
隻見數頭玄龜踏浪而行,擊流破潮,馱著這些孩童向白玉宮方向快速襲去。
風旋如梭拂塵,前所未有的體驗,讓這些孩童慢慢忘卻了方才的驚悚恐懼,有幾個膽大些的,知道有族兄相護,也是有恃無恐地趴在龜殼邊沿,用手去觸摸那冰涼湖水。
至於他們浸濕的衣衫,也早已被周文偃等人烘幹,不複半點寒意。
“這玄龜真厲害,等我以後成修士了,一定要收隻當靈獸,乘風破浪。”
一孩童興奮大喊著,卻被旁邊小子推搡至一旁,更是嘲笑不止。
“喲喲喲,周文定要養烏龜……”
那孩童頓時被說的羞紅愧色,一旁的周嘉杏等人聽不下去,也是紛紛出聲反駁。
一時間,吵鬧不休,擾得耳根生煩。
周文偃禦空而行,聽著耳邊的喧鬧爭吵,卻是不惱反喜,臉上更露出燦爛笑容。
“還是他們舒服啊,無憂無慮。”
“等求了法,修了道,不知還能否有如此歡顏。”
周家製定這樣的考核製度,且宏觀刻意控製資源的供養,其實就是為了讓族中修士明白了一個字,那就是爭!
唯有勤奮相爭,才能謀求更多的資源,得到家族更大的供養傾斜。
倘若一味地懶惰不作為,不修法不求道,即便資質三四寸,也隻能淪為八九等末流,待年歲長成之際,就會被遣去一山一地鎮守,說是家族棄子都不為過。
之所以這樣,其實也和周家修士數量有關。
隨著周家開枝散葉,族中數萬眾,每年誕生的仙緣子也不在少數,日積月累下來,那就是一個龐大數字。
而想要供養這麽多修士,耗費的資源靈材可想而知何其恐怖,就更別說還要栽培治下勢力,以壯族勢。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擇優而為,從而讓家族蓬勃向上,始終保持活力。
至於說那些懶惰族人,能夠養著就已是家族恩德,就別奢望還能有多少供養。
周文崇和周文偃為雙子,更被宗族指定修行蠱毒二法,說是康乾明道就在眼前都不為過;但好些年為了謀求資源,也是吃了不少苦頭。
甚至,周文偃曾因少時頑劣,不好修行,都被周承元考慮過要不要撤去玄毒煉的傳承資格,還是後來吃了苦頭長了性,這才有所好轉。
對於現在的周家,仙緣子層出不窮,除非是資質極高者,剩下就沒有什麽非你不可之說。
就算真的無合適人選,也完全可以把傳承封禁不顯,以待後輩天驕出現,或是於治下擇良善孩童,納為親眷教之。
“莫要管那麽多,好生修行就是,你好幾日不曾淬煉毒法了。”
一旁的周文崇淡聲說著,那裸露在外的皙白肌膚泛爍異光,更有有紫紅細紋遊走浮現,好似什麽蟲蟻怪物。
周文偃聞聲訕笑,卻是沒有迴應。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正中的石島上,便望見幾艘小舟倚靠在邊沿,已被浪潮拍得稀巴爛,碎木殘骸隨波逐流,更有十幾個孩童癱倒於地,哀聲此起彼伏。
不過,卻有三人顯得鶴立獨行,雖也氣喘疲竭,卻尚能保持身形,或站或坐,正不斷恢複氣力。
其中一人便是周修煜之子周文昊,其身負特殊血脈,雖宙道本領極為孱弱,但體魄卻異於常人,更別說還有周修煜為其煉丹築基,說是身強如牛都不為過。
而其自小受周修煜言傳身教,性情乖張,更有主見,此番也是其一馬當先,組織人手伐木造舟,才能有這麽多人橫渡得利。
至於另外兩人,卻是各立一方,同周家子弟顯得格格不入,但眼中卻又流露出自卑之意;就像是想要融入其中,卻又因膽怯而不敢。
其一名為陳佳荷,乃是陳秋生的曾孫女,先天靈光四寸三,有望化基境界。
正因如此,陳福生便將其帶在身邊培養,更是厚著臉皮塞入周家行列,同族中子弟同吃共修。
雖然陳福生沒有成家立業的打算,但心中卻始終記著陳家,都希望家族能興盛。
但無論是他,還是陳秋生,都不敢讓陳家太強大,以免遭到周家掌權一代的忌憚。
畢竟,無論陳家高低貴賤如何,其都是真君妻族,身份尊榮顯赫至極,隻要不棄主逆上,就能同周家共存千秋,為鎮南郡國第一氏族。
就像現在,即便陳家諸子於各行紮根,周氏六宗各脈也沒有阻止過半分。
但要是陳家突然大肆擴進,就算周玄崖等老一輩不在意,周修煬、周文亮等人還能沒意見不成?
也正因如此,陳氏幾十年來一直是中規中矩,雖有拓進,卻尚在周家容忍範圍內。
隻是,陳福生早晚有壽盡的一日,陳家就算不會因此消亡,也會受到巨大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陳佳荷就顯得極其重要,隻要其繼承衣缽,求得肉身化基,再嫁給周家傑出後輩,那陳氏就能再保兩百年榮光。
而另一人卻也是個外姓子,其名為張知哲,乃是張庭的後人。
當年張庭有恩於周家,周平雖以丹藥還之,但情義之重又豈是如此就能還清的,更別說張家還是周玄崖的妻族。
這數十年間,張家幾經興衰,大起大落險些斷了香火,直到周家崛起為一方霸主,才得以安定延續,氏族也算是命運多舛。
不過,不知是運極而轉,還是上天眷顧,竟讓其誕生了個靈光七寸四的仙緣子,便是這張知哲。
但張家也明白,如此麒麟子非自家可養,就費盡心思同周玄崖搭上關係,這才將當時兩歲不到的張知哲送來了周家,更認周玄崖之孫周修誠為義父,名義上也是周清蘭的侄兒。
周文亮立於高處,目光環顧四周,也將各修士所記表現一一記在心中,卻沒有像周嘉玨那樣公之於眾,而是和善笑道:“沒想到今年竟出了這麽多仙緣子,看來運道所鍾,定個個不凡。”
“家族往後能不能興盛,可就要看你們的了。”
雖然聲音不大不小,卻讓這些孩童為之振奮,有些更是激動得漲紅了臉。
一側的周文偃卻是不由翻了個白眼,當年周文亮也是這麽說他們的。
三言兩語將孩童心情激起,周文亮也頓了頓,緩緩說道:“修行之道,長輩皆同你們言說過,待會進了藏經閣,不可好高騖遠,當依根本而選。”
“若是眼高手低選錯了,少說就是耽誤一年之功……”
再告誡了幾句,周文亮這才朝著一方偏殿躬身作揖。
“晚輩文亮,率族人來此求法。”
說罷,那巍峨大殿轟然顫動,隨後緩緩洞開門戶,氤氳靈機傾瀉而出,形成兇猛橫流,更有古樸氣息自其中浮現,讓人肅然生畏。
一道發須盡白的和藹老者立於最高處,揮手散去諸多恐怖封禁。
“藏經閣內,禁止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