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樸對著元祥微微點頭,但是臉上殊無笑容,繼續說道:“但是,如高丞相剛才所說,賀拔嶽先後兩次捉拿了【大乘全一道】賊子,每一件又都是大功。
隻是這大功,現在還沒有明證,需要禦史台派人查實。”
聽到這裏,元祥心中微怒,心裏說話:“這個老狐狸,怎麽又給這個縣令圓迴來了?”
“再說東嶽岱州府的刺史元子明大人。”趙元樸道:“元大人在【大乘全一道】事發至今已經一個月的時間內,都還沒有將此消息上報,雖然有延誤消息的嫌疑,並不能完全說是故意拖延。
以微臣看,【大乘全一道】已經二十餘年沒有活動,此次忽然爆出來他們在東嶽岱州發展了如此龐大的組織,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因此,元大人對於此消息的真偽有所懷疑,也是題中之義。
丞相說他有冒領下屬功勞的罪名,下官認為,以現有的證據,也不能明證。畢竟前往密水縣盤查的不是元大人本人,無法證明是元大人要冒領縣令賀拔嶽的功勞。”
聽到這裏,元祥和身邊的幾位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而高首文眯了一下眼,心裏說話:“哎,果然如此,雖然昨晚已經提前和中丞大人通了氣,但是現在看來,這次能讓趙元樸保持中立就很難得了。”
說到這裏,趙元樸對著龍書案後的元宣武行禮道:“陛下,微臣以為,元子明是否有罪,實在難以確定。而賀拔嶽兩大罪該罰,兩大功該賞,具體如何處理,請陛下定奪。”
太極殿中此時萬籟俱寂,大家都在等待宣武帝的決定。
正在此時,忽然太極殿門外一陣騷動,太極殿偏門打開,一名內侍一溜小跑進來,將一封火漆的信件,遞給黃門官劉騰,並在劉騰耳邊一陣耳語。
劉騰聽完,拿著火漆的信件來到元宣武近前,用極低聲道:“東嶽岱州府刺史大人800裏加急文書,說有要事稟明萬歲。”
元宣武好不容易平複下心情,正在仔細思量剛才幾位大臣各自的看法。
此時不聽則可,一聽是正是元子明的800裏急報,心中一股火氣就又上來了,他一雙直眉挑起,鳳眼圓睜,怒道:“好!好!說曹操,曹操就到了。我倒要看看元子明要如何給我匯報那【大乘全一道】暴亂的事,我看他是不是真要冒領下屬功勞!”
說完,他一擺手,對著黃門官說道:“劉騰,你把這800裏加急文書,當眾念給大家聽。”
黃門官劉騰聞言,有些為難,低聲道:“陛下,這不合規矩……”
宣武帝元宣武怒道:“念!”
劉騰躬身施禮道:“遵命。”
隨後,拿起龍書案上的折刀,將完好的火漆開拆,從厚厚的信封中取出明黃色的信紙,展開之後,念了起來。
太極殿上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生怕漏掉一個字,因為這封信,可能就會決定東嶽岱州府刺史元子明,這位封疆大吏的前途。
黃門官劉騰的聲音清脆,洪亮:
“東嶽岱州府,二品刺史元子明上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延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下官接東萊縣令急報,東萊縣境內東海海水暴漲,形成海嘯,海潮吞沒良田千頃。
東萊縣令在境內巡視救災之時,發現東海都監府已經被海潮衝毀,幾乎無人生還。經詢問數名僥幸逃生的水軍、奴工得知:
四月十八日,原東海神宮陣法所在地有異象出現。隨即,數量不明的水族餘孽出現,與水軍發生激戰,後來不敵,逃入東海之內,都監張宗權大人親率戰船追擊,至今未歸。
目前,張都監失蹤已有十日,東海無人主持大局。
東海都監府屬於朝廷直接管轄的秘地,東嶽岱州不能直接派人接管,因此,下官得到東萊縣縣令急報後,馬上派人前往查看、並封鎖東海都監府周圍方圓五十裏範圍,同時800裏加急報告陛下此事,請陛下早日決斷。
微臣叩拜。
東嶽岱州州府衙門 元子明 延昌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劉騰念完,隻見太極殿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封800裏加急信竟然是這樣的內容。
龍書案後麵,宣武帝元宣武微黃的麵色變得刷白,一雙鳳目漸漸眯了起來,而他的唿吸越來越急促,明黃色團花龍袍上,可以看到他胸口的起伏。
隻見他費力地抬起右手,指著黃門官手裏的信件,手指顫抖,仿佛要說什麽。
忽然之間,他變得刷白的臉上,湧起一陣紅暈,然後紅暈瞬間又退了下去,宣武帝元宣武雙眼一翻,向後暈倒在了龍床之上!
黃門官和內侍們趕緊擁了過來,捶打前胸,拍打後背。
【上黨王】元天穆此時一個箭步來到龍書案前,急道:“萬歲!萬歲!”
各位大臣也一窩蜂地衝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唿喚:
“萬歲! 萬歲!”
“萬歲醒來啊!”
太傅元祥對著後麵的金吾衛喝道:“還愣著幹什麽,快傳太醫啊!”
此時黃門官劉騰也說:“騎馬去!把東掖庭和太醫署裏的所有太醫全部叫來!”
門口的兩名金吾衛見事不對,急忙轉身出去傳達消息。
隻見一陣騷亂就從太極殿的門口,傳到了前麵朝門處。
此時,身穿素紗長袍,腳蹬謝公屐的南梁國國使王實,正與其他四國的國使隨著剛才退出來的北魏官員們順著大道,一邊攀談一邊往外走,他有意走的很慢,正是存心交朋友的意思。
正說著話,他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迴頭看,隻見兩名金吾衛騎著戰馬,麵色緊張地從太極殿方向出來,一騎越過國使們往宮城昌和門方向去,一騎折向東邊,進了東掖庭。
王實不由自主地站住腳步,而他周邊的國使們和北魏的部分官員也停下腳步看過來,大家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不禁議論紛紛。
不多時,隻見剛才進去的金吾衛從東掖庭衝了出來,馬後坐上了一名背著藥箱的老太醫,又往太極殿疾馳而去。
王實心中疑惑,口中卻故意用玩笑口吻說道:“這太極殿內,莫不是太熱,讓人中了暑?否則怎麽如此急著請了太醫進去?”
土穀渾國使慕容昊沒想那麽多,一聽王實說“中暑”,這個他恰好知道,於是趕緊賣弄,隻見他揮了揮手,大紅色花袍上的金絲牡丹花亂晃,道:“不錯,中暑是要馬上救,救得晚了,我是見過會死人的。”
王實心中想,這個草包東西,我關心的是中暑嗎?
但是嘴上還是笑嗬嗬道:“李兄果然博學多才啊!”
隻是這大功,現在還沒有明證,需要禦史台派人查實。”
聽到這裏,元祥心中微怒,心裏說話:“這個老狐狸,怎麽又給這個縣令圓迴來了?”
“再說東嶽岱州府的刺史元子明大人。”趙元樸道:“元大人在【大乘全一道】事發至今已經一個月的時間內,都還沒有將此消息上報,雖然有延誤消息的嫌疑,並不能完全說是故意拖延。
以微臣看,【大乘全一道】已經二十餘年沒有活動,此次忽然爆出來他們在東嶽岱州發展了如此龐大的組織,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因此,元大人對於此消息的真偽有所懷疑,也是題中之義。
丞相說他有冒領下屬功勞的罪名,下官認為,以現有的證據,也不能明證。畢竟前往密水縣盤查的不是元大人本人,無法證明是元大人要冒領縣令賀拔嶽的功勞。”
聽到這裏,元祥和身邊的幾位大臣交換了一下眼神。而高首文眯了一下眼,心裏說話:“哎,果然如此,雖然昨晚已經提前和中丞大人通了氣,但是現在看來,這次能讓趙元樸保持中立就很難得了。”
說到這裏,趙元樸對著龍書案後的元宣武行禮道:“陛下,微臣以為,元子明是否有罪,實在難以確定。而賀拔嶽兩大罪該罰,兩大功該賞,具體如何處理,請陛下定奪。”
太極殿中此時萬籟俱寂,大家都在等待宣武帝的決定。
正在此時,忽然太極殿門外一陣騷動,太極殿偏門打開,一名內侍一溜小跑進來,將一封火漆的信件,遞給黃門官劉騰,並在劉騰耳邊一陣耳語。
劉騰聽完,拿著火漆的信件來到元宣武近前,用極低聲道:“東嶽岱州府刺史大人800裏加急文書,說有要事稟明萬歲。”
元宣武好不容易平複下心情,正在仔細思量剛才幾位大臣各自的看法。
此時不聽則可,一聽是正是元子明的800裏急報,心中一股火氣就又上來了,他一雙直眉挑起,鳳眼圓睜,怒道:“好!好!說曹操,曹操就到了。我倒要看看元子明要如何給我匯報那【大乘全一道】暴亂的事,我看他是不是真要冒領下屬功勞!”
說完,他一擺手,對著黃門官說道:“劉騰,你把這800裏加急文書,當眾念給大家聽。”
黃門官劉騰聞言,有些為難,低聲道:“陛下,這不合規矩……”
宣武帝元宣武怒道:“念!”
劉騰躬身施禮道:“遵命。”
隨後,拿起龍書案上的折刀,將完好的火漆開拆,從厚厚的信封中取出明黃色的信紙,展開之後,念了起來。
太極殿上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生怕漏掉一個字,因為這封信,可能就會決定東嶽岱州府刺史元子明,這位封疆大吏的前途。
黃門官劉騰的聲音清脆,洪亮:
“東嶽岱州府,二品刺史元子明上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延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下官接東萊縣令急報,東萊縣境內東海海水暴漲,形成海嘯,海潮吞沒良田千頃。
東萊縣令在境內巡視救災之時,發現東海都監府已經被海潮衝毀,幾乎無人生還。經詢問數名僥幸逃生的水軍、奴工得知:
四月十八日,原東海神宮陣法所在地有異象出現。隨即,數量不明的水族餘孽出現,與水軍發生激戰,後來不敵,逃入東海之內,都監張宗權大人親率戰船追擊,至今未歸。
目前,張都監失蹤已有十日,東海無人主持大局。
東海都監府屬於朝廷直接管轄的秘地,東嶽岱州不能直接派人接管,因此,下官得到東萊縣縣令急報後,馬上派人前往查看、並封鎖東海都監府周圍方圓五十裏範圍,同時800裏加急報告陛下此事,請陛下早日決斷。
微臣叩拜。
東嶽岱州州府衙門 元子明 延昌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劉騰念完,隻見太極殿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封800裏加急信竟然是這樣的內容。
龍書案後麵,宣武帝元宣武微黃的麵色變得刷白,一雙鳳目漸漸眯了起來,而他的唿吸越來越急促,明黃色團花龍袍上,可以看到他胸口的起伏。
隻見他費力地抬起右手,指著黃門官手裏的信件,手指顫抖,仿佛要說什麽。
忽然之間,他變得刷白的臉上,湧起一陣紅暈,然後紅暈瞬間又退了下去,宣武帝元宣武雙眼一翻,向後暈倒在了龍床之上!
黃門官和內侍們趕緊擁了過來,捶打前胸,拍打後背。
【上黨王】元天穆此時一個箭步來到龍書案前,急道:“萬歲!萬歲!”
各位大臣也一窩蜂地衝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唿喚:
“萬歲! 萬歲!”
“萬歲醒來啊!”
太傅元祥對著後麵的金吾衛喝道:“還愣著幹什麽,快傳太醫啊!”
此時黃門官劉騰也說:“騎馬去!把東掖庭和太醫署裏的所有太醫全部叫來!”
門口的兩名金吾衛見事不對,急忙轉身出去傳達消息。
隻見一陣騷亂就從太極殿的門口,傳到了前麵朝門處。
此時,身穿素紗長袍,腳蹬謝公屐的南梁國國使王實,正與其他四國的國使隨著剛才退出來的北魏官員們順著大道,一邊攀談一邊往外走,他有意走的很慢,正是存心交朋友的意思。
正說著話,他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迴頭看,隻見兩名金吾衛騎著戰馬,麵色緊張地從太極殿方向出來,一騎越過國使們往宮城昌和門方向去,一騎折向東邊,進了東掖庭。
王實不由自主地站住腳步,而他周邊的國使們和北魏的部分官員也停下腳步看過來,大家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不禁議論紛紛。
不多時,隻見剛才進去的金吾衛從東掖庭衝了出來,馬後坐上了一名背著藥箱的老太醫,又往太極殿疾馳而去。
王實心中疑惑,口中卻故意用玩笑口吻說道:“這太極殿內,莫不是太熱,讓人中了暑?否則怎麽如此急著請了太醫進去?”
土穀渾國使慕容昊沒想那麽多,一聽王實說“中暑”,這個他恰好知道,於是趕緊賣弄,隻見他揮了揮手,大紅色花袍上的金絲牡丹花亂晃,道:“不錯,中暑是要馬上救,救得晚了,我是見過會死人的。”
王實心中想,這個草包東西,我關心的是中暑嗎?
但是嘴上還是笑嗬嗬道:“李兄果然博學多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