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的,還在的。就是大殿東邊塌了,其他的都完好無損。」蘇桐趕緊說道。他表現的十分謙卑。


    畢竟這位可是伯爺,還是錦衣衛的副手,這可是天子近臣啊!尤其是他身後那個麵像兇惡的漢子,懷裏抱著的可是透雕金龍的尚方寶劍。


    楊凡的地位,一望可知,絕對不是一般的***那麽簡單。這樣的貴人,尋常人等等閑那得見到。


    楊凡一行人來到了永安寺,他沒有去其他地方,直奔碑亭而去。這裏有兩塊永樂年間的石碑。後世這裏割讓給毛子之後,被他們搬走了,現存於海參崴遠東博物館裏。


    毛子把永安寺拆了,以此消除中華印記。


    楊凡伸手撫摸著石碑。唏噓良久,這是這裏是華夏故土的鐵證。


    「本都督這次帶來了十二條船,還有大批物資後續會運來。軍兵來了兩千人。廟街要重新建城,夯土包磚,修建甕城、箭樓、馬麵、炮台。還要重新修碼頭。」


    「我知道你們思鄉心切,但是現在你們還不能走。朝廷要重建奴兒幹都司。在北麵威脅建州女真人,等此間事了,想迴大明的,我一定派船送你們迴家。」


    頓時周圍一片嗡嗡的聲音。他們想迴家都想了兩百年了。


    這些人都是江蘇、安徽人的後裔,也就是淮右之兵。他們故老相傳的都是家鄉的富足,想離開這苦寒之地也正常。


    「蘇桐,你幫我辦一件事。」楊凡說道。


    「伯爺但有差遣,蘇桐萬死不辭!」蘇桐大聲說道。


    「派人通知索倫諸部和北山女真諸部頭人,來這裏和我會盟。大明將重建奴兒幹都司,分封這些人為官,統領各自的地盤,大明發給俸祿和物資。並且在廟街開設榷場,自由貿易。」


    楊凡看了看震驚的眾人後,繼續說道:「我要先去黑龍江上遊看看,讓他們在這裏等著。等我迴來,接見這些頭人,給他們封官。」


    當天,大軍就駐紮在了城裏。跟隨楊凡來的有兩個營的家丁,還有日本海艦隊的水師千餘人。


    大軍進駐後,按照習慣。立刻開始了清掃積雪,修補原木城牆,運出垃圾等工作。楊凡的兵愛幹淨,不論到哪裏第一要務就是清理衛生。


    工兵用炸藥打眼兒放炮,炸開凍土。不炸不行,大地封凍,跟鋼鐵一樣。一十字鎬下去就是一個白點兒。修好了原木城牆外,還炸出了城壕。工兵有現代的鋸子,伐木飛快。很快就把城牆修好了。還每隔五十米就豎起一座木質的望樓兼箭塔。


    城裏的積雪也都清理出去。對道路進行了修繕。還在城裏增建了公共浴池和公共廁所。修建了井房,工兵用炸藥挖了一座直徑五米的深井,提供幹淨的水源。


    城裏的百姓其實對大軍還是有些害怕的。這個時代,軍隊紀律不好。像嶽家軍那種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文明之師畢竟很少。但是,很快他們就對這些十七八歲的小夥子熱情起來。


    這些人從不擾民,不會住到百姓的家裏。他們自己搭建棉帳篷居住。他們買賣公平,待人和氣,而且每天都在幹活。在翻新這座城市。..


    甚至連永安寺大殿都修好了。還重塑了佛像金身。城北碼頭邊上還新修了榷場。據說是用來貿易的。


    城東的空地,原來是一片丘陵,被爆破、鏟平後,建了校場。用來訓練軍隊。城裏還規劃了商業街,開設了學校,讓百姓子弟都能去上學。還開設醫館,免費給百姓看病。新建的浴池也可以每人每月免費洗浴一次。


    在府衙前的廣場上,東側新開設了一家興禾錢莊。西側開設了一家興禾超市。都是新建的木屋。但是還沒有開業,聽說要等後續趕來的暹羅船運來物資才會開市。


    幾乎幾天之


    間,廟街變得這裏的百姓都不認識了一樣。這裏搞得比傳說的江淮家鄉還舒服。


    楊凡第二天就坐衙辦公,給五千六百九十七人全都重新編製了戶口,發了糧本。有了編戶就能有效管理了。


    這裏苦寒,生活艱苦,所以留不住人。楊凡打算增加給大家的福利。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分房。能搞的都搞起。隻有你想不到,沒有楊凡做不到的。


    有了糧本就可以買一文錢三斤的玉米麵。還有平價的鹽和油。保證了所有人都吃飽,就能最快速的收攏人心。


    這裏是邊疆地區,留不住人可不行啊。


    楊凡還打算生孩子給補助,男孩給五十斤大米,女孩給兩匹布。訓練婦產科醫生、護士來接生。鼓勵來醫館生孩子。以此來降低生產的死亡率。


    另外娶妻也給補助。找不到老婆的官府出錢,向北山女真和索倫人購買少女配發給他們。婚後配發木屋一所。


    隻有有了家庭的羈絆,他們才能安心紮根在這片蠻荒之地,把大明的土地牢牢地給我守住了。


    楊凡重新把五千多人分給了七個世襲百戶,準備上奏朝廷把蘇桐封為指揮使。畢竟五千九百人也足夠一個衛了。應該下設五個千戶了。


    當然,正常指的壯丁人數。這裏的壯丁也就千人左右。


    不過楊凡認為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他準備上奏,把這裏設為廟街衛。讓蘇桐做指揮使。再提拔相關官員。下設五個千戶所。人不夠,楊凡後續運輸流民來補充。


    第二天登記完了戶籍,第三天楊凡就開始挨家挨戶的,按照戶籍登記的人口,走訪每一戶居民。


    現在這些人可都是算迴歸了大明了。對於他們這麽多年的堅守,必須要給與賞賜。


    每家按照人口,一人發十斤大米。一斤精鹽,一戶還有五十斤一桶的紅燒海魚罐頭。另外還有布匹一人一匹。


    頓時把這些人激動壞了。多少年沒見到布匹了。就是府庫裏有幾千匹遺存,兩百年下來,剩不下幾匹了。時間長了也都糟朽了。一時間,全城歡聲雷動,和過年了一樣。


    楊凡還特意讓炊事班,用野戰炊事車,給所有人包了一頓鹿肉野蔥餡的餃子。因為這城裏隻有鹿肉、半幹的野蔥。


    麵粉對這些人來說,更是傳說中的食物。二百年沒見到了。


    大人小孩都饞哭了,像是過年一樣。醬油、米醋這些東西也多少年沒見到了。這裏隻有釀酒的師傅,沒有會做醋的人。


    楊凡強令這些人都去洗了熱水澡,搓去老泥和防凍塗抹的油脂。去除了身上的寄生蟲,然後發了全新的裏外三層衣服,外加棉軍大衣、氈靴、狗皮帽子。


    這裏有鼠疫、出血熱等烈性傳染病。他們捕食旱獺、水獺、還吃老鼠。貂類還有狂犬病。不抓好衛生不行。楊凡的兵可沒有他們的抵抗力。要是爆發了鼠疫,可就全毀了。


    看看這裏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楊凡準備出發,沿著黑龍江巡視,去上遊斡難河看看。


    這裏還有大明的遺民真是意外之喜。


    這時候鄔先生走了進來,說道:「東主大事不好,老朽昨晚觀天象,望王氣,發現這北龍的氣運開始轉移了。北龍有掉頭往南走的趨勢。從外興安嶺再度向南。走烏蘇裏江東的山脈,向南迴了遼東的長白山,然後進朝鮮,入了東瀛諸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