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始作俑者
洪荒:開局昆侖山,化身億億萬 作者:天佑之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荒經過無數年的、無數次的論道,基本已經形成幾條潛規默認的規則。
如論道不爭勝負,不結因果仇怨,不得帶殺心等。
後世很多天規條文,其實都是從洪荒漫長的曆史、慘烈的大劫中總結、積累下來的默認規則變更、優化而來。
這也是為什麽玄璣封神立法度,結果大道顯形、天道表彰的原因。
他為後世打開了一條新的秩序之路。
隻是他沒想到的是東王公居然為了不被壓製(輸)發出求救。
“白啟道友,我當年在星空也是聽老師講道的,當時場景,至今不忘。”東王公坐在麒麟崖洞天大堂說道。
“這次若非不得已,絕對不願意打擾老師。”
“可太一有先天至寶混沌鍾,我若不借乾坤鼎,必然一敗塗地,為眾仙所笑。”
麒麟崖已經融入昆侖,掌握有一部分山神權柄的麒麟一族,第一時間在崖底下開辟洞府,算是重新迴到了祖宅裏。
白啟心裏的鬱悶一閃而過。
我跟你不熟啊。
再說了,先天至寶多貴,你知道嗎?
每次榨果汁、煮肉湯、炒筍片,哪有時間借給你!
“東華道友,如此不妥,用勝負心論道,失卻演法初心,把論道變成爭鬥,很容易結怨,並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以我意見,演法輸了,也是尋常,當有大格局、大氣度。”
東王公卻避開這個話題不談,又說了很多好話,和自己的難處,還特意說了自己遵從玄璣的教導,在東海之濱推行五戒三德等。
要是最初的白啟,早就不耐煩離開。
赤霄“教導”白啟多年,不僅磨礪了他的兇獸本性,同時也進一步磨去了棱角。
又在洞天兼職燒火、種樹、采果、澆水等繁多的小事,耐心十足。
白啟溫和地聽完東王公的話,最後等他不說了,才微笑說道:“東華道友,不是我不幫你,隻是這件事我幫不了。”
“你們在不周山巔論道爭勝負、結因果,敗壞洪荒論道風氣,有違聖人和師尊德行,我無法勸阻你們已經是有過,如果再幫你,更是大錯。”
“而且實不相瞞,我兩位師尊一直在閉關,我根本不知道何時出關,不然我師尊一定會叫停這次演法。”
東王公看他一臉誠懇,神色毫無做作,言語也確實是誠摯良言。
又想到玄璣、赤霄的德行,還真信了他的鬼話。
“唉,既然如此,請問白啟道友,能否為我引薦太清老子道友。”
“我聽說他有一件功德至寶,想借來一用。”
“另外,你的北鬥殺劍是極品先天靈寶,真的不能借給我嗎?”
白啟一陣無語,這是我的本命靈寶,能隨便借給一個一麵之緣的家夥嗎?
“三清道友就在玉京金闕,東華道友請便就是。”
“至於北鬥殺劍,師尊有言,殺劍至兇至戾,非劍心通明者,不可觸碰。”
東王公失望之餘,又點點頭。
白啟腰間的劍,的確讓他感覺不好拿。
心裏卻對白啟充滿了羨慕,有兩位舉世無敵、德行至聖的師尊就是好啊,根本不愁氣運、前路和資糧。
白啟最後一次勸說道:“東華道友,以我之見,即便你借得先天至寶,也難以取勝。”
“既然如此,不如幹脆憑自身道果抗衡,大家都不用靈寶,隻用神通法術。”
“如此一來,就算不利,也不會影響太大。”
東王公沉默不語,隻是搖搖頭。
就算是輸,也要輸得精彩,輸得神心向他。
這是危機,既有危險,也有機遇。
不周山之巔論道啊!
和平鬥法,揚名立萬,做大做強!
先是感謝幾句,與白啟作別,然後轉身離開麒麟崖,飛往玉虛宮。
東王公離開後,玉麒麟等才走進來。
“白啟道友,他還是要爭一爭?”
白啟微微頷首,目光平靜如水。
玉麒麟搖頭道:“老師說得真對,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至柔,而攻堅者莫之能勝,故幾於道。”
“東華道友明明柔弱,卻想要與至剛的混沌鍾相爭,已有取敗之道!”
白啟點點頭,說道:“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間,東華道友用錯方法了。”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馳騁於天下最堅硬的東西。 無形的道可以滲入到沒有間隙的地方,將最堅硬的東西瓦解掉。
最開始他對這句話半信半疑的。
可看到北鬥殺劍都留不住劍痕的混沌石碎片,被玄璣當著他的麵,以無形的大道分解成混沌之氣。
這才領悟剛柔並濟、過剛易折的道理,劍道由此突破。
比上清通天稍晚千年,成為大羅金仙中期。
‘隻知進,不知退,東華不如太清;隻知敵,不知己,不如上清;隻知借,不知和,不如玉清。’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攻守不自知,卻與帝俊爭,未戰先敗!’
玄璣的確在閉關,可他的分身多數情況下,都在工作。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鹹魚式努力。
每天隻需要吸氣唿氣。
換句話說,沒死就行!
這工作,可輕鬆了。
昆侖山的分身們,哪怕是這樣吞吐靈機,修為也在漫長的歲月裏,一點點積累,水滴石穿,大部分晉升至金仙境。
很多昆侖山的先天神聖還不知道,他們當做洞府綠植和淨化靈機的靈根,實力比他們還強。
遇上這等大事,分身們早在東王公接下白澤送來的邀請時就已經通知本體。
東王公來到麒麟崖找白啟,相關內容也被他一算即知。
“為了大道,慢一點未必不好啊。”
都說洪荒仙神一心求道,無關道德。
可實際上,求道有很多種,非得一條道去爭嗎?
沒有大氣運就不能修行?
沒有大功德,就無法證道?
玄璣對此是嗤之以鼻的。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上品先天靈根,氣運不多,功德不厚。
沒能走到今天,全憑自己努力。
正如他玄璣子曰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至柔,而攻堅者莫之能勝,故幾於道。
說句不好聽的,那些求道而亡的先天神聖,行事過於急切。
正是他們這些雪花為了求道,一片片疊加因果,最終引發一次雪崩,大家一起玩完。
如論道不爭勝負,不結因果仇怨,不得帶殺心等。
後世很多天規條文,其實都是從洪荒漫長的曆史、慘烈的大劫中總結、積累下來的默認規則變更、優化而來。
這也是為什麽玄璣封神立法度,結果大道顯形、天道表彰的原因。
他為後世打開了一條新的秩序之路。
隻是他沒想到的是東王公居然為了不被壓製(輸)發出求救。
“白啟道友,我當年在星空也是聽老師講道的,當時場景,至今不忘。”東王公坐在麒麟崖洞天大堂說道。
“這次若非不得已,絕對不願意打擾老師。”
“可太一有先天至寶混沌鍾,我若不借乾坤鼎,必然一敗塗地,為眾仙所笑。”
麒麟崖已經融入昆侖,掌握有一部分山神權柄的麒麟一族,第一時間在崖底下開辟洞府,算是重新迴到了祖宅裏。
白啟心裏的鬱悶一閃而過。
我跟你不熟啊。
再說了,先天至寶多貴,你知道嗎?
每次榨果汁、煮肉湯、炒筍片,哪有時間借給你!
“東華道友,如此不妥,用勝負心論道,失卻演法初心,把論道變成爭鬥,很容易結怨,並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以我意見,演法輸了,也是尋常,當有大格局、大氣度。”
東王公卻避開這個話題不談,又說了很多好話,和自己的難處,還特意說了自己遵從玄璣的教導,在東海之濱推行五戒三德等。
要是最初的白啟,早就不耐煩離開。
赤霄“教導”白啟多年,不僅磨礪了他的兇獸本性,同時也進一步磨去了棱角。
又在洞天兼職燒火、種樹、采果、澆水等繁多的小事,耐心十足。
白啟溫和地聽完東王公的話,最後等他不說了,才微笑說道:“東華道友,不是我不幫你,隻是這件事我幫不了。”
“你們在不周山巔論道爭勝負、結因果,敗壞洪荒論道風氣,有違聖人和師尊德行,我無法勸阻你們已經是有過,如果再幫你,更是大錯。”
“而且實不相瞞,我兩位師尊一直在閉關,我根本不知道何時出關,不然我師尊一定會叫停這次演法。”
東王公看他一臉誠懇,神色毫無做作,言語也確實是誠摯良言。
又想到玄璣、赤霄的德行,還真信了他的鬼話。
“唉,既然如此,請問白啟道友,能否為我引薦太清老子道友。”
“我聽說他有一件功德至寶,想借來一用。”
“另外,你的北鬥殺劍是極品先天靈寶,真的不能借給我嗎?”
白啟一陣無語,這是我的本命靈寶,能隨便借給一個一麵之緣的家夥嗎?
“三清道友就在玉京金闕,東華道友請便就是。”
“至於北鬥殺劍,師尊有言,殺劍至兇至戾,非劍心通明者,不可觸碰。”
東王公失望之餘,又點點頭。
白啟腰間的劍,的確讓他感覺不好拿。
心裏卻對白啟充滿了羨慕,有兩位舉世無敵、德行至聖的師尊就是好啊,根本不愁氣運、前路和資糧。
白啟最後一次勸說道:“東華道友,以我之見,即便你借得先天至寶,也難以取勝。”
“既然如此,不如幹脆憑自身道果抗衡,大家都不用靈寶,隻用神通法術。”
“如此一來,就算不利,也不會影響太大。”
東王公沉默不語,隻是搖搖頭。
就算是輸,也要輸得精彩,輸得神心向他。
這是危機,既有危險,也有機遇。
不周山之巔論道啊!
和平鬥法,揚名立萬,做大做強!
先是感謝幾句,與白啟作別,然後轉身離開麒麟崖,飛往玉虛宮。
東王公離開後,玉麒麟等才走進來。
“白啟道友,他還是要爭一爭?”
白啟微微頷首,目光平靜如水。
玉麒麟搖頭道:“老師說得真對,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至柔,而攻堅者莫之能勝,故幾於道。”
“東華道友明明柔弱,卻想要與至剛的混沌鍾相爭,已有取敗之道!”
白啟點點頭,說道:“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間,東華道友用錯方法了。”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馳騁於天下最堅硬的東西。 無形的道可以滲入到沒有間隙的地方,將最堅硬的東西瓦解掉。
最開始他對這句話半信半疑的。
可看到北鬥殺劍都留不住劍痕的混沌石碎片,被玄璣當著他的麵,以無形的大道分解成混沌之氣。
這才領悟剛柔並濟、過剛易折的道理,劍道由此突破。
比上清通天稍晚千年,成為大羅金仙中期。
‘隻知進,不知退,東華不如太清;隻知敵,不知己,不如上清;隻知借,不知和,不如玉清。’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攻守不自知,卻與帝俊爭,未戰先敗!’
玄璣的確在閉關,可他的分身多數情況下,都在工作。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鹹魚式努力。
每天隻需要吸氣唿氣。
換句話說,沒死就行!
這工作,可輕鬆了。
昆侖山的分身們,哪怕是這樣吞吐靈機,修為也在漫長的歲月裏,一點點積累,水滴石穿,大部分晉升至金仙境。
很多昆侖山的先天神聖還不知道,他們當做洞府綠植和淨化靈機的靈根,實力比他們還強。
遇上這等大事,分身們早在東王公接下白澤送來的邀請時就已經通知本體。
東王公來到麒麟崖找白啟,相關內容也被他一算即知。
“為了大道,慢一點未必不好啊。”
都說洪荒仙神一心求道,無關道德。
可實際上,求道有很多種,非得一條道去爭嗎?
沒有大氣運就不能修行?
沒有大功德,就無法證道?
玄璣對此是嗤之以鼻的。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上品先天靈根,氣運不多,功德不厚。
沒能走到今天,全憑自己努力。
正如他玄璣子曰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以其至柔,而攻堅者莫之能勝,故幾於道。
說句不好聽的,那些求道而亡的先天神聖,行事過於急切。
正是他們這些雪花為了求道,一片片疊加因果,最終引發一次雪崩,大家一起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