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以彰聖威
不朽家族,我能改變子孫資質 作者:通通如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南都護府 邊界地域
旌旗連雲,兵卒汪洋似潮,聳立的戰戈長槊迸發凜冽鋒芒,厚重甲胄披身,在烈日驕陽的映照下,更是泛起明燦輝光。
遠遠望去,整片地界都被人影遮蔽,更有諸多強大存在淩空而立,聲勢也是浩大磅礴。
而在東側區域,四千兵衛列陣而布,身形無不魁梧雄壯,著百鍛鋼甲,持厲兵兇器,其中則豎立著幾道厚重旗幟。
旗幟正中是一座巍峨山嶽,四周烙印著諸多鳥獸篆紋,高處則遍布璀璨霞光,其正是白溪周氏的特殊族旗,也是鎮南郡國的象征所在。
至於那四千兵卒,則正是龍虎、雷霄二衛,也算是把鎮南郡國的大半精銳都調到了這裏。
這兩支軍伍作為周家苦心培養的鐵衛,個個身有巨力,軀若鋼柱,可擒虎可屠熊,相而結陣更是可以剿殺妖魔,當為精銳雄師。
但放眼望去,就能發現此地的其他兵卒皆不遜色半分,更有幾支隊伍威勢比之還要強橫兇悍!
而之所以如此,也同局勢有著密切關係。
那方蠻夷部落離趙國極為遙遠,足足有近萬裏之距,這就意味著,想要將其降服極為困難,就更別說教化歸流了。
若遣派高修,先不說能否擔得起人道詔令,其結局也十之八九會同以往一樣,被大妖圍困於蒼茫異地,再難歸途;而遣派大量尋常修士,雖然擔得起人道詔令,但極大可能會被異族屠戮絕生,得不償失。
種種因素加在一塊,那能組建軍陣的兵卒自然就成了最佳選擇。
於人道上,萬千兵卒牽連著芸芸百姓,擔得起教化詔令。
而在實力上,這些軍伍能組建大陣,足以剿殺玄丹以下所有妖物,又有天命加持庇身,使得大妖忌憚,渾然可以縱橫蒼茫各地。
唯一受限的,可能也就是行動緩慢,無法淩空騰躍罷了;剩下哪怕是窮山惡水,嶙峋歧路,也阻止不了這些軍伍前進步伐。
畢竟,這些兵卒一個個體魄壯若蠻牛,氣血洶湧強盛,莫說是瘴氣濕寒,就連尋常毒害都極難傷身;而能夠傷到他們的,那必然是妖魔邪祟,就看看誰願意舍命。
當然,也有很多修士隨行,暗中藏著不少秘寶殺器,妖丹修士更是成建製,玄丹存在也足足有四尊之多,就是為了保障大軍後勤,以及提防變故發生;畢竟異族向來陰險手黑得很,若沒有強者護著,哪怕有天命,它們也會想法子吞滅不可。
甚至,就算是有強者護著,他們也不會收斂此間想法,反而還會更加兇虐。
周玨瑜身著銀霄甲胄,手持元昭雷火令,懸立半空不動;在其身側,則矗立著一道溫和儒雅的身影,衣衫須發隨風而動,好不瀟灑暢意,但若是仔細望去,就能發現其眼底猩紅似血,顯得異常兇殘瘮人。
其正是司徒氏如今的最強者,血煞道化基修士:司徒白風。
當年天南關一役,其依仗萬千生靈隕落所形成的濃鬱血煞,僥幸突破化基,將支離破碎的司徒氏重新撐起,更是憑借強大殺力,一躍成為周家麾下第一仙族,也稱得上是一代傳奇。
隻是,血煞雖然不是純粹血道,卻終究沾了‘血’這個字,隨著其修為日益高深,性情也為之不斷偏移,變得愈發激進扭曲;若不是平日壓製得當,再加上周家提供靜心養性寶物,不然非魔障迷失了不可。
司徒白風眺望遠方,眸光平靜無波,卻又時而落在那銀甲雷將身上。
‘若此番南下能有所建功,再有清雅幫襯,應該就有望從周家換道上等傳承。’
‘若能壯盛底蘊,舍了這殘軀也無妨,也免得日夜針紮苦楚。’
十年前周修武自蠻遼歸來,可不光是帶迴來了諸多法門,還有阿力亟所遺道參;後以眾多靈物升煉,蛻變為真正的力道寶物,這才讓司徒清雅如願成就化基。
而這對於司徒氏來說,那就是大喜事一件。
畢竟,就算其礙於身份,幫不了娘家多少,那多少也能有所恩惠庇護,再加上周修武和三宗的威勢;可以說,隻要司徒清雅還活著,那這份香火就不會斷,司徒家也不會沒落。
而這也是司徒白風甘願隨軍的原因所在,即便前路九死一生,兇險萬分,他也再無後顧之憂。
“若能活著迴來,你想要的東西,本將皆允給你。”
冷硬聲音陡然傳來,司徒白風聞聲一怔,旋即朝著前方身影垂首應下。
周玨瑜倒是沒有再迴應,他同司徒白風於邊疆共事十餘載,也算是共生死同患難的戰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然是能幫一些就幫一些。
在寰宇高處,四道強大身影矗立不動,威勢浩瀚恐怖,攪得天時生變,雲海震散,儼然皆是玄丹真君。
最左側是一介劍修,劍意罡正凜冽,正是陽罡劍楊天成;右邊則是位持槍神將,威勢兇絕強橫,名曰趙元亮。
再往裏則是個華服老爺模樣的中年男子,其正是鎮東王府的永君侯公良長鴻。
公良氏作為趙國三大王族之一,明麵上共有兩位真君,其一便是該族老祖鎮東王,其二就是這永君侯。
而在三人正前方,一道消瘦身影挺拔而立,麵目年輕,手持一柄半人高的恐怖大刀,威勢卻是強橫兇猛得很,橫眉凝望蒼茫,不時露出噬人神色,其正是趙國安寧王趙明海。
不過,其卻並非皇族王裔,甚至最初都不姓趙,隻是因為功勞太大,所以就被趙濟賜了姓氏,共受社稷所養,勉強也算是皇族一脈。
望著遠處的無垠蒼茫,再俯瞰下方聲勢浩大的數萬兵馬,這魁梧漢子眸光不斷變化,更有幾分悲感,旋即凝定顯露兇光。
“此番南下,屠戮妖邪,教化蠻夷,以彰我人道聖威!”
旌旗連雲,兵卒汪洋似潮,聳立的戰戈長槊迸發凜冽鋒芒,厚重甲胄披身,在烈日驕陽的映照下,更是泛起明燦輝光。
遠遠望去,整片地界都被人影遮蔽,更有諸多強大存在淩空而立,聲勢也是浩大磅礴。
而在東側區域,四千兵衛列陣而布,身形無不魁梧雄壯,著百鍛鋼甲,持厲兵兇器,其中則豎立著幾道厚重旗幟。
旗幟正中是一座巍峨山嶽,四周烙印著諸多鳥獸篆紋,高處則遍布璀璨霞光,其正是白溪周氏的特殊族旗,也是鎮南郡國的象征所在。
至於那四千兵卒,則正是龍虎、雷霄二衛,也算是把鎮南郡國的大半精銳都調到了這裏。
這兩支軍伍作為周家苦心培養的鐵衛,個個身有巨力,軀若鋼柱,可擒虎可屠熊,相而結陣更是可以剿殺妖魔,當為精銳雄師。
但放眼望去,就能發現此地的其他兵卒皆不遜色半分,更有幾支隊伍威勢比之還要強橫兇悍!
而之所以如此,也同局勢有著密切關係。
那方蠻夷部落離趙國極為遙遠,足足有近萬裏之距,這就意味著,想要將其降服極為困難,就更別說教化歸流了。
若遣派高修,先不說能否擔得起人道詔令,其結局也十之八九會同以往一樣,被大妖圍困於蒼茫異地,再難歸途;而遣派大量尋常修士,雖然擔得起人道詔令,但極大可能會被異族屠戮絕生,得不償失。
種種因素加在一塊,那能組建軍陣的兵卒自然就成了最佳選擇。
於人道上,萬千兵卒牽連著芸芸百姓,擔得起教化詔令。
而在實力上,這些軍伍能組建大陣,足以剿殺玄丹以下所有妖物,又有天命加持庇身,使得大妖忌憚,渾然可以縱橫蒼茫各地。
唯一受限的,可能也就是行動緩慢,無法淩空騰躍罷了;剩下哪怕是窮山惡水,嶙峋歧路,也阻止不了這些軍伍前進步伐。
畢竟,這些兵卒一個個體魄壯若蠻牛,氣血洶湧強盛,莫說是瘴氣濕寒,就連尋常毒害都極難傷身;而能夠傷到他們的,那必然是妖魔邪祟,就看看誰願意舍命。
當然,也有很多修士隨行,暗中藏著不少秘寶殺器,妖丹修士更是成建製,玄丹存在也足足有四尊之多,就是為了保障大軍後勤,以及提防變故發生;畢竟異族向來陰險手黑得很,若沒有強者護著,哪怕有天命,它們也會想法子吞滅不可。
甚至,就算是有強者護著,他們也不會收斂此間想法,反而還會更加兇虐。
周玨瑜身著銀霄甲胄,手持元昭雷火令,懸立半空不動;在其身側,則矗立著一道溫和儒雅的身影,衣衫須發隨風而動,好不瀟灑暢意,但若是仔細望去,就能發現其眼底猩紅似血,顯得異常兇殘瘮人。
其正是司徒氏如今的最強者,血煞道化基修士:司徒白風。
當年天南關一役,其依仗萬千生靈隕落所形成的濃鬱血煞,僥幸突破化基,將支離破碎的司徒氏重新撐起,更是憑借強大殺力,一躍成為周家麾下第一仙族,也稱得上是一代傳奇。
隻是,血煞雖然不是純粹血道,卻終究沾了‘血’這個字,隨著其修為日益高深,性情也為之不斷偏移,變得愈發激進扭曲;若不是平日壓製得當,再加上周家提供靜心養性寶物,不然非魔障迷失了不可。
司徒白風眺望遠方,眸光平靜無波,卻又時而落在那銀甲雷將身上。
‘若此番南下能有所建功,再有清雅幫襯,應該就有望從周家換道上等傳承。’
‘若能壯盛底蘊,舍了這殘軀也無妨,也免得日夜針紮苦楚。’
十年前周修武自蠻遼歸來,可不光是帶迴來了諸多法門,還有阿力亟所遺道參;後以眾多靈物升煉,蛻變為真正的力道寶物,這才讓司徒清雅如願成就化基。
而這對於司徒氏來說,那就是大喜事一件。
畢竟,就算其礙於身份,幫不了娘家多少,那多少也能有所恩惠庇護,再加上周修武和三宗的威勢;可以說,隻要司徒清雅還活著,那這份香火就不會斷,司徒家也不會沒落。
而這也是司徒白風甘願隨軍的原因所在,即便前路九死一生,兇險萬分,他也再無後顧之憂。
“若能活著迴來,你想要的東西,本將皆允給你。”
冷硬聲音陡然傳來,司徒白風聞聲一怔,旋即朝著前方身影垂首應下。
周玨瑜倒是沒有再迴應,他同司徒白風於邊疆共事十餘載,也算是共生死同患難的戰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然是能幫一些就幫一些。
在寰宇高處,四道強大身影矗立不動,威勢浩瀚恐怖,攪得天時生變,雲海震散,儼然皆是玄丹真君。
最左側是一介劍修,劍意罡正凜冽,正是陽罡劍楊天成;右邊則是位持槍神將,威勢兇絕強橫,名曰趙元亮。
再往裏則是個華服老爺模樣的中年男子,其正是鎮東王府的永君侯公良長鴻。
公良氏作為趙國三大王族之一,明麵上共有兩位真君,其一便是該族老祖鎮東王,其二就是這永君侯。
而在三人正前方,一道消瘦身影挺拔而立,麵目年輕,手持一柄半人高的恐怖大刀,威勢卻是強橫兇猛得很,橫眉凝望蒼茫,不時露出噬人神色,其正是趙國安寧王趙明海。
不過,其卻並非皇族王裔,甚至最初都不姓趙,隻是因為功勞太大,所以就被趙濟賜了姓氏,共受社稷所養,勉強也算是皇族一脈。
望著遠處的無垠蒼茫,再俯瞰下方聲勢浩大的數萬兵馬,這魁梧漢子眸光不斷變化,更有幾分悲感,旋即凝定顯露兇光。
“此番南下,屠戮妖邪,教化蠻夷,以彰我人道聖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