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上門拜訪夫子
我在古代考科舉金榜題名了 作者:暄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彥林迴道:
“皇上下詔令鄉試開恩科,不少人在談論此事。
還有就是北方的戰事在增派軍隊以及蕭王獲得統領三軍職權後勝利了好幾場。
如今人人都在誇蕭王不愧是戰神,聲望已經勝過之前大皇子營造出來的名聲。”
趙巧月問過宋彥林,鄉試時間在十一月初三,距離這日還有十一九日左右。
隨後她吩咐道:
“你去打聽打聽李夫子可有來。”
趙巧月來到這裏定居,她並沒有同李夫子斷了來往。
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有同李夫子通信往來。
她還從柳秀才那裏知道不少李家的事情。
李老爺病重,有藥吊著一口氣在,他還一直躺在床上。
用柳秀才的話來說,李老爺還不想死,想等他的大孫子考了舉人,入士人階級。
就算因為守喪耽誤,他的大孫子都還能走些路子在衙門謀求個一官半職的。
宋彥林領命在第二日去酒樓賣菜的時候他就去薑舉人家問了消息。
李夫子來了,隨行的還有她的大侄子。
而他的大侄子同行而來的是他的同窗孫誌。
因孫誌又是王家西席夫子。
王雙雙得知他啟程來州城,她明年也是要考院試,也同行而來。
然而薑舉人這裏院子是授課之地,住人不便。
他便讓老伯將人安排到他的另一個住處,同他的家人一起住。
宋彥林因此沒有見到大家。
同老伯告辭後他就迴家將消息告訴了趙巧月。
趙巧月當即寫了兩貼子交給宋彥林道:
“我既是想拜訪夫子的,可她住在了薑府,我上門拜訪不能越過薑家人。
你明兒去賣菜的時候就將這貼子送去薑家。”
宋彥林接過貼子收好,問道:
“可需要買些拜訪禮送上?”
趙巧月想了想道:
“待我上門的時候再送。
你去買書店買上幾套上好的筆墨紙硯迴來放著。
以後拜訪讀書人家就送這樣的禮。”
宋彥林應了一聲好。
趙巧月又詢問他可還有事,見他無事要說就讓他離開了書房。
送上拜貼,宋彥林又將薑家和李夫子給的迴貼帶迴來給趙巧月。
趙巧月看過貼子,知道他們都歡迎她上門做客,時間不定。
當即她決定明兒就去薑家。
晚上用飯的時候,趙巧月就同夏娘說了這事,還問夏娘要不要一同前往。
夏娘放下碗筷道:
“你去是找你夫子有話說,我去幹嘛?
閨女,你去的時候見到夫子就多多給她鼓勁,讓她有信心過了鄉試。
這當了舉人可比秀才好不是半點。
你夫子那麽好,我是真希望她過的。
對了,他們什麽時候考鄉試?
我找個時間去寺廟上個香才行。”
趙巧月將考試時間同夏娘說了,又不解道:
“娘,你怎麽這麽喜歡去寺廟?
難道這考試佛祖真能幫咱們似的?
這天底下那麽多人,佛祖說眾生平等,你說他該保佑誰才好?”
夏娘看了看趙巧月的小嘴,這孩子真不會說話!
嗐,不會說話也是她的孩子,夏娘道:
“拜佛不過是求個心安。
不過看你這樣子,咱們肯定是說不通的。
以後你遇到無解無望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趙巧月皺眉。
絕望的事情她有遇到過,每次都是自己不放棄,絕地逢生。
不幸地是最後一次絕地之中,遭遇眾多喪屍圍攻,她沒能反擊成功,選擇自爆同喪屍一起永遠離開末世了。
那夏娘遇到什麽事才會說出這樣多愁善感的話?
想著,趙巧月問了。
夏娘愣了愣,腦海中閃過以往的事情。
不過三歲就有記憶的閨女,如今看來她是沒有生重病的記憶了的,她沒有提。
夏娘掐斷迴憶道:
“咱們一起生活在鄉下,無依無靠的熬日子,這還不夠難的嗎?
後來有一次我去了佛寺,恰逢高僧講經,我聽了後才明白困厄不可怕。
於是我又找到了咱們母女一起活下去的動力。
閨女,世間誰都會遇到困難,在沒法解決的時候,你可別想著丟下我,知道嗎?
娘就你一個親人了。
你一定要時刻記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趙巧月思索著這話中的意思,依偎著夏娘,抬手抱了抱她道:
“娘,我記下你的話,我要給娘好日子,可不會放棄生活。
娘,你放心好,以後迎接你的都會是好日子。”
夏娘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趙巧月的後背道:
“傻閨女,人生波瀾起伏才是人生嘛!
你也不用擔憂。
那隻是娘曾經初為人母時的迷茫無助。
後來我無數次都在慶幸能養你在身邊。
咱們即便生活在鄉下,生活得貧苦,我也覺得幸福。
這樣的幸福讓我從未後悔這十多年的人生。
若是重來一次,讓我重新選擇,我也不會放棄你。”
趙巧月嘴角微微上揚。
原主有一個好母親,她一定會幫她照顧好夏娘的。
母女兩又說了一會話,趙巧月就被她打發去書房看書了。
翌日,趙巧月等宋彥林賣菜迴來後她就坐上他趕的馬車前往薑家。
薑舉人的府邸,宋彥林有來過一次,他熟悉,很容易就找到了,從而抵達。
因為有昨兒的拜貼,趙巧月很快就被薑家下人帶進了薑府。
在二門的時候領路的就換成了一個嬤嬤。
這是趙巧月第一次走進別人家的內宅之地。
每一處都流露著薑家的規矩。
在後院客廳,她見到薑家的老夫人、夫人們以及少夫人們。
她們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是她在王夫人身上沒有見過的風範。
這就身處不同階層的教養吧?!
趙巧月按照夏娘平日教的行禮規矩,給薑家長輩行長輩禮,同輩就行同輩福身禮儀。
薑老夫人見趙巧月行禮如行雲流水,完全不像個鄉下丫頭,不由得好奇她的身世來。
聊天時她也多加打聽。
趙巧月像是沒有聽出來,巧妙化解,閉口不提趙丞相府。
不久後,薑老夫人就讓人請來了李夫子。
隨即,她也將時間留給了趙巧月和李夫子。
李夫子同薑老夫人說了一聲告辭便帶趙巧月去了她的住處。
薑老夫人給她安排了一個靠近側門的院子。
她出門走過一條小巷就是鬧街,想要采辦什麽都很方便。
趙巧月見了院子的所在,不由得發現薑家人對李夫子是真心招待的。
她也就沒有提出要邀請李夫子去她家居住的話。
不過跟隨李夫子進了院子,趙巧月就不這麽想了……
“皇上下詔令鄉試開恩科,不少人在談論此事。
還有就是北方的戰事在增派軍隊以及蕭王獲得統領三軍職權後勝利了好幾場。
如今人人都在誇蕭王不愧是戰神,聲望已經勝過之前大皇子營造出來的名聲。”
趙巧月問過宋彥林,鄉試時間在十一月初三,距離這日還有十一九日左右。
隨後她吩咐道:
“你去打聽打聽李夫子可有來。”
趙巧月來到這裏定居,她並沒有同李夫子斷了來往。
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有同李夫子通信往來。
她還從柳秀才那裏知道不少李家的事情。
李老爺病重,有藥吊著一口氣在,他還一直躺在床上。
用柳秀才的話來說,李老爺還不想死,想等他的大孫子考了舉人,入士人階級。
就算因為守喪耽誤,他的大孫子都還能走些路子在衙門謀求個一官半職的。
宋彥林領命在第二日去酒樓賣菜的時候他就去薑舉人家問了消息。
李夫子來了,隨行的還有她的大侄子。
而他的大侄子同行而來的是他的同窗孫誌。
因孫誌又是王家西席夫子。
王雙雙得知他啟程來州城,她明年也是要考院試,也同行而來。
然而薑舉人這裏院子是授課之地,住人不便。
他便讓老伯將人安排到他的另一個住處,同他的家人一起住。
宋彥林因此沒有見到大家。
同老伯告辭後他就迴家將消息告訴了趙巧月。
趙巧月當即寫了兩貼子交給宋彥林道:
“我既是想拜訪夫子的,可她住在了薑府,我上門拜訪不能越過薑家人。
你明兒去賣菜的時候就將這貼子送去薑家。”
宋彥林接過貼子收好,問道:
“可需要買些拜訪禮送上?”
趙巧月想了想道:
“待我上門的時候再送。
你去買書店買上幾套上好的筆墨紙硯迴來放著。
以後拜訪讀書人家就送這樣的禮。”
宋彥林應了一聲好。
趙巧月又詢問他可還有事,見他無事要說就讓他離開了書房。
送上拜貼,宋彥林又將薑家和李夫子給的迴貼帶迴來給趙巧月。
趙巧月看過貼子,知道他們都歡迎她上門做客,時間不定。
當即她決定明兒就去薑家。
晚上用飯的時候,趙巧月就同夏娘說了這事,還問夏娘要不要一同前往。
夏娘放下碗筷道:
“你去是找你夫子有話說,我去幹嘛?
閨女,你去的時候見到夫子就多多給她鼓勁,讓她有信心過了鄉試。
這當了舉人可比秀才好不是半點。
你夫子那麽好,我是真希望她過的。
對了,他們什麽時候考鄉試?
我找個時間去寺廟上個香才行。”
趙巧月將考試時間同夏娘說了,又不解道:
“娘,你怎麽這麽喜歡去寺廟?
難道這考試佛祖真能幫咱們似的?
這天底下那麽多人,佛祖說眾生平等,你說他該保佑誰才好?”
夏娘看了看趙巧月的小嘴,這孩子真不會說話!
嗐,不會說話也是她的孩子,夏娘道:
“拜佛不過是求個心安。
不過看你這樣子,咱們肯定是說不通的。
以後你遇到無解無望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趙巧月皺眉。
絕望的事情她有遇到過,每次都是自己不放棄,絕地逢生。
不幸地是最後一次絕地之中,遭遇眾多喪屍圍攻,她沒能反擊成功,選擇自爆同喪屍一起永遠離開末世了。
那夏娘遇到什麽事才會說出這樣多愁善感的話?
想著,趙巧月問了。
夏娘愣了愣,腦海中閃過以往的事情。
不過三歲就有記憶的閨女,如今看來她是沒有生重病的記憶了的,她沒有提。
夏娘掐斷迴憶道:
“咱們一起生活在鄉下,無依無靠的熬日子,這還不夠難的嗎?
後來有一次我去了佛寺,恰逢高僧講經,我聽了後才明白困厄不可怕。
於是我又找到了咱們母女一起活下去的動力。
閨女,世間誰都會遇到困難,在沒法解決的時候,你可別想著丟下我,知道嗎?
娘就你一個親人了。
你一定要時刻記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趙巧月思索著這話中的意思,依偎著夏娘,抬手抱了抱她道:
“娘,我記下你的話,我要給娘好日子,可不會放棄生活。
娘,你放心好,以後迎接你的都會是好日子。”
夏娘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趙巧月的後背道:
“傻閨女,人生波瀾起伏才是人生嘛!
你也不用擔憂。
那隻是娘曾經初為人母時的迷茫無助。
後來我無數次都在慶幸能養你在身邊。
咱們即便生活在鄉下,生活得貧苦,我也覺得幸福。
這樣的幸福讓我從未後悔這十多年的人生。
若是重來一次,讓我重新選擇,我也不會放棄你。”
趙巧月嘴角微微上揚。
原主有一個好母親,她一定會幫她照顧好夏娘的。
母女兩又說了一會話,趙巧月就被她打發去書房看書了。
翌日,趙巧月等宋彥林賣菜迴來後她就坐上他趕的馬車前往薑家。
薑舉人的府邸,宋彥林有來過一次,他熟悉,很容易就找到了,從而抵達。
因為有昨兒的拜貼,趙巧月很快就被薑家下人帶進了薑府。
在二門的時候領路的就換成了一個嬤嬤。
這是趙巧月第一次走進別人家的內宅之地。
每一處都流露著薑家的規矩。
在後院客廳,她見到薑家的老夫人、夫人們以及少夫人們。
她們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是她在王夫人身上沒有見過的風範。
這就身處不同階層的教養吧?!
趙巧月按照夏娘平日教的行禮規矩,給薑家長輩行長輩禮,同輩就行同輩福身禮儀。
薑老夫人見趙巧月行禮如行雲流水,完全不像個鄉下丫頭,不由得好奇她的身世來。
聊天時她也多加打聽。
趙巧月像是沒有聽出來,巧妙化解,閉口不提趙丞相府。
不久後,薑老夫人就讓人請來了李夫子。
隨即,她也將時間留給了趙巧月和李夫子。
李夫子同薑老夫人說了一聲告辭便帶趙巧月去了她的住處。
薑老夫人給她安排了一個靠近側門的院子。
她出門走過一條小巷就是鬧街,想要采辦什麽都很方便。
趙巧月見了院子的所在,不由得發現薑家人對李夫子是真心招待的。
她也就沒有提出要邀請李夫子去她家居住的話。
不過跟隨李夫子進了院子,趙巧月就不這麽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