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仙朝的敵人在內部
洪荒:開局昆侖山,化身億億萬 作者:天佑之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極品靈根具備唯一性!
盤古大佬怎麽把建木分離一部分本源,並使之成為同源不同種的世界樹,玄璣、赤霄不清楚。
唯一肯定的是世界樹衰竭,跟玄元和建木合一證道有一定的關係。
這一點,從世界樹衰敗的時間來看,恰好保持著同步。
玄元證道,分走了一部分世界樹大道氣數,所以莊周代為償還,出手救治世界樹。
至於為何不是玄元親自動手,則是因為兩者起源一致,大道氣機交染可能有刺激世界樹本就虛弱的靈性。
同樣的,世界樹一定不能入洪荒世界,否則會給玄元帶來一些大道阻礙。
有玄璣之言在前。
塗山一行“背靠大樹好乘涼”,與阿薩神族敲定了雙方合作協議,各自成為唯一資源交換合作方。
塗山使命完成,帶著奧丁簽字畫押的大道文書返迴洪荒。
等他們迴來,大禹已經出征了。
於是他們隻得帶著奧丁簽約的九界神文書趕赴戰場——逐鹿!
逐鹿城,洪荒中原最重要的戰略要地。
這裏太行仙山向南蔓延的山脈,從昆侖山外沿出來的九曲黃河交匯。
浩瀚的九曲黃河無數年衝擊而成一片大平原,逐鹿城就是控製這片繁盛肥沃大平原的樞紐城池。
向東北是黃龍山大洞天、仙朝長安城所在,向西北是不周山、人界修行聖地地仙界,向東是東荒大平原。
也正因為如此,雙方不約而同把這裏當成了大決戰所在。
楊蛟、東華、靈珠子一臉黑線地看著前方那些曾經見過數麵、乃至相識的戰友。
“我討厭內戰!”
“誰不是呢!”
他們身上的惡咒之力比鯀少太多,蚊道人半步混元金仙的境界,也比因果這位混沌低太多。
所以得到玄黃功德紫金蓮滋養,蓮台自身淨化,以及女媧催動乾坤鼎,得以快速祛除惡咒,元神與十品蓮台合一,化形成先天道體。
靈珠子本來想請他們在自己的老巢多玩幾天。
結果還沒吃上一頓好酒,就被女媧揮手全部丟了出來。
“你們三來了正好,大軍缺少三位有威望、有實力、壓得住陣腳的先鋒官。”
大禹親自來到大營外歡迎他們。
除了他們三外,還有大量在仙魔戰場上認識的朋友。
“拜見陛下!”三人齊聲躬身行禮道。
“陛下,非要自相殘殺嗎?”東華有些難受道。
“不是我們要,而是他們要!”大禹輕聲解釋了一遍。
大禹並不想要再來一次人間界內部的流血,可形勢不是他可以掌控的。
在關鍵位置上的個體決策,在龐大的群體麵前,可以發揮一定引導作用。
但當群體意見合流時,哪怕是人皇也無法改變大勢,隻能順應大勢。
雙方小規模衝突不斷,兵線對峙越來越近。
大禹把九龍車放下,換上了更奢華、強大、尊貴的九龍沉香輦。
“陛下萬勝!”
“人皇萬勝!”
叛軍一方的首領、萬族推選的新人皇伯益。
這對領袖隔空對望,彼此心境複雜。
伯益並非是一個惡人,恰恰相反,這是一個有大功於人間的東荒人族領袖。
他是鯀最重要的助手之一,全力幫助鯀完成了東荒治水工作,三瀆下遊入海可全部都在東荒。
而且伯益知禽獸,懂得馴養那些沒有智慧的野獸,從而幫助凡人開墾良田,吃上肉食。
正因為他的功勞是如此之大,所以鯀事後冊封為東伯侯,令他治理東荒萬族。
鯀率兵遠征魔淵,傷亡慘重,威望大跌。
無數懷著各樣心思的仙神勸伯益取而代之,掀起內戰,拖人皇的後腿。
伯益選擇閉門不出。
就是這麽一位道德、修為兼具的大羅金仙,在大禹不經萬族推選,自立為皇,被自己下屬、萬族世家聯合推選,推上了人皇之位。
實際上,伯益也沒辦法逃避。
之前他能逃避戰爭,是因為東夷族群、東荒妖族、東荒靈族等核心堅信他會成為下一屆人皇,所以根本不需要謀逆起兵。
明明可以過幾個元會就到手的人皇之位,為什麽要頂著罵名、流血去爭?
但當大禹入主長安宮時。
追隨伯益的族群們憤怒了,再加上大世家、大豪族的挑撥,一場仙朝內部的分裂輕而易舉地發生了。
在這個過程中,大禹除了勸說、唿喚、安撫外,並無發兵行動。
這種“寬容仁愛”的表現,在世家豪族眼裏,成了“退讓妥協”的象征,又進一步刺激了那些原本不服但中立、畏懼卻憤怒的中立世家、強族。
手底下全都造反了,伯益能怎麽辦?
而且他也不滿大禹把禪讓製改成世襲製,總覺得世襲製多出昏君,必然禍害蒼生。
所以他很快接受了自己被成為人皇的既定事實。
出麵整軍,淘汰三千歲以下的年輕人、修為不過地仙境的凡人、家中屬於獨子的仙人、剛剛成婚的丈夫等,最終集結千萬仙軍,來了一場武裝大遊行。
沒錯,大禹根本沒有派兵鎮壓,而是集中在逐鹿城等他們到達。
在這個一路暢通的大遊行過程中,叛軍首領們又把沿路的各個牆頭草大世家、大豪族給裹挾進來。
幸運的是在伯益的掌控下,處死了數千名仙神之後,軍紀得到了較好的維持。沒有發生太多的劫掠鄉下、窮人惡性事件發生。
“禹,見過叔父!”
“伯益拜見人王!”
人皇與人皇的禮貌相見,讓鼓噪進軍的雙方士兵們麵麵相覷。
大禹承認伯益的功勞,至今還認他是叔父。
伯益也認可大禹的戰功,認為他這個人王受之無愧。
“叔父,仙朝如今,沉屙已深,到了必須改製的時候,非禹沉迷人皇權柄,而是推選禪讓製已經不合天下,阻礙三界晉升。”
“胡說!”
叛軍中一大群族群首領嗬斥道。
伯益憤怒轉頭,目光冷冽。
這群世家、豪族首領頓時怏怏不敢言。
“世家豪族鯨吞窮人貧民,化民為奴,固然不好,但並非不可治!”
大禹苦笑著搖頭道:“叔父,顓頊陛下立法之後,為了防止人皇削弱他們,他們推選出的幾位人皇都被他們脅迫立下誓言,大政看似人皇出,實際需要他們點頭。”
“就算是我父親提議出征魔界,複眾生血仇,也要拿出世襲罔替的仙朝果位出來交換。”
“嗬嗬,世襲罔替啊,這哪裏是推選人皇,分明是一群太上皇在發號施令!”
“故此,我認為,以後人皇的敵人、仙朝的敵人,不是魔界,不是邪神,而是仙朝內部,而是這些趴在眾生身上的世家大族!”
“他們才是眾生之敵!”
盤古大佬怎麽把建木分離一部分本源,並使之成為同源不同種的世界樹,玄璣、赤霄不清楚。
唯一肯定的是世界樹衰竭,跟玄元和建木合一證道有一定的關係。
這一點,從世界樹衰敗的時間來看,恰好保持著同步。
玄元證道,分走了一部分世界樹大道氣數,所以莊周代為償還,出手救治世界樹。
至於為何不是玄元親自動手,則是因為兩者起源一致,大道氣機交染可能有刺激世界樹本就虛弱的靈性。
同樣的,世界樹一定不能入洪荒世界,否則會給玄元帶來一些大道阻礙。
有玄璣之言在前。
塗山一行“背靠大樹好乘涼”,與阿薩神族敲定了雙方合作協議,各自成為唯一資源交換合作方。
塗山使命完成,帶著奧丁簽字畫押的大道文書返迴洪荒。
等他們迴來,大禹已經出征了。
於是他們隻得帶著奧丁簽約的九界神文書趕赴戰場——逐鹿!
逐鹿城,洪荒中原最重要的戰略要地。
這裏太行仙山向南蔓延的山脈,從昆侖山外沿出來的九曲黃河交匯。
浩瀚的九曲黃河無數年衝擊而成一片大平原,逐鹿城就是控製這片繁盛肥沃大平原的樞紐城池。
向東北是黃龍山大洞天、仙朝長安城所在,向西北是不周山、人界修行聖地地仙界,向東是東荒大平原。
也正因為如此,雙方不約而同把這裏當成了大決戰所在。
楊蛟、東華、靈珠子一臉黑線地看著前方那些曾經見過數麵、乃至相識的戰友。
“我討厭內戰!”
“誰不是呢!”
他們身上的惡咒之力比鯀少太多,蚊道人半步混元金仙的境界,也比因果這位混沌低太多。
所以得到玄黃功德紫金蓮滋養,蓮台自身淨化,以及女媧催動乾坤鼎,得以快速祛除惡咒,元神與十品蓮台合一,化形成先天道體。
靈珠子本來想請他們在自己的老巢多玩幾天。
結果還沒吃上一頓好酒,就被女媧揮手全部丟了出來。
“你們三來了正好,大軍缺少三位有威望、有實力、壓得住陣腳的先鋒官。”
大禹親自來到大營外歡迎他們。
除了他們三外,還有大量在仙魔戰場上認識的朋友。
“拜見陛下!”三人齊聲躬身行禮道。
“陛下,非要自相殘殺嗎?”東華有些難受道。
“不是我們要,而是他們要!”大禹輕聲解釋了一遍。
大禹並不想要再來一次人間界內部的流血,可形勢不是他可以掌控的。
在關鍵位置上的個體決策,在龐大的群體麵前,可以發揮一定引導作用。
但當群體意見合流時,哪怕是人皇也無法改變大勢,隻能順應大勢。
雙方小規模衝突不斷,兵線對峙越來越近。
大禹把九龍車放下,換上了更奢華、強大、尊貴的九龍沉香輦。
“陛下萬勝!”
“人皇萬勝!”
叛軍一方的首領、萬族推選的新人皇伯益。
這對領袖隔空對望,彼此心境複雜。
伯益並非是一個惡人,恰恰相反,這是一個有大功於人間的東荒人族領袖。
他是鯀最重要的助手之一,全力幫助鯀完成了東荒治水工作,三瀆下遊入海可全部都在東荒。
而且伯益知禽獸,懂得馴養那些沒有智慧的野獸,從而幫助凡人開墾良田,吃上肉食。
正因為他的功勞是如此之大,所以鯀事後冊封為東伯侯,令他治理東荒萬族。
鯀率兵遠征魔淵,傷亡慘重,威望大跌。
無數懷著各樣心思的仙神勸伯益取而代之,掀起內戰,拖人皇的後腿。
伯益選擇閉門不出。
就是這麽一位道德、修為兼具的大羅金仙,在大禹不經萬族推選,自立為皇,被自己下屬、萬族世家聯合推選,推上了人皇之位。
實際上,伯益也沒辦法逃避。
之前他能逃避戰爭,是因為東夷族群、東荒妖族、東荒靈族等核心堅信他會成為下一屆人皇,所以根本不需要謀逆起兵。
明明可以過幾個元會就到手的人皇之位,為什麽要頂著罵名、流血去爭?
但當大禹入主長安宮時。
追隨伯益的族群們憤怒了,再加上大世家、大豪族的挑撥,一場仙朝內部的分裂輕而易舉地發生了。
在這個過程中,大禹除了勸說、唿喚、安撫外,並無發兵行動。
這種“寬容仁愛”的表現,在世家豪族眼裏,成了“退讓妥協”的象征,又進一步刺激了那些原本不服但中立、畏懼卻憤怒的中立世家、強族。
手底下全都造反了,伯益能怎麽辦?
而且他也不滿大禹把禪讓製改成世襲製,總覺得世襲製多出昏君,必然禍害蒼生。
所以他很快接受了自己被成為人皇的既定事實。
出麵整軍,淘汰三千歲以下的年輕人、修為不過地仙境的凡人、家中屬於獨子的仙人、剛剛成婚的丈夫等,最終集結千萬仙軍,來了一場武裝大遊行。
沒錯,大禹根本沒有派兵鎮壓,而是集中在逐鹿城等他們到達。
在這個一路暢通的大遊行過程中,叛軍首領們又把沿路的各個牆頭草大世家、大豪族給裹挾進來。
幸運的是在伯益的掌控下,處死了數千名仙神之後,軍紀得到了較好的維持。沒有發生太多的劫掠鄉下、窮人惡性事件發生。
“禹,見過叔父!”
“伯益拜見人王!”
人皇與人皇的禮貌相見,讓鼓噪進軍的雙方士兵們麵麵相覷。
大禹承認伯益的功勞,至今還認他是叔父。
伯益也認可大禹的戰功,認為他這個人王受之無愧。
“叔父,仙朝如今,沉屙已深,到了必須改製的時候,非禹沉迷人皇權柄,而是推選禪讓製已經不合天下,阻礙三界晉升。”
“胡說!”
叛軍中一大群族群首領嗬斥道。
伯益憤怒轉頭,目光冷冽。
這群世家、豪族首領頓時怏怏不敢言。
“世家豪族鯨吞窮人貧民,化民為奴,固然不好,但並非不可治!”
大禹苦笑著搖頭道:“叔父,顓頊陛下立法之後,為了防止人皇削弱他們,他們推選出的幾位人皇都被他們脅迫立下誓言,大政看似人皇出,實際需要他們點頭。”
“就算是我父親提議出征魔界,複眾生血仇,也要拿出世襲罔替的仙朝果位出來交換。”
“嗬嗬,世襲罔替啊,這哪裏是推選人皇,分明是一群太上皇在發號施令!”
“故此,我認為,以後人皇的敵人、仙朝的敵人,不是魔界,不是邪神,而是仙朝內部,而是這些趴在眾生身上的世家大族!”
“他們才是眾生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