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五點一線
求生遊戲:物資太多隻能假冒歐皇 作者:哇哦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傲居領向著另一個方向。
前進差不多同樣十多萬公裏後,是景國的最後一片領地,也就是金角領。
如果將地圖繼續放大,就可以看到金角領、傲居領和荒區領,大致呈三角形分布。
幾處領地中,金角領增加的麵積最多。
占領了無疆帝國在西山區的領地,和周圍其他勢力的領地後,金角領的麵積已經從最開始的幾億,增加到了二十億平方公裏。
也從最開始的中部領地,變成了一部分擁有大片區域和荒區接壤的領地。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從和荒區接壤的地方向著外麵開拓,直到和另外兩處接壤。
全部算下來的話,景國現在的領地總麵積,已經超過了八十億平方公裏。
和十年前的四十多億平方公裏比起來,相當於直接翻了一倍,速度不可謂不恐怖。
按照這個速度繼續下去,最多再有五年左右,景國的領地麵積就可以突破百億。
也就是滿足晉級需求。
到時候所有的晉級條件中,應該就隻剩下人口這一個條件還沒有滿足了。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所有的晉級條件中,這十年不僅是領地麵積在提升,其他條件的缺口也在被一點點補齊。
其中商鋪的數量是最早滿足的,早在六年前數量就達到了要求。
然後是世界貢獻,雖然比商鋪數量慢了一年,但是也已經滿足了晉級要求。
接著是其他幾項要求,人口數量、軍隊數量、強者數量和不同等級的城池數量。
其中三種城池的數量,現在剩下的缺口都已經很少,白小林有把握在五年內滿足。
然後是強者數量,雖然還沒有合成高級屬性之心晶石,但是根據這些年攢下的低級屬性之心晶石的數量,白小林已經有信心。
可以合成足夠的高等級晶石,用來召喚足夠的強者,補齊現在強者缺口。
也就是隻要白小林願意,現在就可以去合成晶石,讓景國的強者數量滿足要求。
這樣就隻剩下人口和軍隊了。
而軍隊的數量是跟人口掛鉤的,在人口增加的同時,軍隊數量也可以同步增加。
這就是為什麽說等到五年後,隻剩下人口這一個晉升條件沒滿足的原因。
過去這十年,白小林除了修煉和強化武器外,剩下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召喚人口了。
也讓景國人口在十年中幾近翻倍。
從十六億出頭,增加到了現在的三十億出頭,平均每年增加一點四億。
也就會每天增加接近四十萬。
這個數量雖然和最快的時候,每天召喚百萬人口沒法相比,卻也是白小林現在兼顧其他事情的同時,能夠召喚的最大數量。
畢竟景國現在各種方麵都在發展,白小林不可能像之前一樣,每天把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放在人口召喚上,那樣太耽誤事情。
按照白小林的估計,接下來的人口增加速度,應該也和這個速度差不多。
這樣的話,大概就可以推算出,差不多還需要五十年的時間,人口才能滿足條件。
算出這個數字時,白小林愣了一下。
因為等到五十年之後,自己差不多剛好超過百歲,這一個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年齡。
現在看來,卻又好像彈指可過。
在整個人生所占的時間微不足道,甚至可能連一絲歲月的痕跡都留不下來。
畢竟白小林現在的壽命上限,已經增加到了超過百萬年,百年完全可以忽略。
而那個時候,滿足所有條件的景國,也可以開始向著十四級晉升。
接著搖了搖頭不再多想後,白小林從武器區走出,走進儲存屬性之心晶石的倉庫。
數十萬不同等級的異族勢力,前後二十多年時間裏,為景國貢獻了海量各種材料。
其中隻是屬性之心晶石,就堆積了超過數十個大型庫房,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盯著其中一個庫房中的晶石,白小林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接著又很快垮掉。
因為白小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麽多晶石,自己該合成到什麽時候去。
接著想了想,才發現其實也不用著急。
沒必要想著在幾天,或者說幾年的時間裏,把這些晶石全部合成掉。
而是隻需要在五十年內完成就行。
想到這裏,白小林鬆了一口氣。接著繞著庫房轉了一圈後,開始悠閑的合成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裏,白小林的形成變成了五點一線,白天召喚人口、強化武器、合成晶石、傍晚處理一些其他事情。
等到晚上,迴元六島修煉。
就這樣快速向前發展著。
合成出來的晶石,也被白小林在召喚平民的時候,順帶用來兌換強化人物卡。
逐步增加景國現有的強者數量。
其中金仙的數量是最先滿足的,接著是隻需要一個的仙帝強者,等到二十年之後的時候,大羅強者的需求也已經滿足。
這二十年裏,因為氣運值和生存點富餘的關係,白小林召喚的接近三十億人口中,有一半都是兌換的普通人物卡召喚的。
這一半人口和原本的戰士,經過幾十年的培養,讓景國多出了五億的超凡戰士。
也正式滿足了晉級的軍隊需求。
晉級需求也真正隻剩下最後一個人口。
因為其他需求已經全部滿足的關係,白小林和張良等人商議過後,再次調整了景國接下來的發展策略和方向。
放緩了城池數量的增加,改為向著其他方向發展,增加城池的繁榮度,讓生活在這些城池的民眾能夠生活的更好。
然後就是經營幾處領地,建設更多的物資工廠,開拓更多的農田種植農作物。
相信再過幾十年,不僅是普通食物,各種蔬菜水果也都能滿足所有人口的需求。
再然後是人才的培養。
現在景國的各種技術工人,基本都是在工廠中,由原本的老工人手把手傳授知識。
管理和經營人員也是,由原本的管理經營人員從普通人中,挑選一些看起來比較聰慧的,帶著傳授各種方麵的知識。
等他們學習的差不多時,再分配下去,安排到不同的部門中去。
前進差不多同樣十多萬公裏後,是景國的最後一片領地,也就是金角領。
如果將地圖繼續放大,就可以看到金角領、傲居領和荒區領,大致呈三角形分布。
幾處領地中,金角領增加的麵積最多。
占領了無疆帝國在西山區的領地,和周圍其他勢力的領地後,金角領的麵積已經從最開始的幾億,增加到了二十億平方公裏。
也從最開始的中部領地,變成了一部分擁有大片區域和荒區接壤的領地。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從和荒區接壤的地方向著外麵開拓,直到和另外兩處接壤。
全部算下來的話,景國現在的領地總麵積,已經超過了八十億平方公裏。
和十年前的四十多億平方公裏比起來,相當於直接翻了一倍,速度不可謂不恐怖。
按照這個速度繼續下去,最多再有五年左右,景國的領地麵積就可以突破百億。
也就是滿足晉級需求。
到時候所有的晉級條件中,應該就隻剩下人口這一個條件還沒有滿足了。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所有的晉級條件中,這十年不僅是領地麵積在提升,其他條件的缺口也在被一點點補齊。
其中商鋪的數量是最早滿足的,早在六年前數量就達到了要求。
然後是世界貢獻,雖然比商鋪數量慢了一年,但是也已經滿足了晉級要求。
接著是其他幾項要求,人口數量、軍隊數量、強者數量和不同等級的城池數量。
其中三種城池的數量,現在剩下的缺口都已經很少,白小林有把握在五年內滿足。
然後是強者數量,雖然還沒有合成高級屬性之心晶石,但是根據這些年攢下的低級屬性之心晶石的數量,白小林已經有信心。
可以合成足夠的高等級晶石,用來召喚足夠的強者,補齊現在強者缺口。
也就是隻要白小林願意,現在就可以去合成晶石,讓景國的強者數量滿足要求。
這樣就隻剩下人口和軍隊了。
而軍隊的數量是跟人口掛鉤的,在人口增加的同時,軍隊數量也可以同步增加。
這就是為什麽說等到五年後,隻剩下人口這一個晉升條件沒滿足的原因。
過去這十年,白小林除了修煉和強化武器外,剩下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召喚人口了。
也讓景國人口在十年中幾近翻倍。
從十六億出頭,增加到了現在的三十億出頭,平均每年增加一點四億。
也就會每天增加接近四十萬。
這個數量雖然和最快的時候,每天召喚百萬人口沒法相比,卻也是白小林現在兼顧其他事情的同時,能夠召喚的最大數量。
畢竟景國現在各種方麵都在發展,白小林不可能像之前一樣,每天把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放在人口召喚上,那樣太耽誤事情。
按照白小林的估計,接下來的人口增加速度,應該也和這個速度差不多。
這樣的話,大概就可以推算出,差不多還需要五十年的時間,人口才能滿足條件。
算出這個數字時,白小林愣了一下。
因為等到五十年之後,自己差不多剛好超過百歲,這一個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年齡。
現在看來,卻又好像彈指可過。
在整個人生所占的時間微不足道,甚至可能連一絲歲月的痕跡都留不下來。
畢竟白小林現在的壽命上限,已經增加到了超過百萬年,百年完全可以忽略。
而那個時候,滿足所有條件的景國,也可以開始向著十四級晉升。
接著搖了搖頭不再多想後,白小林從武器區走出,走進儲存屬性之心晶石的倉庫。
數十萬不同等級的異族勢力,前後二十多年時間裏,為景國貢獻了海量各種材料。
其中隻是屬性之心晶石,就堆積了超過數十個大型庫房,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盯著其中一個庫房中的晶石,白小林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接著又很快垮掉。
因為白小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麽多晶石,自己該合成到什麽時候去。
接著想了想,才發現其實也不用著急。
沒必要想著在幾天,或者說幾年的時間裏,把這些晶石全部合成掉。
而是隻需要在五十年內完成就行。
想到這裏,白小林鬆了一口氣。接著繞著庫房轉了一圈後,開始悠閑的合成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裏,白小林的形成變成了五點一線,白天召喚人口、強化武器、合成晶石、傍晚處理一些其他事情。
等到晚上,迴元六島修煉。
就這樣快速向前發展著。
合成出來的晶石,也被白小林在召喚平民的時候,順帶用來兌換強化人物卡。
逐步增加景國現有的強者數量。
其中金仙的數量是最先滿足的,接著是隻需要一個的仙帝強者,等到二十年之後的時候,大羅強者的需求也已經滿足。
這二十年裏,因為氣運值和生存點富餘的關係,白小林召喚的接近三十億人口中,有一半都是兌換的普通人物卡召喚的。
這一半人口和原本的戰士,經過幾十年的培養,讓景國多出了五億的超凡戰士。
也正式滿足了晉級的軍隊需求。
晉級需求也真正隻剩下最後一個人口。
因為其他需求已經全部滿足的關係,白小林和張良等人商議過後,再次調整了景國接下來的發展策略和方向。
放緩了城池數量的增加,改為向著其他方向發展,增加城池的繁榮度,讓生活在這些城池的民眾能夠生活的更好。
然後就是經營幾處領地,建設更多的物資工廠,開拓更多的農田種植農作物。
相信再過幾十年,不僅是普通食物,各種蔬菜水果也都能滿足所有人口的需求。
再然後是人才的培養。
現在景國的各種技術工人,基本都是在工廠中,由原本的老工人手把手傳授知識。
管理和經營人員也是,由原本的管理經營人員從普通人中,挑選一些看起來比較聰慧的,帶著傳授各種方麵的知識。
等他們學習的差不多時,再分配下去,安排到不同的部門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