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啟二十八年春,沈新宇召開了新年的第一次朝會。


    當步戰飛提出向木千羽投降之事,眾大臣瞬間炸開了鍋。


    其實少部分的大臣早已知曉此事,現在隻不過是配合大家,演繹一番。


    一群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首先站出來反對。


    誰都不傻,步戰飛敢當眾提這事情,要麽是皇帝默許的,要麽朝中其他步家門下的大臣也同意此事。


    如今的朝堂,步家獨大,這事提出基本就是定論了。


    不過,戲還是要演一下的。


    沈新宇激昂的訴說著自己父輩們和將士們的光輝事跡,自己身為帝王怎麽可能接受這樣的事情。


    按照設定的劇本,步戰飛從天下蒼生,邊關戰士,犧牲將士,還有先皇為民的理念各種剖析一番。


    氣氛差不多的時候,其他大臣也開始配合勸說。


    也有頭鐵的,大罵沈新宇和步戰飛,如此貪生怕死,愧對武帝雲雲。


    步戰飛直接就下令把有反對意見的全部打入天牢,至於他們的家人暫時監管起來。


    剩下的除了附和外,根本就不敢提其他意見。


    二月初,木千羽收到了沈新宇的迴複,表示願意投降。


    木千羽下旨令魏顧城率第一、第二和第三軍團的將士先出發,等到他們完全接管旭日城後,自己會遲一點再去。


    進城的要求:第三軍團的將士封閉皇城,接管禁軍的指揮權,把禁軍劃到第三軍團的戰鬥序列裏;


    第一軍團接管外城,第二軍團接管內城,相應的守軍將士由接管的軍團掌控;


    完成對旭日城的全麵接管後,沈家皇室的人就開始逐步向青州封地遷移;


    那些宮女太監除部分留給沈家外,其他人就地遣散,規劃到各個安置點裏;


    步家可以返迴到中州的祖地,也可以跟隨沈家前往青州;


    朝中的其他的大臣極其家屬會被分散到天下各州,大部分都會被送到林州;


    傳旨到北州各府縣和邊關重鎮,命令所有的旭日將士等待朝廷大軍的到來,完成對他們的整編;


    在朝廷大軍未到之前,原來的一切暫時不改變,如有人膽敢借機渾水摸魚或者製造混亂,必將受到朝廷大軍的圍剿;


    北州將會一步步完成清零計劃和安置點計劃!


    魏顧城領旨後,便率領三個軍團先行出發。


    其實木千羽要留在後麵再出發,是不想與沈新宇和太後碰麵。


    如果木千羽到了旭日城,沈新宇和太後是不是要出城跪迎他,這場麵多少有點尷尬。


    木千羽是想給沈新宇和太後留一點體麵。


    在他的旨意中,沈新宇他們不用搞什麽入城儀式和投誠儀式等,一切從簡。


    考慮到梟衛府的特殊性,朱哲海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都是不能離開旭日城。


    令木千羽意外的是,吏治府的少天澤送來了一份認罪書,說是當年把他發配到南歸,是故意而為之,有張崇天的緣故。


    少天澤表示,隻要能饒恕他家人,自己可以承擔任何罪責。


    不過,沈新宇也為了少天澤進行了求情。


    要不是少天澤主動提起,木千羽都想不起這事情。


    當初被發配到南歸,自己確實想死的心都有。


    換作以前,木千羽都想宰了對方。


    現如今,自己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事情都看淡了。


    木千羽告訴魏顧城,不要為難少天澤,規定的流程該怎麽走就怎麽走。


    離襄城內,步澤添拿著梟衛府的傳信快速的找到了朱時厚。


    朱時厚看到是朝廷的加急信件,意識到朝政必定發生了什麽大事。


    打開信件一看,整個人都有點傻眼了。


    降了?


    怎麽就降了?


    然後反複驗證這信是不是敵人偽造的,但最終結果,這信真的是梟衛府轉自皇帝的。


    信上還附帶了陽屏失守,秦君奇戰死的消息。


    朱時厚此時的心情無比沉重,一是為了秦君奇的死,二是朝廷選擇了放棄繼續抵抗。


    他心裏無比的憤怒,還沒到最後一刻,怎麽就投降了?


    可他作為掌握眾多將士生死的決策人,很清楚知道,這仗打下去根本就沒有贏的可能。


    朱時厚沒打算隱瞞這些消息,召集了眾將領,宣布了朝廷的決定。


    在場的人都沉默不語,有不甘心也有釋然的。


    與此同時,嶽山也接到了軍情司轉送過來的情報。


    本來還準備著繼續開戰,各軍團的將士已經嚴陣以待。


    嶽山一聲令下,全軍停止攻擊,原地待命。


    各個軍團的將領都被召集到了中軍大營裏。


    “降了?”


    “真的假的?”


    “真的嗎?”


    “太好了!”


    眾將領興奮嚎叫了起來。


    想不到,北州的戰事居然就此結束了。


    不過,嶽山卻提醒他們,北州還有很多像秦君奇這樣子的將領,萬一他們誓死不聽從他們朝廷的旨意,放棄抵抗,戰爭還是要繼續打的。


    嶽山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把大家都潑清醒了。


    現在就是要看看離襄城裏麵的敵人是哪種態度,是放棄還是繼續,一切都未可知。


    嶽山的內心是不希望再打下去,那是因為他早已知曉,朝廷有對北原動兵的計劃。


    北州那些強悍的邊軍,能對北蠻人有極大的殺傷力,不想就這樣被白白消耗掉。


    城裏城外氣氛異常緊張,都不知道最終是哪種結果。


    還好,朱時厚沒有選擇秦君奇的那一條路,主動率領城裏的將士出來投降。


    朱時厚想過自裁,或者是獨自出城迎敵。


    嶽山及時派人往城裏射去了一封信,告訴對方希望將來對北蠻人的戰爭中,他們這些旭日將士能一起上陣殺敵。


    朱時厚有所恍惚,他不隸屬邊軍,但也渴望去北原征戰那些北蠻人。


    以千羽目前強大的實力,或許真的可以一舉蕩平了北聖王庭。


    這可是所有邊軍將士共同的心願!


    朱時厚糾結許久,長歎了口氣,放下了自己的執念,選擇歸降。


    整個離襄城隨著守軍將士的投降,頓時沸騰了起來。


    嶽山當即下令,各個軍團輪流休整,可以適當慶祝一下勝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開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家種番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家種番薯並收藏穿越從開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