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楊凡的大軍抵達了傳說中的土木堡。


    八萬京營,外加十萬民夫,浩浩蕩蕩的鋪滿了土木堡和清水河之間的平原。京營的裝備在此時的大明算是頂級的。因為皇帝花了大價錢,從楊凡這裏買了棉帳篷,還有蜂窩煤以及鑄鐵爐子。


    楊凡一分錢沒賺,連賣代送的,讓皇帝非常滿意。


    畢竟這些人是為了大明的利益去和漠西蒙古為主力的敵人廝殺,他們是為國出戰,楊凡不忍心賺錢。


    紮營時,一卷卷的鐵絲網被搬下車。士兵們開始紮營。


    楊凡的運輸團偽裝成運輸腳行,用大篷車給大軍運輸盔甲,輜重和糧食。


    “一會紮好了營。讓民夫們也進來,給他們劃好駐地。”楊凡吩咐道。京營的千戶們都大聲答應。


    這些軍官都是單獨進軍官教導隊,楊凡親自訓練的。凡是挺不住訓練的,都被楊凡給崇禎送迴去了。讓皇帝另行安排。楊凡說的很清楚,他這裏不將就廢物。


    軍官不夠,就從自己的家丁中調任,做臨時軍官,打完了仗,班師迴京,在全部退出。皇帝也同意了。他知道,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道理。


    過了土木堡,就得正規化了。民夫必須保護起來,草原上的情況多變。不管是敵人騷擾,還是野生動物都非常危險。如果放任不管,估計每天晚上都會被狼叼走一些人。


    楊凡和高級軍官、文官們則入住土木堡內的房子。


    這裏長期駐守一個百戶所。得知大軍要從這裏經過,百戶羊湖也是伶俐的,提前把房子都收拾的幹幹淨淨的。好讓這些大員們入住。


    因為這裏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不然也不會在這裏修築這麽堅固的堡壘。


    楊凡和張世澤,在羊湖百戶的陪同下,四處遊覽了一番。


    “現在堡裏還是沒有水井嗎,吃水都需要去清水河去打水。”楊凡問道。


    “迴伯爺的話,到現在一直沒水,小的曾經派人挖了十丈都沒出水。也就放棄了。”


    楊凡皺眉,說道:“兩山夾一穴,中間抽不幹。這土木堡在一個小高地上,但是周圍都是群山環抱的平原,按說不該沒有水啊。侯生武,你給看看怎麽迴事。”


    侯生武帶著工兵團在這裏等了好幾天了,今日也來迎接老爺。


    “老爺,隻有一種可能,這裏曾經發生過地震,把含水層阻斷了,不從堡下過了。不過,含水層一般不是隻有一層,隻要打的深,肯定能出水。”


    侯生武說的有道理,這周圍山地都很高,這裏是山間的山穀平原,地下應該是水流匯聚之地。


    “那就交給你了,你們打井吧,三天之內,要給我打出水來。”楊凡說道。


    “喏,老爺您放心,肯定打出水來。”


    楊凡、張世澤和文官都去了各自的院落休息。楊凡躺在床上,有些睡不著。他想起土木堡附近,尤其是清水河裏遍地都是白骨。心裏有些沉重。


    這些將士,不管怎麽說,都是為國捐軀的。時間已經過去172年了。大明也沒有給他們收屍。就這麽暴露在荒野裏,風吹雨淋。


    第二天一早,楊凡召集張世澤和所有隨行的官員。商議再次休整三日,同時讓大軍和民夫,四處搜索土木堡之戰的陣亡將士骨骸,集中掩埋入土。


    眾人紛紛同意,恭維定遠伯仁愛之心必有福報。


    大明講究入土為安,這是行善積德的好事。人人都願意伸手相助。


    楊凡於是下令,宣布,即日起,民夫可以外出尋找陣亡將士骨骸。


    每湊齊一副,給賞錢二十五文錢。每一百人民夫為一隊,大軍派出一個夥的士兵保護。其他官兵在營帳休息,按照安排,輪換征調出去。


    大軍主力必須嚴陣以待,不可鬆懈。盡管這是在長城內。


    消息一出,民夫們頓時歡騰起來。大明征召的民夫,就是給官府服徭役。不僅不給錢,還要自己預備防寒衣物,以及自帶幹糧。


    像這次,出行的時間長,還要多少帶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這次民夫要跟著,把輜重運輸到歸化城才能返迴,今後每次運輸都是按照三個月一期臨時征召,然後不停的輪換。


    他們最怕被征發,跟隨大軍出征。


    危險不說,還遭罪。


    風霜雨雪的,道路泥濘難行。鞋子都是布鞋,很快就會損壞。衣服也容易破爛不堪。這時候正是冬天,想打草鞋都找不到草。鞋子壞了,腳底板會快就會磨得血肉模湖。


    這麽冷的天,吃不上,喝不上的。睡野地,又冷又潮濕。幾個月下來都是一身病。十個人能迴去七個就算是不錯了。死掉一半也是常有的事情。


    軍隊的營帳自己都不夠,那裏管的了這些民夫呢。


    帶他們來的衙役也如狼似虎,鞭打辱罵。經常有實在受不了,投河溺井的。每天早上,樹上都掛滿了半夜偷偷上吊的民夫。


    楊凡這些情況都知道。出發前就從新城倉庫裏,多調集了一倍的棉帳篷和火爐、以及二十萬人份的蜂窩煤。


    到了土木堡外,休整時。又給每個民夫發了一雙老式軍用高腰膠鞋。這些鞋子,非常堅固,十年都穿不壞。


    發靴子,楊凡實在是發不起。


    這種膠鞋至少比他們的布鞋靠譜,不會磨壞。如果傷了腳,出塞後可就遭了大罪了。


    但是,這種膠鞋是單鞋,不是棉鞋。會凍腳。楊凡準備的都是大一號的,同時發些羊毛,讓民夫們自己填充在裏麵。


    這些民夫們,萬萬沒想到。大軍居然會給他們和軍士一樣的待遇。


    紮營時,駐紮在鐵絲網裏,受到軍隊的保護。還有棉帳篷睡,裏邊還有鐵爐子和蜂窩煤取暖、燒熱水。


    吃飯也是大軍統一管理的,等大軍吃完了,火頭兵們會供應這十萬民夫夥食。吃的和大軍一樣,都是發糕加蔬菜湯。


    每人定量,一天三頓,合計二斤發糕。


    這個時代的人,沒有副食品,吃的糧食多。但二斤發糕也足夠吃飽了。有的人還能剩下些,藏在懷裏,半夜吃個夜宵。


    蔬菜湯是用鐵皮桶挑來的。楊凡的湯,就是清水煮脫水蔬菜,用來保證營養。避免出現夜盲症。


    裏邊放了湯料和豬油。味道還是不錯的。


    現代出產的湯料,調味功能強大,喝的這些民夫,差點把舌頭都吞下去。


    士兵和民夫夥食上唯一的區別,就是士兵每人每天早上,有一湯匙的辣椒油供應,用來禦寒。


    因為出了張家口,草原上的早上可是非常冷的。


    張世澤看的直搓牙花子。忍不住說道:“你對他們太好,這樣子,這一趟你得自己填進去上萬兩銀子。”


    他知道楊凡不差錢兒,但是,這個花法,他自問是做不到的。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隻要別出簍子,把這一仗打贏,我出些錢也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