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太子爺的深情流露,令殿中百官文人唏噓不已。


    他們實在難以理解。


    為大夏立下如此豐功偉績,抵禦外辱,打壓世家,土地改革,改善稅賦,為國爭光的太子爺,非但沒有盛氣淩人,趾高氣昂,忘乎所以。


    竟然還在這裏自我批評。


    真是自古以來,都未曾有過的舉世儲君。


    緊接著。


    葉洵眉頭微蹙,繼續道:“自今年以來,肖金兩家被抄沒,貪官汙吏被整頓。”


    “百姓們的苦楚,得到了正義的伸張,但同時大夏官吏體係卻正值憂患。”


    “有人說,貪官汙吏有一個殺一個,見一個逮一個,本宮也想,但本宮現在不得已而停止。”


    “為何?”


    “本宮若是將官全都抓了,百姓何人治理!?”


    “本宮曾跟蘇大儒探討過,儒者何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


    “我大夏官吏百姓應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現如今,大夏正值政治清明,蒸蒸日上之際,奈何各地官吏人手緊缺。”


    “本宮實在不知道,這朝廷什麽時候會因為父母官不夠,而麵臨崩潰。”


    葉洵說著,滿是心酸,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意,向殿中席卷而去。


    隻一瞬。


    便立刻有人站了出來。


    “殿下,草民乃關州詩會劉青,曾因世家把持朝堂而不願入仕,現如今大夏官場清明,草民身為大夏子民,願為朝廷效犬馬之勞。”


    話音剛落。


    便又有好一些年輕俊傑站起身來。


    “太子殿下,草民商州文會郭少宇,願跟朝廷同進退,願為大夏百姓盡一份綿薄之力。”


    “廬州趙誌遠(趙誌高),願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涼州汪雲,願為朝廷獻綿薄之力。”


    “雁雲李良.......”


    在劉青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大夏青年才俊站起身來,願入仕為民。


    葉洵請的這些人,大多寒門,素有才幹,剛正不阿,正是現如今大夏官場需要的新鮮血液。


    這是在改革科舉製之前,最行之有效的選官舉措。


    緊接著。


    不單單是青年才俊。


    就連隱士大儒們都有好一些站了起來。


    “草民王宗,自此願聽從殿下差遣,這一把老骨頭自當報效國家,粉骨碎身渾不怕。”


    “老朽趙德遠為朝廷獻上綿薄之力。”


    ......


    “蘇州山野村人王開,願用餘生為百姓幹些實事。”


    “青山居士何崇願意下山入仕,當一任縣令,為當地謀求發展。”


    .......


    越來越多的大儒站起身來,皆是重新撿起了當年的雄心壯誌。


    到最後,就連葉瀾天都激動的站了起來。


    王開,何崇幾人,是當時他去請,都沒有請出山的人物。


    這些人雖然沒有入仕,但並不代表沒有政治地位,上官磐石就何崇的門生古舊,其桃李遍天下。


    所以,這些人如果入仕,對於大夏官吏整頓,是非常有好處的。


    而且這可以增強百姓對大夏,對朝廷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這些名仕大儒都入朝為官了,可見他們對朝廷已是充滿了希望。


    葉瀾天十分的激動,原本能有如此之多的文人大儒參加朝廷的除夕宴,他已經非常高興。


    現如今,在他好大兒三言兩語的忽.......真情流露,為國為民下。


    這些文人大儒們,個個義憤填膺,群情激奮,恨不得現在便走馬上任,為國效力。


    文武百官們亦是十分驚歎。


    太子爺的號召力,真不是蓋的。


    有天下百姓的支持,有天下文人的力挺,有清明官吏的效忠,今後還有任何人可與太子爺比肩?


    見此一幕。


    葉洵心下一喜,看來自己的計劃是非常成功的,一環套一環,讓這些文人大儒們上了鉤。


    看來今後大夏文壇將是一番嶄新的麵貌,不再以批判朝廷,壯誌難酬為主題。


    更多將是為大夏之崛起而讀書。


    蘇瑾望向葉洵,眼眸中滿是敬佩,他是了解太子爺的,雖然真情流露,但心中算盤打的不要太響。


    給這幫本來就愛意氣用事的大儒們忽悠的。


    不知道怎麽招好了都。


    緊接著。


    葉洵眼眸濕潤,深深揖禮,“本宮謝諸君支持,既然諸君願意為朝廷,為百姓盡一份力。”


    “那本宮定然不能辜負了諸君的一腔熱血。”


    隨即,他轉頭看向蘇瑾和魏風兩人。


    “你們將表格拿來,讓諸君填上,到時候朝廷會根據諸君的能力和意願,為諸君安排合理的職位。”


    話落。


    魏風和蘇瑾兩人疾步向殿外而去。


    不多時。


    魏風兩人帶著一眾太監,開始為文人大儒發放表格。


    姓名,年齡,祖籍,居住地,個人能力,為官意向,五年人生規劃......


    一眾文人大儒拿著表格一臉懵逼。


    他們感覺哪裏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總覺得怪怪的。


    葉瀾天也拿了一份,看著上麵的標識,驚歎連連,也就他的好大兒能幹出來這種事。


    連天下文人大儒,都被他給算計了。


    這是填表格嗎?


    簡直就是賣身契。


    魏皇後忍不住稱讚道:“陛下,您看洵兒多優秀,這表格都做的如此精致。”


    “今後,您也再不用為這些文人而發愁了,他們都將成為我大夏各地的父母官。”


    葉瀾天點了點頭。


    “是啊。”


    “沒想到這敗家子,還真將這件事給辦成了。”


    “此事若成,朕確實省了不少心。”


    一切都按照葉洵當初所言,按部就班的發展著。


    葉瀾天感覺這十萬兩白銀,花真是太值了。


    有了這些官吏補充和天下有識之士的認可,大夏官場整頓可以再深入一步開展。


    用不了兩年時間,大夏貪官汙吏畢竟被掃除八成以上。


    與此同時。


    趙孟通站了起來,問道:“殿下,老朽這樣不方便入仕的,不知還有其他途徑可以為國效力嗎?”


    “陛下和太子爺大義無雙,為國為民,老朽雖不能入仕,卻也願盡綿薄之力。”


    聽聞此話。


    殿中好一些文人大儒,皆是向葉洵望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皇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十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十叁並收藏風流皇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