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禹國境內鹽資源也是很多的,在西南部山區,就有大量的鹵水,那裏也是禹國的重要食鹽產地,總產鹽量可以占到全國鹽總產量的兩成。


    除此之外南部三州也是靠近海洋,而且氣候炎熱,也比較適合曬製海鹽。這裏的鹽產量可以達到禹國食鹽產量的三成。


    除此之外,在禹國占地麵積最大的山地中,也還有很多的鹽礦存在,甚至在西部的高原上,傳說還有大量的鹽湖,可以說禹國的鹽資源其實並不比幽國差,至於比起武國那簡直就能用豐富來形容了。


    可為什麽禹國每年還需要大量的從幽國購買食鹽。


    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麵:


    首先是井鹽,眾所周知這井鹽是要從地下打出鹽井,在將鹵水從井中打上來,然後在通過晾曬和熬煮的辦法提取食鹽。


    別的不說,光是打井一項,就要耗費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再加上井鹽大部分分布在山區,這裏地麵崎嶇不平,基本不可能實現大規模的曬鹽。


    而采用熬煮的辦法,相對於大麵積曬鹽,效率自然低下。


    至於鹽礦,那就更不用說了,開礦的難度可比打井熬鹽要大的多,而且想要從鹽礦中提取經驗需要的技術含量可是更高。


    所以不管是開采難度,還是,提煉方法,比起海鹽來都要差很多。


    其次就是海鹽。


    海鹽的煉製方法其實很簡單,特別是這個時代的粗鹽,那就是直接在海邊的灘塗上修建出大麵積的鹽田,然後將海水引入,之後就等著太陽暴曬,等到水分蒸發幹了,自然就出鹽了。


    有人可能要問了,既然海鹽這麽容易,禹國南部也靠近海洋,禹國為什麽不大量生產海鹽。


    這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其實最要就是地理因素。


    幽國位於大陸東部,哪裏的地勢平坦,沿海附近的海岸線不僅長,而且坡度也非常緩,有著很多大麵積的平整灘塗,適合建設大規模的鹽田。


    而禹國靠海的三州,海拔相對於幽國來說都比較高,海邊更是多山崖峭壁,隻在東南部有少許的平原灘塗。


    當然這海邊絕壁之上,是有很多平坦的土地,而且南方三州在地理位置上也更靠南,常年日照充足,卻高溫。如果不是因為無法將海水運到山崖上,哪裏絕對比幽國的很多地方更適合曬鹽。


    也正是因為地理因素複雜,技術難度要求高,所以禹國雖然也有大量的鹽類資源儲備,但是還是一直處於食鹽短缺的狀態。


    因此秦有錢再知道清風村可以產鹽的第一反應,就是問得製鹽技術,而不是鹵水產量。


    “成本啊!這個我還沒來得急算,至於產量,這個也不好說啊!”


    秦有錢這一句話倒是把秦風給問住了。


    首先關於成本的問題,他上次製鹽也隻是小規模的嚐試,基本上是不計成本的。而如果要大規模生產,自然是規模越大每斤鹽的成本越低。


    而產量更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三口大鍋能熬鹽,三十口大鍋也可以,300口3000口當然也行。


    “額~~”


    秦有錢聽完之後就有些無語了。


    “感情你現在什麽都不知道就敢跟太子要鹽引啊!”


    “嗬嗬,那個當時不是一興奮有些事就沒有考慮清楚嗎?”


    秦風也是有些不好意思,隨後就簡單的說了一下他煉製精鹽的花費


    “不過我們當時有了三口牛頭大鍋,熬煮了四個時辰,最後得到了30多斤精鹽。當然這其中還加了其他的一些材料。”


    “你加的材料花費了多少?”


    秦風大概算了一下,給出了一個答案。


    “嗯,二兩銀子左右。”


    秦有錢聞言,眼珠子開始快速轉動,僅僅幾個唿吸就見他眼睛一亮。


    “70文,每斤鹽的成本大概是70文。秦兄你確定是精鹽嗎?”


    而就在這時子衿也已經重新迴來,並且手中還拿著一個小罐子。


    “子衿,把我們生產的鹽給秦公子看看。”


    子衿聞言捧著罐子就來到了秦有錢身邊,還不等子衿把罐子遞過去,秦有錢就一把搶了過來,隨後將罐子上的蓋子打開。


    因為精鹽在這個世界可是稀罕物,因為秦風在將鹽交給子衿之後,子衿就專門找了一個帶釉有蓋的陶瓷罐子裝著。


    當罐子的蓋子被打開之後,秦有錢先是往往罐子裏看了一眼,隻見那罐子中竟然是一片雪白,白的他都感覺有些晃眼。


    “這是你們煉製的精鹽?”


    僅僅是從這雪白的顏色上看,這瓷罐中的鹽,就比他們在幽國販賣的最頂級的精鹽還要好上很多。


    “是啊?有什麽不對嗎?”


    “啊?沒有。”


    秦有錢隻感覺這會腦子有些不夠用了。被秦風的迴答高的愣了一下,好一會才反應過來,隨後直接將自己的那隻胖手,伸進了罐子中。


    好在這罐子口大,要不然秦風還真擔心他的手被卡住。


    當自己的手伸進罐子中後,秦有錢的第一感覺就是細,然後就是均勻,那手感就跟其與父親在北部遊曆的時候,在沙漠中手握細沙的感覺一樣。


    相對於那些結塊的鹽,手中的鹽就賣相來說絕對是贏麻了。


    輕輕的捏了一小把,秦有錢,小心的將手拿出來。


    隨後放到眼前,輕輕攤開手掌,原本被攥成一團的鹽隨著其手掌攤開,重新變成了細沙狀,攤在了其手中,近距離觀看這下,這些鹽粒果然都是和那沙漠中的細沙差不多大小。


    每一粒結晶體的大小都基本一樣。


    “好”


    看著這大小均勻的細鹽,秦有錢情不自禁的說了一聲好。之所以這樣說,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這個時代的鹽除了精鹽之外,大部分的鹽都是如同冰糖一樣的一塊一塊。人們在使用的時候,往往都要使勁敲下來一塊。


    而因為每次敲擊的力量不同,有時候敲下來的大,有時候敲下來的小,所以在調味的時候,就會出現時鹹時鹹淡的情況。


    而這種細鹽在量的把握上就更容易一些,因此這種品相也深受那些達官貴人喜愛。


    看完了外形之後,錢有錢又小心翼翼的用手指沾了一點放進嘴裏。想要嚐一嚐這鹽的味道。


    “嗯!!!!”


    手指進入嘴巴之後,秦有錢的眼睛瞬間瞪大,臉上也是露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混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餃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餃哥哥並收藏我在古代混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