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等待開學
我在古代考科舉金榜題名了 作者:暄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花燈會上矚目的花燈王被掛在正東街府衙門不遠處的花架子上。
除此之外,花架子上還掛著一排又一排許多各式各樣的精致花燈,越往上越精美。
單獨拎一個出來看,都能超越街邊小販賣的花燈。
這就吸引了許多人前來猜謎,即便沒有燈王,得一盞花架子上的花燈也是一樁美事。
比試也很簡單,靠猜謎數量得到花架子上的花燈。
參加猜謎者隻有一次機會,猜錯就累計自己的猜謎猜對數量,按照這數目贏取哪一排上的花燈。
知道自己贏了哪一排,就能自己去挑選想要的花燈。
哪一層花燈沒了,向大眾開放的猜謎就結束,等來的是猜對三十個謎語者的角逐,贏取花燈王。
宋彥林將打探的規則同大家說了一遍,趙巧月道:
“沒有身份限製,大家一起如何?”
謝小丫擺擺手,搖搖頭:
“我不行,我就不參加了。”
柳孟春也跟著道:
“猜謎我不擅長,我也不去了。”
“知府大人這是與民同樂,又不收錢,咱們出來玩也是圖個樂趣。”頓了頓,趙巧月道,“咱們也來了一遭,參加試試唄,免得留下遺憾。”
宋嬌也跟著說:
“是啊,我都敢去參加,柳姑娘你也試試唄!”
在相互勸說下,柳孟春和謝小丫兩人都點頭同意參加。
於是大家一起報名,然後就能排隊等著,十人一組上台領紙條猜燈謎。
大家猜謎也有時間限製,輪流速度很快就輪到趙巧月她們。
不過因為前邊人數少了兩位,所以他們五人分成了兩撥。
趙巧月和宋嬌先上,宋彥林、柳孟春和謝小丫留在後麵。
宋嬌是個猜謎小能手,同趙巧月分別得了一盞花燈,還得到進入燈王角逐賽的機會。
兩人在擂台一側等著下一組猜謎結果。
隻有謝小丫沒有得到花燈,宋彥林和柳孟春分別得到花燈,也進入了燈王角逐賽。
柳孟春看著失落的謝小丫,她將花燈送給她。
謝小丫接過花燈:
“謝謝表姐,表姐你對我真好,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贏得燈王的。”
柳孟春道:
“我剛才隻是勉強過了,接下來會更難,我可沒有信心,順其自然吧!”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柳孟春不強求。
花燈會年年都有,她大不了明年再參加一次。
柳孟春想得通透,趙巧月亦如此。
會來這裏,她都還是因為夏娘的話,否則她不會來這裏。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隨著第一層最後一盞花燈被贏走,猜謎環節就進入高潮。
趙巧四人與眾人參加了一局又一局猜謎淘汰比試。
不知過了多久,台上就剩下了三人,其中就有趙巧月、還有兩位公子。
對柳孟春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對她說就是熟人,書院甲等學舍中的兩學生。
台上熱鬧搶答,台下熱鬧下注。
宋嬌得知有下注這事,她擠進擁擠人群,押了她家姑娘一兩銀子哩!
很快,台上就進入白熱化,原是其中一位公子猜錯了,瞬間就被淘汰。
隻剩下趙巧月和另一位公子。
兩人你來我往,爭先恐後地搶答,最後趙巧月慢了半拍,與花燈王失之交臂。
雖是如此,趙巧月沒有失意,麵上依舊雲淡風輕地向眼前的公子道賀後她方才下台去同宋嬌他們匯合。
宋嬌道:
“姑娘,不就是一盞花燈嘛,迴家我給你做一盞。”
趙巧月笑了笑道:
“嬌嬌你想多了,我沒有難過,如今我手中的這盞花燈送給我娘,她也會很高興的。”
宋嬌知道夏娘最和善不過了,待姑娘極好,自是不會指責姑娘的:
“那咱們先迴去找夫人和我娘,去年她們也有花燈,今年沒準她們照舊想要放花燈。”
趙巧月同意,詢問柳孟春和謝小丫她們是直接去,還是同他們一起繞道去酒樓。
得知兩人願意一起迴酒樓,於是他們就一起走。
酒樓雅間,夏娘收到趙巧月送的花燈,滿心歡喜溢於言表:
“我家閨女贏的花燈真漂亮,比花燈王都漂亮。”
話裏有話,夏娘是在安慰她,她明白,可她真沒有難過。
就是不知夏娘他們是怎麽看出來的,一個又一個的接著來安慰她。
不想解釋,趙巧月微微一笑,然後又換了個話題:
“娘,我們去放花燈,你和嬸子一道去嗎?”
夏娘想到去年花燈節的心願,經過一年,她家閨女有達成所願,不許願,這還願她也得去:
“去啊,咱們走吧!”
趙巧月吩咐宋彥林去趕馬車,他們走著去沒問題,可夏娘和宋母兩人年歲長了些,不能受凍,要不然生病很難好。
幾人坐著宋彥林趕的馬車來到了熱鬧放花燈的河邊。
這裏人來人往,還有不少的小攤販售賣花燈,他們的生意都不錯。
趙巧月作為主人家,也是東家,她大手一揮自掏腰包給眾人各自買一盞他們各自喜歡的花燈。
她則挑選了一盞荷花的,順便在攤販那裏借用毛筆悄悄寫了一個心願:
願夏娘一生安康順遂!
除此之外,她沒有再求其他。
宋彥林依舊如同去年那樣,還是相同的兩個心願。
宋嬌糾結了許久,她寫下了希望她身邊所有人都平安。
大家都差不多都是求家人平安順遂,唯有謝小丫求覓得良緣。
放了花燈,宋嬌就笑著詢問大家都許了什麽心願。
趙巧月沒有隱瞞,也不知還有不能說出,否則不靈驗的傳說,很直接就迴答了宋嬌。
夏娘聞言,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免得孩子擔心傷心。
至於其他人的都迴答同趙巧月差不多一個意思,唯有謝小丫撒了慌,天色黑暗,大家都沒有看清她的神色,或者說也沒有怎麽在意。
畢竟心願也就是心願,實現還是要靠自己。
現在所求不過是個心安。
放過花燈,趙巧月就請大家應景吃元宵。
因為出門玩,家裏可沒有準備元宵。
吃過元宵,她又請大家吃各種零嘴。
直到大家都撐了,疲憊了,他們一行人才坐著馬車打道迴府。
是日,柳孟春要家去,夏娘準備了兩份年禮讓她們表姐妹帶迴家。
趙巧月見夏娘有所準備,她便沒有再準備一份,直接吩咐宋彥林送兩人歸家。
客人離開,宋嬌來了書房尋她。
趙巧月問:
“有事?”
宋嬌輕嗯一聲,將同謝小丫相處的情況告訴了趙巧月,又問:
“姑娘,你不是說要同柳姑娘遠著相處嗎?怎麽就邀請他們來做客了?”
趙巧月反問:
“你看我娘近來如何?”
宋嬌迴想著夏娘的狀態。
每天挺樂嗬的。
尤其是柳孟春和謝小丫來了之後。
趙巧月道:
“我娘每日都在府邸,鋪子被我安排妥當後她就沒事可做,來來迴迴見到的人也就府邸裏的人,她自己又不喜歡出門溜達逛街,如今有客人來了,還是我從未告訴她結交到的同窗,她自是能高興好一陣,你說是吧?”
至於在柳孟春和謝小丫身上花費的時間精力,能換得夏娘高興,一切都是值得的。
宋嬌聞言,瞬間豁然開朗。
是啊,這麽久相處,她都沒有見過姑娘有過好友,更沒有帶過客人迴家。
夏娘在家待著,所了解趙巧月在書院的情況,都是趙巧月和她說的,夏娘心裏恐怕還是擔心的,夏娘很清楚她們很大可能是報喜不報憂的。
如今來了客人,還是姑娘的同窗加同小院住處的舍友,夏娘就能從她身上知道更多關於姑娘的消息。
想明白後,宋嬌道:
“我知道姑娘為何這麽做了,姑娘果然是姑娘,就是頂頂聰明的。”
趙巧月嘴角抽抽,這話聽著還真不像在誇讚她。
“嬌嬌,你說謝小丫總是打探府邸情況,她現在沒有壞心思,隻是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她的家世你應該很清楚,她隻想要找機會改變命運罷了。
不過這樣的人也容易被人利用,但不會第一個對咱們不利,而是柳孟春。
這就要看柳孟春能不能徹底收服謝小丫了。
當然了,這也不關咱們的事,今兒我隻是同你說說,出門後就忘了。”
嗯,還有一點就是防備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們還是小心為上,別被算計了去。
宋嬌尋思著趙巧月的話,很快就明白了趙巧月的意思。
謝小丫現在還沒有見識更富貴的地方,也沒有見識權貴。
可她要是一直跟著柳孟夏。
柳孟夏學習好,前途可期,那就會帶著她去見識不一樣的天地。
到時候謝小丫就不一定能保持初心了。
但這會子的謝小丫還是沒有膽量謀劃更多,野心也沒有膨脹起來。
隻是吧,宋嬌覺得她家姑娘不會同柳孟春她們同行,肯定會比她們走得更快。
畢竟她家姑娘定了十八歲要參加秋闈的。
想著,宋嬌沒再說什麽,直接同趙巧月告退離開書房,不再打擾她看書了。
趙巧月玩了兩日,也歇息了兩日,給自己重新充滿了正能量,接下來的日子她就是在學習中度過,直到開學……
除此之外,花架子上還掛著一排又一排許多各式各樣的精致花燈,越往上越精美。
單獨拎一個出來看,都能超越街邊小販賣的花燈。
這就吸引了許多人前來猜謎,即便沒有燈王,得一盞花架子上的花燈也是一樁美事。
比試也很簡單,靠猜謎數量得到花架子上的花燈。
參加猜謎者隻有一次機會,猜錯就累計自己的猜謎猜對數量,按照這數目贏取哪一排上的花燈。
知道自己贏了哪一排,就能自己去挑選想要的花燈。
哪一層花燈沒了,向大眾開放的猜謎就結束,等來的是猜對三十個謎語者的角逐,贏取花燈王。
宋彥林將打探的規則同大家說了一遍,趙巧月道:
“沒有身份限製,大家一起如何?”
謝小丫擺擺手,搖搖頭:
“我不行,我就不參加了。”
柳孟春也跟著道:
“猜謎我不擅長,我也不去了。”
“知府大人這是與民同樂,又不收錢,咱們出來玩也是圖個樂趣。”頓了頓,趙巧月道,“咱們也來了一遭,參加試試唄,免得留下遺憾。”
宋嬌也跟著說:
“是啊,我都敢去參加,柳姑娘你也試試唄!”
在相互勸說下,柳孟春和謝小丫兩人都點頭同意參加。
於是大家一起報名,然後就能排隊等著,十人一組上台領紙條猜燈謎。
大家猜謎也有時間限製,輪流速度很快就輪到趙巧月她們。
不過因為前邊人數少了兩位,所以他們五人分成了兩撥。
趙巧月和宋嬌先上,宋彥林、柳孟春和謝小丫留在後麵。
宋嬌是個猜謎小能手,同趙巧月分別得了一盞花燈,還得到進入燈王角逐賽的機會。
兩人在擂台一側等著下一組猜謎結果。
隻有謝小丫沒有得到花燈,宋彥林和柳孟春分別得到花燈,也進入了燈王角逐賽。
柳孟春看著失落的謝小丫,她將花燈送給她。
謝小丫接過花燈:
“謝謝表姐,表姐你對我真好,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贏得燈王的。”
柳孟春道:
“我剛才隻是勉強過了,接下來會更難,我可沒有信心,順其自然吧!”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柳孟春不強求。
花燈會年年都有,她大不了明年再參加一次。
柳孟春想得通透,趙巧月亦如此。
會來這裏,她都還是因為夏娘的話,否則她不會來這裏。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隨著第一層最後一盞花燈被贏走,猜謎環節就進入高潮。
趙巧四人與眾人參加了一局又一局猜謎淘汰比試。
不知過了多久,台上就剩下了三人,其中就有趙巧月、還有兩位公子。
對柳孟春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對她說就是熟人,書院甲等學舍中的兩學生。
台上熱鬧搶答,台下熱鬧下注。
宋嬌得知有下注這事,她擠進擁擠人群,押了她家姑娘一兩銀子哩!
很快,台上就進入白熱化,原是其中一位公子猜錯了,瞬間就被淘汰。
隻剩下趙巧月和另一位公子。
兩人你來我往,爭先恐後地搶答,最後趙巧月慢了半拍,與花燈王失之交臂。
雖是如此,趙巧月沒有失意,麵上依舊雲淡風輕地向眼前的公子道賀後她方才下台去同宋嬌他們匯合。
宋嬌道:
“姑娘,不就是一盞花燈嘛,迴家我給你做一盞。”
趙巧月笑了笑道:
“嬌嬌你想多了,我沒有難過,如今我手中的這盞花燈送給我娘,她也會很高興的。”
宋嬌知道夏娘最和善不過了,待姑娘極好,自是不會指責姑娘的:
“那咱們先迴去找夫人和我娘,去年她們也有花燈,今年沒準她們照舊想要放花燈。”
趙巧月同意,詢問柳孟春和謝小丫她們是直接去,還是同他們一起繞道去酒樓。
得知兩人願意一起迴酒樓,於是他們就一起走。
酒樓雅間,夏娘收到趙巧月送的花燈,滿心歡喜溢於言表:
“我家閨女贏的花燈真漂亮,比花燈王都漂亮。”
話裏有話,夏娘是在安慰她,她明白,可她真沒有難過。
就是不知夏娘他們是怎麽看出來的,一個又一個的接著來安慰她。
不想解釋,趙巧月微微一笑,然後又換了個話題:
“娘,我們去放花燈,你和嬸子一道去嗎?”
夏娘想到去年花燈節的心願,經過一年,她家閨女有達成所願,不許願,這還願她也得去:
“去啊,咱們走吧!”
趙巧月吩咐宋彥林去趕馬車,他們走著去沒問題,可夏娘和宋母兩人年歲長了些,不能受凍,要不然生病很難好。
幾人坐著宋彥林趕的馬車來到了熱鬧放花燈的河邊。
這裏人來人往,還有不少的小攤販售賣花燈,他們的生意都不錯。
趙巧月作為主人家,也是東家,她大手一揮自掏腰包給眾人各自買一盞他們各自喜歡的花燈。
她則挑選了一盞荷花的,順便在攤販那裏借用毛筆悄悄寫了一個心願:
願夏娘一生安康順遂!
除此之外,她沒有再求其他。
宋彥林依舊如同去年那樣,還是相同的兩個心願。
宋嬌糾結了許久,她寫下了希望她身邊所有人都平安。
大家都差不多都是求家人平安順遂,唯有謝小丫求覓得良緣。
放了花燈,宋嬌就笑著詢問大家都許了什麽心願。
趙巧月沒有隱瞞,也不知還有不能說出,否則不靈驗的傳說,很直接就迴答了宋嬌。
夏娘聞言,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免得孩子擔心傷心。
至於其他人的都迴答同趙巧月差不多一個意思,唯有謝小丫撒了慌,天色黑暗,大家都沒有看清她的神色,或者說也沒有怎麽在意。
畢竟心願也就是心願,實現還是要靠自己。
現在所求不過是個心安。
放過花燈,趙巧月就請大家應景吃元宵。
因為出門玩,家裏可沒有準備元宵。
吃過元宵,她又請大家吃各種零嘴。
直到大家都撐了,疲憊了,他們一行人才坐著馬車打道迴府。
是日,柳孟春要家去,夏娘準備了兩份年禮讓她們表姐妹帶迴家。
趙巧月見夏娘有所準備,她便沒有再準備一份,直接吩咐宋彥林送兩人歸家。
客人離開,宋嬌來了書房尋她。
趙巧月問:
“有事?”
宋嬌輕嗯一聲,將同謝小丫相處的情況告訴了趙巧月,又問:
“姑娘,你不是說要同柳姑娘遠著相處嗎?怎麽就邀請他們來做客了?”
趙巧月反問:
“你看我娘近來如何?”
宋嬌迴想著夏娘的狀態。
每天挺樂嗬的。
尤其是柳孟春和謝小丫來了之後。
趙巧月道:
“我娘每日都在府邸,鋪子被我安排妥當後她就沒事可做,來來迴迴見到的人也就府邸裏的人,她自己又不喜歡出門溜達逛街,如今有客人來了,還是我從未告訴她結交到的同窗,她自是能高興好一陣,你說是吧?”
至於在柳孟春和謝小丫身上花費的時間精力,能換得夏娘高興,一切都是值得的。
宋嬌聞言,瞬間豁然開朗。
是啊,這麽久相處,她都沒有見過姑娘有過好友,更沒有帶過客人迴家。
夏娘在家待著,所了解趙巧月在書院的情況,都是趙巧月和她說的,夏娘心裏恐怕還是擔心的,夏娘很清楚她們很大可能是報喜不報憂的。
如今來了客人,還是姑娘的同窗加同小院住處的舍友,夏娘就能從她身上知道更多關於姑娘的消息。
想明白後,宋嬌道:
“我知道姑娘為何這麽做了,姑娘果然是姑娘,就是頂頂聰明的。”
趙巧月嘴角抽抽,這話聽著還真不像在誇讚她。
“嬌嬌,你說謝小丫總是打探府邸情況,她現在沒有壞心思,隻是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她的家世你應該很清楚,她隻想要找機會改變命運罷了。
不過這樣的人也容易被人利用,但不會第一個對咱們不利,而是柳孟春。
這就要看柳孟春能不能徹底收服謝小丫了。
當然了,這也不關咱們的事,今兒我隻是同你說說,出門後就忘了。”
嗯,還有一點就是防備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們還是小心為上,別被算計了去。
宋嬌尋思著趙巧月的話,很快就明白了趙巧月的意思。
謝小丫現在還沒有見識更富貴的地方,也沒有見識權貴。
可她要是一直跟著柳孟夏。
柳孟夏學習好,前途可期,那就會帶著她去見識不一樣的天地。
到時候謝小丫就不一定能保持初心了。
但這會子的謝小丫還是沒有膽量謀劃更多,野心也沒有膨脹起來。
隻是吧,宋嬌覺得她家姑娘不會同柳孟春她們同行,肯定會比她們走得更快。
畢竟她家姑娘定了十八歲要參加秋闈的。
想著,宋嬌沒再說什麽,直接同趙巧月告退離開書房,不再打擾她看書了。
趙巧月玩了兩日,也歇息了兩日,給自己重新充滿了正能量,接下來的日子她就是在學習中度過,直到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