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樓,頂層。


    儒生拿著數張詩篇向屋外而去。


    咯吱,啪!


    在房門關上的這一刻。


    葉洵感覺這原本氣氛已經非常和諧的屋內,空氣又涼了幾分。


    突然,屋內傳出陣陣芬芳。


    “王宗!你這個厚顏無恥的老匹夫,你別以為今日這事就如此罷了了!將是詩篇拿出來,蓋上再我們四個人的印章!”


    “沒錯,我就說這老匹夫向來陰險狡詐,怎麽會如此好心,主動操持這件事!原來是早有陰謀!”


    “老而不死是為賊!王宗你這個王八蛋越發的不要臉了!”


    “你這廝真是我山東詩會的恥辱!”


    趙孟通四位大儒對王宗口誅筆伐,肆意辱罵,而且言辭愈加犀利。


    王宗似乎習以為常,不為所動,“爾等枉為大儒,皆是人言否?某是為了山東詩會的傳承,不想爾等這般,沽名釣譽,腦子裏淨是想些亂七八糟的事。”


    葉洵嘴角微揚,瞪大的了眼睛看熱鬧。


    他現在才發現,這些大儒真的非常有意思,全都是性情中人呀。


    片刻。


    儒生領著六個年輕俊才走了進來,皆是山東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趙孟通和王宗幾人也在這一刻繼續休戰。


    這六個人,肉眼可見的分為兩個派係,從穿著打扮便能看的出來,有人身著粗布,有人身著錦衣。


    六個人上前揖禮,“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參見諸位老師。”


    葉洵微微揮手,“免禮。”


    緊接著,儒生上前,將花名冊遞到了葉洵手中。


    山東城兩人,煙城一人,萊城一人,舟城一人,海陽城一人。


    隨即,蘇瑾上前,將六份敕牒拿了出來,上麵已經寫好了委任告令,加蓋了太子印,隻需要將這六個人的名字依次填好即可。


    在大夏,太子有直接任命九品散官的權力。


    此次名門組甲等名叫羅春,來自山東城,他的父親乃是山東長吏羅永信,寒門組甲等名叫董安,來自海陽城,純純的草根。


    羅春和董安幾人望著蘇瑾手中的敕牒,皆是目光灼灼,這是他們通往詹士府的敲門磚,若是差事辦的好,他們今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片刻。


    蘇瑾將敕牒寫好,然後連帶賞銀放入木托盤中。


    幾個儒生上前,分別將木托給羅春幾人遞了過去,九品文散官,不菲賞銀,還有大展身手的機會。


    這種機會對於他們而言,尤其是對於這幾個寒門子弟而言,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謝太子殿下!”幾人端著木托盤,再次揖禮,眼眸中有幾分激動,但更多的熾熱。


    能追隨太子爺左右,這樣的機會他們怎能不喜?


    葉洵微微點頭,沉吟道:“明日,你們便去找魏大人報道,參與此次煙城土地改革和賦役改革,若是表現優異者可隨本宮迴上京城在詹士府謀分差事,倘若並無建樹便隻能留在地方的縣衙內,謀個主簿或者是曹參的差事了。”


    詹士府!


    雖然他們六人已經對此事有所預料,但親耳聽太子爺說出來,還是難以抑製的激動起來。


    他們知道,太子爺這幾個月剛剛發跡,手中可用之人不多,他們若是有幸跟隨太子爺迴上京城,那將是老班底,將來是有可能封侯拜相的。


    “殿下放心,卑職定當竭盡全力,為煙城百姓效犬馬之勞!”


    “感謝殿下提攜,卑職定當竭盡全力!”


    “卑職必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眾人紛紛表下決心,眼眸中滿是堅定。


    隨後,蘇瑾執筆,葉洵為羅春和董安這兩甲題詩。


    望月樓下已經開始發放銀兩。


    直到子時,這場詩會才算作罷。


    一眾青年才俊開始登船渡河,雖然疲累,但到處都是歡聲笑語,鶯歌燕舞。


    太子爺的大仁大義,已經在這些讀書人的嘴中爭相傳頌。


    “迴去後,我一定會發奮讀書,早晚有一日憑借自己的能力站到太子爺身邊。”


    “沒錯,有了這五兩銀子,我又可以多買一些書卷,太子爺真是我的及時雨。”


    “唉......真是羨慕董安他們幾人,前幾日結伴來的煙城,這下好了,人家連家都不用迴了,坐地官升九品,還要參與煙城土改。”


    “我聽說太子爺此次前來煙城就是為了土地改革,要將地主手中的土地還給百姓,若是如此我真對朝廷又有希望了。”


    “那是當然,你當太子爺是隨便說說的?光皇子就搞死了倆,直接跟五望肖家對著幹,這是何等的威嚴霸氣?這才是儲君應該有的威風。”


    “經過這一番看來,太子爺當真不是沽名釣譽,是實打實的想要為大夏百姓幹好事,今後誰與太子爺為敵我就要抨擊他!”


    ......


    來自各地的青年才俊們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議論紛紛,精氣神十足,但抨擊太子爺的言論已是少之又少,大多是對太子爺英明神武的讚歎。


    至此,在林立的一個小小的建議下,洵太子於山東的人設,迅速立了起來。


    直到眾人散盡,葉洵才領著蘇瑾幾人向驛館趕了迴去。


    明日柳東川就要開始在煙城進行土改了,這幾日各縣令已經開始做煙城境內地主的思想工作了。


    不過這工作非常好做。


    柳東川手中可是有小本本,誰若是不配合,反手就給你來一個立案偵查。


    但若是柳東川沒有跟隨葉洵的想法,這種釜底抽薪的手段他是萬不會用的,等葉洵走後地主依舊是地主,佃農依舊是佃農,這就是大夏各地現實。


    魏南跟在葉洵身旁,沉吟道:“太子爺,三日之後柳東川要將煙城境內所有縣令和地主豪紳召集到煙城來。”


    聽聞此話,葉洵眼眸一亮,事情越來越有意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皇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十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十叁並收藏風流皇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