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離開書院
我在古代考科舉金榜題名了 作者:暄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打這日請客後,趙巧月變得更忙了。
同柳孟春和王姑娘見麵的時間住在她進入甲等學舍幾乎沒有,即便她們還住在同一個大院裏。
趙巧月進入甲等學舍,發現自己的不足有太多。
在八股文和四書五經等與科舉相關的功課花費的時間越發多了,她努力追趕同學舍歲考依舊還在甲等學舍的五個學子。
不過該學的其他知識,她依舊沒有減少。
每日跟著甲等學舍學著該學的,然後再跟著賀肇學該學的,時常熬夜到將近醜時。
宋嬌看得十分心疼著急又擔憂,想盡辦法給趙巧月補身體,將她照顧好。
趙巧月在宋嬌照顧下除了月事來人不舒服外平常還真沒有生病。
忙忙碌碌,春去秋來,時間飛逝,趙巧月在應天書院的學習時光讀過了快要兩年時間。
啟元二十四年七月初十這日,也就是趙巧月十八歲生辰之後沒有多久,她便去向夫子辭行,要奔赴鎮寧州參加八月九號秋闈。
賀肇在趙巧月進入甲等學舍這一年,他看著她一步步成長,由成績在學舍末等,超越學舍裏的五人成為最優,還將他們遠遠落在後麵。
賀肇是自豪的,因為有這樣一個徒弟。
今兒知道她的來意,賀肇沒有挽留,因為他還知道他這個徒弟性子倔強,九頭牛都拉不迴來的。
賀肇道:
“我知道你去意已決,以後宦海沉浮,莫忘初心,老夫祝願你前程似錦,達成所願。“
若是一開始他看不出這個徒弟的野心,隻為了改變命運。
這一年的時間,他看得明白她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那麽追求的就絕不是有官可做,還有那至高無上的權勢,想必也是他這個徒弟想要的。
賀肇曾經想過阻攔,可他發現他攔不住。
要說後悔看錯收了這麽個徒弟嗎?
雖說這個徒弟與他奉行的思想不同,賀肇卻沒有後悔,他甚至還想看看他這個徒弟能走多遠。
趙巧月知道賀肇已經看透她藏在心底的心思,也知道他的寬闊心胸接受了她這個徒弟。
跪下給賀肇磕頭,拜了三拜,趙巧月承諾道:
“夫子,咱們師徒思想不同,在以後也有可能因為政見不合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您永遠是學生的夫子,學生在此拜謝您這兩年的教導之恩,一輩子都會銘記於心。”
賀肇伸手攙扶趙巧月起身,他語重聲長道:
“巧月,老夫心中唯願百姓安,不管你追求什麽,切勿以百姓之利謀求私利,你永遠都會是老夫的徒弟。”
趙巧月保證道:
“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這個道理學生是知道的,夫子請放心,學生所追求的絕不會讓自己民心向背。”
賀肇微微頷首就讓她下山了。
趙巧月帶著宋嬌迴小院拿行李,柳孟春和王姑娘來了。
王姑娘不高興道:
“巧月,還好我趕上了,要不然咱們再見就在京都了,你這丫頭走都不告訴我們的嗎?虧我還一直拿你當朋友。”
柳孟春也埋怨道:
“咱們此次一別,也不知什麽時候再見,現在你就要走,我們連給你餞別的機會都沒有,巧月你這麽做可不好。”
趙巧月這一年同兩人沒有什麽交集,同學舍的同窗除了學習上必要交流,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麽交集。
如今他們也要去參加秋闈,大家都各奔東西了。
她以為不會有人來送她,畢竟她在這裏的兩年都沒有結交朋友。
要說特別相熟的那要是數藏書樓的管事,她昨兒已經同他告別。
趙巧月因此還真沒有再想到有人會來送她。
這會子有人來送,她自是不會說些令人不高興的話,不過她這個小院也不適合招待客人,她道:
“我以為你們要上課就沒有打擾,既然你們現在來了,你們不能下山,那我們去食堂,我請你們喝茶吃飯賠罪如何?”
王姑娘擺擺手道:
“那倒不必了,還是我請你們吃飯,給你餞別,以後咱們在京都見。”
柳孟春也提出她請客,於是她就同王姑娘爭論了起來。
看來這兩人經過兩年相處已經放下對彼此的成見,有成為好友的趨勢。
趙巧月道:
“好啦好啦,你們別爭論了,咱們都想請客,那就三人平分,算是彼此都請客,你們意下如何?”
兩人覺得不好,又因為她們都想請客沒想到特別好的法子,於是她們選擇同意趙巧月的方案。
剛走到大院門口,趙巧月又見到錢學子他們,也就是一起去順天府參加武試的四個學子。
見他們攔住她的去路,趙巧月心有猜測,問道:
“你們怎麽來這裏了?”
錢學子道:
“聽說你要走,我們來給你送行,你們這是要去哪裏?”
原來她在這裏不是形單影隻的求學者,趙巧月說要請客吃飯作別,同時也邀請錢學子他們。
錢學子他們爽快應邀,還說他們請客。
王姑娘不樂意,同他們理論一番,然後趙巧月又拿平分來解決。
大家選擇同意後就前往食堂,路上他們又遇到了孟學子他們,也就是趙巧月剛入學所在的十人學舍同窗。
浩浩湯湯前往食堂,沒有大桌子,大家又想同趙巧月在一桌。
趙巧月可不想大家在這裏爭吵起來,給她離開前留下一點深刻印象。
她就想出了拚桌,大家都能聚在一張桌子用飯。
吃飯自然少不了酒,趙巧月喝不了,卻擋不住大家熱情,即便以茶代酒,她也喝了幾杯酒。
熱熱鬧鬧用過飯,曲終人散,趙巧月同留在最後的柳孟春和王姑娘告別,相約京都見。
她就帶著被她壓製的熏熏醉意,同宋嬌背著行囊離開了應天書院。
這個她學習兩年的地方,奔赴下一個人生旅程。
迴家休息兩日,趙巧月就帶著宋嬌迴鎮寧州參加秋闈。
夏娘不放心,兩女孩出門,堅持讓宋彥林跟隨。
趙巧月為了夏娘安心放心,她同意,不過她提出了另一個安排。
客廳裏,趙巧月目光深深地望著夏娘道:
“娘,此去我會考過秋闈就入京都,你們在這裏生活待我高中,我就迴來接你們入京。
京都距離這裏路途遙遠,沒有宋管事在,我不放心你們單獨前往,你們且等等我歸來再做打算。”
嗯,京都是大榮權勢中心,她要考慮再考慮再做決定要不要將夏娘接在身邊照顧。
於是她就打算將宋彥林留在府中,她也放心。
然而她放心,夏娘不放心,她隻能另做安排,讓春晞擔負起府中管事保護責任。
夏娘聽著趙巧月的話,知道話裏有話,她擔憂道:
“閨女,咱們同趙家沒有關係,我對趙家已經沒有任何留念的情分,你想做什麽都可以去做,娘隻希望你保護好自己,切勿讓自己受傷。”
趙巧月蹲在夏娘身側,依偎著她道:
“娘,有你真好,女兒承諾帶你去看京都花燈會還沒有實現,絕不會讓自己有事的。”
夏娘抬手撫摸著趙巧月的腦袋道:
“你知道就好,娘隻有你了,失去任何東西都可以接受,唯獨不能失去你,即便你帶娘去看了京都花燈,我兒也該珍重自己。”
趙巧月應了一聲好。
兒行千裏母擔憂,可即便如此,夏娘還是選擇放手,任由趙巧月去往她的星辰大海。
夏娘將趙巧月扶起身,哽咽道:
“時間不早了,宋管事他們在門口等著呢,娘送你出門,待你迴來娘給做你喜歡吃的飯菜。”
趙巧月想說不用夏娘送了,可對上夏娘的目光,她終是沒能說出口,與她一起出門。
該交代的都交代,該安排的也都安排妥當,趙巧月站在馬車邊,朝夏娘揮揮手道:
“娘,我走了,你保重,我會給你來信的,等我抵達京都你也可以讓人給我去信。”
說完,趙巧月上了馬車,待宋家兄妹同宋母告別後她就吩咐宋彥林啟程了。
因為需要報名參加秋闈,他們的時間非常趕。
一路上都是疾行,可以用日夜兼程來說都不為過。
好在路上沒有遇到什麽意外事情,很順利地在七月二十五這日她抵達鎮寧州,她要參加鄉試的地方。
現在她不缺錢,沒有再考慮房價,想要住一間上好客棧,因為來的時間晚了些,很多參加秋闈的仕子都來了,客棧住房緊張,就有些不好找好住宿之地。
他們三人花費許久才找到一間她滿意地客棧住下。
鎮寧州變化不大,但廣府的掌權者也就是布政使莫安歌已經在去年迴京述職就在京都吏部任職。
與她去知州府衙門辦去應天書院讀書引薦的時候鎮寧州知州大人成了布政使。
這個升官跨度不由得不大。
不過大家都沒有什麽異議,過渡得很順其自然。
趙巧月來到這裏安排妥當就讓宋彥林去打聽所知。
同時她也知道朝廷派來的學政監考官與趙家沒有任何關係。
她可以不用再做什麽準備證明她已經不是趙家人,完全不需要規避。
趙巧月是在來到這裏的第三日去報名的。
然後在報名第二日她就帶著禮物去拜訪薑舉人,希望他能再次當她的擔保人。
她就不需要再找其他學子互保。
畢竟不了解的學子,一人出事,她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挺大的。
趙巧月不想考試出現任何意外。
不過她去薑舉人開辦的私塾,沒有見到他。
得知他在家裏,趙巧月就去了薑府……
【作者題外話】:這一卷遊學完,下一卷金榜題名,女狀元……
同柳孟春和王姑娘見麵的時間住在她進入甲等學舍幾乎沒有,即便她們還住在同一個大院裏。
趙巧月進入甲等學舍,發現自己的不足有太多。
在八股文和四書五經等與科舉相關的功課花費的時間越發多了,她努力追趕同學舍歲考依舊還在甲等學舍的五個學子。
不過該學的其他知識,她依舊沒有減少。
每日跟著甲等學舍學著該學的,然後再跟著賀肇學該學的,時常熬夜到將近醜時。
宋嬌看得十分心疼著急又擔憂,想盡辦法給趙巧月補身體,將她照顧好。
趙巧月在宋嬌照顧下除了月事來人不舒服外平常還真沒有生病。
忙忙碌碌,春去秋來,時間飛逝,趙巧月在應天書院的學習時光讀過了快要兩年時間。
啟元二十四年七月初十這日,也就是趙巧月十八歲生辰之後沒有多久,她便去向夫子辭行,要奔赴鎮寧州參加八月九號秋闈。
賀肇在趙巧月進入甲等學舍這一年,他看著她一步步成長,由成績在學舍末等,超越學舍裏的五人成為最優,還將他們遠遠落在後麵。
賀肇是自豪的,因為有這樣一個徒弟。
今兒知道她的來意,賀肇沒有挽留,因為他還知道他這個徒弟性子倔強,九頭牛都拉不迴來的。
賀肇道:
“我知道你去意已決,以後宦海沉浮,莫忘初心,老夫祝願你前程似錦,達成所願。“
若是一開始他看不出這個徒弟的野心,隻為了改變命運。
這一年的時間,他看得明白她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那麽追求的就絕不是有官可做,還有那至高無上的權勢,想必也是他這個徒弟想要的。
賀肇曾經想過阻攔,可他發現他攔不住。
要說後悔看錯收了這麽個徒弟嗎?
雖說這個徒弟與他奉行的思想不同,賀肇卻沒有後悔,他甚至還想看看他這個徒弟能走多遠。
趙巧月知道賀肇已經看透她藏在心底的心思,也知道他的寬闊心胸接受了她這個徒弟。
跪下給賀肇磕頭,拜了三拜,趙巧月承諾道:
“夫子,咱們師徒思想不同,在以後也有可能因為政見不合走向不同的道路,但您永遠是學生的夫子,學生在此拜謝您這兩年的教導之恩,一輩子都會銘記於心。”
賀肇伸手攙扶趙巧月起身,他語重聲長道:
“巧月,老夫心中唯願百姓安,不管你追求什麽,切勿以百姓之利謀求私利,你永遠都會是老夫的徒弟。”
趙巧月保證道:
“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這個道理學生是知道的,夫子請放心,學生所追求的絕不會讓自己民心向背。”
賀肇微微頷首就讓她下山了。
趙巧月帶著宋嬌迴小院拿行李,柳孟春和王姑娘來了。
王姑娘不高興道:
“巧月,還好我趕上了,要不然咱們再見就在京都了,你這丫頭走都不告訴我們的嗎?虧我還一直拿你當朋友。”
柳孟春也埋怨道:
“咱們此次一別,也不知什麽時候再見,現在你就要走,我們連給你餞別的機會都沒有,巧月你這麽做可不好。”
趙巧月這一年同兩人沒有什麽交集,同學舍的同窗除了學習上必要交流,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麽交集。
如今他們也要去參加秋闈,大家都各奔東西了。
她以為不會有人來送她,畢竟她在這裏的兩年都沒有結交朋友。
要說特別相熟的那要是數藏書樓的管事,她昨兒已經同他告別。
趙巧月因此還真沒有再想到有人會來送她。
這會子有人來送,她自是不會說些令人不高興的話,不過她這個小院也不適合招待客人,她道:
“我以為你們要上課就沒有打擾,既然你們現在來了,你們不能下山,那我們去食堂,我請你們喝茶吃飯賠罪如何?”
王姑娘擺擺手道:
“那倒不必了,還是我請你們吃飯,給你餞別,以後咱們在京都見。”
柳孟春也提出她請客,於是她就同王姑娘爭論了起來。
看來這兩人經過兩年相處已經放下對彼此的成見,有成為好友的趨勢。
趙巧月道:
“好啦好啦,你們別爭論了,咱們都想請客,那就三人平分,算是彼此都請客,你們意下如何?”
兩人覺得不好,又因為她們都想請客沒想到特別好的法子,於是她們選擇同意趙巧月的方案。
剛走到大院門口,趙巧月又見到錢學子他們,也就是一起去順天府參加武試的四個學子。
見他們攔住她的去路,趙巧月心有猜測,問道:
“你們怎麽來這裏了?”
錢學子道:
“聽說你要走,我們來給你送行,你們這是要去哪裏?”
原來她在這裏不是形單影隻的求學者,趙巧月說要請客吃飯作別,同時也邀請錢學子他們。
錢學子他們爽快應邀,還說他們請客。
王姑娘不樂意,同他們理論一番,然後趙巧月又拿平分來解決。
大家選擇同意後就前往食堂,路上他們又遇到了孟學子他們,也就是趙巧月剛入學所在的十人學舍同窗。
浩浩湯湯前往食堂,沒有大桌子,大家又想同趙巧月在一桌。
趙巧月可不想大家在這裏爭吵起來,給她離開前留下一點深刻印象。
她就想出了拚桌,大家都能聚在一張桌子用飯。
吃飯自然少不了酒,趙巧月喝不了,卻擋不住大家熱情,即便以茶代酒,她也喝了幾杯酒。
熱熱鬧鬧用過飯,曲終人散,趙巧月同留在最後的柳孟春和王姑娘告別,相約京都見。
她就帶著被她壓製的熏熏醉意,同宋嬌背著行囊離開了應天書院。
這個她學習兩年的地方,奔赴下一個人生旅程。
迴家休息兩日,趙巧月就帶著宋嬌迴鎮寧州參加秋闈。
夏娘不放心,兩女孩出門,堅持讓宋彥林跟隨。
趙巧月為了夏娘安心放心,她同意,不過她提出了另一個安排。
客廳裏,趙巧月目光深深地望著夏娘道:
“娘,此去我會考過秋闈就入京都,你們在這裏生活待我高中,我就迴來接你們入京。
京都距離這裏路途遙遠,沒有宋管事在,我不放心你們單獨前往,你們且等等我歸來再做打算。”
嗯,京都是大榮權勢中心,她要考慮再考慮再做決定要不要將夏娘接在身邊照顧。
於是她就打算將宋彥林留在府中,她也放心。
然而她放心,夏娘不放心,她隻能另做安排,讓春晞擔負起府中管事保護責任。
夏娘聽著趙巧月的話,知道話裏有話,她擔憂道:
“閨女,咱們同趙家沒有關係,我對趙家已經沒有任何留念的情分,你想做什麽都可以去做,娘隻希望你保護好自己,切勿讓自己受傷。”
趙巧月蹲在夏娘身側,依偎著她道:
“娘,有你真好,女兒承諾帶你去看京都花燈會還沒有實現,絕不會讓自己有事的。”
夏娘抬手撫摸著趙巧月的腦袋道:
“你知道就好,娘隻有你了,失去任何東西都可以接受,唯獨不能失去你,即便你帶娘去看了京都花燈,我兒也該珍重自己。”
趙巧月應了一聲好。
兒行千裏母擔憂,可即便如此,夏娘還是選擇放手,任由趙巧月去往她的星辰大海。
夏娘將趙巧月扶起身,哽咽道:
“時間不早了,宋管事他們在門口等著呢,娘送你出門,待你迴來娘給做你喜歡吃的飯菜。”
趙巧月想說不用夏娘送了,可對上夏娘的目光,她終是沒能說出口,與她一起出門。
該交代的都交代,該安排的也都安排妥當,趙巧月站在馬車邊,朝夏娘揮揮手道:
“娘,我走了,你保重,我會給你來信的,等我抵達京都你也可以讓人給我去信。”
說完,趙巧月上了馬車,待宋家兄妹同宋母告別後她就吩咐宋彥林啟程了。
因為需要報名參加秋闈,他們的時間非常趕。
一路上都是疾行,可以用日夜兼程來說都不為過。
好在路上沒有遇到什麽意外事情,很順利地在七月二十五這日她抵達鎮寧州,她要參加鄉試的地方。
現在她不缺錢,沒有再考慮房價,想要住一間上好客棧,因為來的時間晚了些,很多參加秋闈的仕子都來了,客棧住房緊張,就有些不好找好住宿之地。
他們三人花費許久才找到一間她滿意地客棧住下。
鎮寧州變化不大,但廣府的掌權者也就是布政使莫安歌已經在去年迴京述職就在京都吏部任職。
與她去知州府衙門辦去應天書院讀書引薦的時候鎮寧州知州大人成了布政使。
這個升官跨度不由得不大。
不過大家都沒有什麽異議,過渡得很順其自然。
趙巧月來到這裏安排妥當就讓宋彥林去打聽所知。
同時她也知道朝廷派來的學政監考官與趙家沒有任何關係。
她可以不用再做什麽準備證明她已經不是趙家人,完全不需要規避。
趙巧月是在來到這裏的第三日去報名的。
然後在報名第二日她就帶著禮物去拜訪薑舉人,希望他能再次當她的擔保人。
她就不需要再找其他學子互保。
畢竟不了解的學子,一人出事,她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挺大的。
趙巧月不想考試出現任何意外。
不過她去薑舉人開辦的私塾,沒有見到他。
得知他在家裏,趙巧月就去了薑府……
【作者題外話】:這一卷遊學完,下一卷金榜題名,女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