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看到衛拉特人撤退了,並沒有就此息兵。而是帶著家丁團的騎兵和張世澤帶著英國公府的一千五百騎兵,總數五千人,跟在後麵追擊而去。


    而衛拉特人是真的不想打了。


    他們留下固始汗的侄子,和碩特人的二號人物,曆史上的下一個衛拉特汗-鄂齊爾圖。讓他留守臨河城,帶著一萬精銳騎兵斷後。


    此人是固始汗的侄子,是衛拉特四部的下一任盟主。因為和碩特人掌握了新疆和內地的貿易通道,所以,他們才能幾代人穩坐衛拉特盟主。


    楊凡對他也有幾分好奇,這個人的一生也是很有意思。


    他是葛爾丹的嶽父,而葛爾丹就是暴揍了老嶽父後,才贏得了衛拉特聯盟第一人的地位。而噶爾丹的小老婆來的也十分不光彩。大老婆是鄂齊爾圖的女兒,小老婆是鄂齊爾圖的孫女。


    鄂齊爾圖的的孫女阿海,本來是要嫁給噶爾丹哥哥僧格的兒子策妄阿拉布坦的。


    僧格被暗殺後,準噶爾大亂。


    僧格的夫人,也就是噶爾丹的嫂子策妄劄勒姆,親自去雪域聖宮,把噶爾丹帶了迴來。按照草原民族的傳統,哥哥去世,弟弟娶嫂子為妻。


    策妄劄勒姆是衛拉特盟長、和碩特汗鄂齊爾圖的女兒。她被稱為阿努。嫁給噶爾丹後,尊稱為阿努可墩。所以,鄂齊爾圖做了噶爾丹的便宜嶽父。


    阿努非常美豔,皮膚白皙,身材甚高。估計和秦良玉、婦好身高差不多。在186厘米以上。除了美貌和身材火辣外,她還是一個媲美綽羅斯-滿都海斯琴的女將軍。


    她不僅武力值很高,還具有軍事指揮才能。後來被康熙大軍在戰場上擊斃。


    史書記載,在昭莫多之戰中,阿努身披銅甲,腰懸弓箭,手持長槍,多次率領準噶爾精銳騎兵發起衝鋒。


    阿努的坐騎也與眾不同,據說是「似駝非駝」,不知道是什麽異獸。


    而她之所以選擇噶爾丹,一個原因是他倆自幼相識,青梅竹馬,感情很好。但是鄂齊爾圖卻把他嫁給了繼承汗位的僧格。


    噶爾丹放棄了王位,同時也失去了初戀女友。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噶爾丹是巴圖爾琿台吉最傑出的兒子,他的特殊身份和傑出才能才能振興準噶爾部。


    琿台吉本來是要傳位給他的,但他推辭給兄長僧格。自己出家作了大師。


    為了準噶爾的大局,最終噶爾丹還俗,迴來繼承了準噶爾部。


    而阿努的父親是衛拉特盟長,也是漠西蒙古最大,實力最強的和碩特汗。所以其他人即使弄死了僧格,但是,還是爭不過噶爾丹。


    噶爾丹還俗的很徹底,他很快就放飛了自我。


    噶爾丹娶了嫂子,坐上準噶爾的寶座後,他又看上了嫂子的侄女阿海。把她搶來做自己的小老婆。而阿海從小許配給了策妄阿拉布坦,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感情很好。


    康熙十五年她娶嫂子,康熙十六年他突襲和碩特部,把老丈人活捉了。順便又把出落的嬌豔無比的阿海也收了。策妄阿拉布坦自然不幹,兩人衝突了起來。噶爾丹還弄瞎了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一隻眼睛。他倆就此結仇。


    後來策妄阿拉布坦和康熙一起聯手,搞噶爾丹。噶爾丹在前線和康熙大戰。策妄阿拉布坦偷襲準噶爾部偷家。導致噶爾丹最後不僅丟掉了到手的喀爾喀蒙古三部,還在撤退途中。噶爾丹在科布多地區,布顏圖河邊的阿察阿木塔台地方病亡。


    科布多是一塊長條形的領地,大概包含今天阿爾泰山兩側。


    阿爾泰山曆史上是長期歸屬於喀爾喀蒙古的。後來民國時,新疆督軍楊增新率兵,在外蒙脫離北洋政府前夕,硬搶了過來。


    所以我們今天才能看到,三山夾兩盆的新疆完整地形。


    阿爾泰山太重要了。楊將軍居功甚偉。


    他鎮守邊疆數十年,維護了各族和睦,深受各族百姓愛戴。他參加宴會和公開活動時,身邊總是坐著各民族的伊,瑪,目。


    他去世幾十年後,很多各族老人談起老將軍,都還潸然淚下。


    鄂齊爾圖帶著一萬精兵斷後,和楊凡、張世澤的五千騎兵碰了幾次,在火器不占優勢下吃了大虧。


    楊凡的家丁裝備的燧發槍步槍,性能可以達到一鴉戰爭時期,英軍褐貝斯燧發步槍的水準。


    而且,楊凡還有更好的後膛步槍,已經生產出了十幾萬支了。隻是考慮換發燧發槍沒兩年,沒有列裝而已。


    不論是射程,精確度,還是射速都徹底壓製鄂齊爾圖的中亞火繩槍。


    臨河城外,雙方打了三仗,鄂齊爾圖就剩下了三千人。


    他嚇破了膽。從此,撒丫子就跑。一路逃進阿拉善領地。


    此時阿拉善的主力,已經在兩次出兵中損失殆盡。不論是黑水城,還是居延海城都望風而降。


    鄂齊爾圖站不住腳,一路狂奔,直奔哈密而去。


    楊凡大軍在抵達居延海邊上的居延城時,停下了追擊的腳步。


    居延海是一個沙漠中的大型湖泊,在嘉峪關的北部380公裏處。這裏是一片沙漠中的孤立的綠洲。占領了這裏,就和嘉峪關南北同時封鎖了西域進入東方的通道。


    如果西域的軍隊想要繞過去,隻能走遠路繞道喀爾喀蒙古,然後橫穿大戈壁南下。在漠西蒙古沒有征服喀爾喀三部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楊凡的目的已經達到,這場戰爭就到此為止。京營的任務已經完成。


    居延城好大的名頭,唐朝的那些邊塞詩人,在這裏寫下了太多的詩篇。楊凡一直有些神往。可是親臨此地後發現,居延城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土圍子罷了。


    看到楊凡失望,張世澤笑道:「這裏又不是嘉峪關和玉門關,你還指望這裏能有什麽雄城不成。況且這兩百年黑河的水,因為幹旱大量減少,這塊綠洲也縮小了很多,遠不是漢唐時期的幾百裏湖泊沼澤,遍地飛禽走獸的盛況了。」


    居延海,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尾閭湖。漢時稱居延澤,唐時稱居延海,發源於祁連山深處的黑河。


    黑河流經青海、甘肅、內蒙古三省區800餘公裏後,匯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緣兩片戈壁窪地,形成東、西兩大湖泊,總稱居延海。居延海和羅布泊一樣,是一個奇特的遊移湖。它的位置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湖麵時大時小,時時變化著。


    看著城外,湖水邊,茂密的草原。楊凡忍不住吟誦道:


    「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山野火燒。


    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護羌校尉朝乘障,破虜將軍夜渡遼。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自古以來,這裏就是中原王朝強盛時,和草原勢力混戰的最前線。洪武十七年宋晟率兵攻下亦集乃(居延城舊址),置亦集乃舊城。後又在肅州與亦集乃(居延海)湖中間設立了威虜衛、白城子守禦千戶所、威遠守禦千戶所,連接亦集乃舊城。


    朱瞻基上台後,宣德五年放棄這裏。這裏成了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的牧地。後來的阿拉善人是瓦剌人,和漠西蒙古同宗同源。


    朱瞻基時期是明朝國土大規模丟失的時期。


    西域的哈密衛、阿拉善地區、雪區、交趾、加裏曼丹島舊港宣慰司、緬甸大部分、漠南蒙古、整個黑龍江流域全部放棄。


    楊凡最痛心的就是整個黑


    龍江流域的喪失。整整305萬平方公裏。麵積甚至還大於長江流域五萬平方公裏。水量上大於珠江流域,僅次於長江流域。


    奴兒幹都司的廢除,導致的最大惡果就是東北少數族群的發展失去控製。建奴就是從黑龍江流域南遷到遼東南部的。


    張世澤看著這片氣勢磅礴的大澤,也感慨不已。在西北凜冽的大風裏,高高的牧草一遍遍的倒伏。就像是大海的波浪一般。悵寥廓,一馬騰空,射雕引弓,天地都在心中。


    他扭頭對楊凡說道:「我們帶著京營西征,行軍數千裏,轉戰上百次。攻城野戰,無堅不摧。如今到了這裏,也算是恢複了洪武朝的故土。不過京營已經耗盡了戰力,我們也隻能止步於此了。給陛下報捷吧。將士們思鄉日久,京營也該迴家了。」


    楊凡點點頭,八萬京營,到現在已經傷亡了四萬。是時候該班師迴朝了。


    西北事情已了,楊凡能為大明做的,也就到這個地步了。在今後的日子裏,他要做的事情,就和大明沒有什麽關係了。


    他會在京營迴去後,統一漠西蒙古、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布裏亞特蒙古、青海海西蒙古。在伊犁建立他的新城。鐵路將修到伊犁去,甚至繼續向西越過烏拉爾地區。止步於察裏津。


    而在海洋上,他積攢了來年的飛剪船風帆戰艦艦隊,也將揚帆南下,把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驅逐出東南亞群島。壟斷東南亞、東亞的貿易。把大明多餘的人口,向南遷移到東南亞和澳洲。向西遷移到中亞地區,想東北遷移到遼東地區。


    一個新時代的下南洋、走西口、闖關東即將到來。在他看來,大明的問題就是人多地少。大明的土地養活不了日益增加的人口。可這個世界適宜種植的土地太多了。


    隻要不停的征服,恐怕大明不是人太多,而是人口不夠了。如果多餘的人口都沒有了。那些搶奪土地的士紳,亂攤派的文官,就再也玩不下去了。他們會發現,他們搶到的東西一錢不值。


    因為百姓用腳投票,不跟你們玩了。


    如果這些地方不夠,還有美洲,恐怕每一戶百姓分給幾百畝地也綽綽有餘。


    楊凡沒工夫去搞什麽複雜的改革,去直接和文官、勳貴、宗室、士紳衝突。直接釜底抽薪,把沒有土地的百姓弄走。讓士紳們坐在自家幾千幾萬畝的良田裏哭去吧。因為他們找不到種地的人了。


    大航海時代,開始一百年多了,楊凡心急如焚。這樣的曆史機遇錯過了,就是永遠的遺憾和懊悔。


    「起風了,我們迴城吧。」


    第四卷,北風淒、亂牙旗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